鲸罗书馆

《习作1》给我的启示(精简14篇)

jingluocom

更新时间:3周前

《习作1》给我的启示(精选14篇)

《习作1》给我的启示 第1篇

  苏教版第七册《习作1》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节日,想象怎样度过自己设立的节日,在心中形成具体的情节和画面。这篇习作应当说是挺有趣的,于是我想让按照新课标提出的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权,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设立什么节日就设立什么节日。于是在上这课时并未做过多的提示,就让学生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地表达。谁知交上来的作文有些孩子设立的节日不合理,有些孩子只有简单的想法,寥寥数语,看到这情况,我非常着急,怎么办?我灵机一动,决定亲自下水,指导学生写好这篇作文。

  一上课,我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按照时间顺序说出我国的节日,然后让学生想想还可以设定什么节?这样一来,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当中提到一些有待考虑的节日什么“自由节”等大家纷纷发言,提出意见和建议,因此那些不合理的节日也就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了。接下来,我说自己最喜欢的是水果节,为此写了一篇文章,请同学们听听看,我写了些什么内容。一双双小眼睛顿时亮起来,听得格外仔细,发现老师是按照“我想设立什么节日——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节日——想象怎样度过这个节日”这思路来写的,同学各抒己见。我话锋一转,说“同学们,一年有365天,如果每天都有一个节日,那么我们的生活该有多美呀,你还想设立什么节日,能否像老师那样把它写下来,一些好的提议,写得好的,我们还可以上报上级部门,说不定会采纳呢。”这样一说,激起学生的情感涟漪,叩开了学生的心灵之窗。同学们顿时觉得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了。这一次交上来的作文大部分同学都写得不错。

  这次习作指导使我意识到:教师撰写的“下水文”对学生的习作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有利于引导学生如何选材。作文选材是作文环节中首要的部分,也是作文的一个难点。教学实践中,为了突破选材的难点,我认为教师写“下水文”能对学生如何选材起到很好的点拨与示范作用。教师所用的语言贴切、朴实,绝大部分是学生学过的词语句子,无矫揉造作,学生容易理解并接受,使学生听后有“喔!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写!”之叹。再次,学生本身具有“向师性”,对于自己老师写的文章有极大的兴趣。看来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前写写下水文是很有必要的。

《习作1》给我的启示 第2篇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36

  设计理念

  消除习作的神秘感,使初次接触习作的学生感到习作并不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激发习作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拥有放松的习作心态,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设计特色

  自主写作,抒写童真,表达童趣,放飞童心,体味快乐。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升入三年级了。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写作文这项新本领了。与写话一样,写作文并不难,只要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了,就是作文。其实,有好多同学上学期的写话,就已经是作文了。所以,作文并不神秘,也不可怕,相信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能够写出非常精彩的作文来。

  意图 由学生熟知的写话引出习作,拉近学生与作文的距离,让学生对作文产生一种亲近感,产生写作的激情。

  二、阅读例文,感受作文

  (一)阅读例文

  1.阅读《好阿姨》。

  (1)自由读一读《好阿姨》,想一想,小作者笔下的阿姨“好”在哪里

  (2)交流、讨论。

  (3)好阿姨是怎样给小作者留下“热情”的“好”印象的呢再仔细地读一读,与同桌讨论讨论。

  (4)小结:小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真实有序地写下了自己去商店买牙膏时的见闻和感受,动作、语言的描写反映了阿姨热情待客的特点。由此可见,作文是十分简单的,只要留心周围事物,就能写出作文来。

  2.阅读《假如我有一支神笔》。

  (1)自由读一读,边读边想,小作者有了神笔以后,他想做些什么

  (2)小结:小作者展开了想像的翅膀,写出了这篇生动有趣的作文,而且字里行间流露出小作者的美好心愿。由此可见,作文可以写自己的想像世界,只要大胆想像,也能写出精彩的作文来。

  (二)畅谈感受

  读了《好阿姨》《假如我有一支神笔》这两篇作文之后,你对作文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意图 这个教学环节旨在通过阅读例文,畅谈感受,让学生真正领悟到作文是简单的、自由的,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顺乎自然的。

  三、明确要求,确定内容

  (一)确定内容

  1.内容要求。今天我们就来试着写一篇作文。写什么呢:起床啦,刷牙啦,打电脑啦,招待客人啦,和小朋友一起玩啦……什么都可以写。你准备写什么请仔细想一想。

  意图 本次习作旨在让学生在与作文“零距离”接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作文热情,使他们愿意写作、热爱写作。

  2.交流构想。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构想的习作内容,拓展思路。

  (二)其他要求

  本次习作除了对作文内容的要求外,还有什么要求先打草稿,再朗读修改,最后誊写。

  四、行笔成文,相机辅导

  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内容自主写作。在学生动笔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五、修改习作,交流评议

