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罗书馆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精拣16篇)

jingluocom

更新时间:2周前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通用16篇)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第1篇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2、了解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3、了解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课前预习】

  1、尝试完成学案中的填空及相关思考题

  2、把你的疑问写下来

  【学习过程】

  情境导入:阅读书本p34,思考,这些现象具有哪些共同的特点?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属于文化传播?你能归纳出文化传播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吗?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________________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情境一:阅读书本p35,思考,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是否依然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2、文化传播的途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③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1、传媒大体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发展阶段。

  2、大众传媒(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及各自特点:

  4、大众传媒的特点: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_____________________,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益显示出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情境二:阅读书本p37,思考,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你还能提供哪些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

  三、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1、中华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①中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②外域文化不断传人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③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2、我们该怎么办

  今天,全球范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便捷,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课后反思】你的心得,你的困惑

  【课堂练习】

  1、(海南卷14)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XX年8月8 9开幕的北京奥运会将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盛大节日。北京奥运会将通过各种方式展现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奥林匹克文化的包容精神。这是因为( )

  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 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各国都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古代两河流域人民在法律与天文学上的成就,古代埃及人民在建筑与医学上的成就,古代中国人民的四大发明,古希腊人的哲学与艺术成就等,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 )

  a、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b、认同本民族的文化

  c、尊重和保护不同民族的文化 d、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3、中国画以写意为主,西洋画注重写实。这表明( )

  a、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同性和普遍性 b、洋为中用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

  c、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d、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4、第17届奥运会的会徽是罗马母狼养育罗马国王,第27届奥运会会徽是悉尼世纪交替、文化交融,第29届奥运会会徽是“中国印 舞动的北京”。从奥运会会徽的设计中体现出的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有( )

  ①可以反映不同民族文化的精髓

  ②不同民族文化有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③ 民族文化是该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④各民族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600多年前郑和七次率船队浩浩荡荡驶入大海,历时28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传播中华文化之先河。下列关于文化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文化传播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播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成为当今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④从古自今,每一次文化之旅都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第2篇

  【教学目标】理解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和文化传播的方式和特点,了解文化的传播与借鉴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在实际生活中传播中国文化,自觉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教学重难点】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新课教学】: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探究活动1:

  XX年8月29日夜,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由中国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和著名大型广场演出导演陈维亚联合执导的东方文化的精品,集纳中国文化精萃的《从奥林匹亚到万里长城》演出,将东方文明在雅典这西方文化的源头完美展现。

  在短暂的8分钟里,14名秀丽的中国女孩穿着民族服装,拿着琵琶、二胡等中国民族乐器率先出场,全场欢声雷动。28个武术学校的高手,踩着高跷举着约4米高的大红灯笼,张灯结彩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在中国民乐的伴奏下,舞蹈演员李倩身穿白色服装,手持红绸,表演了充满活力的红绸舞,将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寓含的热情和欢乐展示得淋漓尽致。享誉天下的“中国功夫”通过舞蹈形式加以演绎,别有韵味。一群少儿京剧演员,将中国文化标志之一的京剧,通过色彩斑斓的服装和精彩生动的表演展现出来,赢得满场喝彩。一位5岁的北京小女孩站在大红灯笼上,轻唱着广为流传的中国民歌“茉莉花”,并以“welcome to beijing”向世界发出邀请……

  8分钟的演出,震撼了雅典。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亿观众,也通过电视直播感受到了中国的邀请,中国的激情。

  (1) 在《从奥林匹亚到万里长城》的表演中,选择琵琶、二胡及武术、民歌等艺术形式,旨在向世界人民传递一种什么样的信息?

  (2)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属于文化传播?

  (3)你能归纳出文化传播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吗?

  ◇ 探究提示:

  (1)传递了中国文化,中国的邀请,中国的激情。

  (2)生活中朋友聚会、参加娱乐活动、在家上网看电视等,都属于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主要方式有: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文化娱乐活动等。

  1.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那么何为文化传播?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

  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活动

  (2)人口迁徙

  ◇课堂探究:我同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清你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指出它们对文化变迁产生的影响。

  ◇探究提示:中国古代,由于天灾人祸不断,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两晋之际,由于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山东、山西沦为主战场。永嘉之乱后的人口流动,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高潮发生在唐朝的安史之乱以后,大批北方人涌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随着大批北人南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以风俗习惯为例,南迁的北人给南方带去了很多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南北风俗的融合,如南宋都城•临安,即使是南方本地人开的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方人吃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方风尘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总之,人口的迁徙,对文化的融合和文化的变迁起了重要作用。

  (3)教育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外留学生更是对传播各自民族的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探究活动2:

  在日本,青少年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破坏环境的现象十分少见。而这种现象在中国青少年中却时有发生。请说说可以借助哪些媒介在青少年中传播环保意识?(传递环保意识的方式和媒介)

  ◇探究提示:传递环保意识的方式和媒介:

  及时提醒和制止身边的青少年破坏环境。(口语)

  学校增加环保课程,对学生实施环保教育。(文字)

  销售绿色产品并在上面标注倡导环保的图文。(商品)

  在电视上播出关于环保的公益广告。(电视)

  开设关于环保的综合网站或论坛。(网络)

  在报刊中开辟环保专栏。(印刷、报刊)

  在黄金时段安排关于环保的广播节目。(广播)

  从刚才所例举的传播环保意识的传播媒介中可以看出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传媒及其发展

  文化传播总要经过一定的传媒才能实现,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如今,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探究活动3: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类很早就关注文化的传播。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周游列国传播文化的壮举,至今为人称道。他所讲得“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终日思之,不如学之”,“朝闻道,夕死可矣”等,已经涉及到文化传播的一些规律性问题。美国著名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在谈到中国文化传播时说:“我们在西方文化背景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与理论的人,看到中国常青的文化和她悠久的‘传’的艺术传统,总免不了会肃然起敬……许多人已注意到现代中国人在‘传’的学问上认识的深刻与精到,不但反映了悠长的历史传统,且常能推陈出新。”

  (1)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列举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

  (2)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如何为传播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探究提示:

  (三国时期,诸葛亮把汉族先进的农耕技术经西南边境传入缅甸,诸葛亮因而受到缅甸人民的尊敬,缅甸境内还建有供奉诸葛亮的武侯庙。元朝时,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达20年,回国后写出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成为有史以来西方人撰写的详细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著作。)

  明代1405至1433年近30年的时间里,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前后七次航行到印度洋、亚非两大洲沿海的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海上交通和文化传播的桥梁。郑和使团把明代中国的历法、技术、习俗和书籍传播了所经各国,对这些国家文化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从海外引进了珍异动植物和名贵药材、香料等,了解了沿途各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艺术。

  (明朝郑和下西洋是文化传播的典范,价值何在?这对于我们今天发展文化有何启示?)

  1.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文化传播的意义——既促进本民族文化的繁荣,又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2.做传播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地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课堂小结】:

  1、学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须把握三点:一是文化传播有多种方式和途径,二是文化传播有多种媒体和手段,三是现代大众传媒对文化传播的作用。

  2.运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角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既要看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又要认识到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反对排斥异文化和盲目崇拜异文化的错误倾向。既要看到旧的传媒的文化传播作用,又要高度关注大众传媒的独特作用。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人类历史进入到新世纪,文化的交流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总体看来,各种文化间的相互沟通、交流、理解与融合才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应当在保持自己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心态,吸收其他民族、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成果,共同构筑新世纪的地界多元化。

  【课堂练习】

  1.“传道、授业、解惑”体现了( )

  a.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c.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d.远程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答案:c

  解析:“传道、授业、解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主要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获取不同知识,a、b、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2.下列活动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是( )

  ①古代商旅活动②网络互动 ③教育 ④人口迁徙 ⑤红色旅游 ⑥科考队南极考察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答案:c

  解析:⑥为单纯的科研活动,故不选。

  3.秦国攻灭楚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派50万官兵驻扎岭南地区。这使得相当一部分中原人留在了粤东北地区,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统一中国后,为了戍边和开发新区,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其中最著名的北戍五原、云中,南戍五岭,人数近百万,对长城沿线和华南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上述材料体现的文化传播途径是( )

  a.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战争是文化传播的根本途径

  d.古代商贸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答案:b

  解析:材料明显体现了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4、第ll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观看了转播;第14届奥运会,英国广播公司以3 000美元获得电视转播权,伦敦周围80千米内约有50万人观看了转播;第18届奥运会首次通过卫星向全球进行实况直播,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比赛进程,如同身临其境;第26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覆盖了21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观众达196亿人次。以上事实说明( )

  ①大众传媒已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②大众传播已取代旧的传媒③大众传媒显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特大功能④大众传媒克服了旧的传媒的局限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新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多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②舍去,应选c。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第3篇

  课题

  执笔人

  编写日期

  执行人

  执行日期

  三维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世界各民族的长期交融,对现代文明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2)明确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

  (3)理解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4)了解文化的传播与借鉴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5)了解文化传播的方式及其特点

  2、能力目标

  (1)在实际生活中传播中国文化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1)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2)欢迎世界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自觉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重点

  难点

  文化传播的方式 文化交流的作用

  教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情景教学 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特色教案设计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

  学生活动:阅读p34-35,了解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并举例分析。(多媒体打出我国古代传递信息的几种方式)

  (1)商人进行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

  ──商人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举例:丝绸之路。中国的石窟艺术、佛塔的建造和佛教美术等,就是直接受到印度佛教文化熏陶的杰作。同时中国对印度文化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如哲学、科学技术等方面。

  茶马古道风景是唐代以后,特别是清朝光绪年间至民国时期思茅通往昆明、西藏、澜沧、打洛、洵甸等地的茶马道,也是思茅物资交流、进行贸易的南方丝绸之路。

  (2)人口迁徙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学生活动:p35活动

  (两晋之际,由于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山东、山西沦为主战场。永嘉之乱后的人口流动,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高潮发生在唐朝的安史之乱以后,大批北方人涌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

  随着大批北人南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以风俗习惯为例,南迁的北人给南方带去了很多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南北风俗的融合,如南宋都城-临安,即使是南方本地人开的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方人吃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方风尘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

  举例:古时朋友相逢称“携手”,等于现代的握手。离别时称“解手”。宋秦观诗有:“不堪春解手,更为客停舟。”可是到了明代,这个充满友情的词,就变成了另一种含义了。明代的人口迁徙。每次迁移,均以万户计,携家带眷,狼狈不堪,所以在未集结上路之前,每每有人逃亡。押解之官吏,为了防范人民逃走,把他们绳捆索绑,挽结串联,使其鱼贯而行。旅途漫漫,动辄数月,移民大小便时,就得请求官吏,把捆绑手臂的绳索解开,便后,再重新捆绑。时间一久,移民要求大小便时,便简单的呼叫:“我要解手!”从此这个词就成了“上厕所”的专有名词了。

  (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a.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举例:读书是与古人的对话、与外人的对话

  b.各国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更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举例:近年来,外国留学生来华求学如火如荼,每年以两成以上的速度递增。XX年留学生数量更是突破14万人。中医药成为在华留学生自然科学首选专业,至XX年底,共有外国留学生3500人;截至XX年5月,在日本的我国留学有80592人,英国的中国留学生总数已达到6万人

  唐朝时,日本共派遣唐使近20次,最大规模时一次派遣约650人,最少时也有120人。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的经学、佛学、医学、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建筑、手工艺术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文化交流达到了顶峰,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日本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什么是传媒?

  ──即文化传播的媒介,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2.什么是大众传媒

  ──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3.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举例:江南春以无聊时间的无聊人为对象,创出无聊产业,分众传媒没有竞争对手。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历史上中外文化的交流及其表现

  学生活动:根据历史知识,列举你所了解的中外文化交流的事例。

  (郑和下西洋、《坤舆万国全图》、元朝时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达20年,回国后写出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成为有史以来西方人撰写的详细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著作。三国时期,诸葛亮把汉族先进的农耕技术经西南边境少数民族,传入缅甸,诸葛亮因而受到缅甸人民的尊敬,缅甸境内还建有供奉诸葛亮的武侯庙。)

  2.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举例:中法文化年、南京名城会

  三、小结

  本课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出发,探讨了民族节日、文化遗产等在文化中的作用,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指的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它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 和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在一律平等的原则上加以发展。文化的多样性就必然存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文化传播具有多种方式和途径,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教学

  后记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第4篇

  [课题]:第三课 第二框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授课日期]:月日

  [授课班级]:高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说出他们各自的特点。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对文化生活的兴趣;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实际和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解文化交流和传播就在我们身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做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现代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

  [教学难点]:当代正确面对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的正确态度

  [主 备 人]:徐正岳

  [板书设计]:

  主 备 教 案

  二次备课

  [新课导入]复习回顾上一框题

  [新课讲授]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课堂探究:(1)旅游归来,介绍异国他乡的风俗人情、奇闻趣事;阖家团聚,高谈阔论各自的所见所闻;独居一室,打开收音机收听节目……这些现象具有哪些共同特点?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属于文化传播?

  (2)你能归纳出文化传播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吗?

  ◇探究提示:(1)这些现象都属于文化传播,通过这些活动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等。生活中朋友聚会、参加娱乐活动、在家上网看电视等,都属于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主要方式有: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文化娱乐活动等。

  1.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那么何为文化传播?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

  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活动

  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地处印度西北的东西商道一著名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成为后代印度、希腊、波斯和中国四大文化汇合交融的枢纽。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的印度《政事论》一书中,论述了支那(指中国的秦朝)及丝织品。随着各自国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在以后的数个世纪里,两国的联系比较频繁,除丝绸之路外,两国贸易往来的主要通道有:滇缅道、西藏道、安南道和海南道(水路)。商路的开通,贸易的往来,促进了两国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印度的天文学、数学、音乐、舞蹈、建筑艺术、制糖等,对中国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中国的石窟艺术、佛塔的建造和佛教美术等,就是直接受到印度佛教文化熏陶的杰作。同时中国对印度文化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如哲学、科学技术等方面。总之,中印古代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与两国问频繁的贸易往来分不开。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织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等输入中国。

  ◇课堂探究: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是否依然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探究提示:(1)商业活动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文化传播就是其重要的功能。

  (2)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不但保留了原有的文化传播功能,而且在文化传播方面增添了新的内容,有利于推动当今社会文化交流与传播。

  (3)我们以广告为例说明当今世界商业活动具有的重要文化传播功能。广告是什么,顾名恩义,就是广而告之。广告是文化,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在介绍商品知识的同时,向人们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广告是桥梁,它连接生产和消费,辅佐企业开拓市场,又引导人们适时消费;广告是信息,它像潮水般向人们涌来。电视连续不断在播映,报刊连篇累牍在刊登,广播络绎不绝在放送,网络铺天盖地在显示……假如,现实生活中没有广告,人们也是很难受的。因为生产的发展,社会的时尚,生活的消费,临时的急需,等等,统统失去了向导。况且,没有广告和言语的赞助商,就会没有出色的新闻,没有感人的连续剧,没有精彩的体育竞赛,生活就显得没有色彩。广告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的广告标版,成为国内商家的必争之地,就可想而知了。须知,广告是一种导向,它以瞬息万变的节奏和无所不包的信息引导人们感受现代气息,拓宽人们的生活视野;广告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使人们不断创新生活文化观。

  (2)人口迁徙

  自有人类以来,人类的迁徙活动就没有停止过。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伊斯兰教的传播,移民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7~11世纪,大批阿拉们半岛居民移居到阿拉们帝国各个地区,其中,移民最多的是两河流域和埃及,随着移民对伊斯兰教的传播,伊斯兰教迅速成为当地主要的宗教。

  ◇课堂探究:我同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清你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指出它们对文化变迁产生的影响。

  ◇探究提示:中国古代,由于天灾人祸不断,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两晋之际,由于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山东、山西沦为主战场。永嘉之乱后的人口流动,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高潮发生在唐朝的安史之乱以后,大批北方人涌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随着大批北人南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以风俗习惯为例,南迁的北人给南方带去了很多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南北风俗的融合,如南宋都城•临安,即使是南方本地人开的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方人吃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方风尘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总之,人口的迁徙,对文化的融合和文化的变迁起了重要作用。

  (3)教育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m: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教育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文化传播是教育的重要功能。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牛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唐、宋、元、明时期,朝鲜曾派遣大批学生来中国留学。仅公元840年一年之内,从唐朝回国的留学生就达105人。很多朝鲜留学生在中国考试及第,长期居留,最著名的有崔致远等。

