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则》有关资料:课文的分析和理解(通用5篇)
《两则》有关资料:课文的分析和理解 第1篇
结尾说:“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这是在两个极端之间的转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化呢?就因为胜利冲昏了头脑。
作者将蚊子、狮子按照它们各自的特征加以拟人化,显得生动有趣。
蚊子战胜狮子,作详写,蚊子败于蜘蛛,作略写,以前者反衬后者,耐人寻味。
这一则寓言,既用语言描写,又用动作描写。蚊子总是叫个不停,多用语言描写就很恰当。先写蚊子向狮子挑战:“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初听起来,蚊子“狂妄”得不可一世,目空一切了,实际上,蚊子所以敢于同兽中之王狮子较量,是因为蚊子明白它有它的优势,狮子有狮子的劣势,狮子遇上蚊子,用爪抓,不行,用牙齿咬,也不行,它的优势都发挥不了,尽管强大,却变得没有什么力量。相对地说,蚊子比狮子强得多,所以蚊子不怕狮子,敢于奚落它。蚊子貌似口出狂言,实际上包含了智慧。开头用否定句,“你并不比我强”,后来用肯定句,“我比你强得多”,把步步进逼、咄咄逼人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描写蚊子向狮子的进攻,写它“吹着喇叭冲过去”,很有声势,勇敢无畏。把蚊子进攻狮子的方式放在最后写,原来它“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它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它自有它的一套战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完全抑制了狮子的优势,这样前面的语言描写也就更耐人寻味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它完全陶醉于胜利的骄傲之中,自以为无敌于天下,得意忘形,丧失了警惕。一个“却”字,笔锋一转,急转直下,大起大落,跌宕有致,蚊子被蜘蛛网粘住了。本来是常见的情形,但是有了上文的反衬,倒觉得出人意料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用它的语言描写来说明寓意,“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这一句里,“最强大”与“小小”相反,“较量过”与“消灭了”相反,对比鲜明,发人深省,蚊子意料不到自己的结局,它不明白“骄兵必败”这个道理。
《蚊子和狮子》由四个层次组成。
第一层,写蚊子向狮子挑战:“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小小的蚊子,为什么敢于向兽中之王挑战呢?从蚊子“宣战的檄文”可以看出,它的胆量、信心,是建立在对敌我双方力量进行冷静分析的基础上的。蚊子看到了狮子表现力量的主要方式“用爪抓,用牙咬”,也看到了狮子之所短,并准备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正因为这样,蚊子信心百倍地要同狮子“比一比”。至于狮子之短、蚊子之长是什么,没有明说。这样的伏笔,既使文字精练、耐人寻味,又能引起读者的悬念。
第二层,写蚊子与狮子的战斗:“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几十个字,把战斗过程写得有声有色,照应了上面的伏笔,又揭示了蚊子战胜狮子的原因。这段精练的描写,使读者清楚地看到,蚊子之所以战胜狮子,一方面是能发挥己之所长,攻击敌之所短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另一方面是使狮子之长无法发挥用爪抓,不但没有抓住蚊子反而抓破了自己的脸。这里写的虽是狮蚊之斗,但却深刻地概括了弱者如何战胜强者的一些方法。
第三层,写蚊子胜利后的悲剧。打败了强大的狮子的蚊子,却成了小小蜘蛛的俘虏,原因何在呢?让我们看看作品的具体描写吧!“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这里,“吹着喇叭”“唱着凯歌”,只几个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胜利后的蚊子冲昏头脑,忘乎所以的神态。它告诉人们,蚊子的失败,根本的原因并不在蜘蛛的强大,而在于因胜利而变得骄傲的蚊子,失去了清醒的头脑以致自投罗网。相反,如果胜利后的蚊子,能正确认清自己之所短,小心谨慎,即使无法战胜蜘蛛,也能避免它“被蜘蛛网粘住”的悲剧。
第四层,写蚊子临死前的悲痛。蚊子悲痛什么?它痛心“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看来,蚊子至死尚未认清造成悲剧的原因,实在令人可叹!然而,读者通过寓言的情节却清晰地看到:在胜利面前骄傲自满,得意忘形,正是蚊子遭受灾难的原因。
这个故事,前后四个层次,实际上是两部分内容。先写蚊子所获得的胜利及其原因,后写蚊子所遭遇的悲剧及其原因。两相对比,尖锐地讽刺了胜利后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识,告诫人们: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蚊子与狮子》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性格,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清新、形象、贴切。如把蚊子的叫声比喻为“吹喇叭”“唱凯歌”,以状其得意忘形之态,十分新鲜,妥帖。文中描写蚊子与狮子战斗的过程,以及蚊子被蜘蛛网粘住的情景,合情合理,完全符合自然物的特点,用来概括社会现象,则两相妙合,毫无牵强之感,充分发挥了动物寓言的特点。
在《伊索寓言》中,《蚊子与狮子》的情节较为复杂,寓意深远,富有哲理性。它通过蚊子与狮子、蜘蛛间矛盾关系的描写,启示人们,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与所短。强者有短处,弱者也有长处。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相反,强者或胜利者,如果骄傲自满,失去清醒的头脑,就会走向自己的反面。《伊索寓言》的作者,能用小小的寓言,准确地概括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足见其敏锐的观察能力与深刻的艺术概括能力。
《<伊索寓言>两则》有关资料:课文的分析和理解
《两则》有关资料:课文的分析和理解 第2篇
《<伊索寓言>两则》是人教社中语室组织编写的三年制初一语文第四单元里的一篇课文,由《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以下简称《赫》、《蚊》)两则寓言组成,它与童话《皇帝的新装》、《古代英雄的石像》,神话《盘古开天辟地》等一起组成“想象与联想”单元,成为引导初一年级学生从间接认识生活、培养想象和联想能力的重要组件。如何配合第四单元的教学重点、结合初一学生认知特点上好这节课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学习的革命》一书中也指出:“在教育领域,一个主要原则是:人们对喜欢的东西会学得最好,用所有的感官学会学得最快。”基于以上两点,我拟借助课程整合理念,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从学生的生活本身和经验出发,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语文课堂,经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学习,在成就自我之中让学生带着在语文课堂的收获走向生活实践,实现一次跨学科的综合性语文学习。