  (一)反复朗读,细心修改

  1.自主修改。有一句话叫:“文不厌改。”这是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这篇作文认真地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的内容加上去,需要删除的地方划掉。

  2.相互修改。自己修改满意了,把作文读给同桌听听,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

  意图 自改之后,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别人听,可以征询别人的意见,把作文修改得更好。

  (二)交流习作,师生评议

  1.朗读习作。请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们听的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2.学生自评。让读习作的学生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3.师生评价。教师与学生一道参与习作的评价,要引导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的习作,分享他人习作快乐。

  意图 在学生自改、互评的基础上评议习作,目的就是引领学生在“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终身受用”的“自改能力”。

  (搜索课文题目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 www.jing-luo.com)

  本文转载

《习作1》给我的启示 第3篇

  将习作1的内容前前后后看了几遍,脑海中反复出现两个词:简单、复杂。说简单,是因为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一篇特色鲜明、手法精巧的范文,再加上后面的“写作提示”,可以说,大多数学生无需老师过多的点拨、引导,便可知晓该如何去写;说复杂,是应了一句老话:看花容易,绣花难。范文将二八月云的“巧”写得细致入微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反复观察、敏锐捕捉其变化,而这在课堂上是难以完成的。因此,我觉得对于这次习作而言,习前的观察尤为重要!如果学生有了细致认真的观察,课上对写法稍加点拨,下笔成文应该不成问题。

  “课程标准”中关于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培养总共有四点要求,其中之一便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观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观察对于习作而言,就如鱼和水的关系,缺少观察的习作是干瘪失色的,是无病呻吟的,是不痛不痒的。而现在的学生缺乏观察的意识,没有观察的习惯。所以,我以为,本次习作应花时间指导学生去观察。如何指导?首先是确定观察对象,本次习作很明确,是一种自然现象,如朝霞晚霞,月圆月缺,春风春雨,雾起雾散……任何一种自然现象皆可入文。其次是如何观察,这是指导的重点。从观察时间来看,需要连续观察,不可能一步到位;从观察重点来看,是着眼于现象的“变化”,如观察春风,风有大小强弱,给人的感觉明显不同;从观察方法来看,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用眼观察,用手记录(可设计一些小表格),用心联想……这些都需要悉心指导。

  对于这次习作的写法指导,我觉得要将范文用足用好,发挥其引路功能。那么,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从谋篇布局的角度看,范文抓住了二八月的云在造型和色彩这两方面的特点,且,未平均用力,而是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云造型的“巧”,又从三种情况加以描绘:集中在一起的云、分散的云和鱼鳞似的云。做到了有详有略,可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对于这些方法的领悟,可让学生自行走进文本,潜心会文,用列提纲的方法提炼出来;从遣词造句的角度看,范文叠词的修饰和比喻句的描绘很有特点,比如“高高低低”、“层层叠叠”、“错错落落”、“明明暗暗”……如此一番修饰,云的造型跃然纸上。运用比喻句是这类文章常用的方法,作者把云比作“巍峨高耸的雪山”、“露出海面的、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岛屿”、“鱼鳞”,惟妙惟肖,引人遐想,在读者的脑海中迅速架构其“言”与“象”的桥梁,让读者过目难忘。

  对观察的指导是为学生能“有话可写”做铺垫,对写法的领悟是为学生能“有章可循”打基础,如此一来,既积累了材料,又储备了“技巧”,习作还有何难?

《习作1》给我的启示 第4篇

  教学要求

  1.认真阅读例文《我的班主任》,领会作者怎样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描写得细腻感人的。

  2. 能通过讨论交流,学会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能自拟题目。

  3.学会写好人物动作神态的要领,做到细腻感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

  教学难点:把人物动作、神态写得细腻感人。

  课前准备

  1.放大抄录《我的班主任》全文。

  2.布置同学们回忆老师关心帮助过你的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师恩难忘》,明确写法

  1.指导学生重读《师恩难忘》。

  (1)师恩“难忘”,师恩“深重”,田老师教了作者4年,发生的事很多,作者选择了什么事来写?为什么要回忆这件事呢?

  (2)读了文章,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受呢?

  2. 学生朗读思考,教师检查点拨。

  3. 师生共同小结:由此可见,写人要选好典型事例,还要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

  二、学习例文《我的班主任》,领悟写法

  1. 自读例文,想一想:

  (1)作者选择的事例有什么特点?

  (2)作者是怎样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的?把描写冯老师动作、神态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

  2.分小组讨论、交流。

  (1)选取生活中的日常小事,从“小”处见“大”。

  (2)写时抓住了人物动作、神态来描写,细致人微,具体感人。如“一只温暖的手扶着我的前额”,“慢慢地向上抬起”,“一双眼睛望着我”……

  (3)相应地写出“我”的感受和反应。

  三、阅读习作要求,运用写法

  1. 指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我们的成长无不渗透着老师的心血。像上面上课时纠正写字姿势之类的事,哪个老师没做过?”启发学生回忆所有教过你的老师(包括课外兴趣小组的辅导老师)。确定其中一个,选择他(她)帮助、教育你的一两件事,认真想一想后再写下来。

  2.引导选材:老师关心帮助你的事有哪些,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

  3.组织讨论: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叙述得具体生动?

