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葬词》疑难句段解析(通用14篇)
《巴尔扎克葬词》疑难句段解析 第1篇
1.“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
解析:“一切虚构”主要是指“我们”心目中对巴尔扎克的创作、人格、思想、形象等的美好的联想与想象。巴尔扎克去世了,仿佛这些美好的东西也都顿时消失了似的。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巴尔扎克逝世的极度悲痛的心情。
2.“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
解析:巴尔扎克活着的时候是“精神统治者”,他领导着当时的法国文坛;现在他去世了,作为“统治者”的他已经不存在,但他的精神永存。所以说,“从今以后”,他“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这样写,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巴尔扎克逝世的痛惜,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巴尔扎克的敬仰。
3.“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慌和恐怖。”
解析:“这里”指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这部书。这句话的意思是:《人间喜剧》这部书使我们看见了“整个现代文明”的阴暗和丑恶,而对它了解得越深入,我们越会感到“惊慌和恐怖”。这句话深刻地揭示出《人间喜剧》这部书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意义。“带着惊慌和恐怖”是说作品反映的现实使读者感到惊恐不安;“同现实打成一片”表现了作品强烈的现实意义。
4.“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们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
解析:这要结合巴尔扎克的作品去理解。《人间喜剧》这部书,往往通过一些主要人物的言谈行为,表现出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激烈较量。因此,他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阴沉、黑暗和丑恶”的同时,又表达了他的人生理想;而这种“理想”又往往在同现实的矛盾冲突中展现出来,因而带有浓重的“阴沉和悲壮”的色彩。
5.“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这也许是一桩好事,这也许是必要的。上天在让人民面对崇高的奥秘,并对死亡加以思考的时候,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解析:巴尔扎克是一个伟人,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需要这样一个伟人,但是他却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于是我们不禁要问:上天是不是不公呢?“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了动摇”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然而雨果说,伟人的逝世使人们“对宗教产生动摇”“也许是一桩好事,也许是必要的”。因为,在人民思考伟人之所以崇高和伟大的奥秘、思考着死亡的时候,上天以伟人的死告诉人们:在死亡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死亡的到来,是自由的。人人都要面对死亡。但在这一平等的结局到来之前,我们每一个人该怎么做?是成为伟人,还是成为凡人,甚或庸人?它促使每一个人都去思考这一问题。它必将激励每一个人在死亡到来之前努力干出一番不平凡的事业。这就是死亡的伟大意义。所以,“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所以,下文又说,“上天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因为这是最高的教训”。其深刻意义就是:在所有教训之中,死亡带给人的教训是最高的;它促使每一个人对自己的一生作出评判,从而促使每一个人在死亡到来之前对自己的人生作出正确的选择。
作者单位:广东顺德李兆基中学
《巴尔扎克葬词》疑难句段解析 第2篇
巴尔扎克葬词
雨果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鉴赏课文情、理交融的特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中哲理性语句的含义。
2.了解巴尔扎克、雨果的作品风格及他们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学会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解读文章。
[教学重点]
情和理的融合。
[教学难点]
含义丰富语句的理解。
[教学方法]
1.介绍法;2.讨论法3.比较法。
[媒体设计]
投影仪:1.罗丹博物院巴尔扎克塑像图片;2.比较阅读表格;3.巴尔扎克、雨果的介绍性文字。
放音机:配乐导入语;课文配乐录音带。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语设计(借助投影打出巴尔扎克塑像图片,采用配乐导入语和教师导入结合的方式)
配乐导入语内容:
法国巴黎罗丹博物院的庭院内,默默地站着一位巨人,这就是巴尔扎克塑像,是著名塑像家罗丹留下的传神杰作。看着这尊塑像,常常令人想起巴尔扎克这位法兰西民族最光辉的文学巨匠坎坷的命运、勤奋的一生、刚强的意志、深邃的思想和犀利的笔锋。他被认为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马克思和恩格斯称赞他的成功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认为他是“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理解的作家”。
但是就在他取得巨大成就、还未完成他宏伟的计划的时候,1850年8月18日,一代文豪巴尔扎克在巴黎与世长辞。
教师导入:巴黎震惊,法国震惊,举世震惊,在人们的悲痛中,1850年8月20日,当巴尔扎克的遗体在拉歇斯神甫公墓下葬时,作为巴尔扎克的老朋友,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雨果对公众发表了悼念演讲。
在演讲中,他深情地悼念密友,高度评价巴尔扎克为法国文学做出的重要贡献,充满哲理地告诫人们巴尔扎克的逝世带来的不是“黑夜”和“虚无”,而是“光明”和“永恒”。他的这篇演讲词成为巴尔扎克的重要文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雨果的这篇演讲词《巴尔扎克葬词》。
(解说:激发学生对巴尔扎克的钦佩之情,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雨果对巴尔扎克的高度赞赏和评价。)
二、解题
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文章。从这个意义上说,葬词属于悼词的范畴。葬词和悼词又都是在致丧仪式上的演讲词稿,因此,它们又都是演讲词。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学生听课文录音带,可跟随轻声朗读。
(解说:让学生在听充满感情的课文录音中感受文章的感情和风格。)
②学生自读课文,解决字词和文学知识的障碍。
(解说:文章中涉及到法国文学的一些著名人物,了解他们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③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采用三法分和四分法来进行结构分析。
三分法:采用悼词的常规写作特点来进行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抒写举国哀悼巴尔扎克之死;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全面、高度评价巴尔扎克的功绩和社会贡献;第三部分(第10~12自然段):充满哲理地告诫人们巴尔扎克已逝,他的精神永存。
四分法:按照文章表现的感情脉络来划分。
第一部分(1~2):直抒胸臆,评价巴尔扎克为思想家、天才、精神统治者;第二部分(3~5):高度赞赏《人间喜剧》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第三部分(6~9):深情缅怀死者,告慰死者在天之灵;第四部分(10~12):写巴尔扎克逝世的影响,告慰生者化哀为力。
(解说:文章结构的划分历来是存在争议的问题,笔者认为不管哪种结构分析,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因此这里采用两种划分方法。)
2.具体研习,突出重点
①要求学生在各个部分画出能够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语句。
可提示学生从两个方面寻找:一是对巴尔扎克的评价,二是对《人间喜剧》的赞赏。
②要求学生画出文章中蕴涵哲理的语句。
③画出这些语句后,让学生思考一下这两类语句的联系。
(解说:完成这三个环节,学生发现全文几乎都是充满感情的语句,而蕴涵哲理的语句也是充满感情,在抒情之后怦发的。由此突出本文的重点----情与理的融合。)
四、课堂小结
全文既有激情,又有哲理,情蕴于理,理缘情发。既有诗意的评价,又有形象的分析;既有沉痛的悼念,又有真诚的溢美。字字句句带有激情,句句字字耐人寻味。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总结比较阅读的内容和方法(内容总结见第一课时作业部分)。
二、欣赏品味
体味课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
1.教师给学生提供可以借助的方法:
①抓住关键词语揣摩语意。
②采用主干枝叶梳理法,抓主干明题旨;理枝叶明深意。
③联系内外语境揣摩,体味含义。
2.完成练习三所给句子,让学生运用方法去进行体味。
3.补充训练。
教师补充3个含义丰富的语句,师生共同讨论明确含义。
①“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明确:体味这句话的丰富含义,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用主干枝叶梳理法明确主干部分的核心是:巴尔扎克是一个作家序列的代表者,枝叶部分显示,这个代表者是当时人们思想、精神的统治者;二是明确破折号的作用,从研究规律来理解句子含义。
②“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明确:巴尔扎克逝世时年仅51岁,他留下的作品却有91部之多,从这个方面说他的一生是丰富的,“作品比岁月还多”。但这只是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是巴尔扎克的生命是短暂的,他的精神和作品将长存于世,留芳万载。
③“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
明确:这句话的理解要结合内外语境来领悟含义。“这样一个时代”是指法国从七月革命到1850年这一时期。“一个伟人”指巴尔扎克,这句从人们对宗教产生怀疑的角度,写出巴尔扎克逝世带来的直接影响。
4.教师用形象性语言总结含义丰富语句特点。
这些语句是形象化的语言,却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它是诗意的语言,却洋溢着思辨的光辉;它不像形式逻辑那么严密,但又有一定的必然性可循;它不像画面那么直观,却能引起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丰富联想。
三、课文总结
这是一篇叙述、抒情、议论相互交错的葬词,这是一首情与理融会贯通的“赞美诗”。它丝丝入扣,天衣无缝。全文既回荡着汹涌澎湃的诗人激情,同时又沉淀着意蕴深远的哲人之理,深情将把记忆铭刻在人们的心底,而哲理则使生命更具有活力。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欣赏雨果的另一篇著名演讲词《巴黎的自由之树》,谈谈它的特点。
3.扩展阅读:阅读雨果的名作《悲惨世界》和巴尔扎克代表作之一的《欧也妮•葛朗台》。
《巴尔扎克葬词》疑难句段解析 第3篇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鉴赏课文情、理交融的特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中哲理性语句的含义。
2、了解巴尔扎克、雨果的作品风格及他们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学会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解读文章。
◆教学重、难点
1、情和理的融合。
2、含义丰富语句的理解。
◆教学方法
1、介绍法;2、讨论法;3、比较法。
◆媒体设计
投影仪:1、罗丹博物院巴尔扎克塑像图片;2、比较阅读表格;3、巴尔扎克、雨果的介绍性文字。
放音机:配乐导入语;课文配乐录音带。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借助投影打出巴尔扎克塑像图片,采用配乐导入语和教师导入结合的方式)
配乐导入语内容:
法国巴黎罗丹博物院的庭院内,默默地站立着一位巨人,这就是巴尔扎克塑像,是著名雕塑家罗丹留下的传神杰作。看着这尊塑像,常常令人想起巴尔扎克这位法兰西民族最光辉的文学巨匠坎坷的命运,勤奋的一生、刚强的意志、深邃的思想和犀利的笔锋。他被认为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马克思和恩格斯称赞他的成功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认为他是“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理解的作家”。
但是就在他取得巨大成就,还未完成他宏伟的计划的时候,1850年8月18日,一代文豪巴尔扎克在巴黎与世长辞。
教师导入:巴黎震惊,法国震惊,举世震惊,在人们的悲痛中,1850年8月20日,当巴尔扎克的遗体在拉雪兹神甫公墓下葬时,作为巴尔扎克的老朋友,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雨果冒雨对公众发表了悼念演讲。
在演讲中,他深情地悼念密友,高度评价巴扎克为法国文学做出重要贡献,充满哲理地告诫人们巴尔扎克的逝世带来的不是“黑夜”和“虚无”,而是“光明”和“永恒”。他的这篇演讲词成为研究巴尔扎克的重要文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雨果的这篇讲词——。
二、解题
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文章。从这个意义上说,葬词属于悼词的范畴。葬词和悼词又都是在致丧仪式上的演讲稿,因此,它们又都是演讲词。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学生听课文录音带,可跟随轻声朗读。
②学生自读课文,解决字词和文学知识的障碍。
③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采用三分法和四分法来进行结构分析。
三分法:采用悼词的常规写作特点来进行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抒写举国哀悼巴尔扎克之死;
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全面、高度评价巴尔扎克的功绩和社会贡献;
第三部分(第10~12自然段):充满哲理地告诫人们巴尔扎克已逝,他的精神永存。
四分法:按照文章表现的感情脉络来划分。
第一部分(1~2):直抒胸臆,评价巴尔扎克为思想家、天才、精神统治者;
第二部分(3~5):高度赞赏《人间喜剧》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
第三部分(6~9):深情缅怀死者,告慰死者在天之灵;
第四部分(10~12):写巴尔扎克逝世的影响,告慰生者化哀为力。
2、具体研习,突出重点
①要求学生在各个部分画出能够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语句。
可提示学生从两个方面寻找:一是对巴扎克的评价,二是对《人间喜剧》的赞赏。
②要求学生画出文章中蕴涵哲理的语句。
③画出这些语句后,让学生思考一下这两类语句的联系。
四、课堂小结
全文既有激情,又有哲理,情蕴于理,理缘情发。既有诗意的评价,又有形象的分析;既有沉痛的悼念,又有真诚的溢美。字字句句带有激情,句句字字耐人寻味。
五、布置作业
比较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可列表格。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总结比较阅读的内容和方法(内容总结见第一课时作业部分)。
二、欣赏品味
体味课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
1、教师给学生提供可以借助的方法:
①抓住关键词语揣摩语意。
②采用主干枝叶梳理法,抓主干明题旨,理枝叶明深意。
③联系内外语境揣摩,体味含义。
2、完成练习三所给句子,让学生运用方法去进行体味。
3、补充训练。
教师补充3个含义丰富的语句,师生共同讨论明确含义。
①“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明确:体味这句话的丰富含义,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用主干枝叶梳理法明确主干部分的核心是:巴尔扎克是一个作家序列的代表者,枝叶部分显示,这个代表者是当时人们思想、精神的统治者;二是明确破折号的作用,从研究规律来理解句子含义。
②“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明确:巴尔扎克逝世时年仅51岁,他留下的作品却有91部之多,从这个方面说他的一生是丰富的,“作品比岁月还多”。但这只是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是巴尔扎克的生命是短暂的,他的精神和作品将长存于世,留芳万载。
③“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
明确:这句话的理解要结合内外语境来领悟含义。“这样一个时代”是指法国从七月革命到1850年这一时期。“一个伟人”指巴尔扎克,这句从人们对宗教产生怀疑的角度,写出巴尔扎克逝世带来的直接影响。
4、教师用形象性语言总结含义丰富语句的特点。
这些语句是形象化的语言,却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它是诗意的语言,却洋溢着思辨的光辉;它不像形式逻辑那么严密,但又有一定的必然性可循;它不像画面那直观,却能引起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丰富联想。
三、课文总结