一、说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知识是教不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获得语用经验,培养语感,练就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伊索寓言》中的寓言故事有很多,《伊索寓言》也不是唯一的一本可以用来做教学例子的寓言故事集,所以每位老师应该明白,教材无非是给了我们两则学习寓言的例子,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引导学生从对这两个例子的学习中,认识寓言、了解寓言并指导学生进行寓言创作,实现语用经验的传递、语感的迁移。
寓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赫》、《蚊》两个故事,情节都很简单,而且篇幅短小,很适宜初一阶段的学生学习。拉·封丹说:“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与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赫》采用白描的手法,讲了赫耳墨斯到雕像者店里问自己身价的故事,这是寓言的身体,而它的灵魂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所以,这则寓言身体与灵魂俱在。《蚊》也有着类似的结构,只是情节要比前者复杂一些,但学生通过阅读是可以理解的。
《赫》共两段,第一段讲述故事,第二段点明寓意。故事充分展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想象赫耳墨斯来到雕像者的店里,了解自身价值,这是故事的起因和开端。第二层想象赫耳墨斯询问雕像者,他从宙斯问到赫拉,私下认为自己的价值应该更高一些,这是故事的发展和结局。故事短小,构思精巧。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文章的陡转给读者以巨大的反差,结局出人意料,写得跌宕有致,耐人寻味。在人物描写上注重心理活动描写和对话描写。
《蚊》在结构上与《赫》相同,故事情节较《赫》复杂一些,在写法上侧重于动作描写,并将蚊子、狮子拟人化,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性格,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清新、形象、贴切。文中描写蚊子与狮子战斗的过程,以及蚊子被蜘蛛网粘住的情景,合情合理,完全符合自然物的特点,用来概括社会现象,两相妙合,毫无牵强之感。由此可以看出,创作寓言也离不开生活,不能违背常理。
二、说教法和学法(教无定法,学无定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伊索寓言>两则》做为语文学习材料,实施教学更应遵从这些原则。所以,我在教学中紧紧抓住语文学习的“实践性”不放松,充分借助绘画、表演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多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参与的机会,以便他们能从对课文的解读中获得语用经验、语感体验。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要能够领会联想和想象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并激活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从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蕴含其中的作者的感情,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对《<伊索寓言>两则》的教学,应做到将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激活、物化为学生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并运用于寓言创作之中。所以,教法上应做到走进例子解读与走出例子创作并重,让学生成为学习寓言的主人。我的做法是:通过“画画讲故事”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课堂初识寓言,接着在师生互动和小组学习中走进课文解读例子,再以学生在解读例子时获得的语用经验和语感体验为基础,进行自我创作,引导学生在实践训练中物化作者的语用经验、情感和生活经验为自己的语用经验、情感和生活经验,实现语用经验的转移、语感的迁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学生如何学习这两则寓言,我认为方法也是多样的。在“小鸟找水喝”的故事教学中,学生的学法便是一种,他们通过画画讲故事学习寓言。学习《赫》,我建议采用“读读—讲讲—演演—评评”的方法,即先自读故事,然后讲故事、演故事,最后师生互评故事说收获。而学习《蚊》,由于前面已有两种学法做例子,我将采用更大胆的方式,让学生分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前面的“抛砖”,直接产生效力作用,“引玉”必将水到渠成。
三、说教学程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育应当贯穿于学生的兴趣当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节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究和行动。对知识感兴趣并想拥有它、实践它,是每个渴求知识的人所具有的情感冲动,任何一个可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东西,任何一项可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知识或技能都是他们所感兴趣的,极有可能使学生焕发出旺盛的求知欲,我们做老师的,要因势利导,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鼓励他们去表现,进而让学习成为学生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基于此,整个教学过程由三步构成:
1、画画讲故事,初识寓言
“如果你想记住什么,你要做的就是将它与已知或已记住的东西联系起来。”套用这句话,如果你想让学生学什么,你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将所学的与学生已知或已记住的东西联系起来。在师生互动学课文时,我拟从学生的生活本身和他们已取得的经验出发,采取“画画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以便学生从心理认识到学习(寓言)是一种快乐,也很容易,引导学生初识寓言,培养学习寓言的兴趣。借助多媒体投影向学生展示题为“小鸟找水喝”的一组简笔画(这组画共四幅,展示出来的仅有三幅,一幅图为小鸟在太阳底下飞翔,一幅为小鸟在一棵树上歇息,并在小鸟的头部画一个小的问号,第三幅图意为小鸟看到一个瓶子里有水,但却无法喝到水,水瓶旁有瓶倾倒的虚影。而第四幅图则为空白,用一大问号表示),请全班学生思考小鸟如何才能喝到水,并画第四幅画。鼓励学生将自己画的成果展示给大家看。
这样做,我有两个意图。一是将学生在美术课上学到的简笔画知识引入到语文课堂中来,实现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运用。二是结合画的结果,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讲《小鸟找水喝》的寓言故事,向学习课文中的寓言故事牵移,实现生活例子与课文例子的衔接。我尽量借助投影设备将学生画的画投影出去,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画,然后请同学们结合所画的想故事,并给许多学生以机会,让他们讲这个故事(这时学生必将因为自己的画得到展示而高兴,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下完成讲故事的活动)。老师对在讲故事时想象出了小鸟心理活动的学生大加表扬,以问“我们应向小鸟学习什么?”为结语,完成学生由已有知识和经验(画画、讲故事)向未知知识(寓言)的隐性转换。