  4. 拟题,完成初稿。

  5. 组织修改。

《习作1》给我的启示 第5篇

  作者:泰州市朱庄中心小学王苏转贴自:泰州市朱庄中心小学点击数:45

  习作目标:

     1、看例图,读例文,了解图文的主要内容。

  2、阅读“习作要点提示”,初步懂得观察多幅图作文的方法。

  3、根据“习作要求”,完成看多幅图作文。

  作文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画面,学习例文,总结要点

  1.图上有几个人物?能说清图上人物的关系并给他取个名字吗?

  2.这四幅图写了一件什么事?

  3.分图简洁说说图的意思。

  (1)妈妈给儿子穿上棉衣。

  (2)一棵小树在寒风中发抖。

  (3)两个小朋友为小树捆稻草。

  (4)小树也穿上了棉衣。

  4.师生共同观察第二幅图上的景物,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叙述图上场景的顺序。

  (1)要交代小树所在的地方。

  (2)要描写小树在寒风中的样子。

  (3)想象两个小朋友的对话。

  (4)引导学生看图口述。

  5.阅读全文。

  6.教师小结: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他们看到了什么,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

  二、观察画面,运用要点,分图口述

  1.分别观察这两组图,说说每组三幅图分别讲了一件什么事。给这件事加个题目,给图中人物起个名字。

  2.观察组图中第一幅图:说说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3.观察组图中第二幅图:他们做了什么,想象他们可能会说什么,适当描述人物的表情。

  4.观察组图中第三幅图:结果怎样?(同样结合人物的表情、动作来写,合理想象人物的语言。)

  三、积累词汇,理解运用

  自言自语 姹紫嫣红 兴奋不已 优美典雅

  得意洋洋 耷拉脑袋 抓耳挠腮 目不转睛

  灵机一动 夜以继日 身心投入 专心致志

  一丝不苟 悄无声息 喜上眉梢 无言以对

  (1)指名读

  (2)师生共同理解

  (3)指名说说这些词的意思或用法

  (4)齐读

  四、学生练写,指名点评,修改文稿

  1.同桌先看图口述

  2.指名连起来完整地说

  3.师生点评

  4.学生练写,师指导。

  五、指导誉写

  第二课时

  一、教师再次叙述三幅图的内容。

  二、学生练习看图写作,教师行间巡视,板书学生不会写的字。

  三、指名点评,修改文稿。

  1、文稿写好后,同桌同学相互读稿,提出修改的地方。

  2、选两名学生的习作点评。

  3、修改文稿。

  四、指导誊写。

  五、批改记录:

  第三课时

  一、评讲内容。

  1、如何根据图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

  2、多幅图作文,怎么样把图与图之间进行连贯。

  3、评价等的作文。

  4、强调双引号的用法。

  5、订正错别字。

  二、评讲过程。

  重点:评析优作和双引号的用法。

《习作1》给我的启示 第6篇

  教学目标:

  1、读懂习作要求,知道本次字作是写按自己心愿设立的一个节日,而不是现实中的一个节日。

  2、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重点: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难点:想象人们怎么渡过节日的情景,交待具体。

  教学准备:师生搜集有关节日的来历和传说。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师: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节日很多,大家说说看,你知道哪些节日?

  2、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

  3、教师相机询问节日的来历、传说或节日里的特殊活动,学生交流。

  4、师:每个节日的创设无不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情感与愿望,刚才大家说到的那些节日,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感呢?

  5、学生知道哪个就说哪个。

  二、展开想象,指导说。

  1、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自己联想是要设立什么节。

  (1)设立“爱鸟节”——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

  (2)设立“丰收节”——农民们庆祝丰收。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想还可以设立什么新的节日。

  (1)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确定一个节日的名称。

  (2)集体交流。(重点指导学生为节日取一个恰当的名字。)

  (3)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要想让大家对你想设立的那个节日也感兴趣,进而赞同你的意见,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一下你的想法呢?

  a、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节日?

  b、想象自己或别人怎样渡过节日的情景。(节日当天的特殊活动)

  c、节日设立的意义。

  3、学生练习口头表述。

  (1)自己根据以上几点组织语言。

  (2)四人小组内说一说,然后互相提建议。

  (3)指名说,集体评议。(强调“听”,围绕上述几点评议,修改)

  (4)教师读范文《快乐的体育节》,学生听后谈收获。(*要把想象的过节时的情景说具体。)