这是一篇叙述、抒情、议论相互交错的葬词,这是一首情与理融会贯通的“赞美诗”。它丝丝入扣,天衣无缝。全文既回荡着汹涌澎湃的诗人激情,同时又沉淀着意蕴深远的哲人之理,深情将把记忆铭刻在人们的心底,而哲理则使生命更具有活力。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欣赏雨果的另一篇著名演讲词《巴黎的自由之树》,谈谈它的特点。
3、扩展阅读:阅读雨果的名作《悲惨世界》和巴尔扎克代表作之一的《欧也妮?葛朗台》。
《巴尔扎克葬词》疑难句段解析 第4篇
巴尔扎克葬词
雨果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本文丰富的思想。
2.思想教育目标:理解文章的内在情感
3.能力培养目标:阐释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进一步体会作者深刻的思想境界。
[教学重点]
散文的欣赏。
[教学难点]
作者独特的表达;提高赏析能力,了解多流派的散文风格特点。
[媒体设计]
相关课件PowerPoint格式。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扬州慢》
二、《巴尔扎克葬词》
一、写作背景及其雨果和巴尔扎克简介
1、 写作背景
巴尔扎克和雨果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两座并峙的高峰。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一城市,对文学的执著和共同拥有的崇高声望,使这两位文学大师交往甚密并成为朋友。可是,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曾经有过一段不愉快的故事。那是1830年,雨果抨击独裁专制的浪漫主义杰作《欧拉尼》在巴黎上演,此剧以其思想内容的深刻和艺术的精湛而受到大多数观众的欢迎,但巴尔扎克当时并没有真正认清它的价值,反而撰文对此剧进行严厉的批评。最让雨果接受不了的是,巴尔扎克认为他在剧本创作方面缺少才华,“除了偶尔的机会,维克多•雨果先生的笔永远也遇不到一丝自然的线条”。巴尔扎克的尖刻批评,自然使雨果感到恼火。但尽管这样,雨果并没有因此耿耿于怀,后来还是与巴尔扎克重归于好。1849年2月,巴尔扎克染上了心脏肥大症,雨果有一次在街上遇见了巴尔扎克,巴尔扎克向他诉说了自己的病情,雨果表示慰问;1850年7月,雨果去巴尔扎克寓所看望;1850年8月17日,当雨果得知巴尔扎克病情恶化的消息之后,于当天夜里又一次来到他的病榻前,两人进行了交谈。这时的巴尔扎克还满怀希望,认为自己还能复元。可雨果已有了不祥的预感,他于当天深夜回到家中,对在自己家中等候的几位朋友说,欧洲将失去一位伟才。果然,巴尔扎克的生命在当天夜里十点半结束了,终年51岁。巴尔扎克的逝世,使整个法国陷入悲痛之中。作为巴尔扎克的老朋友,雨果自然也悲痛万分。他是一个感情十分丰富的人,人类的生与死、善与恶,世间的美与丑、真与假,无不在他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引发他丰富的联想。他痛悼一代伟人巴尔扎克的永不复生,为巴尔扎克在并不长寿的生命中的巨大创造而骄傲,同时他也思考人活着的意义、死后的荣辱等问题。8月20日,天气阴晦,细雨霏霏,巴尔扎克葬礼在拉雪兹公墓举行,雨果在太阳西沉的时候,面对前来送葬的法国公众,发表这篇著名的演说。
2、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小说家。自幼上寄宿学校。1814年随家至巴黎,在几所私立寄宿学校读书。1816—1819年学习法律,并在律师事务所见习。随后决定从事写作,住进贫民区的阁楼。第一部作品悲剧《克伦威尔》未获成功,后改写小说也未引起注意,遂做出版商,经营印刷厂和铸字厂,均以赔本告终,负债累累。1828年决定重事写作。第二年发表小说《朱安党人》和《婚姻生理学》,赢得一些声誉。《驴皮记》(1831)的出版使他名声大震,于是他决定创作宏伟的《人间喜剧》。1848年拟定的“人间喜剧总目”包括“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部分,其中“风俗研究”又分为“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队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从1829至1848年,他勤奋写作,每日伏案十多小时,努力完成这一庞大计划,最终写出91部小说。“私人生活场景”计划中的32部有4部只拟了提纲,完成的28部中包括《高老头》(1834)《高布塞克》(1830)《夏倍上校》(1830)《玩滚球布店》(1830)等。“外省生活场景”计划中的17部有6部未完成,发表的11部包括《欧也妮•葛朗台》(1833)《幽谷百合》(1835)《幻灭》(1837—1843)等。“巴黎生活场景”计划20部,完成的14部中有《塞沙•皮罗多兴衰记》(1837)《纽沁根银行》(1838)《娼妓盛衰记》(1838)等。“政治生活场景”计划8部,完成《阿尔西的议员》(1847)等4部。“军队生活场景”计划的32部中只有《朱安党人》等两部发表。“乡村生活场景”5部中完成《农民》(1844)等3部。“哲理研究”计划27部,发表《驴皮记》(1831)等22部。“分析研究”计划5部,只完成《婚姻生理学》1部。另外,《贝姨》(1846)《邦斯舅舅》(1847)等6部未在“总目”的137部之内。《高老头》是《人间喜剧》中最杰出的一部。高立欧老头出身寒微,在大革命中因做粮食承包商而发财。他十分疼爱两个女儿,让她们过着奢华的生活,并以巨额陪嫁使她们一个成为雷斯多伯爵夫人,一个成为银行家纽沁根夫人。但高老头却被女儿赶到伏盖公寓,过着寒酸的生活。两个女儿挥金如土,仍不断竞相向父亲要钱。当高老头被吸干最后一滴血而病死公寓阁楼时,两个女儿正为在鲍赛昂夫人的舞会上大出风头而得意。鲍赛昂夫人是蒲高涅王室最后一个女儿,是巴黎最体面的贵妇,但最后败给一个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小姐而被情人抛弃,只好离开巴黎隐退。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拥护王室,属保皇党,但创作中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描写了贵族阶级的注定灭亡,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贪婪、掠夺和一切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社会关系。《人间喜剧》有“社会百科全书”之誉。巴尔扎克注重具体、详尽的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善于通过人物的言行揭示人物的灵魂。《人间喜剧》塑造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一个人物往往在多部小说中出现。
3、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从小爱好文学,崇拜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1819年与长兄合办“保守文艺双周刊”。1822年出版《颂诗集》,获路易十八的年金赏赐。后又出版诗集《新颂歌集》(1824)《颂诗与长歌》(1826)。1823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冰岛魔王》,之后又发表了描写18世纪末圣多曼格岛黑人暴动的小说《布格•雅尔加》(1826)。1827年在剧本《克伦威尔》的序言中猛烈抨击古典主义,这篇序言被看成浪漫主义运动的宣言。1830年上演的剧本《欧拉尼》一反古典戏剧的戒律,打破悲、喜剧的界限,采用大量奇情剧手法,被称为划时代作品。1831年发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以15世纪的巴黎为背景,写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企图占有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而加害于她,后被敲钟人加西莫多推下楼摔死,最后奇丑的卡西莫多和美丽的爱斯梅拉尔达死后在一起的浪漫故事,充满人道主义精神。小说《悲惨世界》(1862)写穷苦工人让•华尔强因偷了一块面包坐牢19年,出狱后化名冉•阿让,在一位神甫的引导下弃恶从善。它反映了社会的不公正和贫苦人民的悲惨,主张以仁爱战胜邪恶,从而改造社会。小说《海上劳工》(1866)写渔人吉利亚特发现未婚妻爱上一位青年牧师后自溺的故事。《九三年》(1874)写共和国军队司令官郭文放走从大火中救出三个小孩的叛乱头子郎德纳克侯爵的故事,小说的主题是“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其他重要作品还有,诗《东方吟》《秋叶集》《黄昏之歌》《静观集》《历代传说》等,剧本《逍遥王》《玛丽蓉•德洛麦》《吕克莱斯•波尔吉》《玛丽•都铎尔》《昂杰罗》《卫戍官》《吕伊•布拉斯》等,小说《一个死囚的末日》《笑面人》等。另外,他还写有《文学与哲学杂论》《论莎士比亚》《行动与言论》《见闻偶记》等。
二、鉴赏要点:葬词诗化语言的魅力
1. 背景简介:
1850年8月17日,巴尔扎克死去了。只有51岁就死去了。他的死,使整个法国陷入悲痛之中。作为巴尔扎克的老朋友,雨果自然也悲痛万分。他是个极富浪漫气质,感情丰富而又充满睿智的人。面对巴尔扎克的死,他的对人类生与死、善与恶,世间的美与丑、真与伪无不被激活,使他产生丰富的联想。他痛悼一代伟大的永不复生,为巴尔扎克在并不长寿的生命中的巨大创造力而骄傲,由此,他也思考活着的意义,死后的荣辱等等。8月20日,据说是个天气阴晦,细雨霏霏的下午,雨果在巴尔扎克的葬礼上,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讲。
2. 主旨
深切悼念巴尔扎克的逝世,这是葬词的特点;高度评价巴尔扎克的伟大贡献,这是可与之比肩的作者的责任;预言巴尔扎克逝世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这是作者的高瞩远瞻;表达作者积极的生死观,则是作者深刻的感悟。
3. 行文思路
作者的悲切、激越、景仰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表现对逝者的悼念、评价、讴歌。
4. 鉴赏示例
(1)原文:《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比较》
①相同点:从文体看,都是悼词,而又具有演讲辞的某些特点;从内容看,都表达了沉痛悼念之情,对死者的伟大贡献,作出了崇高评价和热情的赞颂,对他们的逝世造成的巨大损失和深远影响,作了深刻的阐发;从表达方法看,都以议论为主,而又与叙述、抒情完美结合,且都用了讳饰等修辞方法。(浅析:寻找相同点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理解鉴赏对象的过程)
②不同点:《巴尔扎克葬词》除具备一般悼词的特点之外,还阐述了演讲者的生死观,打上了鲜明的个人印记;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结构严谨,层层深入,过渡衔接紧密,显示了强大的逻辑力量,而《巴尔扎克葬词》一文,则更富于散文特点,如大河奔流,饱含着哲理的思考;《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情调朴实、冷静、深沉,而《葬词》则华美、悲壮、激越,一篇以理智启人,一篇以感情动人。(浅析:分析不同点,则已是对文章的直接欣赏了)
(浅析:同类文章比较,是欣赏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关键在于寻找比点,包括同点和异点。比点的选则,可就内容、主旨、表现方法,背景等方面进行。应注意的是,比较中切不可牵强附会,如例文中的为求形式之美而生出“一篇以理智启人,一篇以感情动人”的昏话来)
思考题:仅就《巴尔扎克葬词》,你能谈谈对作者雨果的认识吗?(提示:什么样的人才配给巴尔扎克的葬礼致辞?雨果具备这条件吗?文章中哪些地方证明了这一点。)
(2)细细品味诗化的,哲理性的语言。
这篇悼词文采华丽、饱含哲理,语言高度浓缩,既诗化又哲理化,充分体现了语言大师雨果的文学语言才华和思想深度。作品中含蓄深沉,意义深远的句子比比皆是,有关巨大的容量,应该细细品味。
请找出这些句子,然后细细品味,反复解读。
1、教师有表情地范读课文,令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①在听老师的朗读过程中,什么地方使你感情激动?(如第八段、第十段或最后一段)
②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和深邃的哲理?
思想感情:悲壮、激越和无限景仰之情。深邃哲理:生死观——“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
2、把握文章脉络,理清作者思路。
①全文分几部分?概括各部分要点。
除文章开头的称呼外,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2段),总结巴尔扎克的伟大,表达哀悼之情。第二部分(3—9段),具体评述巴尔扎克的人格、作品、成就和影响。第三部分(10段到最后),阐述作者的生死观,预言巴尔扎克逝世的深远意义。
②全文基本思路、感情脉络是怎样的?
基本思路是:悼念→评价→讴歌
思想感情脉络是:悲壮→激越→景仰
3、简析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题思想。
①文章对巴尔扎克是从哪几方面评价的?
人格、作品、成就和影响四个方面。
②主题思想讨论
这是一篇文艺性很强的散文体演说稿,也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面对巴尔扎克的死亡,演说者没有用低沉的语调,也没有用哀伤的言辞,去述说死者的生平和病逝,而是用高亢的语调、诗化和哲理性的语言,评述了巴尔扎克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对死者的无尽悼念之情,言之切切,令人感动。这篇演说稿不同于一般葬词的是,它不仅评说死者,而且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评论巴尔扎克的同时,也带上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作者的生死观。雨果认为,像巴尔扎克这样的“精神统治者”,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他的逝世,“不是黑夜,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整篇演说稿,给读者的不是压抑,不是眼泪,不是哀伤,而是悲壮、沉痛化成的巨大力量。
总括全文,这篇散文的主题,可以表述为:深切悼念巴尔扎克的逝世,高度评价巴尔扎克的伟大贡献,预言巴尔扎克逝世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表达作者积极的生死观。
4、指出文章写作特色。
(1)出色的辩证法。
(2)诗化的、哲理性的语言
5、揣摩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1)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
重点把握“虚构”这个词。这里可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巴尔扎克的逝世,表明他创作生命的结束,他不能再给人们创造小说这一“虚构”世界了;二是巴尔扎克的逝世,是一件真实的事情,而不是他在虚构小说。这一句话,雨果沉痛宣告文学大师的逝世,提醒人们直面这一伟大的死亡。
(2)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这句话表面是在揭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规律,即每一大变动时代先出现武力统治者,然后才出现精神统治者。实际上作者在这里是赞誉巴尔扎克,把他看成一个比武力统治者更伟大的精神统治者。这印证了本段开头一句话的意思,巴尔扎克作为精神统治者,他不仅属于这一时代,而且属于千秋万代。
(3)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
雨果把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看作一部书,并比喻成一部历史著作。雨果在这里高度评价《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精神,把它看作一部浓缩的历史,使人们从中看出“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看出作者给人们揭示的“现实”。这是巴尔扎克研究中第一次提出的独创性见解,它启发了恩格斯对巴尔扎克的评论。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说:“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在这幅中心图画的四周,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可见雨果这句话是在高度评价巴尔扎克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的。
(4)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这是诗化的语言。先要注意作者拿“短促”与“饱满”对比,意为巴尔扎克生命不长,作品却多;再要注意“饱满”一词,它意接前句,意为巴尔扎克一生是饱满的,不是空虚的,这样的评价就更为形象,表明巴尔扎克的生命和生活是充实的,他做的大量工作对人类是有益的;最后注意“作品比岁月还多”这句话,“作品”与“岁月”相比,出人意料,作品可以计算,岁月如何计算?以“天”计?以“年”计?这样行文是对巴尔扎克的独特评价,更是对巴尔扎克的崇高评价。
(5)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
在雨果生活的时代里,有数不清的黑暗与罪恶,也因此有数不清的对现实不满的人们;而伟人的逝世,将进一步警醒和启迪进步的人们,使他们对现存世界的一切产生怀疑和动摇。这句话包含对巴尔扎克的赞誉,意为巴尔扎克以其高尚的人格和伟大的作品,唤醒了一批人。
(6)上天在让人们面对崇高的奥秘,并对死亡加以思考的时候,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
面对巴尔扎克这样的伟人的辞世,雨果在这里感慨万千,不由思考生与死这样重大而沉重的主题。他认为在死亡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人也是自由的,巴尔扎克的逝世,触动了许多人去思索生死问题,把巴尔扎克当坐标,思考活着的真义。
(7)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
作者用排比句,语调铿锵,激昂慷慨地指出巴尔扎克逝世的深远影响。巴尔扎克逝世固然让人悲哀,使人们觉得似乎是黑夜的来临,某种无言的结束,一切似乎消失,但它给人们更多的是悲痛之后的无穷力量,它预示着光明的到来,代表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象征着一种永恒。雨果在这里以诗人的激情,给巴尔扎克作出这样的评价,实在比“永垂不朽”的话具体、生动得多。也体现了一种伟大的辩证法。
作业:1.熟读全文;
2.完成3+X、质监中本课内容练习。
3.预习下一篇。
《巴尔扎克葬词》疑难句段解析 第5篇