  从明代起,中俄两国正式开始交往。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之后,俄国派遣的来华留学生和来华传教士以及中国旅居俄罗斯的华侨和留学生,成为中国文化传入俄国以及中俄文化交流的媒介。

  唐朝时,日本共派遣唐使近20次,最大规模时一次派遣约650人,最少时也有120人。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的经学、佛学、医学、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建筑、手工艺术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文化交流达到了顶峰,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日本社会的全面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外留学生更是对传播各自民族的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课堂练习:

  1.“传道、授业、解惑”体现了( )

  a.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c.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d.远程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答案:c

  解析:“传道、授业、解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主要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获取不同知识,a、b、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2.下列活动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是()

  ①古代商旅活动②网络互动③教育 ④人口迁徙⑤红色旅游 ⑥科考队南极考察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⑥

  答案:c

  解析:⑥为单纯的科研活动,故不选。

  3.秦国攻灭楚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派50万官兵驻扎岭南地区。这使得相当一部分中原人留在了粤东北地区,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统一中国后,为了戍边和开发新区,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其中最著名的北戍五原、云中,南戍五岭,人数近百万,对长城沿线和华南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上述材料体现的文化传播途径是()

  a.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战争是文化传播的根本途径

  d.古代商贸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答案:b

  解析:材料明显体现了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看到,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1.传媒及其发展

  所谓传媒,就是传播媒介。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即使同一种传媒手段,也有很大的变化,甚至出现了质的飞跃,如印刷术,我们祖先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几经演进后发展到铅合金铸字。铸字和排版都离不开高温,于是,“铅”与“火”和印刷业结下了不解之缘。20世纪末,激光照排技术不断成熟,具有效率高、周期短、版面灵活、字库齐全等优势。激光照排是激光与电子的结合,它逐渐在印刷行业中取代铅排,意味着印刷业从“铅与火”的时代步入了“光与电”的时代。

  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如今,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电视是人类20世纪的一项伟大的发明,电视已经成为一种利用最广泛、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传播工具。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播资讯。它作为大众传媒,快的速度播报新闻、预报天气、播放广告以及进行现场直播,为人们获得信息提供了快捷方式,人们从此可以坐在家里了解多姿多彩、瞬息万变的世界。电视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包括美术和音乐作品)展示给世人。电视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美术品可以走下圣殿,音乐会可以步人家庭。从此,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课堂探究:你能用哪些方式搜集资料?比一比它们各自的特点。

  ◇探究提示:我们可以通过人际交往,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欣赏电视、上网查询、发送手机短信、阅读电子读物等方式来搜集资料。

  其特点为:人际传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具有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

  报纸、杂志、书籍等,可以通过扫描、编排处理后,显示在互联网上,供广大读者使用。

  电视提供了动态画面和缤纷的色彩,使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变得更生动、形象和真实。

  互联网具有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

  手机短信用精练的语言传达丰富多彩的内容,不仅具有娱乐性,还具有情感性、艺术性耙哲理性,让人回味无穷。

  电子读物实现了文字、图像、声音的完关结合,使人在看图阅文的同时可以听音乐、写文章、做笔记、复制文件等等。

  ◇课堂练习:

  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观看了转播;第14届奥运会,英国广播公司以3000美元获得电视转播权,伦敦周围80千米内约有50万人观看了转播;第18届奥运会首次通过卫星向全球进行实况直播,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比赛进程,如同身临其境;第26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覆盖了21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观众达196亿人次。以上事实说明()

  ①大众传媒已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②大众传播已取代旧的传媒③大众传媒显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特大功能④大众传媒克服了旧的传媒的局限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新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多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②舍去,应选c。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灿烂辉煌。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发明了指南针;东汉时期发明了造纸术;唐、宋时分别发明了火药和印刷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不仅对中国文明历史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人类文明进程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此外,还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评论家和艺术家,他们的影响至今犹存,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举世公认。中华文明曾彪炳寰宇,震烁古今,辐射亚洲,远播世界。

  中国古代文化以其内涵丰富、水平先进确立了在亚洲地区的领先地位,提高了对周边国家的吸引力,再加上地理交通条件的便利,使得古代中国与亚洲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周边各国,或是通过政府组织形式,或是通过民间交往途径,积极学习吸收中国文化,因此在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有着深深的中国文化烙印。中国文化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了充实和完善。中日两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总的来说,从古代到近代,日本接受中国文化占主要地位。在汉字传入日本之前,日本没有文字。汉字和儒学传入日本,对口本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特别是在几次重要历史时期产生的影响尤其重大。如7世纪的大化改新,12世纪镰仓时代至16世纪中叶室町时代,日本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宋明理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日本统治者,在商品经济发展情况下意识形态方面发展的需要。17世纪初建立的德川幕府把朱子理学确立为官方哲学,德川幕府后期兴盛阳明学,则反映了日本小地主和市民阶级变革社会现状,要求富国强兵的强烈愿望,从而成为颠覆幕府的催化剂。

  文化应是多元化的,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是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会中发展并壮大的。中国文化也是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融会各民族文化,同时与外来文化不断碰撞、不断交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而成长起来的。中国文化在向世界广泛传播的同时,也经受了几次外来文化的冲撞,如佛教东来,基督教东渐,鸦片战争以后近代西方文明与古老东方文明的全面冲突,等等。

  16世纪后期到17世纪上半叶,随着天主教耶稣会传教上来华传教,西方科学技术开始传人中国。意大利人利玛窦带来了世界地图,图上标有世界上所有大小国家的位置和它们的疆域范围,并附有中文注释,传播了地球为球体、世界上有五大洲与地球可划分为南北寒带、南北温带和热带等地理方面的学说。许多名词如赤道、北极、南极、亚洲、欧洲、地中海、大西洋等译名,一直沿用至今。这是西方近代科学中的地理学最早传至中国。

  ◇课堂探究: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你还能提供哪些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

  ◇探究提示:5世纪,大和国统一了日本,积极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7世纪初,日本遣使与隋通好。唐朝时,日本共派来遣唐使近20次,最大规模时一次派遣约650人,最少时也有120人。赴日本的唐朝僧人鉴真和尚几经波折,终抵日本,带去了佛教、建筑、雕刻、绘画、医药及文学方面的知识。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的经学、佛学、医字、叉学艺术、天文历法、建筑、手工业技术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文化交流达到了顶峰,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日本社会的全面发展。如大化改新,利用儒学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并以中国的政治机构为蓝本建立官僚制度,确立了以儒学为基调的律令政治。

  三国时期,诸葛亮把汉族先进的农耕技术经西南边境少数民族,传入缅甸,诸葛亮因而受到缅甸人民的尊敬,缅甸境内还建有供奉诸葛亮的武侯庙。在中国与意大利的文化交流中,传教士起了巨大作用。在众多传教士中,利玛窦是最突出的。利玛窦奉耶稣会之命来华,为了结交中国的学者和官吏,他苦心钻研儒学,易僧服,改作儒生打扮,并自称儒者。利玛窦在华共生活了28年,其中在北京住了xx年,出版了《四书》的拉丁文译本,这是儒家经典最早译成西方文字的文本。孔予思想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于16世纪末传入意大利,曾在意大利思想界和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继利玛窦之后,大批意大利传教士接踵来华。

  元朝时,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达20年,回国后写出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成为有史以来西方人撰写的详细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著作。

  2.做传播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革命以及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现代网络生活的形成,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与交流着。争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但没有被遗忘,反而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交融中,在时代的发展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己,获得了更为旺盛的生命力,取得了符合时尊潮流的新发展,形成了多变的学界文化。因此,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

  ◇课堂练习:

  1.下列活动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的是()

  ①汉代张骞出使西域②唐朝玄奘西行 ③明代郑和下两洋④丝绸之路开通⑤访问南美⑥中国在法国举办 “中国文化年”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d

  解析: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到晋朝法显的南亚之行,从唐朝玄奘西行到明代郑和下西洋,历代志士仁人、学者高僧、工役商贾不远7)-里、不避艰险的文化之旅,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故①②③④应选,而今天的出访和中国文化年的举办同样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故⑤⑥入选。

  2.xx年10月至xx年7月,中国在法国成功地举办了“中国文化年”,xx年10月至xx年7月法国在中国举办“法国文化年”。

  结合课本文化交流有关知识回答这种互办文化年的意义。

  答案:(1)中国在法国举办“中国文化年”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增强了法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

  (2)法国在中国举办“法国文化年”有利于法国优秀文化的传播,加深了中国人民对法国的了解。

  (3)中法文化传播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解析:中法两国互办文化年,是中法两国文化传播的盛事,同时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故在回答本题时要突出文化传播的意义,同时不忽视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第5篇

  一、选择题

  1.公元7----11世纪,大批阿拉伯半岛的居民移民到两河流域和埃及,随着移民对伊斯兰教的传播,伊斯兰教迅速成为当地的主要宗教,材料体现了:

  a.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b.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战争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d.古代商贸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和中外贸易的发展,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思想、思维方式也不知不觉地进入我们的生活中。回答2——3题:

  2.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经济活动必然推动文化的进步b、商贸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d、我国加快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步伐

  3.在中西文化的相互激荡中,我们应该

  a、学会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b、推崇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

  c、崇尚意识形态的多元化d、作出正确的文化选

  近年来,中法两国元首互访并互办文化年。回答4-6题。

  4.中法两国互办文化年,发展文化交流的事实表明

  a.各民族文化之间差异在缩小

  b.两国政府和人民的价值观趋同

  c.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d.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能够互相借鉴,互利双赢

  5.中法文化交流应提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说明

  a.认同本民族文化就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b.消除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文化交流的终极目标

  c.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又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d.发展民族间文化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大同社会”

  6.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产生以下影响

  ①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发展②推动国家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③消除民族隔阂和偏见④损害两国的根本利益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德国地理学家冯•李希霍芬将中亚与中国进行丝绸贸易的商道称为“丝绸之路”。然而,商人们运输的不仅仅是商品,在进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古希腊的哲学、科学,中国的印刷术,阿拉伯人的数学等文化也相互交流。这充分印证了在很长的人类历史中

  a.文化从产生就处于传承和创新状态

  b.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古代的商人们都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

  d.不同文化既冲突又共处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

  8.“博客”意指“网络日志”,是继e–mail、bbs、icq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截止XX年底,我国博客规模已经达到9000万人。从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角度,下列对包括博客在内的网络交流方式认识正确的是

  a.意味着旧的文化传播方式的彻底消失

  b.能够日益显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d.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9.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话题越来越热。从孔子学院到“中法文化年”。从动画片《中华小子》在法国热播并获得动画大奖到《于丹<论语>心得》版权被韩国人抢购,事例不胜枚举。假如以此为话题,围绕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意义写一篇政治小论文,你认为比较合适的理论视角是

  ①文化与综合国力②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③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④经济全球化与文化一元化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0.XX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据网上调查,约有近3亿人通过电视、广播、网上点击等方式收听、收看开幕式的实况。这说明

  ①大众传媒已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②大众传媒已取代旧的传媒

  ③大众传媒显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特大功能④大众传媒以电子网络的推广为标志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择

  11.大众传媒已成为当前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下列因素哪些属于大众传媒

  ①网络②电视③报刊④口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烽火狼烟、鸿雁传书”等现象,在我国古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我们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a这些都是当时的大众传媒

  b这些传媒现在已经消失

  c传媒对文化传播非常重要

  d当时的中国文化比西方落后

  1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随着中外贸易的发展,西方国家的某些观念、思想、思维也不知不觉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这主要说明

  a我国加快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步伐

  b经济和文化相互影响

  c经济活动必然推动文化的进步

  d商贸活动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冯淑娴,中医皮肤美容专家,是我国从事中医美容文化传播的先行者。她的高超技术在国际传统医学美容会上受到国内外专家高度评价,她曾在国家级中医美容刊物上发表了七篇论文,还获得了新加坡雅俊达教授亲自颁发的多丽美仪容之家的证书。据此回答14~16题。

  14.冯淑娴的学生遍布天下,甚至美国、澳大利亚的外国朋友也慕名前来学习。这说明

  a.冯淑娴在中医美容方面的贡献是最伟大的

  b.冯淑娴是中医美容文化传播的使者之一

  c.只有收外国的学生才能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d.交流就是文化传播

  15.上述材料还能说明

  a.出国深造也是传播文化的途径

  b.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c.中医比西医好

  d.应尊重民族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16.为了更好地发扬中医美容的作用,弘扬民族文化,冯淑娴还开办电视讲座,建立网站,大大方便了学习者。这说明

  a.旧的传媒在文化传播中无法发挥作用了

  b.互联网具有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

  c.大众传媒在现代文化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d.人际传播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

  17.下列说法中,属于古代文化传播手段的有

  ①烽火狼烟②晨钟暮鼓③驿寄梅花

  ④鸿雁传书⑤朝廷公告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18.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是

  a.印刷术的发明b.电子和网络的发展

  c.印刷媒体的推广d.报纸、杂志等的出现

  二、非选择题

  19.据XX年11月5日新华网转载《经济日报》报道: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传媒大国,媒体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各类传媒发展情况详见下表。

  (1)搜集资料,了解文化传播媒介的演变。

  (2)读取上图有关信息,说明现代大众传媒对文化传播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

  1-5:bbddc6-10:bbbab11-15:acdbb16-18:cac

  19.(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传播媒介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2)现代社会借助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在民族之间、国家之间架起了文化传播的桥梁,文化交流深入到人们生活之中,也加速了世界文化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进步与发展。世界各国积极地引进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同时也积极向世界展示本民族文化,推动了民族间文化的交融。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第6篇

  课

  题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20 年 月 日星期

  课程标准

  内容目标

  提示与建议2.8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评估它们各自的特点;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文化传播有多种途径;传播和借鉴对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讨论:“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承的影响”。◆教育具有选择、整理、传递、保存、改造和创造文化的重要功能;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远影响。◆演示:学习型社会的特点。

  教 学 目 标

  1.知识目标:◇识记:文化传播含义、途径和主要手段。 ◇理解:明确不同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播的深刻影响。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2.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做传播中华文化使者的现实意义。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知道文化传播的含义和途径和主要手段的基础上,感悟信息技术的进步对自身学习和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中外文化,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争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重点

  大众传媒及其作用

  难点如何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启发、学生自主阅读与合作探究。

  教学进程

  预 设

  即时

  点评

  导

  入

  新

  课师: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应该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特点,互相交流、共同发展。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多种多样的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相互交流。文化的交流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由此可见,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很重要的。这一框我们进一步探究文化的交流、传播问题。