  (5)自己再次完善表述。

  第二课时

  一、理清条理,练习写。

  1、师:我们把自己想要设立的节日说出来了,下一步,咱们就要把说的内容写下来。回忆一下,你认为想写好这篇习作,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学生回答,补充。

  (1)写出设立什么节日,设立的原因,过节时的情景,以及节日带来的意义。

  (2)由条理地写,语句要通顺。

  (3)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3、学生独立完成习作草稿,教师巡视,相机个别指导。

  二、师生评议,完善习作。

  1、请写得快的学生念自己的习作草稿,采用师生、生生互评的方式,评议习作的优点与不足。

  2、学生修改习作,然后定稿、誊写。

《习作1》给我的启示 第7篇

  设计思路

  一、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这次习作练习――写一篇新闻报道,写作素材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学生有所观察,有所经历,有所体验,从取材方面来看是“易于动笔”的。这次习作的目的也十分明确――为学校广播站或黑板报写一篇报道。

  二、学科融合,开发资源

  在这次写作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和体育教师进行协作,请体育老师指导学生开展一次比赛(如:拔河、跳绳、踢毽、篮球赛等)。比赛之前,教师要做精心的布置,在比赛过程之中,要让学生搞清比赛规则以及相关的专业术语,以便在写作中进行准确的表达。这里需要注意-点,比赛中要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比赛,不要刻意进行相关的习作指导,要把整个比赛过程都作为本次习作教学的资源来看待。

  作前准备

  习作之前,与体育课老师共同策划一次体育比赛,如:拔河、跳绳、踢毽、篮球赛等等。请体育老师讲清比赛的规则和相关的专业术语。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比赛的过程,特别是对比赛的结果一定要记清。

  导写过程

  一、引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的张老师听说咱们班昨天下午举行了一次拔河比赛,他很关心这件事。他建议我让同学们把这件事写下来,准备在校广播站播出,以此来号召更多的班级、同学加入有意义的体育锻炼之中。你们有兴趣吗?另外,咱们班的黑板报也急需要三篇“新闻稿”。你想试试看吗?(板书:新互闻报道)

  二、质疑――例文引路

  1.大家知道这篇文章该怎么写吗?引导学生自由交流。

  (这里可以让学生充分“放谈”,对于乏学生中所谈的一些错误观点,教师相机进行小结,并将某些学生的错误观点当作下一步教学的一种资源。)

  2.有人说我把昨天比赛的整个过程详细地记述下来,有人说我选择一两个人物重点写写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还有人说我准备着重写写自己在比赛中的感受。广播站的张老师预计到同学们会这样来写“新闻报道”,因此他特意为同学们准备了一篇“新闻报道”的例文。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读读这篇“新闻报道”,学习其中的写作方法。

  出示例文――《我市第九届小学离生男子篮球比赛结束东城小学男篮获得冠军》,引导学生自读,感悟“新闻报道”的写法。

  3.自主交流:说说这则体育新闻报道是怎么写的,有什么特点。

  师生讨论:

  要点之一:这则报道的题目长,把这则报道的最重要的内容写出来了。

  要点之二:报道的开头,就交待了争夺冠亚军决赛的结果,接下来才写比赛的大体经过,最后又补充了获得第三、四名的学校。作者这样写是因为:这是“新闻报道”,人们最关心的是事情的结果。知道了结果,才会寻根问底,了解细节。

  4.补充例文:课前,许多同学搜集了不少有关体育方面的“新闻报道”,可以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在学生的交流中,加深对“新闻报道”的感性认识。)

  5.现在,请你想一想如果我们就写昨天的那场拔河比赛,这篇“新闻报道”该怎样来写呢?

  师生讨论:

  第一、题目要醒目。一篇报道的题目可长可短,但一定要醒目,要能把这则报道的最重要的内容概括出来,一下子吸引住读者的目光。

  第二、内容要清楚。一篇报道通常首先要写清比赛或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结果;接着要写清比赛或活动的过程;若是有必要,在报道的最后再交待与本次比赛或活动有关的问题,点明意义。

  第三、语言要简洁。报道不同于一般记叙文,它的语言应简洁并且规范,一般不需要展开描写、抒情、议论,只要实事求是地把事情的本来面目原原本本地反映出来就行了。

  三、写作—由说到写

  1.口述报道:请你根据“新闻报道”的要求,自由说说昨天的那场拔河比赛。

  2.指名学生口述。

  3.围绕“新闻报道”的要求,师生简评。

  4.鼓励学生认真构思,仔细推敲,写出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

  四、交流—推荐发表

  1.四人小组逐篇交流,推荐优秀习作准备在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推荐优秀习作给学校广播站或班级黑板报。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新闻报道”的写作,今后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若是发现了值得报道的事情,就可以自觉地拿起笔来,给学校的广播站、班级黑板报,甚至各种报纸踊跃投稿!