2、互动学课文,了解寓言
教学的第二步,便是与学生一起完成对课文中两则寓言故事的学习。我以一个语文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与他们一起完成对《赫》的学习。整个学习过程分读、讲和演、评三步,先由学生自读课文,走进故事,然后让学生在揣摩人物的基础上讲故事,并请学生上台表演这个故事,结合学生讲、演情况师生同评,找出讲、演中的不足和优点,对故事的写作特色作一简要分析(侧重于让学生说学习收获),弄清寓言中的人物、故事情节,挖出隐藏的寓意,并找到人物描写的侧重点。
我再以一个积极的旁观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对《蚊》的学习之中。学生分小组对《蚊》进行学习,我穿行于小组之间,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并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帮助学生清除学习路上的拦路虎。给一定时间让学生代表小组宣讲他们的学习过程,我在给予表扬的同时与学生一起总结学习这两则寓言的收获,弄清哪些事物可以做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寓言故事在篇幅、情节上的特点以及如何进行寓言创作等知识,从写法上对学习过程做一个简要总结。
3、联想加想象,创作寓言
德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莱辛说:“倘若从一般教训出发,仅仅把寓言写成寓意的,写出来的准是一个恶劣的寓言。”这告诉我们,学写寓言若仅有简单的议论,而没有生动活泼的故事是不行的。莱辛还说:“要是我们把一句普通的道德格言引回到一件特殊的事件上,把真实性赋予这个特殊事件,用这个事件写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大家可以形象地认识出这个普遍的道德格言;那么,这个虚构的故事便是一则寓言。”所以,对于寓言的创作,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故事要有生动活泼之处,故事里所藏的寓意读者一读便能知,不给读者设置理解障碍。二是人物描写的手法要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灵活使用。如何借助课堂教学的“举一”,实现“反三”的历练目标呢?我跳出《<伊索寓言>两则》给学生设定的框架模式(先讲故事后点明寓意),给学生呈现大量的可供选择的原始创作材料,让他们在其中选择一个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创作。也只有这样做,才能充分照顾个体的不同,给学生以广阔的施展空间,空间越广,学生想象和联想的余地就越大,就越能让学生自由发挥。
一是给出不同类的写作题型。我列出给题目写寓言、给开头续写寓言、给寓意写寓言、完全自主创意写寓言等多种写作题型,并在各题后附一定量的参考题目,给学生提供多样的选择。
二是提出不同类的写作要求。给题目写寓言(太阳和大风、水滴与石头、新龟兔赛跑、粉笔与黑板的对话等)、给开头写寓言(老虎回家之后……树干对树叶说:“……”等)、给寓意写寓言(告诫人们要保护环境、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等)、自主创意写寓言(自拟题目,自找寓意进行创作)对学生的要求是不同的。学生有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有对问题的不同思考角度,写出来的寓言也必定各不相同。这样既避免了雷同思维,又能让学生给合各自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写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寓言。
四、说课外延伸(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课堂教学应给学生在课外进行延伸性学习以指导,仅借助一节课两个例子的教学是无法让学生学得关于寓言的所有知识的,在课堂上创作寓言也因受到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功利性,这与语文学习的渐进性、广泛性要求是不相适宜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所以,一个务实的语文老师应该把学习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课外大量的历练来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学习的革命》一书中也说:“在学习方面,没有东西可以替代针对个人的、有目的的家庭作业。”老师结合课堂学习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些与之相关的“课外作业”是很有必要的。这节课,我将给学生布置两类作业。
一是引导学生直接接触相同类的语文材料,推荐几本寓言故事集他们阅读。这其中有中国寓言(如《中国寓言故事》),也有国外寓言(如《拉·封丹寓言》),我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下自己的收获,给没有直接寓意的故事添加寓意。
二是建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在课堂上写的寓言故事讲出来,进行交流;也可以搜集存于民间的寓言故事,举办一个“讲寓言故事”比赛活动,把对寓言的学习延伸下去。
老师角色的恰当定位,再加上得法的引导,学生主体性的激发,必将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课堂,运用自已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去解读作者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进而实现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的转化,再结合相应训练在实践中得以历练,让学生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走向生活实践,实现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衔接,这样的教学必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指导教师:全国说课研究协作会理事:王国安)
《<伊索寓言>两则》说课讲稿
《两则》有关资料:课文的分析和理解 第3篇
《<伊索寓言>两则》是人教社中语室组织编写的三年制初一语文第四单元里的一篇课文,由《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以下简称《赫》、《蚊》)两则寓言组成,它与童话《皇帝的新装》、《古代英雄的石像》,神话《盘古开天辟地》等一起组成“想象与联想”单元,成为引导初一年级学生从间接认识生活、培养想象和联想能力的重要组件。如何配合第四单元的教学重点、结合初一学生认知特点上好这节课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学习的革命》一书中也指出:“在教育领域,一个主要原则是:人们对喜欢的东西会学得最好,用所有的感官学会学得最快。”基于以上两点,我拟借助课程整合理念,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从学生的生活本身和经验出发,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语文课堂,经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学习,在成就自我之中让学生带着在语文课堂的收获走向生活实践,实现一次跨学科的综合性语文学习。