  教

  学

  过

  程(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板书)在我们的生活中,文化传播的现象无处不在。请同学们列举具体事例说明文化传播现象。课堂探究(p34)(ppt出示):◇旅游归来,介绍异国他乡的风俗人情、奇闻趣事;◇阖家团聚,高谈阔论各自的所见所闻;◇独居一室,打开收音机收听节目;……(1)这些现象具有哪些共同特点?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属于文化传播? (2)你能归纳出文化传播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吗?生:(思考讨论)◇ 探究提示:(1)这些现象都属于文化传播,通过这些活动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等。生活中朋友聚会、参加娱乐活动、在家上网看电视等,都属于文化传播。(2)文化传播主要方式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师:那么,文化传播是什么呢?1.文化传播的含义(板书)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那么何为文化传播?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生活中文化传播普遍存在,那么,文化传播途径主要有哪几种呢?2.文化传播的途径(板书)(1)商业活动——有效途径(板书)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从世界文化交流史看,印度文化传播到东南亚,在很大程度上靠印度商人;古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古希腊商人功不可没。课堂探究(p35)(ppt出示):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织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等输入中国。如 “阿拉伯数字1、2、3、4……”,其实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由阿拉伯商人带到西方(欧洲),西方人认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其实这是文化的错位,这也是商人的一大贡献。由此可见,商人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是否依然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生:(思考讨论)◇探究提示:(1)商业活动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文化传播就是其重要的功能。 (2)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不但保留了原有的文化传播功能,而且在文化传播方面增添了新的内容,有利于推动当今社会文化交流与传播。(3)我们以广告为例说明当今世界商业活动具有的重要文化传播功能。广告是文化,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在介绍商品知识的同时,向人们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广告是桥梁,它连接生产和消费,辅佐企业开拓市场,又引导人们适时消费;广告是信息,它像潮水般向人们涌来。电视连续不断在播映,报刊连篇累牍在刊登,广播络绎不绝在放送,网络铺天盖地在显示……假如,现实生活中没有广告,人们的生活和企业的生产是很难的。因为生产的发展,社会的时尚,生活的消费,临时的急需,等等,统统失去了向导。况且,没有广告及赞助商,就会没有出色的新闻,没有感人的连续剧,没有精彩的体育竞赛,生活就显得没有色彩。广告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的广告标版,成为国内商家的必争之地,就可想而知了。须知,广告是一种导向,它以瞬息万变的节奏和无所不包的信息引导人们感受现代气息,拓宽人们的生活视野;广告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使人们不断创新生活文化观。师:文化传播还有哪些途径呢?(2)人口迁徙——重要途径之一(板书)自有人类以来,人类的迁徙活动就没有停止过。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说,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课堂探究(p35)(ppt出示):◇秦国攻灭楚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派50万官兵驻扎岭南地区。这使得相当一部分中原人留在了粤东北地区,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统一中国后,为了戍边和开发新区,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其中最著名的北戍五原、云中,南戍五岭,人数近百万,对长城沿线和华南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请你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指出它们对文化变迁产生的影响。生:(思考讨论)◇探究提示:中国古代,由于天灾人祸不断,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两晋之际,由于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山东、山西沦为主战场。永嘉之乱后的人口流动,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高潮发生在唐朝的安史之乱以后,大批北方人涌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随着大批北人南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以风俗习惯为例,南迁的北人给南方带去了很多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南北风俗的融合,如南宋都城临安,即使是南方本地人开的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方人吃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方风尘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总之,人口的迁徙,对文化的融合和文化的变迁起了重要作用。师:以上我们共同探究商人的贸易活动和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十分重视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3)教育———又一重要途径(板书)师:我们如何认识“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①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②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牛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举例:中国青年报北京XX年5月28日电。据统计,截至XX年12月31日,XX年全年共有来自184个国家和地区的162695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19所高等学校和其他教学 、科研机构学习。韩国、日本、美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是来华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前五位的国家。中新网XX年3月6日电:教育部日前在其官方网站公布XX年度,有关留学数据。XX年度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3.4万人,其中:国家公派5580人,单位公派7542人,自费留学12.1万人。 从1978年到XX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06.7万人。(备用例子,可让学生举例):唐、宋、元、明时期,朝鲜曾派遣大批学生来中国留学。仅公元840年一年之内,从唐朝回国的留学生就达105人。很多朝鲜留学生在中国考试及第,长期居留,最著名的有崔致远等。从明代起,中俄两国正式开始交往。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之后,俄国派遣的来华留学生和来华传教士以及中国旅居俄罗斯的华侨和留学生,成为中国文化传入俄国以及中俄文化交流的媒介。唐朝时,日本共派遣唐使近20次,最大规模时一次派遣约650人,最少时也有120人。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的经学、佛学、医学、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建筑、手工艺术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文化交流达到了顶峰,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日本社会的全面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外留学生更是对传播各自民族的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与文化传播是两个相互交融、密不可分的范畴,尤其是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活动越来越多地借助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实现跨时空的学与教,从而与信息时代的文化传播更加难舍难分地融为一体。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6-37页内容,并思考文化传播手段是如何变化发展的?(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板书)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看到,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1.传媒及其发展(板书)学生活动:阅读教材36-37页内容,并思考文化传播手段是如何变化发展的?所谓传媒,就是传播媒介。发展: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口语阶段:主要是通过手势动作、民间歌谣、街头巷议等方式来传递某种意向或情感。文字阶段:主要是以祖先创造的文字来传承知识和经验。印刷阶段:主要是以我国发明的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德国人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机来传播知识。电子和网络阶段:主要是借助于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杂志、书籍、手机、电子读物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即使同一种传媒手段,也有很大的变化,甚至出现了质的飞跃,如印刷术——p36相关链接(文字与图片),我们祖先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几经演进后发展到铅合金铸字。铸字和排版都离不开高温,于是,“铅”与“火”和印刷业结下了不解之缘。20世纪末,激光照排技术不断成熟,具有效率高、周期短、版面灵活、字库齐全等优势。激光照排是激光与电子的结合,它逐渐在印刷行业中取代铅排,意味着印刷业从“铅与火”的时代步入了“光与电”的时代。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板书)师: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课堂探究(p36)(ppt出示):◇结合现实生活,请同学们探究“大众传媒的标志是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现代大众传媒的手段有哪些?”◇生活在现代社会,对于各种文化传播方式的特点,同学们有切身的感受。请比一比 p36列举的各种文化传播方式的特点,并说说你能用哪些方式搜集资料?生:(思考讨论)◇探究提示:◇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的传媒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杂志、书籍、手机、电子读物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其特点为:口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具有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报纸、杂志、书籍等,可以通过扫描、编排处理后,显示在互联网上,供广大读者使用;电视提供了动态画面和缤纷的色彩,使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变得更生动、形象和真实;(备用例子,可让学生举例):电视是人类20世纪的一项伟大的发明,电视已经成为一种利用最广泛、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传播工具。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播资讯。它作为大众传媒,快的速度播报新闻、预报天气、播放广告以及进行现场直播,为人们获得信息提供了快捷方式,人们从此可以坐在家里了解多姿多彩、瞬息万变的世界。电视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包括美术和音乐作品)展示给世人。电视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美术品可以走下圣殿,音乐会可以步入家庭。从此,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互联网具有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手机短信用精练的语言传达丰富多彩的内容,不仅具有娱乐性,还具有情感性、艺术性和哲理性,让人回味无穷;电子读物实现了文字、图像、声音的完美结合,使人在看图阅文的同时可以听音乐、写文章、做笔记、复制文件,等等。我们可以通过口语,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欣赏电视、上网查询、发送手机短信、阅读电子读物等方式来搜集资料。如今,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教师活动)过渡:文化多种多样,传播的途径也日益丰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我们也不断吸取别国优秀的文化。今天我们每一位青年学生应该如何做呢?(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板书)1.作用: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板书)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灿烂辉煌。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发明了指南针;东汉时期发明了造纸术;唐、宋时分别发明了火药和印刷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不仅对中国文明历史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人类文明进程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此外,还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评论家和艺术家,他们的影响至今犹存,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举世公认。中华文明曾彪炳寰宇,震烁古今,辐射亚洲,远播世界。◇课堂探究(p37)(ppt出示):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你还能提供哪些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 生:(思考讨论)◇探究提示:

  a.张骞出使西域;b.晋朝法显南亚之行;c.唐朝玄奘西行;d.明代郑和下西洋;e.1271年马可波罗旅行到中国,著《马可波罗行纪》,详细介绍中国;f.XX年中法文化年(结合p38相关链接简单介绍)。(备用资料,可让学生举例):5世纪,大和国统一了日本,积极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7世纪初,日本遣使与隋通好。唐朝时,日本共派来遣唐使近20次,最大规模时一次派遣约650人,最少时也有120人。赴日本的唐朝僧人鉴真和尚几经波折,终抵日本,带去了佛教、建筑、雕刻、绘画、医药及文学方面的知识。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的经学、佛学、医字、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建筑、手工业技术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文化交流达到了顶峰,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日本社会的全面发展。如大化改新,利用儒学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并以中国的政治机构为蓝本建立官僚制度,确立了以儒学为基调的律令政治。三国时期,诸葛亮把汉族先进的农耕技术经西南边境少数民族,传入缅甸,诸葛亮因而受到缅甸人民的尊敬,缅甸境内还建有供奉诸葛亮的武侯庙。在中国与意大利的文化交流中,传教士起了巨大作用。在众多传教士中,利玛窦是最突出的。利玛窦奉耶稣会之命来华,为了结交中国的学者和官吏,他苦心钻研儒学,易僧服,改作儒生打扮,并自称儒者。利玛窦在华共生活了28年,其中在北京住了XX年,出版了《四书》的拉丁文译本,这是儒家经典最早译成西方文字的文本。孔予思想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于16世纪末传入意大利,曾在意大利思想界和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元朝时,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达20年,回国后写出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成为有史以来西方人撰写的详细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著作。总之:(作用):古代中华文明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到晋朝法显的南亚之行,从唐朝玄类西行到明代郑和下西洋,历代志士仁人、学者高僧、工役商贾不远万里、不避艰险的文化之旅,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2.要求:做传播中华文化使者(板书)师: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位青年学生在世界文化交流方面应该如何做呢?列举具体事例加以说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现代网络生活的形成,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与交流着。每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但没有被遗忘,反而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交融中,在时代的发展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己,获得了更为旺盛的生命力,取得了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发展。因此,要求: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华文化交流的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备用资料,可让学生举例)如1:“感知中国”-巴西、阿根廷文化周。XX年11月在巴西、阿根廷举办“感知中国”-巴西、阿根廷文化周,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策划组织的一次面向拉美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动。这是中国与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间文化上的一次重要对话,在增进中国与巴西、阿根廷乃至拉美地区间的了解和友谊上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如2:大型国际多边文化交流活动近几年来开展得有声有色,影响日益明显。到目前为此,中国已与143个国家达成政府文化协议,签订年度文化交流计划682个,每年经文化部批准的中外文化交流项目达起左右,涵盖60-70个国家,达3万人次。1998年,中国民族乐团首次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了“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分别于1999年举办了“99巴黎·中国文化周”,XX年举办了“中华文化美国行”,XX年举办了第三届柏林“亚太周”中国主宾国活动。XX年,中国分别在埃及、墨西哥、巴拿马和比利时举办了“中国文化周”活动,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世界遗产的保护情况等。同时,每年一度的上海国际艺术节和北京国际音乐节也成为吸引各国艺术家的大型国际文化活动。部分世界一流的艺术团近年来纷纷来华访问演出。

  知识构建ppt出示:(学生活动)看图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上述知识点之间有哪些内在联系?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2.本课内容与本课第一框内容和前几课的内容有哪些联系?请把这些联系归纳出来。

  课堂总结师: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和手段,知道了文化在各种交往活动中传承、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文化的传承有重大作用,要推进全球文化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我们每一位青年学生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实例探究XX年10月至XX年7月,中国在法国成功地举办了“中国文化年”,XX年10月至XX年7月法国在中国举办“法国文化年”。结合课本文化交流有关知识回答这种互办文化年的意义。探究提示:(1)中国在法国举办“中国文化年”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增强了法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2)法国在中国举办“法国文化年”有利于法国优秀文化的传播,加深了中国人民对法国的了解。(3)中法文化传播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解析:中法两国互办文化年,是中法两国文化传播的盛事,同时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故在回答本问题时要突出文化传播的意义,同时不忽视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可用于课外探究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第7篇

  第二框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学案

  一、(学案)学习指导

  (一) (学案)知识网络

  (二) (学案)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能够通过对文化传播现象的了解,知道贸易活动、人类的迁徙和教育都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知道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了解大众传媒,能够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并能够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了解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做一个现代社会中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38

  (三) (学案)学法指导

  1.(学案)案例分析的方法

  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和途径有:商人的贸易活动、人口迁徙和教育,同学们应该能够从中各列举出一个国内或国外的具体事例,分析说明不同的文化是如何通过这些方式和途径进行传播的。

  2.(学案)搜集资料的方法

  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方式搜集近一年来中外文化相互交流的事例,感受现代社会世界各国文化日益紧密的联系和交往,从中体会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二、(学案)知识点拨

  (一) (学案)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和途径有:

  1.(学案)商人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同文化地区之间的商道同时也是文化传播的通道。商品之间的交换不仅促进了地区与地区之问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而且还促进了该地区域内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2.(学案)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人是文化最主要的载体,前人的文化创造及其积累作为知识、经验、技术、能力和创造性等都凝聚在人身上,人群在流动过程中也就把这些文化积累从一个文化空间带到另一个文化空间。历史上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3.(学案)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教育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促进文化的传播。首先,通过在教育内容上直接吸收其他文化中的精髓实现文化的传播。其次,通过互派教师考察、访问学者和学生留学实现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这种文化交流的途径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出现了国际化趋势,通过人才交流而使不同文化的传播将会变得更为重要,事实上,教育内容中对不同文化的吸收也是通过这条途径实现的。

  例题:索马里半岛及其以南的东非沿海一带,自古就是商业繁荣的地区,公元前后,该地就曾出现一批极富活力的商业城市。8至9世纪,伊斯兰教传人东非。10世纪,非洲内陆班图人的迁徙浪潮波及东非。在这两大历史因素的交互影响下,索马里及东非沿海一带的文明进一步发展。诸商业城邦从内陆收购象牙、黄金输往海外,又从东方输入丝绸和瓷器等物品,转销内地,左右逢源。考古学证明了中国瓷器的输入数量十分巨大,深深影响到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上述材料体现了( )

  ①文化传播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②商人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③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和途径④文化传播的途径就是指商人的贸易活动、人口迁徘和教育

  39

  a.②③ b.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题目中所说索马里及东非沿海一带的文明发展是由于宗教的传人、人的迁徙和商业的交往,因此,可以得出文化传播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结论。教材中也说,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通过以上的分析,选项①②③都可以入选。④是错误选项,因为商人的贸易活动、人口迁徙和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文化传播的途径不止这三条途径。所以正确的选项是d。

  (二) (学案)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文化传播产生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正如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一样,人们也离不开文化传播。人们生活在文化中,一切文化都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得以生成、传承和发展的。

  文化传播媒介,简称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通过媒介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文化传播方式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

  书籍、报纸、杂志等出版物成为人们每天获得信息、知识、娱乐的基本渠道之一;以广播和电视为主体的电子传播,彻底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特别是卫星通讯技术以及卫星广播、卫星电视的发展和普及,使大面积的跨国传播和全球传播成为可能,电子传播具有内容更加丰富、感觉更加直观、依据更加可靠等特点,为文化传播开辟了一条敏捷、高效的空中通道。

  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网络传播是当代文化传播的主要形态,极大地改变了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方式,使人类进入了一个综合传播的新时代。网络传播是人类文化传播史上的一次空前的革命。

  传媒技术的进步改变着文化传播的途径、方式和内容。世界的时空距离被压缩,使人们有机会和条件分享世界不同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改变了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各种文化之间相互交织、碰撞与融会,使文化呈现出混合型、多样性的特点。一方面,不同的文化通过现代传媒技术在更短的时间,以更多的方式传播着;另一方面,不同文化之间又存在着矛盾与冲突,表现为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之间的冲突。

  例题: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文字的出现、印刷术的产生,是文化发展中的两个重要里程碑,推动了人类文化的传播。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科技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奏响了跨世纪宏伟乐章的主旋律,网络传播是人类文化传播史上的一次空前的革命,这意味着( )

  a.新的传媒出现,旧的传媒消失

  b.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是当前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c.各种文化传播的方式各有自己的特点

  d.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是当前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40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新的传媒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作用,因此,选项a和b都是错误选项。因为题目所给的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传播的具体方式,因此选项c与题目是不相符合的。所以正确选项应该是d。

  (三) (学案)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从中国的历史来看,远在汉朝时期,丝绸之路就成为连接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唐宋时期以丝织品和丝绸文化、陶瓷品和陶瓷文化居主要地位的中国文化的传播以及阿拉伯文化的东渐;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的到来使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达到新的高潮。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博大胸襟。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文化交流的内容越来越广泛,方式越来越多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主动和开放姿态走上了国际舞台,也使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达到了新阶段。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照搬照抄他人的东西,应依据中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纳世界优秀的文化成果并不断创新,将外国文化的精华融人到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正如邓小平所说的,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同时,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例题:唐代中日交流尤为频繁,日本为了吸取中国文化,派遣大批使者、留学生和僧人到长安等地学习。据统计,唐朝近3XX年的历史中,遣唐使的任命共计18次,人数少则二三百人,多则五六百人。中国学者、僧人东渡日本传经者也不在少数,唐舶经常到日本,仅见于记载的就多至数十次,而且在日本造船和驾船的也都是唐人。上述材料说明了( )

  ①教育和宗教是文化传播的途径②中日文化使者传播、交流着文化③中华文化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④大众传媒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主要手段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

  解析:题目说的是中华文化通过日本的使者、留学生和僧人来中国吸取文化,中国学者、僧人东渡日本传播中华文化。通过教育和宗教,中华文化向外传播。因此,①②③人选,④所说的大众传媒与题目不相符合。正确答案是b。

  三、(学案)学习自评

  (一) (学案)单项选择题

  1.(学案)中国古代的海外移民是侨居性的移民,以华商为最主要成分,其中东南亚是世界上华商最活跃的地区。同时,华商华侨在海外的活动,不仅促进了海外诸国与中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对居住国的矿山开发、农业、港口建设、商品流通等方面作出巨大的贡献,而且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互动。这表明( ) 1.c