  习作点评

  我校六(3)班拔河比赛激烈精彩第四小组以智取胜

  林梦溪

  昨天下午第三节课,在我校塑胶跑道上,六(3)班的四支拔河参赛队,经过四十分钟的激烈角逐,第四小组最终以智取胜,获得冠军。

  这次比赛是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参赛队,各队选取十位选手。比赛在体育老师的哨声中拉开了帷幕。第一轮比赛,第一小组凭借着队员的身高和体重优势,轻松战胜了第二小组,进入了决赛。第四小组则凭借着自己的团结一致,十人拧成一股绳,战胜了实力不菲的第三小组,也进入了决赛。

  扣人心弦的决赛开始了,第一小组和第四小组双方队员个个磨拳擦掌、跃跃欲试,还没等哨声吹响,两支队伍就较上了劲。第一回合的较量,由于第一小组站位好,步伐稳,取得了第一局的胜利。第二局的较量更加激烈,双方在中线区域内来会“拉锯”。第四小组耐力更强,经过长时间的僵持之后,突然发力,一举获胜。决胜的第三局,第一小组把身强体壮的大力士全安排在前力一,而第四小组却把自己的“重兵”埋伏在后方,双方不仅在斗勇,而且在斗智。结果第四小组两胜一负,以智取胜。赛后,体育老师作了简短小结。这拔河比赛在下课铃声中圆满地结束了!

  简评:

  这则“体育新闻报道”开篇以凝练的文字,把时间、地点、人物、比赛结果介绍得清清楚楚。在报道的第三自然段中,习作者对决胜局的三场比赛的记述,用词准确,要言不烦。特别是“拉锯”“重兵”等词语的传神使用,使得报道这种体裁的文章,在庄重之中不失活泼。

《习作1》给我的启示 第8篇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01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好阿姨》、《假如我有一支神笔》,结合作文提示,让学生明白写作文就是把自己的见闻记下来,把自己所想的写下来。

  2、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事情的顺序,有条理地把招待客人的过程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接待客人这件事写下来。

  难点:按照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来。

  课前准备:

  ⒈例文的录音。

  ⒉可供学生表演的简单道具。如大人的眼镜,玩具电话等。

  ⒊准备一个小室内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早晨我从床上爬起来,推开窗子一看,呀,太阳公公已经笑眯眯在天上望着我了!我连忙穿好衣服,刷牙,洗脸,吃早饭,然后,哼着歌往学校走去。路边的小树好像在向我招手,我的耳边还不时传小鸟悦耳叫声,非常有趣。

  2.老师在说什么呀?

  3.对,告诉你们,这就是作文。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学习写作文了。写作文其实一点也不难,就像老师刚才说的一样。只要把你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行了!想试试吗?

  二、读懂例文

  1.学生自由读例文《好阿姨》,思考:例文中写了什么?

  (1)小小组讨论讨论。

  (2)大组交流,指名回答。

  2再读例文《好阿姨》,讨论写法。

  (1)我们来听听小作者是怎样介绍自己买牙膏时遇到那位好阿姨的。(放录音)

  (2)小作者先讲什么?然后呢?最后谈了什呢?

  (3)再读读这篇作文,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结:对,原来小作者只是把自己说的话写在纸上,就是作文啦!

  3.读懂例文《假如我有一支神笔》,启发想象。

  (1)学生自由读:同学们,有一个小朋友非常可爱,他很喜欢想象,常常把自己想的写下来,变成一篇篇小作文,我们来读一读吧!

  (2)指导模仿说话:

  如果你也有一支神笔,你想干什么?

  小小组交流。

  大组交流,指名说。

  (3) 小结:我们的同学想象力真丰富,写出的作文一定回出色!

  三、指导习作

  1、明确写作要求。

  下面我们就来试试,轻轻松松地写出我们的第一篇精彩的作文!写什么呢?

  2、学生表演,创设情境。

  (1)两名学生表演小剧《客人来了》。按照“请进”——“请坐”——“倒茶”——“削水果”——“给爸爸打电话”的顺序进行表演。

  (2)学生评议,从表情和语言两个方面,给予补充。

  (3)再请一组同学表演。

  1、学生写草稿。

  现在我们拿起比,把你招待客人的经过写下来,写的时候可以想一想我们刚才的表演。

  4、点评。

  (1)同桌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互相纠正,互相表扬、肯定。

  (2)推荐你认为写得好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3)交流评议.

  5、学生修改。

  6誊写作文。

  (搜索课文题目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 www.jing-luo.com)

  本文转载

  (搜索课文题目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 www.jing-luo.com)

  本文转载

《习作1》给我的启示 第9篇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洗碗》,了解小作者是怎样根据画面内容写出洗碗的整个过程。

  2、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看单幅图作文的要领:除了善于观察,还要适当展开想象。

  3、能仿照例文的方法看单幅图《浇花》,想象浇花的过程,先说一说,再写一段话。要写清时间,地点和浇花的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顺序,连贯讲述。

  难点:想象经过。

  三、教学准备:

  1、挂图或投影片四幅。

  2、指导学生参加浇花活动。

  四、拟定课时: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启发学生交流“当好小帮手,爱做家务事”的情况。

  二)学文明法:

  1、指导看图,口述图意。

  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在做什么?

