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罗书馆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 初中数学第六册教案(精简2篇)

jingluocom

更新时间:4周前

使学生理解直线和圆的相交、相切、相离的概念。

  2.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与判定并能够灵活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及分类和化归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概念。

  2.难点:运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及判定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提问:复习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目的:让学生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与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进行类比,以便更好的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由日出升起过程中的三个特殊位置引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

  (目的:让学生感知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并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能力)

  二.定义、性质和判定

  1.结合关于日出的三幅图形,通过学生讨论,给出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定义。

  (1)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交。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割线。

  (2)直线和圆有唯一的公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切。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切线。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

  (3)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离。

  2.直线和圆三种位置关系的性质和判定:

  如果⊙O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那么:

  (1)线l与⊙O相交 d<r

  (2)直线l与⊙O相切d=r

  (3)直线l与⊙O相离d>r

  三.例题分析:

  例(1)在Rt△ABC中,AC=3cm,BC=4cm,以C为圆心,r为半径。

  ①当r= 时,圆与AB相切。

  ②当r=2cm时,圆与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③当r=3cm时,圆与AB又是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④思考:当r满足什么条件时圆与斜边AB有一个交点?

  四.小结(学生完成)

  五、随堂练习:

  (1)直线和圆有种位置关系,是用直线和圆的个数来定义的;这也是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重要方法。

  (2)已知⊙O的直径为13cm,直线L与圆心O的距离为d。

  ①当d=5cm时,直线L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②当d=13cm时,直线L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③当d=6.5cm时,直线L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目的: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的应用)

  (3)⊙O的半径r=3cm,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d,若直线L 与⊙O至少有一个公共点,则d应满足的条件是

  (A)d=3 (B)d≤3 (C)d<3 (D)d>3

  (目的: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的应用)

  (4)⊙O半径=3cm.点P在直线L上,若OP=5 cm,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

  (A)相离(B)相切(C)相交(D)相切或相交

  (目的: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开放性思维)

  想一想: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A(-3,-4),以点A为圆心,r长为半径时,

  思考:随着r的变化,⊙A与坐标轴交点的变化情况。(有五种情况)

  六、作业:P100—2、3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执教者:刁正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直线和圆的相交、相切、相离的概念。

  2.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与判定并能够灵活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及分类和化归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概念。

  2.难点:运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及判定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提问:复习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目的:让学生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与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进行类比,以便更好的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由日出升起过程中的三个特殊位置引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

  (目的:让学生感知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并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能力)

  二.定义、性质和判定

  1.结合关于日出的三幅图形,通过学生讨论,给出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定义。

  (1)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交。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割线。

  (2)直线和圆有唯一的公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切。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切线。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

  (3)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离。

  2.直线和圆三种位置关系的性质和判定:

  如果⊙O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那么:

  (1)线l与⊙O相交 d<r

  (2)直线l与⊙O相切d=r

  (3)直线l与⊙O相离d>r

  三.例题分析:

  例(1)在Rt△ABC中,AC=3cm,BC=4cm,以C为圆心,r为半径。

  ①当r= 时,圆与AB相切。

  ②当r=2cm时,圆与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③当r=3cm时,圆与AB又是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④思考:当r满足什么条件时圆与斜边AB有一个交点?

  四.小结(学生完成)

  五、随堂练习:

  (1)直线和圆有种位置关系,是用直线和圆的个数来定义的;这也是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重要方法。

  (2)已知⊙O的直径为13cm,直线L与圆心O的距离为d。

  ①当d=5cm时,直线L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②当d=13cm时,直线L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③当d=6.5cm时,直线L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目的: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的应用)

  (3)⊙O的半径r=3cm,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d,若直线L 与⊙O至少有一个公共点,则d应满足的条件是

  (A)d=3 (B)d≤3 (C)d<3 (D)d>3

  (目的: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的应用)

  (4)⊙O半径=3cm.点P在直线L上,若OP=5 cm,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

  (A)相离(B)相切(C)相交(D)相切或相交

  (目的: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开放性思维)

  想一想: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A(-3,-4),以点A为圆心,r长为半径时,

  思考:随着r的变化,⊙A与坐标轴交点的变化情况。(有五种情况)

  六、作业:P100—2、3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 初中数学第六册教案 第2篇

  公开课教案

  授课时间: 2004.11.17早上第二节 授课班级:初三、1班 授课教师:

  教学内容: 7.7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概念。

  2. 初步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和判定及其灵活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探究,向学生渗透分类、数形结合的思

  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知识迁移的能力;

  2. 通过例题教学,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解决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从运动的观点来观察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关系、关注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主动探索,勇于发现。从而领悟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变化着的,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和性质

  教学难点: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研究及运用

  教学程序设计: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创设

  问题

  情景

  利用多媒体放映落日的动画。引导学生从公共点个数和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两方面体会直线和圆的不同位置关系。

  学生看投影并思考问题

  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中.

