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出理性的一票(精选3篇)
投出理性的一票 第1篇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1、民主选举面面观
请学生辨别以下的选举方式,比较其异同,并说出这些选举方式的意义和效果:
(1) 村民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由三名候选人演讲和答辩,然后由群众直接选举。
(2) 以民意测验的方式对镇长候选人进行测验,然后由5名镇长候选人就治镇方式进行演说,并回答群众的问题,然后进行无记名投票。
(3) 杨老师在53年,60年80年参加选举,凭选民证投票。
2、选举方式的选择
(1)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已经竞选的优点及局限性。
a直接选举定义,直接选举的优点和缺点。
(a)直接选举定义: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b)直接选举优点:
能更直接的反映民意。实现选民的意志。
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
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
(c)直接选举的局限性:
在选民人数多的情况下,直接选举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难度大。选举成本高。
b 间接选举定义,间接选举的优点和缺点
(a)间接选举定义:由选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选举上一级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的选举方式。
(b)间接选举的优点:选举成本低,便于组织。
(c)间接选举的局限性: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阻隔,影响选民意愿的表达。
(2) 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
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必须采用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
建国初期,我国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人民群众的素养不高,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在乡、钲一级实行人民代表的直接选举。
(3) 我国采用的选举方式适合我国国情
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实行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我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的选举方式。
投出理性的一票 第2篇
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
(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
(3)民主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
2、能力目标:
(1)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评价、权衡四种选举方式的利弊。
(2)学会把理论和实际材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讨论,明白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于民主和公民的意义,逐步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感和实际本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初步理解民主建设是要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拥护我国的民主选举。
(2)关注社会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培养公民意识。珍惜得来不易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认真投出自己的一票选出人民满意得当家人,努力提高自己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增强自己的政治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之间的区别和利弊。(难点)
2、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重难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我们总要参与政治、总会参与政治。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在这么多的政治自由和权利中,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那么,关于选举,我们了解多少呢?
1、选举有何方式?
2、我国的选举方式是怎么样?为什么?
3、怎样珍惜这个公民的最基本政治权利?
这些问题就是本框题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民主选举面面观>
幻灯片展示
①某居委会选举
②美国总统选举介绍:根据美国宪法,总统的任期是四年,只能连任一届。
总的来说,目前的美国总统选举需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候选人提名、竞选、选举总统选举人,最后由选举人投票选出总统。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不是由国会选举,也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而是由选民选派的选举人选举。每个州的选举人数同该州在国会两院中的议员总数相等。
[资料:目前全国50个州的总统选举人总数为538票。若要当选总统,至少需要获得270张选举人票。因此,各州选举其总统选举人的日子也叫总统选举日(一般是在选举年的11月)。全国选举后,在大选中获胜的总统候选人要通过各州总统选举人组成的选举人团的投票表决,在一个州中获得选票最多的总统候选人便赢得该州全部选举人票。]
综合探究一:
1、①和②在选举方式有哪些异同?
2、还能列举哪些选举方式?