  2、指名读例文。(边读边点评)

  第1句:收拾碗筷,做好准备。

  第2句:洗碗的顺序。

  第3句:小芳认真的洗碗,洗的很干净。

  第4句:洗好后收拾好碗筷。

  3、小结;这篇短文具体写了小芳是怎样洗碗的,内容具体。

  4、自由读“习作要点讨论”想想作者是怎样把小芳洗碗这件事写清楚的?

  5、引导归纳:小作者看图时,看清楚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在做什么?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出整个过程,把观察和想象到的内容写下来,就比较具体,生动了。

  6、指名表演在家里做事的经过。

  7、表演后学生说说。

  8、指名读作业要求。

  9、指导看四幅图,说说图意。

  10、小结:小朋友在做些事时,也有一个过程,只不过书上没有全部画出来,在写作文时,我们要加进去。

  三)快速成文:

  1、任选一幅图,自由练说。(师生点评)

  2、同位互相说。

  3、投影出示:题目居中,每节开头空两格,句号、逗号要占一格,写在左下方,不能用在每行的开头。

  4、学生练习习作,师巡视指导。

  5、指2—3人,读自己的作文。

  (师生共同修改,点评)

  四)抄写作文:

  1、提出要求:格式要正确,书写要认真。

  2、学生抄写。

  板书设计:

  看图作文

  观察——把图意写清楚

  想象——把图意写具体

《习作1》给我的启示 第10篇

  在和网友们做了一番比较深入的交流后,我带着达成共识的担忧(习作1太难,因为学生平时缺少对自然现象观察)走进了课堂,开始了和自然现象的“尴尬约会”。

  学生对范文——《二八月,看巧云》写作方法的认识大致如课前预设一般,没有节外生枝的措手不及,也没有意外生成的欢天喜地。等到交流双休日观察记录时,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降了温,鲜有小手举起,这让我体会到“竹外桃花三两枝”的“意境”了。应该说,这也不是完全在我意料之外,毕竟这个班我教了三年,对学生的诸多特性已是了如指掌,所以,我“冷静”地请了举手的同学讲了讲。到底是写作功底好的孩子,虽是观察记录,但已然形成了习作的初稿。随后,我让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以期在广泛的交流中互相启发、借鉴,弥补缺少观察的“先天不足”。

  第二课时是完成习作草稿,似乎不是很难,半个小时左右,不少学生已经完成,我走上前去,看了几篇,发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内容过于简单,模仿范文的痕迹很重。不用说,观察不到位啊!快下课时,我说,草稿暂时不收,再利用课间时间对自己写的自然现象进行观察。于是,课间的教室前后,多了许多手捧本子的学生,他们时而仰头观天,时而张目四望,时而静立不动,似乎在感受着什么,还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这是本次习作中我感觉最美的一道风景,也许,我就应该将这次习作带到课外去上!

  批改完学生草稿,感到有几个现象值得玩味:一是,对课上所讲的写作方法学生虽能“说得”,但是“做不得”,这得“一分为二”来看待,有的是不囿于范文,结合自己观察的实际情况,尽管不一一体现,可显然是内化吸收了,应该说这是不错的;有的是根本没有内化这些方法,画虎不成反成犬。二是,一篇文章精彩之处往往是学生铅笔修改的地方,而这铅笔字是课后观察时的“临摹”之作啊!三是,一些“佳作”给我似曾相识的感觉,虽不敢肯定是抄袭之作,但“作文选”那特殊的文风久久萦绕在我心头。

  教学完习作1,我再次坚定了自己对写作和作文教学已有的一些想法,如:好文章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在反复历练中悄然达成的;所谓的写作技巧不是技术层面的“解题公式”,而是作者万千情思付诸文字后的附属产品;习作的“神来之笔”不是虚无飘渺的空中楼阁,而是丰富生活积淀的“瞬间喷发”。而对于作文教学而言,技术层面的传授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一要注意精讲多写,二要修炼“踏雪无痕”的修改艺术。

《习作1》给我的启示 第11篇

  一、教学目标:

  1、图文对照,读懂“例文”《打预防针》,初步感知看多幅图作文的方法。

  2、按“习作要点讲座的提示”,通过讨论领会看多幅图作文的有关要求,即“根据图意”加上适当“想象”,把事情写得“连贯”、“具体”的要领。

  3、按照“作业”的要求,看懂四幅图的图意,仿照“例文“的写法,连贯具体地说、写《打油》的故事。

  二、教具准备:

  小黑板、挂图

  三、教学设计

  (一)看图说话

  1、出示《打预防针》的挂图。

  2、小组学习:看一看,说一说。

  3、小组汇报。

  4、师生点评。

  (二)自悟要求

  1、自由地读例文,找一找、划一划,比一比,说一说,你们刚才说的和文章有什么不同。

  2、组织学生自由地表达。

  3、教师总结:想象合理、丰富;表达具体、生动、连贯。

  4、明确要求:要想把看图习作写好,必须是达到以上要求。

  (三)复习方法,自主学习

  1、说说我们在三年级时学会的看图的方法。

  2、总结:

  (1)总体看图,确定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

  (2)细看每一幅图,用一句话说说图意。

  (3)看图时先看主景,再看背景。

  (4)根据主景和背景,展开合理想象。

  3、用小黑板出示方法。

  4、出示《打油》挂图,根据上述方法,先自由练说,再小组合作学习。

  5、师巡回指导。

  (四)习作指导

  1、小组推荐或自荐练说。

  2、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3、指导如何写具体:

  (1)人物是活生生的,应该怎么写才能把他们写活?引导说出要写出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及心理活动。这样才能写“具体”

  (2)如何把四幅图写连贯?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地点变化,时间变化、心理活动或语言自然过渡。指名说。

  (3)学会首尾照应的写法。

  ①小朋友的表情照应。

  ②妈妈的表情照应。

  ③自然环境照应。

  (4)小组练说,师生点评。

  4、教师读下水作。

  (五)成语超市

  毫不犹豫 热火朝天 气喘吁吁 恍然大悟

  一蹦一跳 全力以赴 配合默契 二话没说

  乐不可支 专心致志 一言不发 疑惑不解

  焦急万分 不动声色 万分羞涩 连连称赞

  (六)练写修改

《习作1》给我的启示 第12篇

  习作目标:

  1.指导学生阅读例文,启发学生根据例文做法,去搜集反映寒假生活的资料,并和大家交流。

  2.借鉴课文的写法,以“漫话寒假生活”为题写一篇习作。注意写出寒假生活的情趣。

  3.引导学生注意做好生活积累。

  教学目标:

  1.阅读例文,弄清例文写的是什么,写了些什么,反映了什么。

  2.借鉴例文的写法,写自己的寒假生活。

  3.注意写出寒假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丰富多采、充满情趣的寒假生活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表现寒假生活的丰富和情趣。

  教前准备:让学生准备能反映自己寒假生活的照片、录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要点:1.简要说说春节的由来。2.描述城乡人们过春节时的情景。

  二、板书习作文题:漫话寒假生活

  三、审题

  1.看了习作题目,有什么问题没有?

  引导学生弄清:

  什么是寒假生活?(寒假里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什么是漫话?(不拘形式、随便谈0

  2.小结:漫话寒假生活,就是要写我们在寒假里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只要是你感兴趣的,觉得有意思的都可以写。

  四、阅读例文

  1.教师谈话:书上有一篇同学写的《漫话寒假生活》,仔细读一读,边读边想一想,这位同学都说了些什么。

  2.读后讨论。

  这篇《漫话寒假生活》说了写什么?

  你觉得哪些内容有情趣?怎么有趣?

  3.让学生再读一遍例文。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发言可作以下归纳板书:

  谈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小品,京剧)有意思

  说阅读书报的收获有收获

  讲什么的都有不嫌烦

  4.小结:这些内容都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就是漫话。

  五、组织“寒假生活漫话会”

  可以指定一名同学作为主持人,让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可以用电教设备展示相关的照片,播放录象。

  六、指导学生选择材料

  让学生简要地说说自己准备写些什么。

  讨论:哪些内容可以写进本次习作,哪些内容不可以?为什么?

  七、学生练习写作,教师作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一、学生说习作要求

  二、学生读习作,师生评点

  三、修改习作

  教学反思

《习作1》给我的启示 第13篇

  作者:宗阳春发表时间:2004-4-29阅读次数:157

  选择细节刻画一位教师

  教学要求:

  1.学习例文,领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描写得细腻感人的。

  2.通过讨论交流学会选择典型事例,能自拟题目。

  3.学习写好人物动作、神态的要领,做到细腻感人。

  教学重点:

  学习借鉴例文的写法,选取典型事例,抓住细节刻画人物。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回忆事情经过,使文章言之有物。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例文,借鉴方法

  1.组织学生重读《师恩难忘》的第二段内容,再次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并通过讨论得出作者之所以写得如此生动具体,是因为他选取了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典型事例。

  2.用投影片出示《我的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

  1)初读片段,整体感知。知道文章选的典型事例是冯老师帮我纠正写字姿势一事。因为这件事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再读片段,要求学生圈画出文中描写冯老师帮我纠正写字姿势的语句,然后讨论:作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刻画冯老师的。