《巴尔扎克葬词》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鉴赏课文情、理交融的特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中哲理性语句的含义。
2、了解巴尔扎克、雨果的作品风格及他们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学会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解读文章。
◆教学重、难点
1、情和理的融合。
2、含义丰富语句的理解。
◆教学方法
1、介绍法;2、讨论法;3、比较法。
◆媒体设计
投影仪:1、罗丹博物院巴尔扎克塑像图片;2、比较阅读表格;3、巴尔扎克、雨果的介绍性文字。
放音机:配乐导入语;课文配乐录音带。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借助投影打出巴尔扎克塑像图片,采用配乐导入语和教师导入结合的方式)
配乐导入语内容:
法国巴黎罗丹博物院的庭院内,默默地站立着一位巨人,这就是巴尔扎克塑像,是著名雕塑家罗丹留下的传神杰作。看着这尊塑像,常常令人想起巴尔扎克这位法兰西民族最光辉的文学巨匠坎坷的命运,勤奋的一生、刚强的意志、深邃的思想和犀利的笔锋。他被认为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马克思和恩格斯称赞他的成功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认为他是“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理解的作家”。
但是就在他取得巨大成就,还未完成他宏伟的计划的时候,1850年8月18日,一代文豪巴尔扎克在巴黎与世长辞。
教师导入:巴黎震惊,法国震惊,举世震惊,在人们的悲痛中,1850年8月20日,当巴尔扎克的遗体在拉雪兹神甫公墓下葬时,作为巴尔扎克的老朋友,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雨果冒雨对公众发表了悼念演讲。
在演讲中,他深情地悼念密友,高度评价巴扎克为法国文学做出重要贡献,充满哲理地告诫人们巴尔扎克的逝世带来的不是“黑夜”和“虚无”,而是“光明”和“永恒”。他的这篇演讲词成为研究巴尔扎克的重要文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雨果的这篇讲词——《巴尔扎克葬词》。
二、解题
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文章。从这个意义上说,葬词属于悼词的范畴。葬词和悼词又都是在致丧仪式上的演讲稿,因此,它们又都是演讲词。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学生听课文录音带,可跟随轻声朗读。
②学生自读课文,解决字词和文学知识的障碍。
③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采用三分法和四分法来进行结构分析。
三分法:采用悼词的常规写作特点来进行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抒写举国哀悼巴尔扎克之死;
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全面、高度评价巴尔扎克的功绩和社会贡献;
第三部分(第10~12自然段):充满哲理地告诫人们巴尔扎克已逝,他的精神永存。
四分法:按照文章表现的感情脉络来划分。
第一部分(1~2):直抒胸臆,评价巴尔扎克为思想家、天才、精神统治者;
第二部分(3~5):高度赞赏《人间喜剧》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
第三部分(6~9):深情缅怀死者,告慰死者在天之灵;
第四部分(10~12):写巴尔扎克逝世的影响,告慰生者化哀为力。
2、具体研习,突出重点
①要求学生在各个部分画出能够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语句。
可提示学生从两个方面寻找:一是对巴扎克的评价,二是对《人间喜剧》的赞赏。
②要求学生画出文章中蕴涵哲理的语句。
③画出这些语句后,让学生思考一下这两类语句的联系。
四、课堂小结
全文既有激情,又有哲理,情蕴于理,理缘情发。既有诗意的评价,又有形象的分析;既有沉痛的悼念,又有真诚的溢美。字字句句带有激情,句句字字耐人寻味。
五、布置作业
比较《巴尔扎克葬词》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可列表格。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总结比较阅读的内容和方法(内容总结见第一课时作业部分)。
二、欣赏品味
体味课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
1、教师给学生提供可以借助的方法:
①抓住关键词语揣摩语意。
②采用主干枝叶梳理法,抓主干明题旨,理枝叶明深意。
③联系内外语境揣摩,体味含义。
2、完成练习三所给句子,让学生运用方法去进行体味。
3、补充训练。
教师补充3个含义丰富的语句,师生共同讨论明确含义。
①“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明确:体味这句话的丰富含义,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用主干枝叶梳理法明确主干部分的核心是:巴尔扎克是一个作家序列的代表者,枝叶部分显示,这个代表者是当时人们思想、精神的统治者;二是明确破折号的作用,从研究规律来理解句子含义。
②“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明确:巴尔扎克逝世时年仅51岁,他留下的作品却有91部之多,从这个方面说他的一生是丰富的,“作品比岁月还多”。但这只是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是巴尔扎克的生命是短暂的,他的精神和作品将长存于世,留芳万载。
③“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
明确:这句话的理解要结合内外语境来领悟含义。“这样一个时代”是指法国从七月革命到1850年这一时期。“一个伟人”指巴尔扎克,这句从人们对宗教产生怀疑的角度,写出巴尔扎克逝世带来的直接影响。
4、教师用形象性语言总结含义丰富语句的特点。
这些语句是形象化的语言,却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它是诗意的语言,却洋溢着思辨的光辉;它不像形式逻辑那么严密,但又有一定的必然性可循;它不像画面那直观,却能引起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丰富联想。
三、课文总结
这是一篇叙述、抒情、议论相互交错的葬词,这是一首情与理融会贯通的“赞美诗”。它丝丝入扣,天衣无缝。全文既回荡着汹涌澎湃的诗人激情,同时又沉淀着意蕴深远的哲人之理,深情将把记忆铭刻在人们的心底,而哲理则使生命更具有活力。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欣赏雨果的另一篇著名演讲词《巴黎的自由之树》,谈谈它的特点。
3、扩展阅读:阅读雨果的名作《悲惨世界》和巴尔扎克代表作之一的《欧也妮?葛朗台》。
《巴尔扎克葬词》疑难句段解析 第6篇
“天才”的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葬词》课堂实录
学习目标:1、把握关键语句,领会文章的深刻内含和炽热情感。
2、理解雨果的生死观,培养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堂实录
师:公元1850年8月18日,遥远的巴黎,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四天之后,在巴黎拉雪兹公墓蒙蒙的细雨中,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面对成千上万自发前来吊唁巴尔扎克的群众,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巴尔扎克葬词》。现在,让我们借助屏幕简单地回顾一下一代文豪巴尔扎克光辉的一生。
(出示投影:“我要用笔完成他用剑所未能完成的事业。”--这是巴尔扎克早年的抱负。出示巴尔扎克生平简介--这是巴尔扎克一生的成就。)
师:同学们,面对挚友的英年早逝,雨果在演讲中用怎样的称呼,来盛赞巴尔扎克这位法兰西民族优秀的儿子?生:“思想家”、“作家”、“天才”、“诗人”等称呼。
师:大家注意没有:其中有一个词,始终像主旋律一样回荡在课文的始终?
生:(小声)好像是“天才”。
师:是“天才”。“天才”这词和其他三个称呼有什么不同吗?换言之,为什么唯独“天才”这个词头在雨果演讲中连续出现了5次,并且分别出现在演讲的开始、中间和结束?
生1:“天才”这个词在外延上包含了“思想家”、“作家”和“诗人”的意义。
生2:“天才”一词,更能表现雨果作为一个作家对巴尔扎克的推崇和景仰,个人的感情色彩鲜明。
师:大家体会得真细腻!围绕这个核心词汇,雨果还通过哪些具体的评价,集中概括巴尔扎克一生天才的成就?生1:“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生2:“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一时代,也将流转手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
师:噢,我们暂停一下。刚才第一个同学所读的句子,如果结合它所处的语境,其实包含了哪几层意思?
生:(略作讨论)这里面有二层意思:1、巴尔扎克是个思想家,而不仅仅是个作家;2、作为一个思想家,巴尔扎克的出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标志着从此以后思想家将超越政治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师:哦,难怪下文称巴尔扎克为拿破仑之后的“精神统治者”。为了突出这一点,大家是否发现,这里运用了一种语言技艺?
生1:类比。强调巴尔扎克比黎塞留之后十七世纪的作家更伟大!
生2:是类比,但这里并没有对比体现优劣的意思。
师:作为一种语言技巧,那么类比到底是否有比较高下的意思没有呢?(学生小声嘀咕)我记得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曾说“正像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里恩格斯是否说马克思比达尔文更伟大?
生:(一起)他们一样伟大。
师:好!请同学们继续在文中寻找概括评价巴尔扎克天才成就的句子。
生3:“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他才华卓著,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
生4: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什么。”
师:同学们在这里是否有所发现?
生1:课文这里对巴尔扎克的评价和前面的内容,在角度上发生了变化。前者主要着力评价巴尔扎克的思想成就,这里评价的主要是巴尔扎克的作品。
生2:我认为,这里说的还是巴尔扎克的思想成就。因为就巴尔扎克而言,思想和作品始终是一体的,思想不可能脱离作品而单独存在。
师:说得好:思想不可能脱离作品而单独存在!但作品呢?是否所有的作品都包含着思想,或者说,作家就是思想家呢?
生:不一定。正好乾隆皇帝一生写了上万首诗没人叫人诗人一样,不是所有的作家都可称作思想家的。
师:因此,我们说评价思想和评价作品在角度上还是有所区分的,大家没有不同意见吧?
生:我有。就巴尔扎克二言,赞扬其作品和思想就是一回事,二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们说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当时“社会的百科全书”,“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种说法从深处理解,其实不仅仅是因为“《人间喜剧》写出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败和资产阶级的上升发展,提供了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恩格斯:《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而是说巴尔扎克以天才的思想敏锐地从纷繁复杂的社会表象中看到了当时社会的本质,发现和揭示了规律性的东西。课文第4自然段还有这样的句子:“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现代社会进行肉搏……他发掘内心,解剖激情,探索人、灵魂、心、腑脏、头脑和各个人的深渊……”巴尔扎克为什么敢于如此?是因为他凭借着天才的思想和顽强的精神。所以,我认为课文这里仍然是在高度评价巴尔扎克的思想。
师:高,刘关关同学的分析有理有据,有观点有展开!为我们的思维打开新的窗口。这个问题,我们课后不妨查找资料,进行更深入的讨论。那么,课文有没有直接评说巴尔扎克作品的句子吗?
生5:“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师:这些句子很美,闪烁着哲理和诗意的光芒!大家发现没有,“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中“饱满”这个词用得很有特色。
生1:是的。“饱满”一般是形容一个有形的物体,如“颗粒饱满”;有时也移用这个词说“精神饱满”,但一生是“饱满”的,形象是形象,但不太清楚是什么意思。
师:哪位同学回答这个问题?
生2:一个人一生“不饱满”,就是说一个人的一生是干瘪的、空虚的;那么,一生“饱满,应是指巴尔扎克的一生是充实的、富足的。
师:据我所知,巴尔扎克的生命和生活是充实的,但好像不是富足的。这个伟大作家的一生不但生命短促,而且在他奋斗的一生中,还充满了贫穷和孤独。与常人不同的是,巴尔扎克将这一切不利的因素都转化为前进的动力,笔耕不辍,二十年时间不到,完成了90多部作品的创作。我们能不能仿照刚才那个句子的结构,以贫困和孤独为主题,仿造两个句子,以高度评价这位十九世纪的法兰西文学巨匠?
(学生使出纸笔书写,教师巡视观察)
师:(实物投影学生当堂仿写的句子)“他的一生是贫穷的,然而也是富足的,他的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还多”;“他的一生是孤独的,然而也是幸福的,他的朋友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师:从刚才仿写的句子中,我发现大家已经与巴尔扎克这位19世纪的思想家建立起了感情的沟通。在这个世界上,最让人仰慕和怀念的,是那些用一生的时间、热情和生命来表达自己对人类关怀与爱的人们,巴尔扎克就站在这样的人群之中,他从思想、作品和精神等多方面,为我们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为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让我们集体将课文的5-8节重温一下。
(学生齐读课文)
师:死亡,对于我们这个世界来说是一件不幸的事,天才的死亡尤其令人扼腕叹息,但是,世界上从没有什么事比目睹死亡更能激发人们对“如何活着”这个问题进行。巴尔扎克的英年早逝,让善感的浪漫主义大师雨果感慨万千,对生和死的问题进行了严肃的思考。(投影出示思考题:“雨果对巴尔扎克的英年早逝作了哪些深刻的思考?”)
生1:雨果认为,“不管我们怎样悲痛”,也只能先“忍受一下”;“打击再伤心,再严重”,也只好“先接受下来再说”。可见,这位浪漫主义文学大师能够尊重规律,尊重客观,勇敢地直面现实。“面对崇高的奥秘”,进一步“对死亡加以思考”,从而“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生2:“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不必把死亡看得太恐怖,也不要为伟人的离去而过分悲痛。
生3: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
师:“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这个句子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生:凡是天才,就会永垂不朽!
师:请同学们注意,雨果这里没有用“永垂不朽”这个词,但达到了同样的效果,且给人以思考和联想的余地。关于生和死问题,古今中外,有无数先贤仁人对些进行过认真的探讨。比如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能想起更多古往今来关于生死问题不同的表述?
生1: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
生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生3:列夫.托尔斯泰还说过:“死亡,令人愉快的兄弟。”……
师:(出示投影“死亡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一个必会降临的节日。”)这是谁的话?
生:(集体回答)作家史铁生。
师:同学们谈的大多是青史留名人物已有历史定论的生死观。但在日常的生活中,许多的人并不这么想。“人生在世,吃喝二字。”还有人说,“好死不如赖活”、“重要的活着的质量,而是不是活的数量”。我们如何看待这种说法呢?
生1:这是一种庸俗的人生观。
生2:说法虽然不好听,但强调生命存在的价值,不无道理。
生3:生命是美好的,我们今天说“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的需要和人的价值的重要性。我个人以为,无论发生怎样的情况,生命是压倒一切的。
生4:按照刚才同学的看法,周作人变节当汉奸也是可以理解的了,老师,你说呢?
师:同学们的讨论,我不妄评。但我想:所谓生死观问题,其实是一个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核心在:人怎样活着才算有价值?人们一般喜欢将人分为两类:“积极”的和“消极”的。所谓积极的人,在说有价值的话,做有价值的事;也有人说有价值的话,但没做有价值的事,我们说他言行不一致或者言不由衷。另有一些人既不说有价值的话,也不做有价值的事,甚至毁灭有价值的东西,我们谓之“消极”和“反动”。在一代文豪雨果的演讲中,,我没有读到巴尔扎克的豪言壮语,但我非常清楚巴尔扎克持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死观。
生:(沉思)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师:在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天才的巴尔扎克实现了天才的跨越。他和死让世界看到了光明、开始和永恒。我想假如二十年后我们当中的一些人不但一事无成,甚至成为社会的麻烦和包袱,那时我不知道大家是难过他身上缺乏巴尔扎克式天才的种子,还是惋惜他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出了差错!当然,今天我们每个人不是都有机会取得如巴尔扎克一般惊人的成就的。但如果一个人终其所有,让自己的生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掘和发挥,尽管他依然默默无闻,但我们称其为“天才”,过分吗?