  41

  ①商人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③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和途径④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a.①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2.(学案)1990年以来,中国接受来华留学人数的年增长率均保持在30%以上(除去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XX年,来华留学生的总数超过8.5万人,外国来华留学生总人数达43万多人。每年,中国也有大量的留学生出国留学。互派留学人员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是( ) 2.c

  a.互派留学生是一种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b.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c.互派留学生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d.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生活中

  3.(学案)下列对“大众传媒”的认识,正确的有( ) 3.d

  ①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②现代社会中的大众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多种形式③以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为标志④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4.(学案)京剧“音配像”是现代科技与古老艺术的完美结合,通过音配像复原、重现前辈名家的舞台形象,抢救濒临失传的优秀剧目,使京剧经典艺术得以保留、传承,为京剧的发展、创新提供必要的依据和示范。上述事例说明( ) 4.b

  a.文化在生活中传播

  b.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古老的艺术得以传播

  c.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我们的使命

  d.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不同艺术的差异

  5.(学案)著名意大利歌剧《图兰多》来源于中国古代爱情故事,讲述的是一位中国公主图兰多和外国王子卡拉夫动人的爱情故事。1993年,歌剧《图兰多》改编成京剧《杜兰朵》在意大利演出,效果极好。由世界著名指挥大师祖宾•梅塔和中国电影导演张艺谋合作的歌剧《图兰多》在紫禁城太庙演出。歌剧《图兰多》和京剧《杜兰朵》正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通过相互学习、借鉴和移植,促进了中西戏剧的发展。对上述内容的正确认识有( ) 5.b

  ①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②人类所有的社会性活动都是文化传播的活动③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④文艺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2

  (二) (学案)非选择题

  1.藏彝走廊,尤其是西藏、四川、云南三省区毗邻区域,从古至今,它既是汉藏两大文化版块的交汇地点,又是走廊区域内民族大家庭活动的中心地带。古代民族在此走廊区域内沿着一定的路线迁徙数次,某些路线逐渐固定下来,成为地区之间交往的重要通道,在这些大大小小、或长或短的通道中,最著名的有两条:汇合于西藏洛隆宗而向西至拉萨再远至亚东等地的“茶马古道”与向南直至印度和中东的“南方丝绸之路”。

  请用有关文化传播的知识分析“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的形成。

  1.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性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的形成是文化传播的结果,商人的贸易活动和人类的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古代民族在此走廊区域内沿着一定的路线迁徙数次才使之固定下来。从“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的名称上,我们可以看出它是商人贸易活动(茶马交易和丝绸交易)的必经之路,也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通道。

  2.利用网络你可以用以往难以想像的速度查阅到你希望得到的资料;你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你可以和远在异国他乡的朋友或陌生人进行交流、抒发情感、娱乐游戏……

  你能说明“网络传播”具有哪些特点吗?

  2.提示:网络传播具有人类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兼有报刊、杂志、书籍和电子读物的特点。(学生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四、(学案)能力拓展

  1.(学案)网络技术改变了人类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式,影响着文化的传播方式以及人类对文化的传承。有人认为:网络技术的出现将彻底改变以往的传媒方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

  1.网络技术依据其科技含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题目中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但是,新的传媒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消失,各种传媒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技术的出现会影响以往传媒方式对文化的传播,但是不会彻底改变以往的传媒方式。

  2.(学案)XX年春节期间,中法文化年北京文化周轰动了巴黎。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第一次允许外国人进行盛大的盛装行进表演;世界著名的埃菲尔铁塔,第一次为外国节日装饰红色灯光。

  作为法国文化年的开幕展览,《法国时尚一百年》于XX年10月10日亮相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该展览是迄今为止在中国举办的最大的外国艺术展览,也是法国首次大规模向世界展现的设计专题展。同日晚,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景观灯光呈现出象征法国国旗颜色的红、白、蓝三色,以庆祝在北京拉开帷幕的“法国文化年”。

  请用有关文化的观点分析上述材料。

  2.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互相交融。材料体现了中法两国遵循两国文化平等的原则,彼此尊重对方的文化,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同时,材料也体现了中法两国文化的交流,我国热情欢迎法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有力推动了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43

  五、(学案)相关信息

  (一) (学案)中国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连接东亚、西亚和地中海的一条世界贸易的古道。在我国古代,广义上的“丝绸之路”共有三条:

  最主要的一条即是指西汉张骞始而开辟的东起长安,西达大秦(印度),横贯亚洲的陆上通道。这条“丝绸之路”是汉武帝为了联合中亚地区的大月氏人共同抵抗匈奴而派张骞开拓的。此后,汉朝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北两边开辟正规的驿道,并向西延伸到帕米尔高原以外,与中亚、西亚、南亚原有的道路衔接起来。它是连接亚、欧、非三个大陆的大动脉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和横跨欧亚大陆的陆上“丝绸之路”齐名的还有一条传播中国丝绸和交流其它商品及文化的“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通道有东海和南海两条起航线。南海起航线东起中国的扬州、泉州、广州等港口,连接东南亚,经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天竺(今印度半岛各国),越印度洋、阿拉伯海,最后到达大食(阿拉伯帝国)。这条以传播丝绸到外国的航路,在传播丝绸的同时,对促进各国之间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传播和影响,起了重要的媒介作用。东海起航线以山东的登州为起点,跨黄海、抵朝鲜,再东渡日本。

  除了这两条以外,连接东西方的纽带还有一条鲜为人知的“西南丝绸之路”。早在上古时期,西南各族的人民出于交换产品、相互往返的需要,开辟了一条从成都地区出发,经云南、缅甸、印度、巴基斯坦到达中亚的商道。这条古道比公元前2世纪张骞通西域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及东南的“海上丝绸之路”还要早些,而且是我国西南地区与西欧、非洲距离最短的陆路交通线。“西南丝绸之路”使用骡子作为运输工具,将已经蜚声世界的蜀地和云南丝绸运至印度,又转运至欧洲。

  (二) (学案)遍及世界各地的客家人

  关于客家人的迁徙,史学界和民族学界一般认为是从晋代八王之乱、永嘉之乱时开始的。正是1600多年前连年的战乱使得近百万河洛人从中原背井离乡客居南方,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南迁浪潮。他们便是今日遍布世界各地客家人的先人。这些南迁者,不少都是贵族王室、军人和文人的后裔,他们家庭富裕,举止文雅,有文化,活动能力强,风度习俗均高于当地人,所以被当地人尊敬地称为“客人”或“客家人”。

  东晋以后,一直到太平天国时期,客家先民由于战乱饥荒所迫或自我发展的需求,先后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南迁,其主流皆是溯赣江、贡江而上,最先在赣州这块宝地弃舟登岸,并与土著居民相互融合,最终在这里形成了客家文化和客家民系的萌芽和雏形。南宋末年到元末明初,由于受新一轮移民潮和自身人口发展的压力,赣南、闽

  44

  西的居民源源不断向人口稀少的粤东地区发展。明代中后期,粤东的居民有的返迁赣南、赣中,甚至远迁浙江、四川、贵州、中国台湾等地,一部分则跨海越洋远迁到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

  (三) (学案)在法国国民议会的演讲(XX年1月27日节选)

  法兰西民族和中华民族都是历史文化悠久的伟大民族,虽然分处欧亚大陆两端,相距万里之遥,但两国人民的交往源远流长。5XX年前,法国文学巨匠拉伯雷在其传世之作•《巨人传》中就曾喻示“智慧的神瓶”在中国。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在其划时代的著述中,从伦理道德、科学技术和民风民俗等方面,对中国进行了引人人胜的描述。在法国启蒙先哲的推动下,欧洲曾出现过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国热”。19世纪以来,西学东渐,法兰西文明被大量介绍到中国。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笛卡尔、雨果、巴尔扎克、大仲马等大师的作品多次被翻译成中文,为中国人了解西方打开了重要窗口。法国大革命为近代中国人民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带来了重要启迪。20世纪初,许多满怀救国救亡之志的中国学子负笈赴法求学,寻求改造中国的道路和现代思想艺术的灵感。在这些人中,既出现了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中国革命的杰出领袖,也出现了巴金、钱钟书、徐悲鸿、冼星海等中国文学艺术的著名大师。两国文化漫长的交流和借鉴,为中法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两国关系的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

  40年前,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将军高瞻远瞩,决定在中法这两个东西方大国之间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从而揭开了中法关系崭新的一页。40年来,在两国几代领导人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中法关系经历了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尤其是近年来,两国在各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两国关系日臻成熟和牢固。

  法兰西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法兰西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创新能力。在当今世界上,法国以其发达的经济、先进的科技、独特的文化和独立的外交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高度重视中法关系,将一如既往地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审视两国关系,愿同法方一道努力,把两国关系不断推进到更高水平。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第8篇

  政治:

  一、课标内容要求: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评估它们各自的特点;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

  二、教学理念:《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这节课的课堂教学,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新课程理念的运用,在实际教学中使学生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局面,通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思考的积极性,以学生的探究达到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的目的,从而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良性教学。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了解文化传播的含义、途径和方式;

  2、理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认识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3、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以及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

  4、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对文化传播的影响,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体会文化多样性的独特魅力、正确对待多元文化的能力。

  2、教育学生明白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做文化传播的使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关注世界文化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增强中华文化的自豪感;明确在保持自己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共同建筑新世纪的多元文化。

  四、教学方式:本课以讲授法为主,辅以案例教学法以及概念、原理教学法。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

  六、【新课教学】: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那么什么是文化传播呢?文化传播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大家仔细观察这个概念,传播是对应概念里的传递,那么文化呢?

  生: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师:那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文化是个抽象的概念,当我们提到文化传播时,其实传播的是体现文化的各种具体的形式。大家还记得在第一单元我们学过文化的表现形式都有哪些呢?请大家翻开课本第8页回顾一下。

  生: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师:没错,理解了这一点,对于文化传播这一概念的理解也就顺理成章了。

  板书:1、文化传播的含义。

  师:就像声音是通过一定的媒介来传播才能使人听到一样,文化也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才能为人所知,要不然就像开在深山里的花,只能孤芳自赏,无法促进交流与比较。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化文化绚丽多样,在这几千年里,各种文化是以什么样的途径相互开展交流与合作的呢?请大家阅读课本第34至35页,作出总结归纳。

  板书:2、文化传播的途径

  生(思考):课本中提到了三种重要途径,分别是商业活动、人口迁徙以及教育。

  (1)商业活动

  创设教学情境: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师:提起古代的商业贸易,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著名的丝绸之路,它作为一条商业路线,连结了古代亚洲、欧洲和非洲。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本上的材料可以知道,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向国外输送的是什么?

  生: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丝绸织品、茶叶、瓷器等。

  师:那么,国外通过丝绸之路又向中国输入什么呢?

  生: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等。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路线。中国的丝绸除通过横贯大陆的陆上交通线大量输往中亚、西亚和非洲、欧洲国家外,也通过海上交通线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国。因此,在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横贯东西的陆上交通路线命名为丝绸之路后,有的学者又进而加以引申,称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路线为海上丝绸之路。后来,中国著名的陶瓷,也经由这条海上交通路线销往各国,西方的香药也通过这条路线输入中国,一些学者因此也称这条海上交通路线为陶瓷之路或香瓷之路。

  XX年在福建平潭这一带海域,发现了一艘清代康熙年间的沉船,沉船上满载着远销海外的景德镇青花瓷。XX年9月考古队员发现了一艘满载浙江龙泉窑青瓷的元代商船。这是继XX年同样在平潭附近海域发现的“碗礁一号”沉船之后,中国水下考古界的又一重大发现。

  总结: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东西方的物质往来,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2)人口迁徙

  创设教学情境:闯关东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堪称是中国历史上三次规模宏大的人口大迁移,而其中尤以闯关东所历经的时间最长,人数最多。闯关东,大批的山东、河南的原居民,迁徙到了东北三省各地,而这些移民闯关东不仅是内地民众到山海关以外的东北地区谋生,也是一个文化传播的过程。以山东人为多数的闯关东者,他们所传播的主要是泰山文化,为数众多的闯关东民众中,大多是泰山的崇拜者,他们把泰山信仰和泰山香社的习俗带到了东北地区。例如:供奉泰山石敢当的习俗。人们在房基、门口、桥头要竖立刻有泰山石敢当字样的石碑,用来辟邪。

  创设教学情境:“民工潮”

  “民工潮”是传播先进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渠道。终年风尘仆仆的“打工仔”、“打工妹”回到农村时,不仅带回了打工的收入,更带回了先进的文化和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引导农民更加关注信息社会的动态,更加注重科技文化知识学习、子女教育培养、少生优育等,推动了中国农村社会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政治文明的跃迁。

  (3)教育

  前面我们学过,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教育通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把知识传递给下一代。

  创设教学情境:日本遣唐使参观大明宫

  唐朝时,日本共派遣唐使近20次。遣唐使全面学习了中国的经学、佛学、医学、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建筑、手工艺术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吸收了中国的先进文化。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创设教学情境:60年留学记忆:从万人到百万人的跨越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突破140万。学生留学目的地国家已从上世纪的前苏联、东欧等国家为主,扩展为遍布世界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留学方式也从公派为主转变为以自费为主。

  师小结: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师(过渡):上面我们就文化传播的一般途径进行了大体介绍,那么,同学们知道古人是通过什么媒介来进行文化交流的吗?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生(思考回答):烽火台、鼓楼、信鸽、驿站、口头叙述、各种印刷等。

  师:对了,我们通过看电视或者学习历史可以知道,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都是古人常用的交流方式,那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又是通过什么手段和方法进行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的呢?同学们可否举些例子?

  生:口述、书籍、广播、报刊、电视、网络等。

  师:同学们归纳得很好,也很全面,综观整个传媒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板书:1、传媒及其发展

  这里要注意一点的是,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烽火台、鼓楼等方式传递信息很不方便,可传播面又比较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传媒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大众的传媒也就应运而生了。那么,什么是大众传媒呢?根据刚才同学们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在这里要明确一点,那就是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这一点同学们应该很好理解,因为印刷媒体的出现,信息一方面可以得到完整的保留与传递,另一方面它能够最大面积地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所以,它是文化传播从局部性转为大众性的桥梁。那么,生活在现代社会,面对各种文化传播方式,你能够归纳出它们各自的优点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6页,然后做出简单的归纳。

  板书:2、大众传媒及作用

  创设教学情境:新时期的微服私访

  无论是XX年6月20日,在人民网与网友的在线聊天,还是总理在新闻发布会上坦陈自己经常上网了解民意;无论是一些省、市级政府利用网络让网民对本地的发展献计献策,通过网络进行干部评议和政绩评估,还是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或实名登录论坛或实名开设博客。如今,对于俨然有些蔚然成风的官员上网,有人开始认为这是一种新时期的微服私访。

  请比较新时期的微服私访与古代皇帝的微服私访?

  结论:现代信息技术包括了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有了这些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才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这是现代大众传媒对文化传播的意义所在。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古往今来,为了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各种仁人志士用自己的行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学们能够举出此类例子吗?

  情境一:古代文化传播的事例。

  情境二:现代文化传播交流的事例。

  设立孔子学院。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全球兴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为了满足国外学习汉语的需求,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孔子学院,向全世界介绍中国的语言和文化。目前,全世界已有83个国家建立了268所孔子学院和71所孔子课堂。

  同学们领悟得很好,刚才列举的人都称得上非常出色的文化使者,他们为中华文化与外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通过文化交流,世界文化得以发展。这在今时今日仍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我们要争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积极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具体态度就是要做到: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第9篇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文化传播的途径,大众传媒的作用;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作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重、难点】

  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

  【知识链接】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应该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特点,互相交流、共同发展。这一节我们进一步探究文化是如何交流、传播的问题。

  【自主梳理与课堂探究】(注:d级问题理科学生不作要求)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文化传播的涵义和途径)

  1、文化传播的涵义

  人们通过一定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社会交往活动

  2、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有:(1) 商业贸易

  (2) 人口迁徙

  (3) 教育

  【特别提醒】不要将文化传播的途径误认为只有商贸活动、人口迁徙和教育三种,这三种是主要途径,要与一般途径区别开来。

  [实例探究]1、两宋时期,中国与阿拉伯地区保持者频繁的贸易交往,两地区的文化也随之交流传播。这说明:( c ) (a级)

  a、商贸活动就是文化活动 b、文化传播具有多种方式和途径

  c、商贸活动有文化传播功能 d、文化传播具有多种媒介和手段

  2、下列文化传播方式中对文化交流起直接作用的是:( d ) (a级)

  a、商业贸易活动 b、汉代“丝绸之路”

  c、人口迁徙d、教育,特别是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文化传播手段的时代特点)

  1、传媒及其发展阶段

  (1)含义: 文化传播媒介

  (2)发展阶段: 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2、何为大众传媒?其以什么为标志?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1)含义: 面向大众的文化传播媒介,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2)标志: 印刷媒体的推广

  (3)特点和功能: 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特别提醒】传媒的发展并不是依次取代的关系,即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不同传媒共同存在,在文化传播中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现代文化传播手段被称为大众传媒,是多种传媒的总称。

  [实例探究]1、如今,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这表明:( d ) (a级)

  a、旧的传媒已经不起任何作用 b、现代信息技术标志着传媒开始面向大众

  c、大众传媒具有多种形式 d、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播日趋重要

  2、在当代文化的发展中,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功不可没。现代大众传媒在民族文化传播中的功能是:①创造文化;②文化传递;③文化沟通;④文化共享 ( d ) (a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历史上中外文化的交流及其作用:

  代张骞出使西域到晋朝法显的南亚之行,从唐朝玄奘西行到明代郑和下西洋;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我们应如何做?