一、说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知识是教不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获得语用经验,培养语感,练就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伊索寓言》中的寓言故事有很多,《伊索寓言》也不是唯一的一本可以用来做教学例子的寓言故事集,所以每位老师应该明白,教材无非是给了我们两则学习寓言的例子,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引导学生从对这两个例子的学习中,认识寓言、了解寓言并指导学生进行寓言创作,实现语用经验的传递、语感的迁移。
寓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赫》、《蚊》两个故事,情节都很简单,而且篇幅短小,很适宜初一阶段的学生学习。拉·封丹说:“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与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赫》采用白描的手法,讲了赫耳墨斯到雕像者店里问自己身价的故事,这是寓言的身体,而它的灵魂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所以,这则寓言身体与灵魂俱在。《蚊》也有着类似的结构,只是情节要比前者复杂一些,但学生通过阅读是可以理解的。
《赫》共两段,第一段讲述故事,第二段点明寓意。故事充分展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想象赫耳墨斯来到雕像者的店里,了解自身价值,这是故事的起因和开端。第二层想象赫耳墨斯询问雕像者,他从宙斯问到赫拉,私下认为自己的价值应该更高一些,这是故事的发展和结局。故事短小,构思精巧。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文章的陡转给读者以巨大的反差,结局出人意料,写得跌宕有致,耐人寻味。在人物描写上注重心理活动描写和对话描写。
《蚊》在结构上与《赫》相同,故事情节较《赫》复杂一些,在写法上侧重于动作描写,并将蚊子、狮子拟人化,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性格,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清新、形象、贴切。文中描写蚊子与狮子战斗的过程,以及蚊子被蜘蛛网粘住的情景,合情合理,完全符合自然物的特点,用来概括社会现象,两相妙合,毫无牵强之感。由此可以看出,创作寓言也离不开生活,不能违背常理。
二、说教法和学法(教无定法,学无定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伊索寓言>两则》做为语文学习材料,实施教学更应遵从这些原则。所以,我在教学中紧紧抓住语文学习的“实践性”不放松,充分借助绘画、表演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多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参与的机会,以便他们能从对课文的解读中获得语用经验、语感体验。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要能够领会联想和想象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并激活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从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蕴含其中的作者的感情,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对《<伊索寓言>两则》的教学,应做到将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激活、物化为学生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并运用于寓言创作之中。所以,教法上应做到走进例子解读与走出例子创作并重,让学生成为学习寓言的主人。我的做法是:通过“画画讲故事”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课堂初识寓言,接着在师生互动和小组学习中走进课文解读例子,再以学生在解读例子时获得的语用经验和语感体验为基础,进行自我创作,引导学生在实践训练中物化作者的语用经验、情感和生活经验为自己的语用经验、情感和生活经验,实现语用经验的转移、语感的迁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学生如何学习这两则寓言,我认为方法也是多样的。在“小鸟找水喝”的故事教学中,学生的学法便是一种,他们通过画画讲故事学习寓言。学习《赫》,我建议采用“读读—讲讲—演演—评评”的方法,即先自读故事,然后讲故事、演故事,最后师生互评故事说收获。而学习《蚊》,由于前面已有两种学法做例子,我将采用更大胆的方式,让学生分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前面的“抛砖”,直接产生效力作用,“引玉”必将水到渠成。
三、说教学程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育应当贯穿于学生的兴趣当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节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究和行动。对知识感兴趣并想拥有它、实践它,是每个渴求知识的人所具有的情感冲动,任何一个可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东西,任何一项可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知识或技能都是他们所感兴趣的,极有可能使学生焕发出旺盛的求知欲,我们做老师的,要因势利导,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鼓励他们去表现,进而让学习成为学生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基于此,整个教学过程由三步构成:
1、画画讲故事,初识寓言
“如果你想记住什么,你要做的就是将它与已知或已记住的东西联系起来。”套用这句话,如果你想让学生学什么,你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将所学的与学生已知或已记住的东西联系起来。在师生互动学课文时,我拟从学生的生活本身和他们已取得的经验出发,采取“画画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以便学生从心理认识到学习(寓言)是一种快乐,也很容易,引导学生初识寓言,培养学习寓言的兴趣。借助多媒体投影向学生展示题为“小鸟找水喝”的一组简笔画(这组画共四幅,展示出来的仅有三幅,一幅图为小鸟在太阳底下飞翔,一幅为小鸟在一棵树上歇息,并在小鸟的头部画一个小的问号,第三幅图意为小鸟看到一个瓶子里有水,但却无法喝到水,水瓶旁有瓶倾倒的虚影。而第四幅图则为空白,用一大问号表示),请全班学生思考小鸟如何才能喝到水,并画第四幅画。鼓励学生将自己画的成果展示给大家看。
这样做,我有两个意图。一是将学生在美术课上学到的简笔画知识引入到语文课堂中来,实现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运用。二是结合画的结果,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讲《小鸟找水喝》的寓言故事,向学习课文中的寓言故事牵移,实现生活例子与课文例子的衔接。我尽量借助投影设备将学生画的画投影出去,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画,然后请同学们结合所画的想故事,并给许多学生以机会,让他们讲这个故事(这时学生必将因为自己的画得到展示而高兴,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下完成讲故事的活动)。老师对在讲故事时想象出了小鸟心理活动的学生大加表扬,以问“我们应向小鸟学习什么?”为结语,完成学生由已有知识和经验(画画、讲故事)向未知知识(寓言)的隐性转换。