提示:1、①是直接选举,②是间接选举。①和②的选举都是差额选举。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其相同点是:都进行投票选举,都表达了选民的意愿,都是民主选举方式。不同点:直接选举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候选人,一般适用于基层民主选举,在选民较少、分布较集中的情况下进行;间接选举是先由选民选出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进行投票的选举方式,一般适用于较高一级的民主选举。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往往使用该种选举。
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如果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我们称之为等额选举。如果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我们称之为差额选举。除此之外还有公开选举与秘密选举等。
师:有这么多的选举方式,那么到底我们应该选择哪一种呢?首先,让我们进一步认识我们应把握的几种选举方式并对它们进行比较。
一、选举方式的选择
(一)选举方式的比较
〔注〕这里的选举是广义的,不仅仅是选举权中人大代表的选举,还包括政府领导成员的选举,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选举。
1.从选民的角度看,
放映资料:《选举法》第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学生活动:阅读p1/16,比较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的优缺点,并完成下表。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
含义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的方式
优点一是它能直接地反映民意,实现选民的意志;二是可以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三是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选举成本较低,便于组织。
局限性在选民人数众多的情况下,直接选举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都有相当大的难度,且成本较高。◆由于间接选举是由选民选举产生的代表进行投票,致使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的阻隔,影响了选民意愿的表达。
适用范围适用于县及县级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城市的居委会,农村的村委会选举。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的选举。
◆注:我国直接选举的成本的统计,分为物力和人力支出,就是选举工作量统计和财力支出。据统计,举行一次全国性的乡级人大代表的选举,至少需要433万人的人力投入,3亿元以上的财力支出;举行一次全国性的县级人大代表的选举,至少需要533万人的人力投入,6亿元的财力支出。
2.从候选人的角度看,
放映资料:《选举法》第三十条: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三分之一至一倍;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分为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注:等额选举:目前实行等额选举的,主要有党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和书记、副书记、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党的基层组织的书记、副书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实行等额选举。)
学生活动:阅读p2/16,比较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的优缺点,并完成下表。
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含义等额选举是指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一种选举。差额选举是指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一种选举。
特点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人名额。
优点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而且方法简单,耗费时间较少,容易获得成功。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有利于体现选举人的意志;通过较充分的选择,产生素质更高、更有责任心的代表;有利于选民对当选者实行监督。
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选民可能误认为将要当选者已事先“内定”,因而积极性受到影响。如果对竞选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的发生。
[注:关于竞选,实际上竞选是差额选举的一个环节。]
综上所述,不同的选举方式各有利弊,不能笼统的说哪种方式更好,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采取何种选举方式是不同的。那么应怎样选择选举方式呢?我们先来看一下我国民主选举的历程。
幻灯片显示:我国民主选举的历程
◆1953年12月,我国进行首次普选,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其中乡镇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等额选举。
◆1979年,我国扩大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规定实行差额选举。
◆1986年,我国各级人大代表一律实行差额选举。
◆1995年,我国简化了直接选举的程序。
◆XX年,人大代表进行换届选举,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其中,县乡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实行差额选举。
从中看出我国的民主选举有何变化?为何变化?
师总结:从我国人大代表选举方式的演变来看:
——新中国成立初,人大代表的选举,主要在小范围内(乡镇一级)实行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等额选举。
——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的不断提高,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级,实行了普遍的差额选举。
由此可见:
(二)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重点)
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定。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师:结合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情,我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三)我国采取的选举方式(重点)
——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p18页第一段)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用符合人民利益的选举方式;同时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决定了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要采取此方式。
阅读思考:前些日子坐长途汽车到县区办事,几位农村妇女正在议论着村里换届选举的事情。其中一位兴致勃勃地讲“谁谁为拉选票昨天给俺家里又送来一只不锈钢盆”,另一个哈哈大笑道“俺厨房里光是不锈钢锅就有好几个,全是咱们村那几个想当官的老爷们比着送的,管他选谁不选谁呢,先收下再说”。你一言我一语,分明是“三个女人一台戏”。但作为“观众”的我听在耳里,却乱在心头。
——截选自新华网
作者对长途汽车上的一幕感到了心乱,为何会心乱?