  

  

  

  

  今天我们学习7.7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1、通过观察直线和圆的公共点个数得出直线和圆相离、相交、相切的定义。

  2、观察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r的大小变化,类比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由圆半径和点与圆心的距离的数量关系来判定,总结得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来判定。得到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和性质。

  例1(课本第89页例)

  例2 如图,正方形ABCD,边长

  为5,AC与BD交于点O,过点

  O作EF∥AB分别交AD、BC于

  点E、F。以A为圆心, 为

  半径作圆,则⊙A与直线BD 、EF、BC位置关系怎样,说明理由。

  学生观察、讨论、概括、总结后回答

  学生讨论试解看清条件与图形做出正确的判断

  问题的提出及解决,为深刻理解直线和圆的概念做好铺垫

  类比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来得到新知识

  从多个角度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

  反馈

  训练

  应用

  提高

  练习1:教材P.90中1,2.

  练习2:在Rt△ABC中,∠C=900 ,AC=3 ,AB=5,若以C为圆心、r为半径作圆,那么

  (1)当直线AB与C相切时,r 的取值范围是

  (1)当直线AB与C相离时,r 的取值范围是

  (1)当直线AB与C相交时,r 的取值范围是

  学生在练习本上笔答,互相帮助、纠正

  培养了团结协作,相互交流的精神,也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

  小结

  提高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指导学生回答

  探究

  活动

  问题:如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6 厘米,⊙O的半径为r厘米,当圆心O从点A出发,沿着线路AB一BC一CA运动,回到点A时,⊙O随着点O的运动而移动.在⊙O移动过程中,从切点的个数来考虑,相切有几种不同的情况?写出不同情况下,r的取值范围及相应的切点个数

  .

  布置

  作业

  1、课本第101页7.3 A组第2、3题

  2、课余时间,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找出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实例,说给大家听。

  公开课教案

  授课时间: 2004.11.17早上第二节 授课班级:初三、1班 授课教师:

  教学内容: 7.7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概念。

  2. 初步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和判定及其灵活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探究,向学生渗透分类、数形结合的思

  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知识迁移的能力;

  2. 通过例题教学,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解决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从运动的观点来观察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关系、关注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主动探索,勇于发现。从而领悟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变化着的,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和性质

  教学难点: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研究及运用

  教学程序设计: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创设

  问题

  情景

  利用多媒体放映落日的动画。引导学生从公共点个数和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两方面体会直线和圆的不同位置关系。

  学生看投影并思考问题

  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中.

  

  

  

  

  今天我们学习7.7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1、通过观察直线和圆的公共点个数得出直线和圆相离、相交、相切的定义。

  2、观察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r的大小变化,类比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由圆半径和点与圆心的距离的数量关系来判定,总结得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来判定。得到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和性质。

  例1(课本第89页例)

  例2 如图,正方形ABCD,边长

  为5,AC与BD交于点O,过点

  O作EF∥AB分别交AD、BC于

  点E、F。以A为圆心, 为

  半径作圆,则⊙A与直线BD 、EF、BC位置关系怎样,说明理由。

  学生观察、讨论、概括、总结后回答

  学生讨论试解看清条件与图形做出正确的判断

  问题的提出及解决,为深刻理解直线和圆的概念做好铺垫

  类比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来得到新知识

  从多个角度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

  反馈

  训练

  应用

  提高

  练习1:教材P.90中1,2.

  练习2:在Rt△ABC中,∠C=900 ,AC=3 ,AB=5,若以C为圆心、r为半径作圆,那么

  (1)当直线AB与C相切时,r 的取值范围是

  (1)当直线AB与C相离时,r 的取值范围是

  (1)当直线AB与C相交时,r 的取值范围是

  学生在练习本上笔答,互相帮助、纠正

  培养了团结协作,相互交流的精神,也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

  小结

  提高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指导学生回答

  探究

  活动

  问题:如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6 厘米,⊙O的半径为r厘米,当圆心O从点A出发,沿着线路AB一BC一CA运动,回到点A时,⊙O随着点O的运动而移动.在⊙O移动过程中,从切点的个数来考虑,相切有几种不同的情况?写出不同情况下,r的取值范围及相应的切点个数

  .

  布置

  作业

  1、课本第101页7.3 A组第2、3题

  2、课余时间,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找出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实例,说给大家听。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

初二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第)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

《老王》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1篇)

《老王》教案(精拣11第)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

教案素材设计:初二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篇)

教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第)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

《时间的脚印》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2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精拣12第)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

云南的歌会教案素材设计(精拣8篇)

云南的歌会教案(精拣8第)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

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精简6篇)

使学生知道二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二元二次方程组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由代入法解.  3. 通过二元二次方程组解法的教学

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精拣6篇)

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通用6篇)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第1篇  教学内容  根据面积与面积之间的关系建

正弦和余弦(精拣10篇)

知识结构:本小节主要学习正弦、余弦的概念,30°、45°、60°角的正弦、余弦值,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

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精简8篇)

使学生了解圆柱的特征,了解圆柱的侧面、底面、高、轴、母线、过轴的截面等概念,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  2.使学生会

垂直于弦的直径(精拣11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①垂径定理及应用;②从感性到理性的学习能力.  难点:垂径定理的证明.  教学学习活动设计

复制 微信 置顶

添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