(学生沉思)
师:公元1850年8月22日,雨果在巴黎拉雪兹公墓蒙蒙的细雨中,以充满激情的语言送别他的朋友。相对于雨果的过世,人类历史又走过一百二十多年。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说过这样一句话:“历史化为无形,却留下艺术的美。”雨果的演讲给我们的心灵留下什么呢?我期待着同学们课后写出精彩的随笔!下课
[1]
《巴尔扎克葬词》疑难句段解析 第7篇
巴尔扎克葬词
雨果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对巴尔扎克的评价,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
2、掌握葬文的文体特点。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品味它的思想感情和哲理性语言。
[教学难点]
含义丰富语句的理解。
[媒体设计]
投影仪:1.罗丹博物院巴尔扎克塑像图片;2.比较阅读表格;3.巴尔扎克、雨果的介绍性文字。
放音机:配乐导入语;课文配乐录音带。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关于雨果
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克伦威尔序言》是文学史上的划时代作品,被认为是浪漫主义运动的宣言。剧本《艾尔那尼》是法国文学史上的划时代的作品,标志着积极浪漫主义缍在文坛上取代了古典主义而取得了彻底的胜利。雨果一生创作甚丰,戏剧诗歌和小说均有涉及。他的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以五光十色、气势雄伟的画面见长,为浪漫主义开辟了广阔的天地,长篇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及《悲惨世界》、《九三年》是其小说创作的代表作。
二、关于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1799—1850),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一生创作了91部小说,受但丁《神曲》的启发,他把这些作品总题为《人间喜剧》,其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封建贵族的没落史,资产阶级的发家史,金钱的罪恶史等。主要作品有《幻灭》《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巴尔扎克的世界观很复杂,一方面,他接受了法国启蒙思想、空想社会主义和唯物主义思想,另一方面,又有封建迷信和神秘主义。他在“七月革命”后加入反对党正统保皇党,却与这个反动保守党貌合神离;他政治上主张强有力的王权和宗教统治,以扼制情欲横流的风气,束缚人们的欲望;经济上主张发展中产阶级式商业,限制大资产阶级的巧取豪夺和不劳而获;感情上同情贵族,但现实主义的如实观察使他又写出了他心爱的贵族们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他厌恶资产阶级的铜臭,但又秒得不写出这个阶级的胜利;共和党是他政治上死敌,但他在小说中,却歌颂了这个党。现实使他改变了原来的偏见与同情,取得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写出了一部划时代的大作品。只有了解巴尔扎克复杂而矛盾的世界观,才能准确而深刻地理解课文中某些文句。
三、题解
这是一篇文艺性很强的散文体演说稿,也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面对巴尔扎克的死亡,演说都也哀伤的言辞,去述说生平和病逝,而是用高亢的语调、诗化和哲理性的语言,讲述了巴尔扎克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对死者的无尽悼念之情,言之切切,令人感动。这篇演说稿不同于一般葬词的是,它不仅是评说死者,而且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评论巴尔扎克的同时,也带上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作者的生死观。雨果认为,像巴尔扎克这样的“精神统治者”,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他的逝世,“不是黑夜,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整篇演说稿,给读者的不是压抑,不是哀伤,而是悲壮、沉痛化成的巨大力量。
思想感情:悲壮、激越和无限景仰之情。
深邃哲理:生死观——“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
四、内容结构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
总结巴尔扎克的伟大,表达哀悼之情。
第二部分(3—9段)
具体评述巴尔扎克的人格、作品、成就和影响。
第三部分(10—结尾)
阐述作者的生死观,预言巴尔扎克逝世的意义。
基本思路:
悼念——评价——讴歌
思想感情脉络:
悲壮——激越——景仰
五、简析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题思想
文章对巴尔扎克是从以下方面评价
人格、作品、成就和影响四个方面。
主题思想:
总括全文,这篇散文的主题,可以表述为:深切悼念巴尔扎克的逝世,高度评价巴尔扎克的伟大贡献,预言巴尔扎克逝世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表达作者积极的生死观。
六、鉴赏要点
1、 解读诗化的哲理性语言
这篇葬词文采华丽,精练警辟,饱含哲理,既诗化又理化,充分体现了文学大师雨果的语言才华和思想深度。含蓄深沉的语句比比皆皆是,有着巨大的容量,值得细细品味。这里举几个例子来说说。
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这句话的意思是,武力造成社会巨大变动之后,精神统治者应运而生,他比武力统治者更能征服人类。巴尔扎克就是一个比武力统治者更伟大的精神统治者。他不属于这一时代,而是属于千秋万代。
伟大为自己建造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巴尔扎克的伟大贡献,后人必将永远推崇他,尊敬他,纪念他。
上天在让人们面对崇高的奥秘,并对死亡另以思考的时候,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
所谓“崇高的奥秘”,就是指人究竟为什么会死。所谓“上天”“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这是把生命的终结看作一种天意。“死亡是伟大的平等”,意思就是人都是要死的,死神对什么人都不能完全自由,在基督看来,死后走进另一世界,切孝解脱了,完全自由了,是“伟大的自由”。
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终结,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
意思就是,巴尔扎克虽然死了,但是他的价值将充分显示出来,现在仅仅才开始,他的价值是永恒的,他那不作品,不朽的思想,将给人类带来光明,巴尔扎克留下的作品将越来越显示他的生命的光辉。
2、 几个难句的含义
①“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从今以后,众止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所谓“虚构”,就是统治者的神化,把统治者看作至高无上的救世主,不过是虚构。巴尔扎克显示了思想价值和威力,人们崇拜的对象改变了,还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在人闪的心目中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②“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以它的现实主义精神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的历史。
③“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这句话的意思是巴尔扎克用他天才的观察和想象,将现实撕破给人看,让们看清了社会的真面目,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社会理想。
④“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这句话是说,巴尔扎克异常勤奋,他享年仅仅51岁,却创作了91部小说,他的工作效率一般人是望尘莫及的。
⑤“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对这句话如何理解?
“统治者”指掌握政治管理国家的人。作者把巴尔扎克评价为思想家,是因为他用自己的作品,形象地揭示了当时“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资本主义必将代替封建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这给后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从这一点上,作者将思想家的巴尔扎克和国家的统治者相比较,表达了作者对目光敏锐的巴尔扎克的评价,也更是对思想深刻的巴尔扎克的赞美。
板书
解剖灵魂 批判现实 作家、哲学家、思想家、诗人、天才
∣ ∣ ∣
∣ ∣ 举国哀悼
(人格) (影响)∣ 众目仰望
∣ 永垂不朽
(伟大的死亡)
↙ 著名作家
(作品) (成就) ← 雄伟纪念碑
↓ ↓ ↓ ↖ 精神统治者
一 的 一 一部
部 光 部 既是
有 亮 历 观察
生 的 史 又是
命 书 书 想象
的书
《巴尔扎克葬词》疑难句段解析 第8篇
巴尔扎克葬词
雨果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对巴尔扎克的评价,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
2、掌握葬文的文体特点。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品味它的思想感情和哲理性语言。
[教学难点]
含义丰富语句的理解。
[媒体设计]
投影仪:1.罗丹博物院巴尔扎克塑像图片;2.比较阅读表格;3.巴尔扎克、雨果的介绍性文字。
放音机:配乐导入语;课文配乐录音带。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关于雨果
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克伦威尔序言》是文学史上的划时代作品,被认为是浪漫主义运动的宣言。剧本《艾尔那尼》是法国文学史上的划时代的作品,标志着积极浪漫主义缍在文坛上取代了古典主义而取得了彻底的胜利。雨果一生创作甚丰,戏剧诗歌和小说均有涉及。他的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以五光十色、气势雄伟的画面见长,为浪漫主义开辟了广阔的天地,长篇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及《悲惨世界》、《九三年》是其小说创作的代表作。
二、关于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1799—1850),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一生创作了91部小说,受但丁《神曲》的启发,他把这些作品总题为《人间喜剧》,其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封建贵族的没落史,资产阶级的发家史,金钱的罪恶史等。主要作品有《幻灭》《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巴尔扎克的世界观很复杂,一方面,他接受了法国启蒙思想、空想社会主义和唯物主义思想,另一方面,又有封建迷信和神秘主义。他在“七月革命”后加入反对党正统保皇党,却与这个反动保守党貌合神离;他政治上主张强有力的王权和宗教统治,以扼制情欲横流的风气,束缚人们的欲望;经济上主张发展中产阶级式商业,限制大资产阶级的巧取豪夺和不劳而获;感情上同情贵族,但现实主义的如实观察使他又写出了他心爱的贵族们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他厌恶资产阶级的铜臭,但又秒得不写出这个阶级的胜利;共和党是他政治上死敌,但他在小说中,却歌颂了这个党。现实使他改变了原来的偏见与同情,取得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写出了一部划时代的大作品。只有了解巴尔扎克复杂而矛盾的世界观,才能准确而深刻地理解课文中某些文句。
三、题解
这是一篇文艺性很强的散文体演说稿,也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面对巴尔扎克的死亡,演说都也哀伤的言辞,去述说生平和病逝,而是用高亢的语调、诗化和哲理性的语言,讲述了巴尔扎克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对死者的无尽悼念之情,言之切切,令人感动。这篇演说稿不同于一般葬词的是,它不仅是评说死者,而且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评论巴尔扎克的同时,也带上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作者的生死观。雨果认为,像巴尔扎克这样的“精神统治者”,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他的逝世,“不是黑夜,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整篇演说稿,给读者的不是压抑,不是哀伤,而是悲壮、沉痛化成的巨大力量。
思想感情:悲壮、激越和无限景仰之情。
深邃哲理:生死观——“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
四、内容结构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
总结巴尔扎克的伟大,表达哀悼之情。
第二部分(3—9段)
具体评述巴尔扎克的人格、作品、成就和影响。
第三部分(10—结尾)
阐述作者的生死观,预言巴尔扎克逝世的意义。
基本思路:
悼念——评价——讴歌
思想感情脉络:
悲壮——激越——景仰
五、简析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题思想
文章对巴尔扎克是从以下方面评价
人格、作品、成就和影响四个方面。
主题思想:
总括全文,这篇散文的主题,可以表述为:深切悼念巴尔扎克的逝世,高度评价巴尔扎克的伟大贡献,预言巴尔扎克逝世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表达作者积极的生死观。
六、鉴赏要点
1、 解读诗化的哲理性语言
这篇葬词文采华丽,精练警辟,饱含哲理,既诗化又理化,充分体现了文学大师雨果的语言才华和思想深度。含蓄深沉的语句比比皆皆是,有着巨大的容量,值得细细品味。这里举几个例子来说说。
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这句话的意思是,武力造成社会巨大变动之后,精神统治者应运而生,他比武力统治者更能征服人类。巴尔扎克就是一个比武力统治者更伟大的精神统治者。他不属于这一时代,而是属于千秋万代。
伟大为自己建造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巴尔扎克的伟大贡献,后人必将永远推崇他,尊敬他,纪念他。
上天在让人们面对崇高的奥秘,并对死亡另以思考的时候,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
所谓“崇高的奥秘”,就是指人究竟为什么会死。所谓“上天”“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这是把生命的终结看作一种天意。“死亡是伟大的平等”,意思就是人都是要死的,死神对什么人都不能完全自由,在基督看来,死后走进另一世界,切孝解脱了,完全自由了,是“伟大的自由”。
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终结,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
意思就是,巴尔扎克虽然死了,但是他的价值将充分显示出来,现在仅仅才开始,他的价值是永恒的,他那不作品,不朽的思想,将给人类带来光明,巴尔扎克留下的作品将越来越显示他的生命的光辉。
2、 几个难句的含义
①“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从今以后,众止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所谓“虚构”,就是统治者的神化,把统治者看作至高无上的救世主,不过是虚构。巴尔扎克显示了思想价值和威力,人们崇拜的对象改变了,还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在人闪的心目中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②“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以它的现实主义精神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的历史。
③“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这句话的意思是巴尔扎克用他天才的观察和想象,将现实撕破给人看,让们看清了社会的真面目,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社会理想。
④“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这句话是说,巴尔扎克异常勤奋,他享年仅仅51岁,却创作了91部小说,他的工作效率一般人是望尘莫及的。
⑤“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对这句话如何理解?
“统治者”指掌握政治管理国家的人。作者把巴尔扎克评价为思想家,是因为他用自己的作品,形象地揭示了当时“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资本主义必将代替封建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这给后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从这一点上,作者将思想家的巴尔扎克和国家的统治者相比较,表达了作者对目光敏锐的巴尔扎克的评价,也更是对思想深刻的巴尔扎克的赞美。
板书
解剖灵魂 批判现实 作家、哲学家、思想家、诗人、天才
∣ ∣ ∣
∣ ∣ 举国哀悼
(人格) (影响)∣ 众目仰望
∣ 永垂不朽
(伟大的死亡)
↙ 著名作家
(作品) (成就) ← 雄伟纪念碑
↓ ↓ ↓ ↖ 精神统治者
一 的 一 一部
部 光 部 既是
有 亮 历 观察
生 的 史 又是
命 书 书 想象
的书