提示:(1)选民的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
(2)选民的政治参与能力还有待加强
启示我们:
二、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从态度上讲:公民应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不断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公民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从能力上讲:要不断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议政能力),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郑重地投出自己的一票。
意义:公民只有不断地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态度和能力),才能选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p18探究——在上述各种思想中,你比较认同哪一种或哪几种想法?说说你的理由。(比较认同第1条、第4条、第5条。选村民委员会主任,就是让他为村民服务的、给村民解决实际问题的、为村民谋利益的,这就需要村民委员会主任热心服务、为人正直、公正无私、办事能力强。)你认为影响投票结果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是否代表村民的利益。)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了我国的选举方式以及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的有关知识,懂得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应该增强主人翁责任感,自觉珍惜并运用好选举权,以促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五、板书设计
六、课堂巩固
1、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 c )
①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②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③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
④农村村民委员会的选举⑤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只在乡镇一级实行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这因为( b )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我国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方便,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不高
c、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发展,特别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巨大提高
d、乡镇级的人大代表与公民的关系最为密切,最能代表公民的利益。
3、差额选举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同时,差额选举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a )
a、如果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的发生
b、不能产生让选民满意的结果
c、可能造成竞选秩序的混乱,造成恶性竞争
d、导致选民与被选举人矛盾激化,不利于社会稳定
4、在公民的政治生活中,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是( d )
a、是否直接参与了国家事务的管理b、是否直接参与了社会事务的管理
c、是否向国家机关提出建议以及被采纳的多少d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解析:对于一般公民而言,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和条件的制约,a、b、c这三项是很难做到的,因此,作为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d项符合题意。
5、我国各级人大代的选举( c )
a、一律实行直接选举
b、大多实行差额选举
c、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差额选举
d、反映所有公民的意愿,维护所有公民的利益
6、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c )
①物质生活条件 ②国家性质 ③选民文化水平 ④候选人的结构构成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六、教学反思
投出理性的一票 第3篇
投出理性的一票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含义。
2、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缺点,珍惜选举权的重要性。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政治参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选举方式的选择,选举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选举方式的选择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的问题涉及学生具体的民主活动实践,建议多引入、创设具体的政治活动情景等辅助学习、理解,增强学生的实际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政治权利,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正确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这是本节内容要学习的。
(二)进行新课
四、民主选举面面观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15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1、镜头一反映的是直接选举,镜头二反映的是间接选举,它们都是差额选举的方式。2、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应该珍惜并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当家作主的主人翁责任感。
二、选举方式的选择
1、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明我国当前有哪些选举方式?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1)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优缺点:每个选民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信赖的人。但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无法使用。
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
优缺点:每个选民不能直接选择自己信赖的人。但可以弥补直接选举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无法使用。
(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为等额选举。
优缺点:能比较充分的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积极性。
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为差额选举。
优缺点:能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但如果对竞选活动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造成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
可见。各种选举方式都各有自己的优点和局限性。采取什么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制约因素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6-18页内容,结合我国并不同时期选举方式的变化,了解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1)选择选举方式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来确定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方便,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不高,我国只在乡镇人大代表选举中实行了直接选举。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民主意识增强,政治参与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我国将直接选举的范围扩大到县级人大代表选举,并实行了差额选举。
(2)选举方式的选择要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取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状况,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18页,说明为什么要重视自己的选举权利?如何重视并使用好自己的选举权利?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1、 行使选举权的重要性
(1)行使好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是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2)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是影响选举结果的重要因素。行使好选举权,才能更好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3)是否积极参与选举,认真行使选举权,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标志。
教师活动:那种“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那么,怎样才能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呢?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想法。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
2、 如何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
(1)要不断提高自己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端正参加选举的态度,提高选举能力,选出切实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人。
(2)要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公民参与意识,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自己的选举权。
(3)要不断提高政治参与能力,在理性判断基础上,郑重投出自己的一票。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了我国的选举方式以及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的有关知识,懂得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应该增强主人翁责任感,自觉珍惜并运用好选举权,以促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实例探究
[例1] 下列选举方式属于间接选举的是 ( )
A. 全班同学投票选举自己的班长 B.县人大代表选举市人大代表
C. 某村村民选举村委会主任 D.某乡镇选举本乡镇人大代表
答案:B
[例2] 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1)物质生活条件 (2)国家性质
(3)选民文化水平 (4)候选人的结构构成 ( )
A.(1)(2) B.(1)(3) C.(1)(2)(3) D.(1)(2)(3)(4)
答案:C
[例3]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适宜采用的选举方式是( )
A.间接选举 B.差额选举 C.直接选举 D.等额选举
答案:A
[例4] 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一个重要尺度是( )
F. 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的各方面的民主权利多少
G.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能力高低
H. 选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文化知识的多少
I. 是否积极参加选举,并认真行使选举权
答案 D
★课余作业
作业:比较几种不同的选举方式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