2、互动学课文,了解寓言
教学的第二步,便是与学生一起完成对课文中两则寓言故事的学习。我以一个语文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与他们一起完成对《赫》的学习。整个学习过程分读、讲和演、评三步,先由学生自读课文,走进故事,然后让学生在揣摩人物的基础上讲故事,并请学生上台表演这个故事,结合学生讲、演情况师生同评,找出讲、演中的不足和优点,对故事的写作特色作一简要分析(侧重于让学生说学习收获),弄清寓言中的人物、故事情节,挖出隐藏的寓意,并找到人物描写的侧重点。
我再以一个积极的旁观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对《蚊》的学习之中。学生分小组对《蚊》进行学习,我穿行于小组之间,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并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帮助学生清除学习路上的拦路虎。给一定时间让学生代表小组宣讲他们的学习过程,我在给予表扬的同时与学生一起总结学习这两则寓言的收获,弄清哪些事物可以做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寓言故事在篇幅、情节上的特点以及如何进行寓言创作等知识,从写法上对学习过程做一个简要总结。
3、联想加想象,创作寓言
德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莱辛说:“倘若从一般教训出发,仅仅把寓言写成寓意的,写出来的准是一个恶劣的寓言。”这告诉我们,学写寓言若仅有简单的议论,而没有生动活泼的故事是不行的。莱辛还说:“要是我们把一句普通的道德格言引回到一件特殊的事件上,把真实性赋予这个特殊事件,用这个事件写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大家可以形象地认识出这个普遍的道德格言;那么,这个虚构的故事便是一则寓言。”所以,对于寓言的创作,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故事要有生动活泼之处,故事里所藏的寓意读者一读便能知,不给读者设置理解障碍。二是人物描写的手法要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灵活使用。如何借助课堂教学的“举一”,实现“反三”的历练目标呢?我跳出《<伊索寓言>两则》给学生设定的框架模式(先讲故事后点明寓意),给学生呈现大量的可供选择的原始创作材料,让他们在其中选择一个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创作。也只有这样做,才能充分照顾个体的不同,给学生以广阔的施展空间,空间越广,学生想象和联想的余地就越大,就越能让学生自由发挥。
一是给出不同类的写作题型。我列出给题目写寓言、给开头续写寓言、给寓意写寓言、完全自主创意写寓言等多种写作题型,并在各题后附一定量的参考题目,给学生提供多样的选择。
二是提出不同类的写作要求。给题目写寓言(太阳和大风、水滴与石头、新龟兔赛跑、粉笔与黑板的对话等)、给开头写寓言(老虎回家之后……树干对树叶说:“……”等)、给寓意写寓言(告诫人们要保护环境、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等)、自主创意写寓言(自拟题目,自找寓意进行创作)对学生的要求是不同的。学生有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有对问题的不同思考角度,写出来的寓言也必定各不相同。这样既避免了雷同思维,又能让学生给合各自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写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寓言。
四、说课外延伸(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课堂教学应给学生在课外进行延伸性学习以指导,仅借助一节课两个例子的教学是无法让学生学得关于寓言的所有知识的,在课堂上创作寓言也因受到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功利性,这与语文学习的渐进性、广泛性要求是不相适宜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所以,一个务实的语文老师应该把学习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课外大量的历练来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学习的革命》一书中也说:“在学习方面,没有东西可以替代针对个人的、有目的的家庭作业。”老师结合课堂学习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些与之相关的“课外作业”是很有必要的。这节课,我将给学生布置两类作业。
一是引导学生直接接触相同类的语文材料,推荐几本寓言故事集他们阅读。这其中有中国寓言(如《中国寓言故事》),也有国外寓言(如《拉·封丹寓言》),我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下自己的收获,给没有直接寓意的故事添加寓意。
二是建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在课堂上写的寓言故事讲出来,进行交流;也可以搜集存于民间的寓言故事,举办一个“讲寓言故事”比赛活动,把对寓言的学习延伸下去。
老师角色的恰当定位,再加上得法的引导,学生主体性的激发,必将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课堂,运用自已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去解读作者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进而实现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的转化,再结合相应训练在实践中得以历练,让学生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走向生活实践,实现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衔接,这样的教学必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指导教师:全国说课研究协作会理事:王国安)
《<伊索寓言>两则》说课讲稿
《两则》有关资料:课文的分析和理解 第4篇
《傅雷家书》是一代文学翻译家傅雷与其曾留学海外的儿子傅聪间的往来家信,捧读这些书信,我们仿如走进傅雷父子的生活,不但可以熟稔他们的生活经历,了解其心灵沟通,而且能审视他们做人的原则、学术的追求和艺术的修养。
在教学过程中,不由得让人欣喜地感觉到:义务教育九年级语文上册的《<傅雷家书>两则》为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提供了优秀的文本载体。只要教师牢握语文教学的两大任务,落实“双性统一”的基本点;就能为发挥学生应用语文提供了广阔的实践性平台,也为熏陶学生思想情感和夯实文化底蕴营造了浓厚的人文环境。
一、文本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语文”即“语言文字”,其“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辩证统一的。“工具性”是语文课程固有的本质属性。语言文字不但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而且是传承整个人类社会文化与文明的工具。“人文性”是人类亘古久远的文明精华的积淀。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学生精神奠基的过程,是师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活动过程。其中《<傅雷家书>两则》就是体现语文“双性”特点的优秀例文之一。