  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实例探究]1、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①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② 吸收世界优秀文化;③ 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 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 d ) (c级)

  a、①② 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世界文化盛会。假如你是一位奥运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①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③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 d ) (c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目前中外文化贸易逆差值得关注。有关资料显示,文艺演出引进和派出每场收入比为10:1,出版类引进与输出比为6.84:1,版权贸易引进与输出比为10.3:1,图书版权中国引进12516项,输出仅81项,中外文化贸易额相差更是高达10倍之多。

  运用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回答,我们应怎样改变这种现状。 (d级)

  (1)要改变这种现状,除了需要我们自身不断苦练内功之外,还需要加强文化交流,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的先进文化,兼收并蓄,从而以与时俱进的积极姿态,在新形势下不断提升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内在品质。

  (2)要立足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之本,积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在开放中不断提升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构建知识体系】

  【巩固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 c )1、下列活动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是:①古代商旅活动;②网络互动;③教育;④人口迁徙; ⑤红色旅游;⑥科考队南极考察 (a级)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 c )2、传道、授业、解惑”体现了: (a级)

  a、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c、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d、远程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c )3、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观看了转播;第14届奥运会,英国广播公司以3 000美元获得电视转播权,伦敦周围80千米内约有50万人观看了转播;第18届奥运会首次通过卫星向全球进行实况直播,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比赛进程,如同身临其境;第26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覆盖了21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观众达196亿人次。以上事实说明:①大众传媒已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②大众传播已取代旧的传媒;③大众传媒显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④大众传媒克服了旧的传媒的局限性 (b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d )4、下列活动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的是:①汉代张骞出使西域;②唐朝玄奘西行;③明代郑和下西洋;④丝绸之路开通;⑤访问南美;⑥中国在法国举办“中国文化年” (b级)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二、非选择题

  5、XX年10月至XX年7月,中国在法国成功地举办了“中国文化年”。XX年10月至XX年7月法国在中国举办“法国文化年”。

  结合课本文化交流的有关知识回答这种互办文化年的意义。 (c级)

  (1)中国在法国举办“中国文化年”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增强了法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

  (2)法国在中国举办“法国文化年”有利于法国优秀文化的传播,加深了中国人民对法国的了解。

  (3)中法文化传播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第10篇

  一、授课类型:讲授新课 二、授课时间:40分钟 三、授课方式:多媒体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

  ①文化传播途径有哪些。②文化传播的传播媒介的过程及作用。

  (2)、理解

  ①现代传媒的产生是否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②中法文化交流的作用。

  (3)、分析 通过所学内容,分析传媒的演变过程。

  2、能力目标

  (1)能例举史实说明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结合实际,运用知识分析中法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3)通过观看不同图片、不同视频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并能准确寻找信息的能力;通过表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小组竞赛可以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探索同一问题的不同答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文化传播的作用,提高对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自觉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自觉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通过图片视频的展示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并由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方法:讲授、提问、小品表演、小组竞赛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互相聊天,交流着各自的思想、观点、知识等内容,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就实现了文化的传播。这也就是我们本节要学习的内容《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二)、讲授新课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提问)

  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2、文化传播的途径

  a.播放视频《丝绸之路》,让学生思考视频中出现的是哪一种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人进行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2、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展示图片)

  永嘉之乱(两晋) 安史之乱(唐朝中期) 靖康之乱(南宋)

  b.播放视频《古代“留学生”》,让学生思考视频中出现的是哪一种文化传播的途径。

  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是------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a.学生表演:小品《梁祝私奔记》

  b.在《梁祝私奔记》中梁山泊与祝英台借助了哪些现代化工具逃跑的?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1、传媒的发展 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联系小品)

  2、大众传媒的标志及方式

  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

  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联系小品)

  3、当前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a.大 擂 台(小组竞赛):你知道哪些中外文化交流的史料?

  b.视频:《郑和下西洋》

  三、文化交流

  1、文化交流的作用

  (1)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走出去”)

  (2)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引进来”—优秀文化)

  研究性学习探究

  现今,各国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便捷,那么,面对全球化趋势,在文化交流上我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讨论后,由代表总结大家意见。

  小结

  文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的含义

  化 文化传播的途径

  在

  交 大众传媒 传媒的发展

  流 大众传媒的标志及方式

  中 当前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传

  播 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的作用

  现代社会文化交流的发展之要求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第11篇

  知识目标知道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做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本课重点文化传播的途径;大众传媒

  本课难点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历史进入21世纪,信息化大潮激荡,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近年来,北大附属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形成卫星、互联网、面授三位一体的“天地人”三网合一的远程教育体系,为全国广大中小学教师、学生提供远程教育信息服务。北大附属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倡导“共建、共享、互动”,让优秀的资源直接与各地学校对接,提供了快捷、准确的信息渠道,实现了“零距离”教学。[思考] 文化传播的途径有哪些?远程教育网对教育事业发展有什么影响?提示:(1)商贸活动,人口迁徙,教育等。(2)互联网具有传播同步、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远程教育能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传播,受众双向互动的优势。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 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 、 、 ,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2. 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文化传播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传播媒介,简称 。传媒大体经历了 、文字、 、电子和 等发展阶段。2.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 、 、电视、 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 。它们形式多样,各具特点。3.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 、 、 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 。传媒口语印刷网络报刊广播网络大众传媒传递沟通共享主要手段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1.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传播,为 的传播和 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 的发展和进步。2.今天,全球范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密切、便捷,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 ,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 走向世界,做 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 。 中华文化世界文化中华文化在中国传播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1.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那么何为文化传播?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注意:把握文化传播的内涵应注意两点:一是文化传播必须借助一定的方式,这种方式即文化传播的途径问题。二是文化传播的内涵相当丰富,凡是与文化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属文化传播。2.大众传媒各种传媒在文化传播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如今,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电视是人类20世纪的一项伟大的发明。今天,电视已经成为一种利用最广泛、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传播工具。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播资讯。它作为大众传媒,以最快的速度播报新闻、预报天气、播放广告以及进行现场直播,为人们获得信息提供了快捷方式,人们从此可以坐在家里了解多姿多彩、瞬息万变的世界。电视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包括美术和音乐作品)展示给世人。电视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美术品可以走下圣殿,音乐会可以步入家庭。从此,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3.文化交流的作用(1)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灿烂辉煌。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发明了指南针;东汉时期发明了造纸术;唐、宋时分别发明了火药和印刷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不仅对中国文明历史的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人类文明进程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2)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文化应是多元化的,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是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汇中发展并壮大的。中华文化也是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融合各民族文化,同时与外来文化不断碰撞、不断交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而成长起来的。中华文化在向世界广泛传播的同时,也经受了几次外来文化的冲撞,如佛教东来、基督教东渐、鸦片战争以后近代西方文明与古老东方文明的全面冲突,等等。4.文化载体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文化载体对文化的传播有重大的影响。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文化载体是文化传播的桥梁和媒介。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大体来说有物化的载体和人化的载体。典籍、器物等是文化的物化载体形式;思想、语言、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等,是文化的人化载体形式。从文化的传播角度来看,文化传播物化的载体形式处在不断发展之中,从结绳记事到鸿雁传书再到信息高速公路,从实在具体的文化传播载体到抽象虚拟的载体,都体现人类文明的进步。在现代社会中,文化传播规模呈加速发展态势,文化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这一切都取决于文化传播载体和手段的革命性变革,特别是广播、电视和网络等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当然,文化传播中的人化的载体也处于变化、发展之中。与古代的人相比,现代人的文化承载内涵要丰富得多,交往领域和活动范围也不断扩展,从而大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物化的文化传播载体对于文化的传播固然有很大的作用,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很难传神,很难全面表现出一定文化的活的生命力。最为有效、最为直接的文化传播应当说是人化载体,因为人是文化的活化身,在人身上充分体现着一定的文化精神。在跨地域的交流过程中,语言、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最能直接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内涵和特征。频繁的人际交往不仅能够传播和交流文化,而且有利于创造文化,在跨地域、跨文化的人际交往中,不同文明、文化相互碰撞,会出现不同价值观的冲突,也会出现不同文化的融合,并且能实现文化的整合与超越。[例1] (·广东)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常常通过博客、bbs等来表达、交流思想。这表明科技进步 (  )a.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b.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c.促成了新传媒代替旧传媒d.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解析] 人们利用新的科技手段进行文化交流体现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而非对旧传媒的代替,选a。[答案] a[例2] (·广东单科)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广州方言“埋单”、“打包”等餐饮用语逐渐风行全国,且发展出其本义以外的涵义。这表明 (  )①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②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传播③珠三角文化推动珠三角经济的崛起④饮食文化具有区域性与民族性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 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广东方言风行全国,体现了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故②对。在传播过程中发展出其本义以外的涵义,表明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和创新,故①正确。③说的是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与题意相反,不选。文化的区域性和民族性指的是文化的个性,而题中文化传播恰恰是因为文化具有共性,不选④。[答案] a[例3] (·广东文基)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英语在亚洲各国日渐流行。与此同时,亚洲各国纷纷开设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国际广播频道。这表明 (  )a.亚洲文化与世界文化日渐融合b.亚洲各国注重推动民族文化走向世界c.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d.亚洲各国用本民族语言消解英语的影响[解析] 亚洲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存在相互借鉴、交流的关系,但不应表述为“日渐融合”,a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能认为它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c错误。d明显错误,不选。在英语日渐流行的同时,重视使用民族语言进行国际广播,体现了亚洲各国重视将本民族文化推向世界。故选b。[答案] b[例4] (·广东文基)文化传播有多种途径,其中具有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特点的文化传播途径的是

  (  )a.商贸活动 b.人口迁徙c.互联网 d.教育活动[解析] 同时具有题目中所说的几个特点的文化传播途径只能是互联网。选c。[答案] c[例5] (·广东单科,不定项)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这说明 (  )a.中国文化要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b.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c.文化交流就是为了文化创新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解析] 文化具有多样性,因此文化需要交流与传播,而文化交流的意义,一是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二是繁荣世界文化、丰富多样性,三是推动其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a有文化霸权的倾向,错误。c项把文化交流的意义缩小了,不选。[答案] bd[例6] 丝绸之路在西汉张骞通西域之后形成,至唐代时达到鼎盛,历经一千多年,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起过重要作用,作为文化交流方式之一,它属于哪种方式?并分析丝绸之路在西汉得以开通的有利条件。[解析] 丝绸之路作为一种商业活动不仅具有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功能,而且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起过重要作用,回答此题要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当时的社会自然条件和作用。[答案] (1)商贸活动。(2)开通的有利条件:西汉国力强盛,社会稳定;张骞通西域后,西汉对西域进行有效的行政管辖;西汉的丝织品备受青睐;中国与阿拉伯商人的推动;当时沿线地区的自然条件较好,绿洲较多,能够为商人提供充足的水源和食物;东亚与中亚、西亚的物产不同,互补性强,有利于经贸往来。1.“传道、授业、解惑”体现了 (  )a.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c.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d.远程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答案] c2.下列文化传播方式中对文化交流起直接作用的是

  (  )a.商业贸易活动b.汉代“丝绸之路”c.人口迁徙d.教育,特别是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答案] d3.培根说:“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这说明 (  )a.知识本身没有价值b.不被传播的知识就没有价值c.知识的力量在于被广泛地应用d.知识就是力量[答案] c4.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下列属于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的是 (  )①商人的贸易活动 ②人口迁徙③教育 ④亲朋聚会、外出旅游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 d5.文化因其特质似水、柔而有力,能沁透人心、潜移默化。文化的交流是人类心灵的交流、情感的沟通,作为一种“软实力”,具有其他交流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交流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大国普遍重视利用文化手段来展示本国文化,宣传自己的价值观,提升和扩大国家的影响力。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主动置身于国际文化交流之中,是责任,也是使命。交流是双向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陆续向国内介绍了一批世界一流的文化艺术作品,如意大利歌剧、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俄罗斯芭蕾舞和大马戏、德国交响乐、法国画展等等,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我国人民不出国门就可以欣赏到外国从古至今的文化艺术珍品,老百姓的欣赏趣味和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眼界得到开阔,同世界各国文艺界的友好合作关系也得到加强。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是责任,也是使命。你认为怎样才能不辱这一使命?[答案] ①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始终坚持中国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②积极地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使世界了解中国,在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的同时,继续为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③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我国的传播。有分析、有鉴别地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共享世界文明的成果,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坚决抵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对我国的影响,坚决抵制西方大国利用文化手段对我国进行的侵蚀和渗透,从而保证我国文化的健康发展。

  贺年卡在网络时代是否走向终结作为一种祝贺新年的方式,贺年卡曾有过辉煌的岁月,但近年来似乎越来越受到冷落。在网络和信息时代,曾经带给许多人温馨美好记忆的贺年卡,能否被电子贺卡和手机短信取代,从而走向终结呢?

  收到的贺年卡一年比一年少李刚是山东省直机关的一名工作人员,往年快到新年时,贺年卡总是如雪片般飞来。每天打开信箱,来自远方的一份份祝福让他感受到温馨。而今年,他一共收到三四张贺卡,而且都是来自下级单位。李刚有些失落地回想起当年,说:“最多的一年曾收到过五六十张”。“那时候收到最多的是中学和大学同学的贺卡,还有很多省市同系统的部门或朋友寄来的。可如今,好像人们都对贺年卡不感兴趣了。”李刚指着办公室一堆贺卡说:“其实我也懒得寄了。这不单位发了一堆,我也没寄。”在济南市玉函路一家邮政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两年贺年卡售量明显下降,前几年有奖贺卡还火过一阵,现在也不好销了。“寄贺年卡的人少了,原来多的时候,盖邮戳累得手疼,现在倒清闲了。”

  贺年卡承载了中华悠久的文化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人感觉贺年卡是舶来品,一般印象中,贺年卡是由西方的圣诞卡演变而来。实际上,贺年卡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据山东省民俗学会副秘书长李浩介绍,贺年卡最早起源于中国,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所以也最早出现贺年卡。在汉代,人们在过年时的“名剌”上,写上一些祝福的话,送给别人,这是最早的贺年卡雏形。唐宋时代的“门状”“飞帖”,明朝“红单”都应该是一种贺年卡的形式。宋代以后,贺年卡开始盛行,并且越来越讲究。明代的贺年卡大都用梅花笺纸裁成,清代康熙年间开始用红色硬纸制作,寓意喜庆、吉祥。改革开放以后,贺年卡在我国重新盛行,不少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加入很多中国书画的元素。许冰是一位书画爱好者,他每年都制作一批独特的贺卡,在普通贺卡里面,夹上自制的内芯,在带有兰草图案的水印宣纸笺上,用书法笔书写,收到的人都说是一种享受。

  是网络冲击,还是自我媚俗和李刚一样,许多人收到的贺年卡虽然减少了,但电子信箱的电子贺卡、手机里的短信却越来越多。但与收到贺卡相比,“李刚们”总感到缺少点什么。“贺年卡有可能将来会消失。”来自江西南昌的大学毕业生杨敏说。她认为,贺年卡的衰落是现代文化冲击的结果,特别是网络信息的冲击。“贺年卡太麻烦,还得写,到邮局去寄。收到一大堆,存又没处存,扔了又可惜。不如到网上下载个电子贺卡,还能群发,既省事,又好看,还有音乐。”杨敏说,“短信就更省事了,直接点对点,发过去马上就收到。”也有人认为,贺年卡受冷落是因为自身的庸俗化。“贺年卡慢慢地变味了。”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王承略教授说,“近些年,贺年卡越来越豪华,有的用金铂,还有附带光盘、纪念币、购物券等。使原本美好的感情交流形式,变成了一种低俗之举。”特别是一些单位的贺卡,为了联系感情,大批量印制,为了省时间,连手写都省了,所有贺年卡的内容全是电脑打印、千篇一律,顶多自己签个名。失去了手写的那份亲情和亲切。一看就让人感觉敷衍了事,没有多少感情含量。这样的贺卡,收一大堆,渐渐地,寄的人收的人都失去了兴趣。