  3)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小作者是从动作、眼神等方面刻画冯老师的。老师强调:“正因为作者抓住了冯老师的动作、眼神这些细节描写,所以才能写得如此的细腻、生动。”

  4)组织学生思考讨论:作者将主要人物刻画得十分细致了,那么与这件事有关的其他人物是不是就可以不写呢?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其他人的表现、感受也要写,只是不做重点描写。

  3.小结写法

  1)师生联系两篇例文讨论:怎样才能写好一个人

  2)师相机板书:选取典型事例

  抓住细节描写(动作、语言、神态、心理……)

  相关人物的感受、反应

  3)教师强调,凡是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令人感动的事情,不论事情是大还是小,都可以称之为典型的事情。

  这部分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习借鉴例文的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二、明确要求,指导选材

  这个教学环节的目的是解决学生“言之无物”的问题。

  1.出示习作要求,请学生自读,自己审题。

  2.指导选材

  1)确定写作对象:

  让学生明确本次习作刻画的人物是一位教过自己的老师。

  2)组织学生讨论,使其明确这件事可以是有关学习方面的,也可以是有关生活方面的;可以是老师的一次鼓励,也可以是老师的一次批评;可以是有形的帮助,也可以是无形的帮助(如:教师的人格魅力、思想品质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要选择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典型事例,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两件事。通过这次讨论,尽可能地打开了学生选材的思路,避免了选材雷同,千人一面的问题。

  3.小组互说

  1)要求学生确定一位老师,选取他(她)关心帮助自己的一两件典型事例,可以结合《师恩难忘》一课的作业,互相说一说。说清楚老师为什么帮助自己,是怎样帮助自己的,要用上今天所学的细节描写的方法将事情说具体。

  2)指名全班交流,师生评议指导

  第二课时

  学生练习写作,完成初稿,教师巡视,相机点评指导。

《习作1》给我的启示 第14篇

  【教学目标】

  1. 能借助观察图画读懂例文《脱棉衣》,感知小作者的所思所想。

  2. 能通过讨论交流,明确观察多幅图作文训练的要领。

  3. 能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书上提供的两组图,选你喜欢的一组,练习写一件事。

  【重点难点】从例文中学习方法,通过实践进行知识的迁移。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程序】

  一、观察画面,学习例文,总结要点

  1.图上有几个人物?能说清图上人物的关系并给他们分别取个名字吗?

  2.这四幅图写了一件什么事?

  3.分图简洁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4.阅读例文

  (1)指名分段读例文,图文对照,说说每段分别写了哪幅图?

  (2)由例文的安排段方法,你知道了可以如何安排段落吗?

  5.教师小结: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他们看到了什么,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

  二、组织讨论,学习写法

  1.读提示语,结合例文看图,自主思考这些问题。

  2.学生围绕几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集体交流,明白多幅图的基本要求

  a.仔细观察。看懂每幅图,弄清每幅图的意思和联系。

  b.展开想像。图上看到的可以写,没有的内容可以展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来写。

  c.层次分明,每段写一幅图。

  d.重点突出。几幅图中选一两幅写具体些。

  3.你认为还有什么技巧和方法向大家推荐。

  三、学习写法,尝试写作

  (1)看图选择内容。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进行重点细致的观察。

  (2)学生自由说说四幅图意,小组交流,班级交流。评议。

  四、学生练写,指名点评,修改文稿

  1.同桌先看图口述

  2.指名连起来完整地说

  3.师生点评

  4.学生练写,师指导。  

  五、学生练写,指名点评,修改文稿

  同座同学先看图分段口述,再连起来完整地说,相互补充,相互纠正。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检查指导,收集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选择两名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

  六、修改文稿,指导誊写。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

初二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第)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

《老王》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1篇)

《老王》教案(精拣11第)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

教案素材设计:初二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篇)

教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第)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

《时间的脚印》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2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精拣12第)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

云南的歌会教案素材设计(精拣8篇)

云南的歌会教案(精拣8第)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

人类的老师说课稿(精简3篇)

人类的老师说课稿(通用3篇)人类的老师说课稿 第1篇  一、说教材  《人类的“老师”》是小学语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设计(精简17篇)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设计(精选17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设计 第1篇  【说教材】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义

名画赏析《拾穗》(精简17篇)

名画赏析《拾穗》(通用17篇)名画赏析《拾穗》 第1篇  《拾穗》是列宾的一幅名画,本文以同名做了一篇精彩的赏析。这是从

《小木偶的故事》导学案(精简12篇)

《小木偶的故事》导学案(精选12篇)《小木偶的故事》导学案 第1篇  内容简述  这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一

《幸福是什么》教学案例设计(精简13篇)

《幸福是什么》教学案例设计(精选13篇)《幸福是什么》教学案例设计 第1篇  案例背景  《幸福是什么》一文是一篇有趣的

复制 微信 置顶

添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