1、《家书》是傅雷父子交流思想的工具。一方面,儿子借“书信”把个人情绪的起伏跌宕、苦闷颓废向父母倾诉,也激动地把自己的成功和幸福急于与家人分享。另一方面,傅雷也通过“书信”向儿子陈述自己对人生和艺术的感悟:第一信在于劝慰儿子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信在于激励儿子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虽然两信分别处于儿子消沉苦闷或欣喜成功的不同背景下回复,但它们都发挥了沟通心灵和交流思想的功能,傅雷从中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到儿子的生活、学习状况和思想、情感趋向;同样傅聪也可以接受到父亲高尚人生观和事业观的深深教化。由此,父亲的“信”就成为傅聪获取学术、人生、社会等知识的源泉之一。
师生反复品读文本,不由深感:书面文字的交流比说话交谈更具工具性和持久性,它记录着笔述者的深广思考和瞬间的感念。这就启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强化语文的“工具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在生活乃至学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功能。
2、《家书》是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典范之一。书信往来是营造人文氛围的有效方式,傅聪把内心的苦闷或喜悦告知父母,实质是在找寻情感上赖以依托的精神港湾。傅雷的复信文笔优美流畅,深入浅出,饱醮舐犊深情。前信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后信则满怀欣喜,激情洋溢。从而营造了浓厚的人文氛围。如“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情”等语句都艺术性地编织了一道强大有力的“人文”网包围着傅聪,让他在深深的理解和关爱中感悟“平衡心态、控制情绪、泰然处之、理智分析和平静超然”的必要。尤其傅雷对“坚强”含义的理解更是耐人寻味,他不但希望儿子在消沉时保持坚强,在成功时更保持坚强,不为胜利冲昏头脑,而且希望儿子始终怀着一颗纯洁的“赤子之心”去创造一个世界和结交更多的心灵朋友。这样的交流既有长者般的企盼和祝福,也有朋友式的沟通和理解,由此形成了让人羡慕的平等和谐的父子关系。
二、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语文教学”是师生以文本为载体而开展的一种传承知识、培养技能和教化思想的活动,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往往都在教学活动中交织渗透而得到落实。在教学《<傅雷家书>两则》时,为体现语文教学的“双性”任务,笔者以课后“练习二”为例与学生进行探讨——“傅雷在给儿子的另一封信中曾经说过:‘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父子如朋友’的理解”。
1、“朋友”是青年人最关注又较为朦胧的一个生活概念,问题刚提出,就炸了课堂,同学们有的交头接耳,有的翻阅课文,有的低头沉思。其实,这时大家都在运用语言文字作为工具进行着理性的思考和知识的重组。一方面调动起原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朋友”的内涵,使相关知识得以整理概括,继而综合内化;另一方面又进行着思维碰撞、知识传送和思想交流,继而集智慧之大成地阐述——“朋友”就是互相支持、相互理解、平等倾诉、无教条无顾忌的交往关系。在这样抽象、理性的认知过程中,语文的工具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使教学课堂转化为“小社会”,为学生的表情达意和思想交流提供了空间和平台。
2、语文的“人文性”重在文化积淀和精神奠基,它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和心理感念等因素。对学生而言,如果单纯从理性来阐释“朋友”的要义是明显不足的,而更应适时地走近学生生活,从感性切入,调用师生的人生经验和文化感悟,努力激发双向的、积极的生命活力。为此,笔者尝试从“人文”角度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朋友”的深层理解。笔者要求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材,把握“朋友”的作用;并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筛选恰当准确的词汇进行感性表达。如:什么是朋友,她是崎岖路上的扶手棍;她是悲伤心灵的创可贴。……在教师引导下,如此种种表述也不乏妙语如珠、斑斓纷呈、富有人文味的佳句。为了把课堂教学推致更博大的人文氛围中,笔者及时捕捉了教学的瞬间灵光,着意引导学生把那些优美的、哲理的妙语摘录下来,并给予艺术性的处理和整合。结果让学生乃至自己惊诧不已——原来,师生居然携手成就了一首题为“朋友”的诗:“朋友是什么/她是草丛的萤虫/她是海港的明灯/时刻提醒着你的崎岖/指引着你的航向/朋友是什么/她是忠实的听众/她是博大的谷野/每每接纳着你的哭诉/分担着你的伤痛/朋友是什么/她是梢头的百灵/她是沉甸的稻穗/永远分享着你的喜悦,盛载着你的收获/朋友是什么/她是精神的支柱/是心灵的慰藉/是平等的交往/是人生的伴侣/朋友没有如火如荼的奔放,没有海枯石烂的永恒/就是这曾经的知己/给了对方深深的理解。”就这样,课堂教学的人文味在“自由诗”中活跃,情感在“交流”中升华。
三、生活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生活”是语文的外延,教学效果往往都在生活中获得检验,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如果在生活中得不到应用,那就失去了语文教学和导引的意义。笔者教学《<傅雷家书>两则》后,也不忘把教学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向学生索取一封“校书”,并敦促学生只要是真情实感,不管天南地北的话题都可“任我行”。结果,“我”仿佛都成了学生们的挚友,所有学生都跃跃欲试,执笔倾情,把积聚多时的话语诉诸笔端,向“我”倾诉了许多我未从知晓的故事和心声。在学生热情的感染下,笔者无一不认真地通阅了学生的所有书信,而且每信必复,要么给学生的写作提几句评语,要么就学生的话题交流一点心得,要么为学生的沮丧鼓点气,要么为学生的成功添点花,或提个醒。此间,笔者深深感悟到:语文的“双性”最能在师生的文字交流得到落实。一方面,学生把自己较为关注的信息、了解的趣事、最急需解决的问题都坦诚地告诉老师;有些还把关于青春年华的朦胧、疑惑和憧憬都急于与老师交流;甚至对教师的评价、对学校的愿望、对自身的估量、对人生的理解都可成为学生的话题。由此,“文字”在师生的书信和点评间就架设了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在流动的“文字”中,学生的文字功夫和语言表现力都获得锤炼、修正。语文的“工具性”在师生的交流传承中更获得了彻底的落实。另一方面,其“人文性”也得到很好的体现。学生在撰写书信时既反思自我,自醒自励,又调用生动词汇,运用最佳形式把个人情感不设防地倾诉;而教师在批阅学生书信时既可触摸到学生的心灵,又倾听到学生青春的呼声。这样,师生的思想得到交流,精神得到理解,情感得到升华,境界得到提高,从而共同提升了人文品位,积淀了丰富的人文涵养。
总之,语文教学始终伴随着语文课程的最基本点——“工具性”和“人文性”。只有彻底落实语文的“双性”任务的课堂才算是成功的教学。“双性”的或缺都有可能将语文教学推向一个极端。因此,语文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语文的两大任务,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熏陶学生的感情体验,从而促成学生的综合素质。
《两则》有关资料:课文的分析和理解 第5篇
《<伊索寓言>两则》说课讲稿
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初中 吴 云