  贺年卡呼唤真情记者日前在山东青岛一家大型国企采访时,企业一位工作人员用了几乎一整天的时间才誊写完即将寄出的近百张贺年卡。这位工作人员感叹地说:“抄写的都是一样的内容,还有什么情感可言,收到的人可能都不打开就扔掉了。我真不知道,这样的贺年卡还有什么意义?”失去了真情的贺年卡确实意义不大。但许多专家指出,如同电视的出现没有导致收音机从此退出市场,网络的出现也不会让报纸就此消失一样,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流传数千年的贺卡也绝不会就此消失,关键就在于贺年卡能否回归真情,并重塑自己的优势。山东省社科院经济专家冯群力认为,与电子贺卡以及手机短信等祝福方式相比,传统的贺年卡仍然有其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情感性、实用性、艺术性,这也是未来贺年卡生存与发展的三大出路。简单地说,一张写有勾起彼此回忆的精致小诗的贺年卡会被珍藏,一张可以用来做书签或放置花艺的贺年卡会被收藏,一张印有收卡人出生当天报纸内容的贺卡也会被收藏……[思考] 网络时代的到来,让传统的贺卡、书信等联系方式有了巨大的挑战,但传统的方式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它能让人重温旧日的感情,让我们不妨从网络中也常释放出来,重新拿起手中的纸笔,书写你我间传统的良好感情。我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第12篇

  3.2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文化传播的途径,大众传媒的作用

  2、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教育学生说明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做文化传播的使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明确在保持自己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共同构筑新世纪的多元文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

  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

  三、导学诱思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应该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特点,互相交流、共同发展。这一节我们进一步探究文化是如何交流、传播的问题。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涵义

  2、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

  [实例探究1]两宋时期,中国与阿拉伯地区保持者频繁的贸易交往,两地区的文化也随之交流传播。这说明 ( )

  a.商贸活动就是文化活动 b.文化传播具有多种方式和途径

  c.商贸活动有文化传播功能 d.文化传播具有多种媒介和手段

  [实例探究2]、“传道、授业、解惑”体现了 ( )

  a.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c.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d.远程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例探究3]、下列文化传播方式中对文化交流起直接作用的是( )

  a.商业贸易活动

  b.汉代"丝绸之路"

  c.人口迁徙

  d.教育,特别是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1、什么是传媒,传媒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2、何为大众传媒,其以什么为标志,有什么功能?

  [实例探究4]如今,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这表明 ( )

  a.旧的传媒已经不起任何作用

  b.现代信息技术标志着传媒开始面向大众

  c.大众传媒具有多种形式

  d.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播日趋重要

  [实例探究5]、在当代文化的发展中,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功不可没。现代大众传媒在民族文化传播中的功能是 ( )

  ①创造文化 ②文化传递 ③文化沟通 ④文化共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历史上中外文化的交流及其表现。

  2、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我们应如何做?

  [实例探究6]、XX年10月,法国文化年在中国举办。中国国家指出,中法互办文化年是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的盛事,对增进中法两国人民互相了解、促进东西文明的交流借鉴具有重大意义。下列关于举办中法文化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举办中法文化年,符合中法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b.符合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c.表明了我们既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d.中法两国间已不存在分歧

  [实例探究7]、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 )

  ①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② 吸收世界优秀文化

  ③ 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 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a.①②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四、课后作业

  目前中外文化贸易逆差值得关注。有关资料显示,文艺演出引进和派出每场收入比为10:1,出版类引进与输出比为6.84:1,版权贸易引进与输出比为10.3:1,图书版权中国引进12516项,输出仅81项,中外文化贸易额相差更是高达10倍之多。

  运用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回答,我们应怎样改变这种现状。

  3.2

  (1)要改变这种现状,除了需要我们自身不断苦练内功之外,还需要加强文化交流,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的先进文化,兼收并蓄,从而以与时俱进的积极姿态,在新形势下不断提升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内在品质。

  (2)要立足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之本,积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在开放中不断提升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第13篇

  科任任教班级 《文化生活》第三课教案设计 集体备课部分课题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中心发言人备课时间第二周上课时间第三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传播的途径,大众传媒的作用2、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教育学生说明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做文化传播的使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在保持自己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共同构筑新世纪的多元文化。 重点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难点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应该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特点,互相交流、共同发展。这一节我们进一步探究文化是如何交流、传播的问题。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4页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这些材料表现了文化在人的交流中,通过多种途径传播。 一、丰富精神世界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涵义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4-35页内容,并思考: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2、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活动。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从世界文化交流史看,印度文化传播到东南亚,在很大程度上靠印度商人,古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古希腊商人功不可没。 (2)人口迁徙。自有人类以来,人类的迁徙活动就没有停止过。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3)教育。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6-37页内容,并思考文化传播手段是如何变化发展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看到,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传播媒介简称为传媒。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如今,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从汉代张差事出使西域到晋朝法显的南亚之行,从唐朝玄类西行到明代郑和下西洋,历代志士仁人、学者高僧、工役商贾不远万里、不避艰险的文化之旅,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8页“相关连接”内容,并思考这些文化传播活动的启示?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全球范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便捷。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课堂总结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和手段,知道了文化在各种交往活动中传承、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文化的传承有重大作用,要推进全球文化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第14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1) 文化传播的途径,大众传媒的作用

  理解:(1) 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教育学生明白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做文化传播的使者。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

  二、【重点、难点】:

  1.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

  三、【方法点津】:

  (1)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四、【教学建议】教学中通过展示文化素材和实例,让学生感悟交流、传播的必要性

  五、【教学过程】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应该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特点,互相交流、共同发展。这一节我们进一步探究文化是如何交流、传播的问题。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课堂探究:(1)旅游归来,介绍异国他乡的风俗人情、奇闻趣事;阖家团聚,高谈阔论各自的所见所闻;独居一室,打开收音机收听节目……这些现象具有哪些共同特点?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属于文化传播?

  (2)你能归纳出文化传播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吗?

  ◇ 探究提示:(1)这些现象都属于文化传播,通过这些活动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等。生活中朋友聚会、参加娱乐活动、在家上网看电视等,都属于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主要方式有: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文化娱乐活动等。

  1.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那么何为文化传播?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

  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活动

  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地处印度西北的东西商道一著名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成为后代印度、希腊、波斯和中国四大文化汇合交融的枢纽。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的印度《政事论》一书中,论述了支那(指中国的秦朝)及丝织品。随着各自国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在以后的数个世纪里,两国的联系比较频繁,除丝绸之路外,两国贸易往来的主要通道有:滇缅道、西藏道、安南道和海南道(水路)。商路的开通,贸易的往来,促进了两国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印度的天文学、数学、音乐、舞蹈、建筑艺术、制糖等,对中国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中国的石窟艺术、佛塔的建造和佛教美术等,就是直接受到印度佛教文化熏陶的杰作。同时中国对印度文化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如哲学、科学技术等方面。总之,中印古代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与两国问频繁的贸易往来分不开。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织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等输入中国。

  ◇课堂探究: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是否依然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探究提示:(1)商业活动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文化传播就是其重要的功能。

  (2)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不但保留了原有的文化传播功能,而且在文化传播方面增添了新的内容,有利于推动当今社会文化交流与传播。

  (3)我们以广告为例说明当今世界商业活动具有的重要文化传播功能。广告是什么,顾名恩义,就是广而告之。广告是文化,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在介绍商品知识的同时,向人们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广告是桥梁,它连接生产和消费,辅佐企业开拓市场,又引导人们适时消费;广告是信息,它像潮水般向人们涌来。电视连续不断在播映,报刊连篇累牍在刊登,广播络绎不绝在放送,网络铺天盖地在显示……假如,现实生活中没有广告,人们也是很难受的。因为生产的发展,社会的时尚,生活的消费,临时的急需,等等,统统失去了向导。况且,没有广告和言语的赞助商,就会没有出色的新闻,没有感人的连续剧,没有精彩的体育竞赛,生活就显得没有色彩。广告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的广告标版,成为国内商家的必争之地,就可想而知了。须知,广告是一种导向,它以瞬息万变的节奏和无所不包的信息引导人们感受现代气息,拓宽人们的生活视野;广告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使人们不断创新生活文化观。

  (2)人口迁徙

  自有人类以来,人类的迁徙活动就没有停止过。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伊斯兰教的传播,移民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7~11 世纪,大批阿拉伯们半岛居民移居到阿拉们帝国各个地区,其中,移民最多的是两河流域和埃及,随着移民对伊斯兰教的传播,伊斯兰教迅速成为当地主要的宗教。

  ◇课堂探究:我同历史卜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清你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指出它们对文化变迁产生的影响。

  ◇探究提示:中国古代,由于天灾人祸不断,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两晋之际,由于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山东、山西沦为主战场。永嘉之乱后的人口流动,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高潮发生在唐朝的安史之乱以后,大批北方人涌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随着大批北人南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以风俗习惯为例,南迁的北人给南方带去了很多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南北风俗的融合,如南宋都城?临安,即使是南方本地人开的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方人吃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方风尘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总之,人口的迁徙,对文化的融合和文化的变迁起了重要作用。

  (3)教育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牛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唐、宋、元、明时期,朝鲜曾派遣大批学生来中国留学。仅公元840年一年之内,从唐朝回国的留学生就达105人。很多朝鲜留学生在中国考试及第,长期居留,最著名的有崔致远等。

  从明代起,中俄两国正式开始交往。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之后,俄国派遣的来华留学生和来华传教士以及中国旅居俄罗斯的华侨和留学生,成为中国文化传入俄国以及中俄文化交流的媒介。

  唐朝时,日本共派遣唐使近20次,最大规模时一次派遣约650人,最少时也有120人。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的经学、佛学、医学、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建筑、手工艺术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文化交流达到了顶峰,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日本社会的全面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外留学生更是对传播各自民族的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看到,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1.传媒及其发展

  所谓传媒,就是传播媒介。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即使同一种传媒手段,也有很大的变化,甚至出现了质的飞跃,如印刷术,我们祖先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几经演进后发展到铅合金铸字。铸字和排版都离不开高温,于是,“铅”与“火”和印刷业结下了不解之缘。20世纪末,激光照排技术不断成熟,具有效率高、周期短、版面灵活、字库齐全等优势。激光照排是激光与电子的结合,它逐渐在印刷行业中取代铅排,意味着印刷业从“铅与火”的时代步入了“光与电”的时代。

  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如今,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电视是人类20世纪的一项伟大的发明,电视已经成为一种利用最广泛、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传播工具。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播资讯。它作为大众传媒,快的速度播报新闻、预报天气、播放广告以及进行现场直播,为人们获得信息提供了快捷方式,人们从此可以坐在家里了解多姿多彩、瞬息万变的世界。电视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把世哥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包括美术和音乐作品)展示给世人。电视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美术品可以走下圣殿,音乐会可以步人家庭。从此,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课堂探究:你能用哪些方式搜集资料?比一比它们各自的特点。

  ◇探究提示:我们可以通过人际交往,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欣赏电视、上网查询、发送手机短信、阅读电子读物等方式来搜集资料。

  其特点为:人际传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具有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

  报纸、杂志、书籍等,可以通过扫描、编排处理后,显示在互联网上,供广大读者使用。

  电视提供了动态画面和缤纷的色彩,使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变得更生动、形象和真实。

  互联网具有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

  手机短信用精练的语言传达丰富多彩的内容,不仅具有娱乐性,还具有情感性、艺术性耙哲理性,让人回味无穷。

  电子读物实现了文字、图像、声音的完关结合,使人在看图阅文的同时可以听音乐、写文章、做笔记、复制文件等等。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灿烂辉煌。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发明了指南针;东汉时期发明了造纸术;唐、宋时分别发明了火药和印刷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不仅对中国文明历史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人类文明进程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此外,还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评论家和艺术家,他们的影响至今犹存,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举世公认。中华文明曾彪炳寰宇,震烁古今,辐射亚洲,远播世界。

  中国古代文化以其内涵丰富、水平先进确立了在亚洲地区的领先地位,提高了对周边国家的吸引力,再加上地理交通条件的便利,使得古代中国与亚洲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周边各国,或是通过政府组织形式,或是通过民间交往途径,积极学习吸收中国文化,因此在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有着深深的中国文化烙印。中国文化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了充实和完善。中日两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总的来说,从古代到近代,日本接受中国文化占主要地位。在汉字传入口本之前,日本没有文字。汉字和儒学传入日本,对口本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特别是在几次重要历史时期产生的影响尤其重大。如7世纪的大化改新,12世纪镰仓时代至16世纪中叶室町时代,日本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宋明理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日本统治者,在商品经济发展情况下意识形态方面发展的需要。17世纪初建立的德川幕府把朱子理学确立为官方哲学,德川幕府后期兴盛阳明学,则反映了日本小地主和市民阶级变革社会现状,要求富国强兵的强烈愿望,从而成为颠覆幕府的催化剂。

  文化应是多元化的,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是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会中发展并壮大的。中国文化也是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融会各民族文化,同时与外来文化不断碰撞、不断交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而成长起来的。中国文化在向世界广泛传播的同时,也经受了几次外来文化的冲撞,如佛教东来,基督教东渐,鸦片战争以后近代西方文明与古老东方文明的全面冲突,等等。

  16世纪后期到17世纪上半叶,随着天主教耶稣会传教上来华传教,西方科学技术开始传人中国。意大利人利玛窦带来了世界地图,图上标有世界上所有大小国家的位置和它们的疆域范围,并附有中文注释,传播了地球为球体、世界上有五大洲与地球可划分为南北寒带、南北温带和热带等地理方面的学说。许多名词如赤道、北极、南极、亚洲、欧洲、地中海、大西洋等译名,一直沿用至今。这是西方近代科学中的地理学最早传至中国。

  ◇课堂探究: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你还能提供哪些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

  ◇探究提示:5世纪,大和国统一了日本,积极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7世纪初,日本遣使与隋通好。唐朝时,日本共派来遣唐使近20次,最大规模时一次派遣约650人,最少时也有120人。赴日本的唐朝僧人鉴真和尚几经波折,终抵日本,带去了佛教、建筑、雕刻、绘画、医药及文学方面的知识。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的经学、佛学、医字、叉学艺术、天文历法、建筑、手工业技术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文化交流达到了顶峰,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日本社会的全面发展。如大化改新,利用儒学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并以中国的政治机构为蓝本建立官僚制度,确立了以儒学为基调的律令政治。

  三国时期,诸葛亮把汉族先进的农耕技术经西南边境少数民族,传入缅甸,诸葛亮因而受到缅甸人民的尊敬,缅甸境内还建有供奉诸葛亮的武侯庙。在中国与意大利的文化交流中,传教士起了巨大作用。在众多传教士中,利玛窦是最突出的。利玛窦奉耶稣会之命来华,为了结交中国的学者和官吏,他苦心钻研儒学,易僧服,改作儒生打扮,并自称儒者。利玛窦在华共生活了28年,其中在北京住了XX年,出版了《四书》的拉丁文译本,这是儒家经典最早译成西方文字的文本。孔予思想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于16世纪末传入意大利,曾在意大利思想界和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继利玛窦之后,大批意大利传教士接踵来华。

  元朝时,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达20年,回国后写出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成为有史以来西方人撰写的详细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著作。

  2.做传播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革命以及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现代网警生活的形成,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与交流着。争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但没有被遗忘,反而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交融中,在时代的发展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己,获得了更为旺盛的生命力,取得了符合时尊潮流的新发展,形成了多变的学界文化。因此,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

  ◇本课小结:

  学习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同样须把握三点:一是文化传播有多种方式和途径,二是文化传播有多种媒体和手段,三是现代大众传媒对文化传播的作用。在把握以上内容同时,还要把握两框之间的内在联系,正是由于文化的多样性,才有了文化传播的需求,才会使社会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

  1.运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角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既要看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又要认识到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反对排斥异文化和盲目崇拜异文化的错误倾向。既要看到旧的传媒的文化传播作用,又要高度关注大众传媒的独特作用。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人类历史进入到新世纪,文化的交流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总体看来,各种文化间的相互沟通、交流、理解与融合才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应当在保持自己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心态,吸收其他民族、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成果,共同构筑新世纪的地界多元化。