《巴尔扎克葬词》疑难句段解析 第9篇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鉴赏课文情、理交融的特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中哲理性语句的含义。
2.了解巴尔扎克、雨果的作品风格及他们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学会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解读文章。
教学重难点
1.情和理的融合。
2.含义丰富语句的理解。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介绍法;2.讨论法3.比较法。
媒体设计
投影仪:1.罗丹博物院巴尔扎克塑像图片;2.比较阅读表格;3.巴尔扎克、雨果的介绍性文字。
放音机:配乐导入语;课文配乐录音带。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借助投影打出巴尔扎克塑像图片,采用配乐导入语和教师导入结合的方式)
配乐导入语内容:
法国巴黎罗丹博物院的庭院内,默默地站着一位巨人,这就是巴尔扎克塑像,是著名塑像家罗丹留下的传神杰作。看着这尊塑像,常常令人想起巴尔扎克这位法兰西民族最光辉的文学巨匠坎坷的命运、勤奋的一生、刚强的意志、深邃的思想和犀利的笔锋。他被认为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马克思和恩格斯称赞他的成功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认为他是“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理解的作家”。
但是就在他取得巨大成就、还未完成他宏伟的计划的时候,1850年8月18日,一代文豪巴尔扎克在巴黎与世长辞。
教师导入:巴黎震惊,法国震惊,举世震惊,在人们的悲痛中,1850年8月20日,当巴尔扎克的遗体在拉歇斯神甫公墓下葬时,作为巴尔扎克的老朋友,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雨果对公众发表了悼念演讲。
在演讲中,他深情地悼念密友,高度评价巴尔扎克为法国文学做出的重要贡献,充满哲理地告诫人们巴尔扎克的逝世带来的不是“黑夜”和“虚无”,而是“光明”和“永恒”。他的这篇演讲词成为巴尔扎克的重要文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雨果的这篇演讲词。
(解说:激发学生对巴尔扎克的钦佩之情,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雨果对巴尔扎克的高度赞赏和评价。)
二、解题
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文章。从这个意义上说,葬词属于悼词的范畴。葬词和悼词又都是在致丧仪式上的演讲词稿,因此,它们又都是演讲词。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学生听课文录音带,可跟随轻声朗读。
(解说:让学生在听充满感情的课文录音中感受文章的感情和风格。)
②学生自读课文,解决字词和文学知识的障碍。
(解说:文章中涉及到法国文学的一些著名人物,了解他们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③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采用三法分和四分法来进行结构分析。
三分法:采用悼词的常规写作特点来进行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抒写举国哀悼巴尔扎克之死;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全面、高度评价巴尔扎克的功绩和社会贡献;第三部分(第10~12自然段):充满哲理地告诫人们巴尔扎克已逝,他的精神永存。
四分法:按照文章表现的感情脉络来划分。
第一部分(1~2):直抒胸臆,评价巴尔扎克为思想家、天才、精神统治者;第二部分(3~5):高度赞赏《人间喜剧》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第三部分(6~9):深情缅怀死者,告慰死者在天之灵;第四部分(10~12):写巴尔扎克逝世的影响,告慰生者化哀为力。
(解说:文章结构的划分历来是存在争议的问题,笔者认为不管哪种结构分析,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因此这里采用两种划分方法。)
2.具体研习,突出重点
①要求学生在各个部分画出能够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语句。
可提示学生从两个方面寻找:一是对巴尔扎克的评价,二是对《人间喜剧》的赞赏。
②要求学生画出文章中蕴涵哲理的语句。
③画出这些语句后,让学生思考一下这两类语句的联系。
(解说:完成这三个环节,学生发现全文几乎都是充满感情的语句,而蕴涵哲理的语句也是充满感情,在抒情之后怦发的。由此突出本文的重点----情与理的融合。)
四、课堂小结
全文既有激情,又有哲理,情蕴于理,理缘情发。既有诗意的评价,又有形象的分析;既有沉痛的悼念,又有真诚的溢美。字字句句带有激情,句句字字耐人寻味。
五布置作业
比较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完成下面表格。相同点
不同点
原因
1.都是悼念老朋友的悼词
2.都具有演讲词针对性、形象性、鼓动性的特点
项目
《巴尔扎克》
《马克思》
1.被评价者的身份不同。巴尔扎克是文学大师,马克思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领袖。
2.作者的身份不同。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恩格斯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领袖、政治家。
对逝者的评价
思想家、哲学家
思想家、政治家、无产阶级革命领袖
逝者的贡献
《人间喜剧》
剩余价值
逝者的影响
光耀法国文坛、世界文坛
划时代的意义,推进人类社会的进程
形式
从结构上看
情理融合
结构清晰,悼词的常规写法
从作者流露在文章中的感情看
感情激越
感情深沉
从文章语言上看
文辞华美,蕴涵哲理
文字朴实,字字含情。
(解说:通过这个作业的完成,既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使学生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
《巴尔扎克葬词》疑难句段解析 第10篇
学习目标:
1、把握关键语句,领会文章的深刻内含和炽热情感。
2、理解雨果的生死观,培养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堂实录
师:公元1850年8月18日,遥远的巴黎,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四天之后,在巴黎拉雪兹公墓蒙蒙的细雨中,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面对成千上万自发前来吊唁巴尔扎克的群众,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巴尔扎克葬词》。现在,让我们借助屏幕简单地回顾一下一代文豪巴尔扎克光辉的一生。
(出示投影:“我要用笔完成他用剑所未能完成的事业。”--这是巴尔扎克早年的抱负。出示巴尔扎克生平简介--这是巴尔扎克一生的成就。)
师:同学们,面对挚友的英年早逝,雨果在演讲中用怎样的称呼,来盛赞巴尔扎克这位法兰西民族优秀的儿子?
生:“思想家”、“作家”、“天才”、“诗人”等称呼。
师:大家注意没有:其中有一个词,始终像主旋律一样回荡在课文的始终?
生:(小声)好像是“天才”。
师:是“天才”。“天才”这词和其他三个称呼有什么不同吗?换言之,为什么唯独“天才”这个词头在雨果演讲中连续出现了5次,并且分别出现在演讲的开始、中间和结束?
生1:“天才”这个词在外延上包含了“思想家”、“作家”和“诗人”的意义。
生2:“天才”一词,更能表现雨果作为一个作家对巴尔扎克的推崇和景仰,个人的感情色彩鲜明。
师:大家体会得真细腻!围绕这个核心词汇,雨果还通过哪些具体的评价,集中概括巴尔扎克一生天才的成就?
生1:“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生2:“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一时代,也将流转手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
师:噢,我们暂停一下。刚才第一个同学所读的句子,如果结合它所处的语境,其实包含了哪几层意思?
生:(略作讨论)这里面有二层意思:1、巴尔扎克是个思想家,而不仅仅是个作家;2、作为一个思想家,巴尔扎克的出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标志着从此以后思想家将超越政治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师:哦,难怪下文称巴尔扎克为拿破仑之后的“精神统治者”。为了突出这一点,大家是否发现,这里运用了一种语言技艺?
生1:类比。强调巴尔扎克比黎塞留之后十七世纪的作家更伟大!
生2:是类比,但这里并没有对比体现优劣的意思。
师:作为一种语言技巧,那么类比到底是否有比较高下的意思没有呢?(学生小声嘀咕)我记得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曾说“正像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里恩格斯是否说马克思比达尔文更伟大?
生:(一起)他们一样伟大。
师:好!请同学们继续在文中寻找概括评价巴尔扎克天才成就的句子。
生3:“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他才华卓著,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
生4: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什么。”
师:同学们在这里是否有所发现?
生1:课文这里对巴尔扎克的评价和前面的内容,在角度上发生了变化。前者主要着力评价巴尔扎克的思想成就,这里评价的主要是巴尔扎克的作品。
生2:我认为,这里说的还是巴尔扎克的思想成就。因为就巴尔扎克而言,思想和作品始终是一体的,思想不可能脱离作品而单独存在。
师:说得好:思想不可能脱离作品而单独存在!但作品呢?是否所有的作品都包含着思想,或者说,作家就是思想家呢?
生:不一定。正好乾隆皇帝一生写了上万首诗没人叫人诗人一样,不是所有的作家都可称作思想家的。
师:因此,我们说评价思想和评价作品在角度上还是有所区分的,大家没有不同意见吧?
生:我有。就巴尔扎克二言,赞扬其作品和思想就是一回事,二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们说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当时“社会的百科全书”,“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种说法从深处理解,其实不仅仅是因为“《人间喜剧》写出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败和资产阶级的上升发展,提供了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恩格斯:《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而是说巴尔扎克以天才的思想敏锐地从纷繁复杂的社会表象中看到了当时社会的本质,发现和揭示了规律性的东西。课文第4自然段还有这样的句子:“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现代社会进行肉搏……他发掘内心,解剖激情,探索人、灵魂、心、腑脏、头脑和各个人的深渊…… ”巴尔扎克为什么敢于如此?是因为他凭借着天才的思想和顽强的精神。所以,我认为课文这里仍然是在高度评价巴尔扎克的思想。
师:高,刘关关同学的分析有理有据,有观点有展开!为我们的思维打开新的窗口。这个问题,我们课后不妨查找资料,进行更深入的讨论。那么,课文有没有直接评说巴尔扎克作品的句子吗?
生5:“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师:这些句子很美,闪烁着哲理和诗意的光芒!大家发现没有,“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中“饱满”这个词用得很有特色。
生1:是的。“饱满”一般是形容一个有形的物体,如“颗粒饱满”;有时也移用这个词说“精神饱满”,但一生是“饱满”的,形象是形象,但不太清楚是什么意思。
师:哪位同学回答这个问题?
生2:一个人一生“不饱满”,就是说一个人的一生是干瘪的、空虚的;那么,一生“饱满,应是指巴尔扎克的一生是充实的、富足的。
师:据我所知,巴尔扎克的生命和生活是充实的,但好像不是富足的。这个伟大作家的一生不但生命短促,而且在他奋斗的一生中,还充满了贫穷和孤独。与常人不同的是,巴尔扎克将这一切不利的因素都转化为前进的动力,笔耕不辍,二十年时间不到,完成了90多部作品的创作。我们能不能仿照刚才那个句子的结构,以贫困和孤独为主题,仿造两个句子,以高度评价这位十九世纪的法兰西文学巨匠?
(学生使出纸笔书写,教师巡视观察)
师:(实物投影学生当堂仿写的句子)“他的一生是贫穷的,然而也是富足的,他的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还多”;“他的一生是孤独的,然而也是幸福的,他的朋友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师:从刚才仿写的句子中,我发现大家已经与巴尔扎克这位19世纪的思想家建立起了感情的沟通。在这个世界上,最让人仰慕和怀念的,是那些用一生的时间、热情和生命来表达自己对人类关怀与爱的人们,巴尔扎克就站在这样的人群之中,他从思想、作品和精神等多方面,为我们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为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让我们集体将课文的5-8节重温一下。
(学生齐读课文)
师:死亡,对于我们这个世界来说是一件不幸的事,天才的死亡尤其令人扼腕叹息,但是,世界上从没有什么事比目睹死亡更能激发人们对“如何活着”这个问题进行。巴尔扎克的英年早逝,让善感的浪漫主义大师雨果感慨万千,对生和死的问题进行了严肃的思考。(投影出示思考题:“雨果对巴尔扎克的英年早逝作了哪些深刻的思考?”)
生1:雨果认为,“不管我们怎样悲痛”,也只能先“忍受一下”;“打击再伤心,再严重”,也只好“先接受下来再说”。可见,这位浪漫主义文学大师能够尊重规律,尊重客观,勇敢地直面现实。“面对崇高的奥秘”,进一步“对死亡加以思考”,从而“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生2:“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不必把死亡看得太恐怖,也不要为伟人的离去而过分悲痛。
生3: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
师:“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这个句子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生:凡是天才,就会永垂不朽!
师:请同学们注意,雨果这里没有用“永垂不朽”这个词,但达到了同样的效果,且给人以思考和联想的余地。关于生和死问题,古今中外,有无数先贤仁人对些进行过认真的探讨。比如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能想起更多古往今来关于生死问题不同的表述?
生1: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
生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生3:列夫.托尔斯泰还说过:“死亡,令人愉快的兄弟。”……
师:(出示投影“死亡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一个必会降临的节日。”)这是谁的话?
生:(集体回答)作家史铁生。
师:同学们谈的大多是青史留名人物已有历史定论的生死观。但在日常的生活中,许多的人并不这么想。“人生在世,吃喝二字。”还有人说,“好死不如赖活”、“重要的活着的质量,而是不是活的数量”。我们如何看待这种说法呢?
生1:这是一种庸俗的人生观。
生2:说法虽然不好听,但强调生命存在的价值,不无道理。
生3:生命是美好的,我们今天说“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的需要和人的价值的重要性。我个人以为,无论发生怎样的情况,生命是压倒一切的。
生4:按照刚才同学的看法,周作人变节当汉奸也是可以理解的了,老师,你说呢?
师:同学们的讨论,我不妄评。但我想:所谓生死观问题,其实是一个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核心在:人怎样活着才算有价值?人们一般喜欢将人分为两类:“积极”的和“消极”的。所谓积极的人,在说有价值的话,做有价值的事;也有人说有价值的话,但没做有价值的事,我们说他言行不一致或者言不由衷。另有一些人既不说有价值的话,也不做有价值的事,甚至毁灭有价值的东西,我们谓之“消极”和“反动”。在一代文豪雨果的演讲中,,我没有读到巴尔扎克的豪言壮语,但我非常清楚巴尔扎克持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死观。
生:(沉思)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师:在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天才的巴尔扎克实现了天才的跨越。他和死让世界看到了光明、开始和永恒。我想假如二十年后我们当中的一些人不但一事无成,甚至成为社会的麻烦和包袱,那时我不知道大家是难过他身上缺乏巴尔扎克式天才的种子,还是惋惜他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出了差错!当然,今天我们每个人不是都有机会取得如巴尔扎克一般惊人的成就的。但如果一个人终其所有,让自己的生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掘和发挥,尽管他依然默默无闻,但我们称其为“天才”,过分吗?
(学生沉思)
师:公元1850年8月22日,雨果在巴黎拉雪兹公墓蒙蒙的细雨中,以充满激情的语言送别他的朋友。相对于雨果的过世,人类历史又走过一百二十多年。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说过这样一句话:“历史化为无形,却留下艺术的美。”雨果的演讲给我们的心灵留下什么呢?我期待着同学们课后写出精彩的随笔!下课。
[1]
《巴尔扎克葬词》疑难句段解析 第11篇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鉴赏课文情、理交融的特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中哲理性语句的含义。
 