《<伊索寓言>两则》是人教社中语室组织编写的三年制初一语文第四单元里的一篇课文,由《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以下简称《赫》、《蚊》)两则寓言组成,它与童话《皇帝的新装》、《古代英雄的石像》,神话《盘古开天辟地》等一起组成“想象与联想”单元,成为引导初一年级学生从间接认识生活、培养想象和联想能力的重要组件。如何配合第四单元的教学重点、结合初一学生认知特点上好这节课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学习的革命》一书中也指出:“在教育领域,一个主要原则是:人们对喜欢的东西会学得最好,用所有的感官学会学得最快。”基于以上两点,我拟借助课程整合理念,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从学生的生活本身和经验出发,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语文课堂,经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学习,在成就自我之中让学生带着在语文课堂的收获走向生活实践,实现一次跨学科的综合性语文学习。
一、说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知识是教不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获得语用经验,培养语感,练就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伊索寓言》中的寓言故事有很多,《伊索寓言》也不是唯一的一本可以用来做教学例子的寓言故事集,所以每位老师应该明白,教材无非是给了我们两则学习寓言的例子,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引导学生从对这两个例子的学习中,认识寓言、了解寓言并指导学生进行寓言创作,实现语用经验的传递、语感的迁移。
寓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赫》、《蚊》两个故事,情节都很简单,而且篇幅短小,很适宜初一阶段的学生学习。拉·封丹说:“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与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赫》采用白描的手法,讲了赫耳墨斯到雕像者店里问自己身价的故事,这是寓言的身体,而它的灵魂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所以,这则寓言身体与灵魂俱在。《蚊》也有着类似的结构,只是情节要比前者复杂一些,但学生通过阅读是可以理解的。
《赫》共两段,第一段讲述故事,第二段点明寓意。故事充分展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想象赫耳墨斯来到雕像者的店里,了解自身价值,这是故事的起因和开端。第二层想象赫耳墨斯询问雕像者,他从宙斯问到赫拉,私下认为自己的价值应该更高一些,这是故事的发展和结局。故事短小,构思精巧。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文章的陡转给读者以巨大的反差,结局出人意料,写得跌宕有致,耐人寻味。在人物描写上注重心理活动描写和对话描写。
《蚊》在结构上与《赫》相同,故事情节较《赫》复杂一些,在写法上侧重于动作描写,并将蚊子、狮子拟人化,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性格,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清新、形象、贴切。文中描写蚊子与狮子战斗的过程,以及蚊子被蜘蛛网粘住的情景,合情合理,完全符合自然物的特点,用来概括社会现象,两相妙合,毫无牵强之感。由此可以看出,创作寓言也离不开生活,不能违背常理。
二、说教法和学法(教无定法,学无定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伊索寓言>两则》做为语文学习材料,实施教学更应遵从这些原则。所以,我在教学中紧紧抓住语文学习的“实践性”不放松,充分借助绘画、表演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多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参与的机会,以便他们能从对课文的解读中获得语用经验、语感体验。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要能够领会联想和想象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并激活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从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蕴含其中的作者的感情,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对《<伊索寓言>两则》的教学,应做到将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激活、物化为学生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并运用于寓言创作之中。所以,教法上应做到走进例子解读与走出例子创作并重,让学生成为学习寓言的主人。我的做法是:通过“画画讲故事”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课堂初识寓言,接着在师生互动和小组学习中走进课文解读例子,再以学生在解读例子时获得的语用经验和语感体验为基础,进行自我创作,引导学生在实践训练中物化作者的语用经验、情感和生活经验为自己的语用经验、情感和生活经验,实现语用经验的转移、语感的迁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学生如何学习这两则寓言,我认为方法也是多样的。在“小鸟找水喝”的故事教学中,学生的学法便是一种,他们通过画画讲故事学习寓言。学习《赫》,我建议采用“读读—讲讲—演演—评评”的方法,即先自读故事,然后讲故事、演故事,最后师生互评故事说收获。而学习《蚊》,由于前面已有两种学法做例子,我将采用更大胆的方式,让学生分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前面的“抛砖”,直接产生效力作用,“引玉”必将水到渠成。
三、说教学程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育应当贯穿于学生的兴趣当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节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究和行动。对知识感兴趣并想拥有它、实践它,是每个渴求知识的人所具有的情感冲动,任何一个可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东西,任何一项可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知识或技能都是他们所感兴趣的,极有可能使学生焕发出旺盛的求知欲,我们做老师的,要因势利导,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鼓励他们去表现,进而让学习成为学生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基于此,整个教学过程由三步构成:
1、画画讲故事,初识寓言
“如果你想记住什么,你要做的就是将它与已知或已记住的东西联系起来。”套用这句话,如果你想让学生学什么,你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将所学的与学生已知或已记住的东西联系起来。在师生互动学课文时,我拟从学生的生活本身和他们已取得的经验出发,采取“画画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以便学生从心理认识到学习(寓言)是一种快乐,也很容易,引导学生初识寓言,培养学习寓言的兴趣。借助多媒体投影向学生展示题为“小鸟找水喝”的一组简笔画(这组画共四幅,展示出来的仅有三幅,一幅图为小鸟在太阳底下飞翔,一幅为小鸟在一棵树上歇息,并在小鸟的头部画一个小的问号,第三幅图意为小鸟看到一个瓶子里有水,但却无法喝到水,水瓶旁有瓶倾倒的虚影。而第四幅图则为空白,用一大问号表示),请全班学生思考小鸟如何才能喝到水,并画第四幅画。鼓励学生将自己画的成果展示给大家看。