  板书设计: 文化传播的内容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传媒及其发展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及其作用

  文化传播的作用

  文化交流

  文化传播的使者

  六.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孔子学院,作为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平台,向世界展示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这表明( )

  a.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b.中华文化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来文化

  c.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d.儒家思想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2.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这说明( )

  ①中国文化要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②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交流就是为了文化创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 XX年10月,第31届世界戏剧节在南京举行,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个剧目登台亮相,赢得了广泛好评。这表明( )

  a.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c.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走向同一

  d.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4.德国地理学家冯?李希霍芬将中亚与中国进行丝绸贸易的商道称为“丝绸之路”。然而,商人们运输的不仅仅是商品,在进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古希腊的哲学、科学,中国的印刷术,阿拉伯人的数学等文化也相互交流。这充分印证了在很长的人类历史中( )

  a.文化从产生就处于传承和创新状态 b.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古代的商人们都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

  d.不同文化既冲突又共处,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

  5.电影《刮痧》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中国许姓老人到美国探亲,他发现孙子发高烧,因不识药瓶上的英文,无法给孙子吃药,只能采用中国传统的治疗方法——刮痧。当其孙子不慎摔伤被送往医院救治时,美国医生发现孩子背部有刮痕,认为是受家庭暴力虐待所致。许家因此被告了法庭,于是引发了一场“虐待儿童”的官司。最后,这种治疗方法得到法庭的理解,消除了误会。根据这则故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西医乃至中西文化存在差异

  b.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思维方式

  c.文化交流就是要消除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

  d.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6.“传道、授业、解惑”体现了( )

  a.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c.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d.远程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7.秦国攻灭楚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派50万官兵驻扎岭南地区。这使得相当一部分中原人留在了粤东北地区,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统一中国后,为了戍边和开发新区,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其中最著名的北戍五原、云中,南戍五岭,人数近百万,对长城沿线和华南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上述材料体现的文化传播途径是( )

  a.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战争是文化传播的根本途径 d.古代商贸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8.第ll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观看了转播;第14届奥运会,英国广播公司以3 000美元获得电视转播权,伦敦周围80千米内约有50万人观看了转播;第18届奥运会首次通过卫星向全球进行实况直播,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比赛进程,如同身临其境;第26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覆盖了21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观众达196亿人次。以上事实说明( )

  ①大众传媒已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②大众传播已取代旧的传媒

  ③大众传媒显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特大功能

  ④大众传媒克服了旧的传媒的局限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下列活动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的是( )

  ①汉代张骞出使西域②唐朝玄奘西行 ③明代郑和下两洋 ④丝绸之路开通⑤访问南美⑥中国在法国举办“中国文化年,,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0.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开展以来,给老、少、边地区送去了知识和技术,为这些地区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大学生支援着送文化下乡作为一种文化活动主要是文化 的过程( )

  a.生产 b.传播 c.积累 d.交流

  (二)问答题

  11.由报刊到广播、电视、电脑甚至发展到在手机上读新闻、看电视、电影,大众传媒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球范围内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方便、快捷。

  (1)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给大众传媒手段带来了哪些变化?

  (2)面对全球化趋势,在文化交流上我们应该怎样做?

  五.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近年来,随着先进的通信工具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人们之间的信息传递、情感交流越来越依赖于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这说明大众传媒已经成为_______的重要手段。( )

  a.文化产业发展 b.传统文化建设 c.大众文化创新 d.现代文化传播

  2.培根认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培根这句话表明( )

  ①知识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②任何知识文化都会推动社会进步③文化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文化的传播④知识文化具有继承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在日益发展的文化交流中,我们要 ( )

  ①将国外一切文化传统都吸收过来②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③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努力成为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 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直言不讳地说:“政府要大力推动美国电影走向世界,因为好莱坞的电影走到哪里就能把美国的价值观念和商业利益带到哪里”。这表明 ( )

  a.文化产品贸易就是为了进行文化传播b.文化产品贸易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c.只有文化产品贸易才能进行文化的传播,其他贸易形式则不能

  d.我们必须据美国电影于国门之外

  5. 以展示中、日、韩文化交流为主体的第九届“亚洲艺术节”在江苏南京举行,本届艺术节以“展示灿烂文化、拓宽人文交流、增进人民友谊、满足大众需要”为宗旨。亚洲艺术节的举办 ( )

  ①有利于亚洲各国对外文化开放与交流②有利于缩小亚洲各国之间“理解逆差”③是增进亚洲各国人民相互了解,促进友谊的重要桥梁

  ④符合亚洲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问答题

  6.自从1992年麦当劳在北京腹地王府井开了第一家分店之后,麦当劳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之一被中国的广大年轻人接受;以此同时,世界各国开设的“孔子学院”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远播到世界的许多角落。

  辨题: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就是为了传播本国的民族文化。

  第三课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参考答案

  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5 addbc 6----10 cbcdb

  (二)问答题

  11.(1)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其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2)人们既要更加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华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5 dcbbd

  (二)问答题

  6. 答案:①文化交流,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互相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等活动。文化的交流从来就是双向的。②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与传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频繁密集,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③开展文化交流,既是为了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促进本国民族文化发展和繁荣,也是为了主动推动本国文化走向世界。传播民族文化,增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民族形象,提高在国际竞争中的综合实力。因而,上述观点对文化交流的理解是片面的。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第15篇

  一、【课程标准】:

  2.8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评估它们各自的特点;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

  二、【新课教学】: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课堂探究:(1)旅游归来,介绍异国他乡的风俗人情、奇闻趣事;阖家团聚,高谈阔论各自的所见所闻;独居一室,打开收音机收听节目……这些现象具有哪些共同特点?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属于文化传播?

  (2)你能归纳出文化传播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吗?

  ◇探究提示:(1)这些现象都属于文化传播,通过这些活动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等。生活中朋友聚会、参加娱乐活动、在家上网看电视等,都属于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主要方式有: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文化娱乐活动等。

  1.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那么何为文化传播?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

  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活动

  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地处印度西北的东西商道一著名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成为后代印度、希腊、波斯和中国四大文化汇合交融的枢纽。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的印度《政事论》一书中,论述了支那(指中国的秦朝)及丝织品。随着各自国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在以后的数个世纪里,两国的联系比较频繁,除丝绸之路外,两国贸易往来的主要通道有:滇缅道、西藏道、安南道和海南道(水路)。商路的开通,贸易的往来,促进了两国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印度的天文学、数学、音乐、舞蹈、建筑艺术、制糖等,对中国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中国的石窟艺术、佛塔的建造和佛教美术等,就是直接受到印度佛教文化熏陶的杰作。同时中国对印度文化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如哲学、科学技术等方面。总之,中印古代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与两国问频繁的贸易往来分不开。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织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等输入中国。

  ◇课堂探究: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是否依然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探究提示:(1)商业活动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文化传播就是其重要的功能。

  (2)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不但保留了原有的文化传播功能,而且在文化传播方面增添了新的内容,有利于推动当今社会文化交流与传播。

  (3)我们以广告为例说明当今世界商业活动具有的重要文化传播功能。广告是什么,顾名恩义,就是广而告之。广告是文化,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在介绍商品知识的同时,向人们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广告是桥梁,它连接生产和消费,辅佐企业开拓市场,又引导人们适时消费;广告是信息,它像潮水般向人们涌来。电视连续不断在播映,报刊连篇累牍在刊登,广播络绎不绝在放送,网络铺天盖地在显示……假如,现实生活中没有广告,人们也是很难受的。因为生产的发展,社会的时尚,生活的消费,临时的急需,等等,统统失去了向导。况且,没有广告和言语的赞助商,就会没有出色的新闻,没有感人的连续剧,没有精彩的体育竞赛,生活就显得没有色彩。广告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的广告标版,成为国内商家的必争之地,就可想而知了。须知,广告是一种导向,它以瞬息万变的节奏和无所不包的信息引导人们感受现代气息,拓宽人们的生活视野;广告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使人们不断创新生活文化观。

  (2)人口迁徙

  自有人类以来,人类的迁徙活动就没有停止过。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伊斯兰教的传播,移民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7~11世纪,大批阿拉们半岛居民移居到阿拉们帝国各个地区,其中,移民最多的是两河流域和埃及,随着移民对伊斯兰教的传播,伊斯鼍教迅速成为当地主要的宗教。

  ◇课堂探究:我同历史卜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清你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指出它们对文化变迁产生的影响。

  ◇探究提示:中国古代,由于天灾人祸不断,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两晋之际,由于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山东、山西沦为主战场。永嘉之乱后的人口流动,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高潮发生在唐朝的安史之乱以后,大批北方人涌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随着大批北人南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以风俗习惯为例,南迁的北人给南方带去了很多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南北风俗的融合,如南宋都城•临安,即使是南方本地人开的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方人吃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方风尘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总之,人口的迁徙,对文化的融合和文化的变迁起了重要作用。

  (3)教育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m: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教育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文化传播是教育的重要功能。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牛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唐、宋、元、明时期,朝鲜曾派遣大批学生来中国留学。仅公元840年一年之内,从唐朝回国的留学生就达105人。很多朝鲜留学生在中国考试及第,长期居留,最著名的有崔致远等。

  从明代起,中俄两国正式开始交往。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之后,俄国派遣的来华留学生和来华传教士以及中国旅居俄罗斯的华侨和留学生,成为中国文化传入俄国以及中俄文化交流的媒介。

  唐朝时,日本共派遣唐使近20次,最大规模时一次派遣约650人,最少时也有120人。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的经学、佛学、医学、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建筑、手工艺术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文化交流达到了顶峰,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日本社会的全面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外留学生更是对传播各自民族的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课堂练习:

  1.“传道、授业、解惑”体现了

  a.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c.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d.远程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答案:c

  解析:“传道、授业、解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主要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获取不同知识,a、b、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2.下列活动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是

  ①古代商旅活动②网络互动③教育④人口迁徙⑤红色旅游⑥科考队南极考察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⑥

  答案:c

  解析:⑥为单纯的科研活动,故不选。

  3.秦国攻灭楚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派50万官兵驻扎岭南地区。这使得相当一部分中原人留在了粤东北地区,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统一中国后,为了戍边和开发新区,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其中最著名的北戍五原、云中,南戍五岭,人数近百万,对长城沿线和华南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上述材料体现的文化传播途径是

  a.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战争是文化传播的根本途径

  d.古代商贸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答案:b

  解析:材料明显体现了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看到,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1.传媒及其发展

  所谓传媒,就是传播媒介。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即使同一种传媒手段,也有很大的变化,甚至出现了质的飞跃,如印刷术,我们祖先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几经演进后发展到铅合金铸字。铸字和排版都离不开高温,于是,“铅”与“火”和印刷业结下了不解之缘。20世纪末,激光照排技术不断成熟,具有效率高、周期短、版面灵活、字库齐全等优势。激光照排是激光与电子的结合,它逐渐在印刷行业中取代铅排,意味着印刷业从“铅与火”的时代步入了“光与电”的时代。

  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如今,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电视是人类20世纪的一项伟大的发明,电视已经成为一种利用最广泛、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传播工具。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播资讯。它作为大众传媒,快的速度播报新闻、预报天气、播放广告以及进行现场直播,为人们获得信息提供了快捷方式,人们从此可以坐在家里了解多姿多彩、瞬息万变的世界。电视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把世哥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包括美术和音乐作品)展示给世人。电视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美术品可以走下圣殿,音乐会可以步人家庭。从此,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课堂探究:你能用哪些方式搜集资料?比一比它们各自的特点。

  ◇探究提示:我们可以通过人际交往,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欣赏电视、上网查询、发送手机短信、阅读电子读物等方式来搜集资料。

  其特点为:人际传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具有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

  报纸、杂志、书籍等,可以通过扫描、编排处理后,显示在互联网上,供广大读者使用。

  电视提供了动态画面和缤纷的色彩,使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变得更生动、形象和真实。

  互联网具有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

  手机短信用精练的语言传达丰富多彩的内容,不仅具有娱乐性,还具有情感性、艺术性耙哲理性,让人回味无穷。

  电子读物实现了文字、图像、声音的完关结合,使人在看图阅文的同时可以听音乐、写文章、做笔记、复制文件等等。

  ◇课堂练习:

  第ll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观看了转播;第14届奥运会,英国广播公司以3000美元获得电视转播权,伦敦周围80千米内约有50万人观看了转播;第18届奥运会首次通过卫星向全球进行实况直播,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比赛进程,如同身临其境;第26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覆盖了21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观众达196亿人次。以上事实说明

  ①大众传媒已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②大众传播已取代旧的传媒③大众传媒显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特大功能④大众传媒克服了旧的传媒的局限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新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多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②舍去,应选c。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灿烂辉煌。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发明了指南针;东汉时期发明了造纸术;唐、宋时分别发明了火药和印刷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不仅对中国文明历史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人类文明进程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此外,还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评论家和艺术家,他们的影响至今犹存,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举世公认。中华文明曾彪炳寰宇,震烁古今,辐射亚洲,远播世界。

  中国古代文化以其内涵丰富、水平先进确立了在亚洲地区的领先地位,提高了对周边国家的吸引力,再加上地理交通条件的便利,使得古代中国与亚洲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周边各国,或是通过政府组织形式,或是通过民间交往途径,积极学习吸收中国文化,因此在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有着深深的中国文化f{勺_烙印。中国文化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了充实和完善。中日两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总的来说,从古代到近代,日本接受中国文化占主要地位。在汉字传入口本之前,日本没有文字。汉字和儒学传入日本,对口本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特别是在几次重要历史时期产生的影响尤其重大。如7世纪的大化改新,12世纪镰仓时代至16世纪中叶室町时代,日本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宋明理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日本统治者,在商品经济发展情况下意识形态方面发展的需要。17世纪初建立的德川幕府把朱子理学确立为官方哲学,德川幕府后期兴盛阳明学,则反映了日本小地主和市民阶级变革社会现状,要求富国强兵的强烈愿望,从而成为颠覆幕府的催化剂。

  文化应是多元化的,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是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会中发展并壮大的。中国文化也是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融会各民族文化,同时与外来文化不断碰撞、不断交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而成长起来的。中国文化在向世界广泛传播的同时,也经受了几次外来文化的冲撞,如佛教东来,基督教东渐,鸦片战争以后近代西方文明与古老东方文明的全面冲突,等等。

  16世纪后期到17世纪上半叶,随着天主教耶稣会传教上来华传教,西方科学技术开始传人中国。意大利人利玛窦带来了世界地图,图上标有世界上所有大小国家的位置和它们的疆域范围,并附有中文注释,传播了地球为球体、世界上有五大洲与地球可划分为南北寒带、南北温带和热带等地理方面的学说。许多名词如赤道、北极、南极、亚洲、欧洲、地中海、大西洋等译名,一直沿用至今。这是西方近代科学中的地理学最早传至中国。

  ◇课堂探究: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你还能提供哪些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

  ◇探究提示:5世纪,大和国统一了日本,积极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7世纪初,日本遣使与隋通好。唐朝时,日本共派来遣唐使近20次,最大规模时一次派遣约650人,最少时也有120人。赴日本的唐朝僧人鉴真和尚几经波折,终抵日本,带去了佛教、建筑、雕刻、绘画、医药及文学方面的知识。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的经学、佛学、医字、叉学艺术、天文历法、建筑、手工业技术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文化交流达到了顶峰,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日本社会的全面发展。如大化改新,利用儒学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并以中国的政治机构为蓝本建立官僚制度,确立了以儒学为基调的律令政治。

  三国时期,诸葛亮把汉族先进的农耕技术经西南边境少数民族,传入缅甸,诸葛亮因而受到缅甸人民的尊敬,缅甸境内还建有供奉诸葛亮的武侯庙。在中国与意大利的文化交流中,传教士起了巨大作用。在众多传教士中,利玛窦是最突出的。利玛窦奉耶稣会之命来华,为了结交中国的学者和官吏,他苦心钻研儒学,易僧服,改作儒生打扮,并自称儒者。利玛窦在华共生活了28年,其中在北京住了XX年,出版了《四书》的拉丁文译本,这是儒家经典最早译成西方文字的文本。孔予思想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于16世纪末传入意大利,曾在意大利思想界和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继利玛窦之后,大批意大利传教士接踵来华。

  元朝时,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达20年,回国后写出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成为有史以来西方人撰写的详细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著作。