2、了解巴尔扎克、雨果的作品风格及他们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学会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解读文章。
 
◆教学重、难点
 
1、情和理的融合。
 
2、含义丰富语句的理解。
 
◆教学方法
 
1、介绍法;2、讨论法;3、比较法。
 
◆媒体设计
 
投影仪:1、罗丹博物院巴尔扎克塑像图片;2、比较阅读表格;3、巴尔扎克、雨果的介绍性文字。
 
放音机:配乐导入语;课文配乐录音带。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借助投影打出巴尔扎克塑像图片,采用配乐导入语和教师导入结合的方式)
 
配乐导入语内容:
 
法国巴黎罗丹博物院的庭院内,默默地站立着一位巨人,这就是巴尔扎克塑像,是著名雕塑家罗丹留下的传神杰作。看着这尊塑像,常常令人想起巴尔扎克这位法兰西民族最光辉的文学巨匠坎坷的命运,勤奋的一生、刚强的意志、深邃的思想和犀利的笔锋。他被认为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马克思和恩格斯称赞他的成功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认为他是“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理解的作家”。
 
但是就在他取得巨大成就,还未完成他宏伟的计划的时候,1850年8月18日,一代文豪巴尔扎克在巴黎与世长辞。
 
教师导入:巴黎震惊,法国震惊,举世震惊,在人们的悲痛中,1850年8月20日,当巴尔扎克的遗体在拉雪兹神甫公墓下葬时,作为巴尔扎克的老朋友,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雨果冒雨对公众发表了悼念演讲。
 
在演讲中,他深情地悼念密友,高度评价巴扎克为法国文学做出重要贡献,充满哲理地告诫人们巴尔扎克的逝世带来的不是“黑夜”和“虚无”,而是“光明”和“永恒”。他的这篇演讲词成为研究巴尔扎克的重要文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雨果的这篇讲词——《巴尔扎克葬词》。
 
二、解题
 
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文章。从这个意义上说,葬词属于悼词的范畴。葬词和悼词又都是在致丧仪式上的演讲稿,因此,它们又都是演讲词。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学生听课文录音带,可跟随轻声朗读。
 
②学生自读课文,解决字词和文学知识的障碍。
 
③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采用三分法和四分法来进行结构分析。
 
三分法:采用悼词的常规写作特点来进行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抒写举国哀悼巴尔扎克之死;
 
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全面、高度评价巴尔扎克的功绩和社会贡献;
 
第三部分(第10~12自然段):充满哲理地告诫人们巴尔扎克已逝,他的精神永存。
 
四分法:按照文章表现的感情脉络来划分。
 
第一部分(1~2):直抒胸臆,评价巴尔扎克为思想家、天才、精神统治者;
 
第二部分(3~5):高度赞赏《人间喜剧》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
 
第三部分(6~9):深情缅怀死者,告慰死者在天之灵;
 
第四部分(10~12):写巴尔扎克逝世的影响,告慰生者化哀为力。
 
2、具体研习,突出重点
 
①要求学生在各个部分画出能够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语句。
 
可提示学生从两个方面寻找:一是对巴扎克的评价,二是对《人间喜剧》的赞赏。
 
②要求学生画出文章中蕴涵哲理的语句。
 
③画出这些语句后,让学生思考一下这两类语句的联系。
 
四、课堂小结
 
全文既有激情,又有哲理,情蕴于理,理缘情发。既有诗意的评价,又有形象的分析;既有沉痛的悼念,又有真诚的溢美。字字句句带有激情,句句字字耐人寻味。
 
五、布置作业
 
比较《巴尔扎克葬词》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可列表格。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总结比较阅读的内容和方法(内容总结见第一课时作业部分)。
 
二、欣赏品味
 
体味课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
 
1、教师给学生提供可以借助的方法:
 
①抓住关键词语揣摩语意。
 
②采用主干枝叶梳理法,抓主干明题旨,理枝叶明深意。
 
③联系内外语境揣摩,体味含义。
 
2、完成练习三所给句子,让学生运用方法去进行体味。
 
3、补充训练。
 
教师补充3个含义丰富的语句,师生共同讨论明确含义。
 
①“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明确:体味这句话的丰富含义,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用主干枝叶梳理法明确主干部分的核心是:巴尔扎克是一个作家序列的代表者,枝叶部分显示,这个代表者是当时人们思想、精神的统治者;二是明确破折号的作用,从研究规律来理解句子含义。
 
②“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明确:巴尔扎克逝世时年仅51岁,他留下的作品却有91部之多,从这个方面说他的一生是丰富的,“作品比岁月还多”。但这只是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是巴尔扎克的生命是短暂的,他的精神和作品将长存于世,留芳万载。
 
③“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
 
明确:这句话的理解要结合内外语境来领悟含义。“这样一个时代”是指法国从七月革命到1850年这一时期。“一个伟人”指巴尔扎克,这句从人们对宗教产生怀疑的角度,写出巴尔扎克逝世带来的直接影响。
 
4、教师用形象性语言总结含义丰富语句的特点。
 
这些语句是形象化的语言,却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它是诗意的语言,却洋溢着思辨的光辉;它不像形式逻辑那么严密,但又有一定的必然性可循;它不像画面那直观,却能引起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丰富联想。
 
三、课文总结
 
这是一篇叙述、抒情、议论相互交错的葬词,这是一首情与理融会贯通的“赞美诗”。它丝丝入扣,天衣无缝。全文既回荡着汹涌澎湃的诗人激情,同时又沉淀着意蕴深远的哲人之理,深情将把记忆铭刻在人们的心底,而哲理则使生命更具有活力。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欣赏雨果的另一篇著名演讲词《巴黎的自由之树》,谈谈它的特点。
 