这样做,我有两个意图。一是将学生在美术课上学到的简笔画知识引入到语文课堂中来,实现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运用。二是结合画的结果,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讲《小鸟找水喝》的寓言故事,向学习课文中的寓言故事牵移,实现生活例子与课文例子的衔接。我尽量借助投影设备将学生画的画投影出去,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画,然后请同学们结合所画的想故事,并给许多学生以机会,让他们讲这个故事(这时学生必将因为自己的画得到展示而高兴,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下完成讲故事的活动)。老师对在讲故事时想象出了小鸟心理活动的学生大加表扬,以问“我们应向小鸟学习什么?”为结语,完成学生由已有知识和经验(画画、讲故事)向未知知识(寓言)的隐性转换。
2、互动学课文,了解寓言
教学的第二步,便是与学生一起完成对课文中两则寓言故事的学习。我以一个语文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与他们一起完成对《赫》的学习。整个学习过程分读、讲和演、评三步,先由学生自读课文,走进故事,然后让学生在揣摩人物的基础上讲故事,并请学生上台表演这个故事,结合学生讲、演情况师生同评,找出讲、演中的不足和优点,对故事的写作特色作一简要分析(侧重于让学生说学习收获),弄清寓言中的人物、故事情节,挖出隐藏的寓意,并找到人物描写的侧重点。
我再以一个积极的旁观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对《蚊》的学习之中。学生分小组对《蚊》进行学习,我穿行于小组之间,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并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帮助学生清除学习路上的拦路虎。给一定时间让学生代表小组宣讲他们的学习过程,我在给予表扬的同时与学生一起总结学习这两则寓言的收获,弄清哪些事物可以做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寓言故事在篇幅、情节上的特点以及如何进行寓言创作等知识,从写法上对学习过程做一个简要总结。
3、联想加想象,创作寓言
德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莱辛说:“倘若从一般教训出发,仅仅把寓言写成寓意的,写出来的准是一个恶劣的寓言。”这告诉我们,学写寓言若仅有简单的议论,而没有生动活泼的故事是不行的。莱辛还说:“要是我们把一句普通的道德格言引回到一件特殊的事件上,把真实性赋予这个特殊事件,用这个事件写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大家可以形象地认识出这个普遍的道德格言;那么,这个虚构的故事便是一则寓言。”所以,对于寓言的创作,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故事要有生动活泼之处,故事里所藏的寓意读者一读便能知,不给读者设置理解障碍。二是人物描写的手法要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灵活使用。如何借助课堂教学的“举一”,实现“反三”的历练目标呢?我跳出《<伊索寓言>两则》给学生设定的框架模式(先讲故事后点明寓意),给学生呈现大量的可供选择的原始创作材料,让他们在其中选择一个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创作。也只有这样做,才能充分照顾个体的不同,给学生以广阔的施展空间,空间越广,学生想象和联想的余地就越大,就越能让学生自由发挥。
一是给出不同类的写作题型。我列出给题目写寓言、给开头续写寓言、给寓意写寓言、完全自主创意写寓言等多种写作题型,并在各题后附一定量的参考题目,给学生提供多样的选择。
二是提出不同类的写作要求。给题目写寓言(太阳和大风、水滴与石头、新龟兔赛跑、粉笔与黑板的对话等)、给开头写寓言(老虎回家之后……树干对树叶说:“……”等)、给寓意写寓言(告诫人们要保护环境、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等)、自主创意写寓言(自拟题目,自找寓意进行创作)对学生的要求是不同的。学生有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有对问题的不同思考角度,写出来的寓言也必定各不相同。这样既避免了雷同思维,又能让学生给合各自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写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寓言。
四、说课外延伸(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课堂教学应给学生在课外进行延伸性学习以指导,仅借助一节课两个例子的教学是无法让学生学得关于寓言的所有知识的,在课堂上创作寓言也因受到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功利性,这与语文学习的渐进性、广泛性要求是不相适宜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所以,一个务实的语文老师应该把学习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课外大量的历练来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学习的革命》一书中也说:“在学习方面,没有东西可以替代针对个人的、有目的的家庭作业。”老师结合课堂学习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些与之相关的“课外作业”是很有必要的。这节课,我将给学生布置两类作业。
一是引导学生直接接触相同类的语文材料,推荐几本寓言故事集他们阅读。这其中有中国寓言(如《中国寓言故事》),也有国外寓言(如《拉·封丹寓言》),我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下自己的收获,给没有直接寓意的故事添加寓意。
二是建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在课堂上写的寓言故事讲出来,进行交流;也可以搜集存于民间的寓言故事,举办一个“讲寓言故事”比赛活动,把对寓言的学习延伸下去。
老师角色的恰当定位,再加上得法的引导,学生主体性的激发,必将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课堂,运用自已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去解读作者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进而实现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的转化,再结合相应训练在实践中得以历练,让学生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走向生活实践,实现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衔接,这样的教学必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伊索寓言>两则》说课讲稿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