  2.做传播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革命以及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现代网警生活的形成,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与交流着。争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但没有被遗忘,反而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交融中,在时代的发展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己,获得了更为旺盛的生命力,取得了符合时尊潮流的新发展,形成了多变的学界文化。因此,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

  ◇课堂练习:

  1.下列活动有利于推动巾华优秀文化传播的是

  ①汉代张骞出使西域②唐朝玄奘西行③明代郑和下两洋④丝绸之路开通⑤访问南美⑥中国在法国举办“中国文化年,,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d

  解析: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到晋朝法显的南亚之行,从唐朝玄奘西行到明代郑和下西洋,历代志士仁人、学者高僧、工役商贾不远7)-里、不避艰险的文化之旅,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故①②③④应选,而今天的出访和中国文化年的举办同样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故⑤⑥入选。

  2.XX年10月至XX年7月,中国在法国成功地举办了“中国文化年”,XX年10月至XX年7月法国在中国举办“法国文化年”。

  结合课本文化交流有关知识回答这种互办文化年的意义。

  答案:(1)中国在法国举办“中国文化年”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增强了法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

  (2)法国在中国举办“法国文化年”有利于法国优秀文化的传播,加深了中国人民对法国的了解。

  (3)中法文化传播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解析:中法两国互办文化年,是中法两国文化传播的盛事,同时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故在回答本题时要突出文化传播的意义,同时不忽视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本课小结:

  1.本课宏观把握捷径:本课共分四个框题6个目题。

  学习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总体上重点把握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二是文化多样性是文化魅力之所在,三是文化多样性是文化繁荣的前提。学习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同样须把握三点:一是文化传播有多种方式和途径,二是文化传播有多种媒体和手段,三是现代大众传媒对文化传播的作用。在把握以上内容的同时,还要把握两框之间的内在联系,正是由于文化的多样性,才有了文化传播的需求,才会使社会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

  2.运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角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既要看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又要认识到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反对排斥异文化和盲目崇拜异文化的错误倾向。既要看到旧的传媒的文化传播作用,又要高度关注大众传媒的独特作用。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人类历史进入到新世纪,文化的交流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总体看来,各种文化间的相互沟通、交流、理解与融合才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应当在保持自己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心态,吸收其他民族、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成果,共同构筑新世纪的地界多元化。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第16篇

  课

  题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20 年 月 日星期

  课程标准

  内容目标

  提示与建议2.8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评估它们各自的特点;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文化传播有多种途径;传播和借鉴对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讨论:“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承的影响”。◆教育具有选择、整理、传递、保存、改造和创造文化的重要功能;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远影响。◆演示:学习型社会的特点。

  教 学 目 标

  1.知识目标:◇识记:文化传播含义、途径和主要手段。 ◇理解:明确不同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播的深刻影响。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2.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做传播中华文化使者的现实意义。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知道文化传播的含义和途径和主要手段的基础上,感悟信息技术的进步对自身学习和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中外文化,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争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重点

  大众传媒及其作用

  难点如何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启发、学生自主阅读与合作探究。

  教学进程

  预 设

  即时

  点评

  导

  入

  新

  课师: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应该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特点,互相交流、共同发展。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多种多样的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相互交流。文化的交流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由此可见,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很重要的。这一框我们进一步探究文化的交流、传播问题。

  教

  学

  过

  程(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板书)在我们的生活中,文化传播的现象无处不在。请同学们列举具体事例说明文化传播现象。课堂探究(p34)(ppt出示):◇旅游归来,介绍异国他乡的风俗人情、奇闻趣事;◇阖家团聚,高谈阔论各自的所见所闻;◇独居一室,打开收音机收听节目;……(1)这些现象具有哪些共同特点?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属于文化传播? (2)你能归纳出文化传播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吗?生:(思考讨论)◇ 探究提示:(1)这些现象都属于文化传播,通过这些活动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等。生活中朋友聚会、参加娱乐活动、在家上网看电视等,都属于文化传播。(2)文化传播主要方式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师:那么,文化传播是什么呢?1.文化传播的含义(板书)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那么何为文化传播?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生活中文化传播普遍存在,那么,文化传播途径主要有哪几种呢?2.文化传播的途径(板书)(1)商业活动——有效途径(板书)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从世界文化交流史看,印度文化传播到东南亚,在很大程度上靠印度商人;古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古希腊商人功不可没。课堂探究(p35)(ppt出示):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织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等输入中国。如 “阿拉伯数字1、2、3、4……”,其实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由阿拉伯商人带到西方(欧洲),西方人认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其实这是文化的错位,这也是商人的一大贡献。由此可见,商人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是否依然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生:(思考讨论)◇探究提示:(1)商业活动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文化传播就是其重要的功能。 (2)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不但保留了原有的文化传播功能,而且在文化传播方面增添了新的内容,有利于推动当今社会文化交流与传播。(3)我们以广告为例说明当今世界商业活动具有的重要文化传播功能。广告是文化,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在介绍商品知识的同时,向人们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广告是桥梁,它连接生产和消费,辅佐企业开拓市场,又引导人们适时消费;广告是信息,它像潮水般向人们涌来。电视连续不断在播映,报刊连篇累牍在刊登,广播络绎不绝在放送,网络铺天盖地在显示……假如,现实生活中没有广告,人们的生活和企业的生产是很难的。因为生产的发展,社会的时尚,生活的消费,临时的急需,等等,统统失去了向导。况且,没有广告及赞助商,就会没有出色的新闻,没有感人的连续剧,没有精彩的体育竞赛,生活就显得没有色彩。广告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的广告标版,成为国内商家的必争之地,就可想而知了。须知,广告是一种导向,它以瞬息万变的节奏和无所不包的信息引导人们感受现代气息,拓宽人们的生活视野;广告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使人们不断创新生活文化观。师:文化传播还有哪些途径呢?(2)人口迁徙——重要途径之一(板书)自有人类以来,人类的迁徙活动就没有停止过。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说,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课堂探究(p35)(ppt出示):◇秦国攻灭楚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派50万官兵驻扎岭南地区。这使得相当一部分中原人留在了粤东北地区,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统一中国后,为了戍边和开发新区,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其中最著名的北戍五原、云中,南戍五岭,人数近百万,对长城沿线和华南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请你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指出它们对文化变迁产生的影响。生:(思考讨论)◇探究提示:中国古代,由于天灾人祸不断,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两晋之际,由于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山东、山西沦为主战场。永嘉之乱后的人口流动,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高潮发生在唐朝的安史之乱以后,大批北方人涌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随着大批北人南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以风俗习惯为例,南迁的北人给南方带去了很多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南北风俗的融合,如南宋都城临安,即使是南方本地人开的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方人吃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方风尘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总之,人口的迁徙,对文化的融合和文化的变迁起了重要作用。师:以上我们共同探究商人的贸易活动和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十分重视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3)教育———又一重要途径(板书)师:我们如何认识“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①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②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牛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举例:中国青年报北京XX年5月28日电。据统计,截至XX年12月31日,XX年全年共有来自184个国家和地区的162695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19所高等学校和其他教学 、科研机构学习。韩国、日本、美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是来华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前五位的国家。中新网XX年3月6日电:教育部日前在其官方网站公布XX年度,有关留学数据。XX年度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3.4万人,其中:国家公派5580人,单位公派7542人,自费留学12.1万人。 从1978年到XX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06.7万人。(备用例子,可让学生举例):唐、宋、元、明时期,朝鲜曾派遣大批学生来中国留学。仅公元840年一年之内,从唐朝回国的留学生就达105人。很多朝鲜留学生在中国考试及第,长期居留,最著名的有崔致远等。从明代起,中俄两国正式开始交往。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之后,俄国派遣的来华留学生和来华传教士以及中国旅居俄罗斯的华侨和留学生,成为中国文化传入俄国以及中俄文化交流的媒介。唐朝时,日本共派遣唐使近20次,最大规模时一次派遣约650人,最少时也有120人。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的经学、佛学、医学、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建筑、手工艺术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文化交流达到了顶峰,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日本社会的全面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外留学生更是对传播各自民族的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与文化传播是两个相互交融、密不可分的范畴,尤其是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活动越来越多地借助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实现跨时空的学与教,从而与信息时代的文化传播更加难舍难分地融为一体。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6-37页内容,并思考文化传播手段是如何变化发展的?(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板书)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看到,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1.传媒及其发展(板书)学生活动:阅读教材36-37页内容,并思考文化传播手段是如何变化发展的?所谓传媒,就是传播媒介。发展: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口语阶段:主要是通过手势动作、民间歌谣、街头巷议等方式来传递某种意向或情感。文字阶段:主要是以祖先创造的文字来传承知识和经验。印刷阶段:主要是以我国发明的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德国人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机来传播知识。电子和网络阶段:主要是借助于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杂志、书籍、手机、电子读物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即使同一种传媒手段,也有很大的变化,甚至出现了质的飞跃,如印刷术——p36相关链接(文字与图片),我们祖先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几经演进后发展到铅合金铸字。铸字和排版都离不开高温,于是,“铅”与“火”和印刷业结下了不解之缘。20世纪末,激光照排技术不断成熟,具有效率高、周期短、版面灵活、字库齐全等优势。激光照排是激光与电子的结合,它逐渐在印刷行业中取代铅排,意味着印刷业从“铅与火”的时代步入了“光与电”的时代。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板书)师: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课堂探究(p36)(ppt出示):◇结合现实生活,请同学们探究“大众传媒的标志是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现代大众传媒的手段有哪些?”◇生活在现代社会,对于各种文化传播方式的特点,同学们有切身的感受。请比一比 p36列举的各种文化传播方式的特点,并说说你能用哪些方式搜集资料?生:(思考讨论)◇探究提示:◇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的传媒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杂志、书籍、手机、电子读物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其特点为:口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具有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报纸、杂志、书籍等,可以通过扫描、编排处理后,显示在互联网上,供广大读者使用;电视提供了动态画面和缤纷的色彩,使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变得更生动、形象和真实;(备用例子,可让学生举例):电视是人类20世纪的一项伟大的发明,电视已经成为一种利用最广泛、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传播工具。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播资讯。它作为大众传媒,快的速度播报新闻、预报天气、播放广告以及进行现场直播,为人们获得信息提供了快捷方式,人们从此可以坐在家里了解多姿多彩、瞬息万变的世界。电视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包括美术和音乐作品)展示给世人。电视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美术品可以走下圣殿,音乐会可以步入家庭。从此,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互联网具有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手机短信用精练的语言传达丰富多彩的内容,不仅具有娱乐性,还具有情感性、艺术性和哲理性,让人回味无穷;电子读物实现了文字、图像、声音的完美结合,使人在看图阅文的同时可以听音乐、写文章、做笔记、复制文件,等等。我们可以通过口语,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欣赏电视、上网查询、发送手机短信、阅读电子读物等方式来搜集资料。如今,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教师活动)过渡:文化多种多样,传播的途径也日益丰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我们也不断吸取别国优秀的文化。今天我们每一位青年学生应该如何做呢?(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板书)1.作用: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板书)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灿烂辉煌。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发明了指南针;东汉时期发明了造纸术;唐、宋时分别发明了火药和印刷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不仅对中国文明历史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人类文明进程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此外,还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评论家和艺术家,他们的影响至今犹存,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举世公认。中华文明曾彪炳寰宇,震烁古今,辐射亚洲,远播世界。◇课堂探究(p37)(ppt出示):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你还能提供哪些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 生:(思考讨论)◇探究提示:

  a.张骞出使西域;b.晋朝法显南亚之行;c.唐朝玄奘西行;d.明代郑和下西洋;e.1271年马可波罗旅行到中国,著《马可波罗行纪》,详细介绍中国;f.XX年中法文化年(结合p38相关链接简单介绍)。(备用资料,可让学生举例):5世纪,大和国统一了日本,积极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7世纪初,日本遣使与隋通好。唐朝时,日本共派来遣唐使近20次,最大规模时一次派遣约650人,最少时也有120人。赴日本的唐朝僧人鉴真和尚几经波折,终抵日本,带去了佛教、建筑、雕刻、绘画、医药及文学方面的知识。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的经学、佛学、医字、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建筑、手工业技术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文化交流达到了顶峰,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日本社会的全面发展。如大化改新,利用儒学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并以中国的政治机构为蓝本建立官僚制度,确立了以儒学为基调的律令政治。三国时期,诸葛亮把汉族先进的农耕技术经西南边境少数民族,传入缅甸,诸葛亮因而受到缅甸人民的尊敬,缅甸境内还建有供奉诸葛亮的武侯庙。在中国与意大利的文化交流中,传教士起了巨大作用。在众多传教士中,利玛窦是最突出的。利玛窦奉耶稣会之命来华,为了结交中国的学者和官吏,他苦心钻研儒学,易僧服,改作儒生打扮,并自称儒者。利玛窦在华共生活了28年,其中在北京住了XX年,出版了《四书》的拉丁文译本,这是儒家经典最早译成西方文字的文本。孔予思想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于16世纪末传入意大利,曾在意大利思想界和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元朝时,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达20年,回国后写出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成为有史以来西方人撰写的详细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著作。总之:(作用):古代中华文明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到晋朝法显的南亚之行,从唐朝玄类西行到明代郑和下西洋,历代志士仁人、学者高僧、工役商贾不远万里、不避艰险的文化之旅,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2.要求:做传播中华文化使者(板书)师: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位青年学生在世界文化交流方面应该如何做呢?列举具体事例加以说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现代网络生活的形成,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与交流着。每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但没有被遗忘,反而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交融中,在时代的发展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己,获得了更为旺盛的生命力,取得了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发展。因此,要求: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华文化交流的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备用资料,可让学生举例)如1:“感知中国”-巴西、阿根廷文化周。XX年11月在巴西、阿根廷举办“感知中国”-巴西、阿根廷文化周,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策划组织的一次面向拉美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动。这是中国与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间文化上的一次重要对话,在增进中国与巴西、阿根廷乃至拉美地区间的了解和友谊上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如2:大型国际多边文化交流活动近几年来开展得有声有色,影响日益明显。到目前为此,中国已与143个国家达成政府文化协议,签订年度文化交流计划682个,每年经文化部批准的中外文化交流项目达起左右,涵盖60-70个国家,达3万人次。1998年,中国民族乐团首次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了“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分别于1999年举办了“99巴黎·中国文化周”,XX年举办了“中华文化美国行”,XX年举办了第三届柏林“亚太周”中国主宾国活动。XX年,中国分别在埃及、墨西哥、巴拿马和比利时举办了“中国文化周”活动,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世界遗产的保护情况等。同时,每年一度的上海国际艺术节和北京国际音乐节也成为吸引各国艺术家的大型国际文化活动。部分世界一流的艺术团近年来纷纷来华访问演出。

  知识构建ppt出示:(学生活动)看图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上述知识点之间有哪些内在联系?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2.本课内容与本课第一框内容和前几课的内容有哪些联系?请把这些联系归纳出来。

  课堂总结师: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和手段,知道了文化在各种交往活动中传承、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文化的传承有重大作用,要推进全球文化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我们每一位青年学生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实例探究XX年10月至XX年7月,中国在法国成功地举办了“中国文化年”,XX年10月至XX年7月法国在中国举办“法国文化年”。结合课本文化交流有关知识回答这种互办文化年的意义。探究提示:(1)中国在法国举办“中国文化年”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增强了法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2)法国在中国举办“法国文化年”有利于法国优秀文化的传播,加深了中国人民对法国的了解。(3)中法文化传播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解析:中法两国互办文化年,是中法两国文化传播的盛事,同时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故在回答本问题时要突出文化传播的意义,同时不忽视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可用于课外探究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

初二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第)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

《老王》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1篇)

《老王》教案(精拣11第)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

教案素材设计:初二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篇)

教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第)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

《时间的脚印》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2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精拣12第)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

云南的歌会教案素材设计(精拣8篇)

云南的歌会教案(精拣8第)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

《促进民族大融合》教案设计

《促进民族大融合》教案设计《促进民族大融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经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精简6篇)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精选6篇)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篇  第六单元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精简8篇)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精选8篇)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第1篇  教学目标  1.学生应掌

 雄伟的金字塔群(精简2篇)

第1课 雄伟的金字塔群(精选2篇)第1课 雄伟的金字塔群 第1篇  第二单元 古代埃及的历史遗产  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高二历史 《宋明理学》期末知识点整理(精简2篇)

高二历史 《宋明理学》期末知识点整理(精选2篇)高二历史 《宋明理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第1篇  高二历史 《宋明理学》期

复制 微信 置顶

添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