3、扩展阅读:阅读雨果的名作《悲惨世界》和巴尔扎克代表作之一的《欧也妮?葛朗台》。
[1]
《巴尔扎克葬词》疑难句段解析 第12篇
“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一个半世纪前,维克多·雨果站在法国巴黎的蒙蒙细雨中,面对成千上万的哀悼者,以“不是……而是……”这样简要而明确的判断句式,作出了前所未有的振聋发聩的大胆结论。不但让“思想家”超越了地位显赫的“统治者”而为“众目仰望”,而且将巴尔扎克这位以小说创作闻名于世的作家升格为“思想家”。犹如奇峰插云,怒涛排空,可谓大气不凡。
或许作者觉得称巴尔扎克为“思想家”这样的“定位”还显得太抽象,不足以凸现巴尔扎克的伟大和杰出,因而接着便构设了特定范围内的参照性比较——“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众所周知,纵观悠悠时空,芸芸众生,能够通过自己毕生的努力而名列“最伟大”或“最优秀”之人,已经是凤毛麟角,也完全可以无怨无悔地告慰美丽的生命了。而雨果却以“名列前茅”“佼佼者”等字眼继续为巴尔扎克“升格”,使其不但同时具备了常人难以企及的两个“最”,而且还是“最”中之“最”。定位之高,无出其右。
如实而言,只要是“人”,就难免会有不足,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之人,巴尔扎克同样也不可能是“至善至美”的,他的缺点和失误不算很少。但巴尔扎克毕竟是一位“才华卓著”的伟人,正如文中所述,他的伟大来自于“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比常人更加深透地了解和洞悉巴尔扎克的雨果,紧紧围绕这部“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的“书”进行评价和发挥。“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中的“一切”是无所不含、应有尽有的意思,对博大、丰富和深邃的《人间喜剧》作了高度概括。而“撕裂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他发掘内心,解剖激情”“他探索人、灵魂、心、脏腑、头脑和个人的深渊”等的阐发,揭示了巴尔扎克作为一位登峰造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最主要特征——揭露社会,曝光邪恶,批判现实,刻画心理,过滤情感,剖析人生,挖掘本质。还有“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面带笑容,泰然自若”等的描述,不但使行文生动活泼,神形兼备,充满审美张力,而且反映了巴尔扎克的顽强精神和天赋才能。尤其是“肉搏”二字,表明了这位大师是何等的勇敢、无畏和竭尽全力。除了正面论述外,作者还巧妙地不时借用其他人物作陪衬,从而使读者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巴尔扎克绝对胜过博马舍、拉伯雷、莫里哀、卢梭等在世界文学史占据过重要地位的大作家。
唯其如此,雨果将巴尔扎克“给我们留下来”的“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形象地称作“雄伟的纪念碑”,而且是由“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相当的坚实而稳固。当然,作者没有忘记自己是在宣读“葬词”,故评述了巴尔扎克的作品成就之后,作者回到了举国同哀、送别“哲学家”“思想家”“诗人”和“天才”的生活现实,号召活着的人们要替“这位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因为巴尔扎克的一生虽然“短促”,但活得“饱满”,“作品比岁月还多”,留下许多极其宝贵的文化财富,并预言“在他进入坟墓的第一天,他同时也步入了荣誉的宫殿”,“他将和祖国的星星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我们不难体悟到作者使用了不同于一般悼词的话语方式,以可感可触的亲切言辞,由衷地表达了类似“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的心愿。而“你们心里不羡慕他吗”这一句,则是以反问的形式深入到悼念巴尔扎克的实质。
后面的几段,作者以巴尔扎克的逝世为生发点,直抒胸臆,坦陈了自己对生与死的独到见解。面对损失巨大的伟人之死,雨果认为,“不管我们怎样悲痛”,也只能先“忍受一下”;“打击再伤心,再严重”,也只好“先接受下来再说”。可见,这位浪漫主义文学大师能够尊重规律,尊重客观,勇敢地直面现实。在他看来,“面对崇高的奥秘”,进一步“对死亡加以思考”,从而“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体现了作者豁达的生死观。不必把死亡看得太恐怖,也不要为伟人的离去而过分悲痛。然而就生命而言,死亡是“最高的教训”。尽管谁也无法抗拒死亡,但我们毕竟不愿意接受这样残酷的事实,因而“当一个崇高的英灵庄严地走进另一个世界的时候”,当一个人“忽而展开另外的看不见的翅膀,消失在未知之乡的时候”,留在世上的每个有感触的生命是不可能无动于衷的,“我们的心中只能充满严肃和诚挚”。这里运用了比喻、讳饰等手法,表达得委婉、含蓄,反映了雨果当时内心的沉痛。
不过,浪漫主义者对待现实和未来往往具有非同常人的乐观,雨果不想给已经悲郁的场面再蒙上挥之不去的阴影,所以在结尾的这一段,一改前面的沉郁基调,换成了激情飞扬——在否定“未知之乡”的说法后,又连用三个“不是……而是……”的句式,将感情重新调整,否定了“黑夜”“结束”“虚无”,高扬了“光明”“开始”“永恒”,强化了“葬词”的主旨。他明确表示,“坟墓”“就是不朽的明证”“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应该说,在这样的判断里,作者个人怀念巴尔扎克的的主观情绪是主要的,但并非凭空臆断,而是一种科学的推论,人类历史上的确有无数“天才”和“伟人”名垂千秋,流芳百世,永远为后人铭记和敬仰。
重读的这篇声情并茂的“葬词”,又有了不少新的感悟和发现,虽仍十分肤浅、零碎。笔者以为升格定位、坦陈己见和激情飞扬三者的高度融合,构成了这篇“葬词”的最大特色,也是它与常见悼词的根本区别。雨果这位大师用激情和灵性发出的不是“高山流水”,也不是“春江花月”,更不是“幽谷鸟鸣”,而是“银瓶乍破”“铁骑突出”的黄钟大吕之声,为同时代的另一位大师巴尔扎克,进行了准确而必要的升格和定位。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
《巴尔扎克葬词》疑难句段解析 第13篇
薄景昕
一、课文悟读
雨果在巴尔扎克葬礼上的致词,是把自己对同时代的艺术大师发自内心深处的敬意,以及其逝世所引起的无比悲痛和遗憾的情感,用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独特的沉思和感受的方式表达出来。
在这个世界上,最让人仰慕和怀念的是那些用一生的时间、热情和生命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爱与关怀的人,巴尔扎克就在这样的人群中达到了从肉体到灵魂的穿越,他知道这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上的人类的病态的疯狂,他解剖了那个时代人的灵魂,同时也为那个时代以至于后代和未来的人呈现了一颗痛苦而又伟大的受难的灵魂。毫无疑问,巴尔扎克是那个时代的精神之王、思想之王。雨果,作为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大师,法国文坛的巨匠,他的心与巴尔扎克的心是息息相通的。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对于伟大的心灵来说,地狱之痛苦与天堂之极乐是相通的。
盖棺论定。雨果先生在对巴尔扎克的人格作了高度评价后,又分析了巴尔扎克那“比岁月还多”的作品。那些用生命同“现代社会进行肉搏”而写就的饱满的深入灵魂的伟大作品——《人间喜剧》。
一个天才的死亡让人扼腕叹息。死亡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死亡使伟大的天才像天空的星星一样熠熠闪耀。伟大的天才的死亡让世人看到了人的生命可能有过的如此之大的热情,生命可能有过的如此之重的苦难与致极的欢乐,生命可能有过的可以永垂不朽的灵魂。
所以说,雨果以真挚、深刻、充满哲理与激情的语言表达了一位文学大师对另一位文学大师的理解。这不仅仅是对一位伟大作家、伟大思想家的高度评价与理解,也是雨果本人一生对生命的观照和对灵魂的理解。正如阿拉贡所说,“我一直把雨果的一生看作一篇庞大的寓言故事,这篇寓言的教育意义也就是生活的教育意义”,“他不停止变化,并不是为了某种利益,而是由于他对于历史的运行无比地敏感。这就惹起了当时的毁谤,招致迫害与放逐。但是也正因此,雨果博得世界人民的爱戴,博得不可磨灭的荣誉与超国境的光彩”。不仅如此,作为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雨果在散文方面也颇有建树。他的散文表现出了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伟大作家的胸怀,目光敏锐,激情澎湃,于浪漫主义的情感中蕴涵着现实主义的冷静。他的大量游记作品,也展现出一个认真、准确、快活和用笔迅速的雨果。本文行文平缓凝重,不事雕琢,与他以往的雄辩夸张、气势磅礴的风格不尽相同,但与笔下时时流露出的沉重心情甚是相合。
所以说不论是巴尔扎克,还是雨果,他们都穿越了时空的隧道,进人了永恒。
不同于一般葬词的是,本文不仅评说死者,而且阐述自己的人生观。雨果认为,像巴尔扎克这样的“精神统治者”,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他的逝世,“不是黑夜,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我们看出,整篇葬词,给读者的不是压抑,不是眼泪,不是哀伤,而是悲壮与景仰。
二、亮点探究
1.在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说“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
探究学习:重点把握“虚构”这个词。这里可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巴尔扎克的逝世,表明他创作生命的结束,他不能再给人们创造小说这一“虚构”世界了;二是巴尔扎克的逝世,是一件真实的事情,而不是他在虚构小说。这一句话,雨果沉痛宣告文学大师的逝世,提醒人们直面这一伟大的死亡。
2.课文第3段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评价巴尔扎克的作品的?
探究学习:课文是从三个方面来评价的。第一,整体评价。雨果认为巴尔扎克的作品是“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第二,从反映社会现实角度评价巴尔扎克的作品,认为它是一部历史。雨果高度评价了巴尔扎克的伟大贡献——这种贡献超出文学的范围而进入了思想、历史和政治领域。高度的评价中,蕴涵着深刻的悼念、无限的敬仰,蕴涵着民族的自豪感和文学的自豪感。第三,从文学角度评价巴尔扎克的作品,认为它是“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
3.为什么说“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探究学习:巴尔扎克利用有限的生命创造出反映漫长岁月的伟大作品。这是客观评价巴尔扎克的社会作用,因而短促的生命是充实而有意义的。这一句中的“岁月”的用意:作品可以计算,而岁月却无法计算。这样行文是雨果对巴尔扎克的独特评价,更是对巴尔扎克的崇高评价。
4.全文的思路及感情脉络是什么?
探究学习:作品先是对巴尔扎克的逝世表示沉痛的悼念,“举国哀悼他”,一个天才之死“举国为之震惊”;进而对巴尔扎克的作品进行整体评价“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又对他的人格和他对社会的价值进行讴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是悲壮的,对巴尔扎克及社会的研究深刻、透彻,神情无比激越,最后表现出对巴尔扎克无限的景仰。一个睿智的人的神圣使命结束了,因为他经历人世是为了受苦和净化,他对法国社会的贡献,足以使他升入天堂。
5.课文是如何把与“理”融合在一起的?
探究学习:这篇葬词文采华丽,饱含哲理。语言高度浓缩,既诗化又富哲理,充分体现了文学大师的语言才华和思想深度,表达出一种由衷的哀悼、崇敬之情。作品中含蓄深沉、意义深远的语句比比皆是,有着巨大的容量。比如说:“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这句话,含蓄地高度评价了巴尔扎克作为“精神统治者”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另外,我们也要看到作者思想的局限——笃信宗教。再如“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这句话,一方面表明了作者的生死观,一方面赞颂了巴尔扎克的精神价值:自己走向永恒,激励后人前进。
三、选题设计
巴尔扎克、莫里哀、卢梭等三位作家的作品风格与中国现代文学中“社会剖析派”的比较。
研究方法:
比较文学之比较阅读法。
参读书目:
(1)《高老头》。
(2)《欧也妮·葛朗台》。
(3)《伪君子》。
(4)《恨世者》。
(5)《无病呻吟》。
(6)《吝啬鬼》。
(7)《忏悔录》。
(8)《论科学与艺术》。
(9)《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10)《社会契约论》。
(11)《一千八百担》。
(12)《樊家铺》。
(13)《官官的补晶》。
(14)《天下太平》。
(15)《子夜》。
(16)《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17)《林家铺子》。
摘自《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8月
《巴尔扎克葬词》疑难句段解析 第14篇
A.课时安排:2001年11月28日共1课时。No.70&71
B.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本文丰富的思想。
2.思想教育目标:理解文章的内在情感
3.能力培养目标:阐释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进一步体会
作者深刻的思想境界。
C.教学重点:散文的欣赏。
D.教学难点:作者独特的表达;提高赏析能力,了解多流派的散文风格特点。
E.教学方法:阅读课。
F.教具使用:相关课件PowerPoint格式。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扬州慢》
二、《巴尔扎克葬词》
一、写作背景及其雨果和巴尔扎克简介
1、写作背景
巴尔扎克和雨果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两座并峙的高峰。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一城市,对文学的执著和共同拥有的崇高声望,使这两位文学大师交往甚密并成为朋友。可是,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曾经有过一段不愉快的故事。那是1830年,雨果抨击独裁专制的浪漫主义杰作《欧拉尼》在巴黎上演,此剧以其思想内容的深刻和艺术的精湛而受到大多数观众的欢迎,但巴尔扎克当时并没有真正认清它的价值,反而撰文对此剧进行严厉的批评。最让雨果接受不了的是,巴尔扎克认为他在剧本创作方面缺少才华,“除了偶尔的机会,维克多·雨果先生的笔永远也遇不到一丝自然的线条”。巴尔扎克的尖刻批评,自然使雨果感到恼火。但尽管这样,雨果并没有因此耿耿于怀,后来还是与巴尔扎克重归于好。1849年2月,巴尔扎克染上了心脏肥大症,雨果有一次在街上遇见了巴尔扎克,巴尔扎克向他诉说了自己的病情,雨果表示慰问;1850年7月,雨果去巴尔扎克寓所看望;1850年8月17日,当雨果得知巴尔扎克病情恶化的消息之后,于当天夜里又一次来到他的病榻前,两人进行了交谈。这时的巴尔扎克还满怀希望,认为自己还能复元。可雨果已有了不祥的预感,他于当天深夜回到家中,对在自己家中等候的几位朋友说,欧洲将失去一位伟才。果然,巴尔扎克的生命在当天夜里十点半结束了,终年51岁。巴尔扎克的逝世,使整个法国陷入悲痛之中。作为巴尔扎克的老朋友,雨果自然也悲痛万分。他是一个感情十分丰富的人,人类的生与死、善与恶,世间的美与丑、真与假,无不在他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引发他丰富的联想。他痛悼一代伟人巴尔扎克的永不复生,为巴尔扎克在并不长寿的生命中的巨大创造而骄傲,同时他也思考人活着的意义、死后的荣辱等问题。8月20日,天气阴晦,细雨霏霏,巴尔扎克葬礼在拉雪兹公墓举行,雨果在太阳西沉的时候,面对前来送葬的法国公众,发表这篇著名的演说。
2、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小说家。自幼上寄宿学校。1814年随家至巴黎,在几所私立寄宿学校读书。1816—1819年学习法律,并在律师事务所见习。随后决定从事写作,住进贫民区的阁楼。第一部作品悲剧《克伦威尔》未获成功,后改写小说也未引起注意,遂做出版商,经营印刷厂和铸字厂,均以赔本告终,负债累累。1828年决定重事写作。第二年发表小说《朱安党人》和《婚姻生理学》,赢得一些声誉。《驴皮记》(1831)的出版使他名声大震,于是他决定创作宏伟的《人间喜剧》。1848年拟定的“人间喜剧总目”包括“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部分,其中“风俗研究”又分为“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队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从1829至1848年,他勤奋写作,每日伏案十多小时,努力完成这一庞大计划,最终写出91部小说。“私人生活场景”计划中的32部有4部只拟了提纲,完成的28部中包括《高老头》(1834)《高布塞克》(1830)《夏倍上校》(1830)《玩滚球布店》(1830)等。“外省生活场景”计划中的17部有6部未完成,发表的11部包括《欧也妮·葛朗台》(1833)《幽谷百合》(1835)《幻灭》(1837—1843)等。“巴黎生活场景”计划20部,完成的14部中有《塞沙·皮罗多兴衰记》(1837)《纽沁根银行》(1838)《娼妓盛衰记》(1838)等。“政治生活场景”计划8部,完成《阿尔西的议员》(1847)等4部。“军队生活场景”计划的32部中只有《朱安党人》等两部发表。“乡村生活场景”5部中完成《农民》(1844)等3部。“哲理研究”计划27部,发表《驴皮记》(1831)等22部。“分析研究”计划5部,只完成《婚姻生理学》1部。另外,《贝姨》(1846)《邦斯舅舅》(1847)等6部未在“总目”的137部之内。《高老头》是《人间喜剧》中最杰出的一部。高立欧老头出身寒微,在大革命中因做粮食承包商而发财。他十分疼爱两个女儿,让她们过着奢华的生活,并以巨额陪嫁使她们一个成为雷斯多伯爵夫人,一个成为银行家纽沁根夫人。但高老头却被女儿赶到伏盖公寓,过着寒酸的生活。两个女儿挥金如土,仍不断竞相向父亲要钱。当高老头被吸干最后一滴血而病死公寓阁楼时,两个女儿正为在鲍赛昂夫人的舞会上大出风头而得意。鲍赛昂夫人是蒲高涅王室最后一个女儿,是巴黎最体面的贵妇,但最后败给一个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小姐而被情人抛弃,只好离开巴黎隐退。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拥护王室,属保皇党,但创作中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描写了贵族阶级的注定灭亡,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贪婪、掠夺和一切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社会关系。《人间喜剧》有“社会百科全书”之誉。巴尔扎克注重具体、详尽的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善于通过人物的言行揭示人物的灵魂。《人间喜剧》塑造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一个人物往往在多部小说中出现。
3、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从小爱好文学,崇拜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1819年与长兄合办“保守文艺双周刊”。1822年出版《颂诗集》,获路易十八的年金赏赐。后又出版诗集《新颂歌集》(1824)《颂诗与长歌》(1826)。1823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冰岛魔王》,之后又发表了描写18世纪末圣多曼格岛黑人暴动的小说《布格·雅尔加》(1826)。1827年在剧本《克伦威尔》的序言中猛烈抨击古典主义,这篇序言被看成浪漫主义运动的宣言。1830年上演的剧本《欧拉尼》一反古典戏剧的戒律,打破悲、喜剧的界限,采用大量奇情剧手法,被称为划时代作品。1831年发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以15世纪的巴黎为背景,写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企图占有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而加害于她,后被敲钟人加西莫多推下楼摔死,最后奇丑的卡西莫多和美丽的爱斯梅拉尔达死后在一起的浪漫故事,充满人道主义精神。小说《悲惨世界》(1862)写穷苦工人让·华尔强因偷了一块面包坐牢19年,出狱后化名冉·阿让,在一位神甫的引导下弃恶从善。它反映了社会的不公正和贫苦人民的悲惨,主张以仁爱战胜邪恶,从而改造社会。小说《海上劳工》(1866)写渔人吉利亚特发现未婚妻爱上一位青年牧师后自溺的故事。《九三年》(1874)写共和国军队司令官郭文放走从大火中救出三个小孩的叛乱头子郎德纳克侯爵的故事,小说的主题是“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其他重要作品还有,诗《东方吟》《秋叶集》《黄昏之歌》《静观集》《历代传说》等,剧本《逍遥王》《玛丽蓉·德洛麦》《吕克莱斯·波尔吉》《玛丽·都铎尔》《昂杰罗》《卫戍官》《吕伊·布拉斯》等,小说《一个死囚的末日》《笑面人》等。另外,他还写有《文学与哲学杂论》《论莎士比亚》《行动与言论》《见闻偶记》等。
二、鉴赏要点:葬词诗化语言的魅力
1.背景简介:
1850年8月17日,巴尔扎克死去了。只有51岁就死去了。他的死,使整个法国陷入悲痛之中。作为巴尔扎克的老朋友,雨果自然也悲痛万分。他是个极富浪漫气质,感情丰富而又充满睿智的人。面对巴尔扎克的死,他的对人类生与死、善与恶,世间的美与丑、真与伪无不被激活,使他产生丰富的联想。他痛悼一代伟大的永不复生,为巴尔扎克在并不长寿的生命中的巨大创造力而骄傲,由此,他也思考活着的意义,死后的荣辱等等。8月20日,据说是个天气阴晦,细雨霏霏的下午,雨果在巴尔扎克的葬礼上,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讲。
2.主旨
深切悼念巴尔扎克的逝世,这是葬词的特点;高度评价巴尔扎克的伟大贡献,这是可与之比肩的作者的责任;预言巴尔扎克逝世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这是作者的高瞩远瞻;表达作者积极的生死观,则是作者深刻的感悟。
3.行文思路
作者的悲切、激越、景仰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表现对逝者的悼念、评价、讴歌。
4.鉴赏示例
(1)原文:《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比较》
①相同点:从文体看,都是悼词,而又具有演讲辞的某些特点;从内容看,都表达了沉痛悼念之情,对死者的伟大贡献,作出了崇高评价和热情的赞颂,对他们的逝世造成的巨大损失和深远影响,作了深刻的阐发;从表达方法看,都以议论为主,而又与叙述、抒情完美结合,且都用了讳饰等修辞方法。(浅析:寻找相同点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理解鉴赏对象的过程)
②不同点:《巴尔扎克葬词》除具备一般悼词的特点之外,还阐述了演讲者的生死观,打上了鲜明的个人印记;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结构严谨,层层深入,过渡衔接紧密,显示了强大的逻辑力量,而《巴尔扎克葬词》一文,则更富于散文特点,如大河奔流,饱含着哲理的思考;《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情调朴实、冷静、深沉,而《葬词》则华美、悲壮、激越,一篇以理智启人,一篇以感情动人。(浅析:分析不同点,则已是对文章的直接欣赏了)
(浅析:同类文章比较,是欣赏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关键在于寻找比点,包括同点和异点。比点的选则,可就内容、主旨、表现方法,背景等方面进行。应注意的是,比较中切不可牵强附会,如例文中的为求形式之美而生出“一篇以理智启人,一篇以感情动人”的昏话来)
思考题:仅就《巴尔扎克葬词》,你能谈谈对作者雨果的认识吗?(提示:什么样的人才配给巴尔扎克的葬礼致辞?雨果具备这条件吗?文章中哪些地方证明了这一点。)
(2)细细品味诗化的,哲理性的语言。
这篇悼词文采华丽、饱含哲理,语言高度浓缩,既诗化又哲理化,充分体现了语言大师雨果的文学语言才华和思想深度。作品中含蓄深沉,意义深远的句子比比皆是,有关巨大的容量,应该细细品味。
请找出这些句子,然后细细品味,反复解读。
1、教师有表情地范读课文,令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①在听老师的朗读过程中,什么地方使你感情激动?(如第八段、第十段或最后一段)
②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和深邃的哲理?
思想感情:悲壮、激越和无限景仰之情。深邃哲理:生死观——“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
2、把握文章脉络,理清作者思路。
①全文分几部分?概括各部分要点。
除文章开头的称呼外,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2段),总结巴尔扎克的伟大,表达哀悼之情。第二部分(3—9段),具体评述巴尔扎克的人格、作品、成就和影响。第三部分(10段到最后),阐述作者的生死观,预言巴尔扎克逝世的深远意义。
②全文基本思路、感情脉络是怎样的?
基本思路是:悼念→评价→讴歌
思想感情脉络是:悲壮→激越→景仰
3、简析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题思想。
①文章对巴尔扎克是从哪几方面评价的?
人格、作品、成就和影响四个方面。
②主题思想讨论
这是一篇文艺性很强的散文体演说稿,也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面对巴尔扎克的死亡,演说者没有用低沉的语调,也没有用哀伤的言辞,去述说死者的生平和病逝,而是用高亢的语调、诗化和哲理性的语言,评述了巴尔扎克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对死者的无尽悼念之情,言之切切,令人感动。这篇演说稿不同于一般葬词的是,它不仅评说死者,而且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评论巴尔扎克的同时,也带上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作者的生死观。雨果认为,像巴尔扎克这样的“精神统治者”,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他的逝世,“不是黑夜,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整篇演说稿,给读者的不是压抑,不是眼泪,不是哀伤,而是悲壮、沉痛化成的巨大力量。
总括全文,这篇散文的主题,可以表述为:深切悼念巴尔扎克的逝世,高度评价巴尔扎克的伟大贡献,预言巴尔扎克逝世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表达作者积极的生死观。
4、指出文章写作特色。
(1)出色的辩证法。
(2)诗化的、哲理性的语言
5、揣摩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1)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
重点把握“虚构”这个词。这里可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巴尔扎克的逝世,表明他创作生命的结束,他不能再给人们创造小说这一“虚构”世界了;二是巴尔扎克的逝世,是一件真实的事情,而不是他在虚构小说。这一句话,雨果沉痛宣告文学大师的逝世,提醒人们直面这一伟大的死亡。
(2)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这句话表面是在揭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规律,即每一大变动时代先出现武力统治者,然后才出现精神统治者。实际上作者在这里是赞誉巴尔扎克,把他看成一个比武力统治者更伟大的精神统治者。这印证了本段开头一句话的意思,巴尔扎克作为精神统治者,他不仅属于这一时代,而且属于千秋万代。
(3)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
雨果把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看作一部书,并比喻成一部历史著作。雨果在这里高度评价《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精神,把它看作一部浓缩的历史,使人们从中看出“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看出作者给人们揭示的“现实”。这是巴尔扎克研究中第一次提出的独创性见解,它启发了恩格斯对巴尔扎克的评论。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说:“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在这幅中心图画的四周,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可见雨果这句话是在高度评价巴尔扎克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的。
(4)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这是诗化的语言。先要注意作者拿“短促”与“饱满”对比,意为巴尔扎克生命不长,作品却多;再要注意“饱满”一词,它意接前句,意为巴尔扎克一生是饱满的,不是空虚的,这样的评价就更为形象,表明巴尔扎克的生命和生活是充实的,他做的大量工作对人类是有益的;最后注意“作品比岁月还多”这句话,“作品”与“岁月”相比,出人意料,作品可以计算,岁月如何计算?以“天”计?以“年”计?这样行文是对巴尔扎克的独特评价,更是对巴尔扎克的崇高评价。
(5)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
在雨果生活的时代里,有数不清的黑暗与罪恶,也因此有数不清的对现实不满的人们;而伟人的逝世,将进一步警醒和启迪进步的人们,使他们对现存世界的一切产生怀疑和动摇。这句话包含对巴尔扎克的赞誉,意为巴尔扎克以其高尚的人格和伟大的作品,唤醒了一批人。
(6)上天在让人们面对崇高的奥秘,并对死亡加以思考的时候,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
面对巴尔扎克这样的伟人的辞世,雨果在这里感慨万千,不由思考生与死这样重大而沉重的主题。他认为在死亡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人也是自由的,巴尔扎克的逝世,触动了许多人去思索生死问题,把巴尔扎克当坐标,思考活着的真义。
(7)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
作者用排比句,语调铿锵,激昂慷慨地指出巴尔扎克逝世的深远影响。巴尔扎克逝世固然让人悲哀,使人们觉得似乎是黑夜的来临,某种无言的结束,一切似乎消失,但它给人们更多的是悲痛之后的无穷力量,它预示着光明的到来,代表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象征着一种永恒。雨果在这里以诗人的激情,给巴尔扎克作出这样的评价,实在比“永垂不朽”的话具体、生动得多。也体现了一种伟大的辩证法。
作业:1.熟读全文;
2.完成3+X、质监中本课内容练习。
3.预习下一篇。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