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和气候(精选16篇)
天气和气候 第1篇
[课 题]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
[教学目的]
1.理解的概念及其区别。
2.了解天气预报图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3.学会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
4.学会识别天气预报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天气预报图。
[教学重点]
1.的概念。
2.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教学难点]
1. 的概念。
2. 常用天气符号的识别。
3.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具准备]
1. 近期的卫星云图录像及自制的天气预报软件。
2. 自制天气符号的幻灯片。
3. 反映各地气候差异的幻灯片。
4. 扫描课文中8幅图例制成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教学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与
学法指导
导入新课:放一组运动着的地球影片(包括自转和公转)及打出4张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幻灯片,让学生自己来讲述所看到的景象。教师配合朗读课文的引言部分:地球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在这里孕育了一个气象万千的世界。春夏秋冬,风霜雨雪,严寒酷暑,干旱洪涝,……我们既沐浴着大自然的恩泽,又遭受着灾害性天气的侵扰。
了解和掌握气候变化规律,一直是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内容,让我们在这风云变幻之中去探索并揭示气候现象的真实面目吧。
(板书)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教师讲述:
提问:
1. 厦门这二天的天气特点?
总结回答:(视当天的天气情况而定)
厦门的气候特点?
总结回答:长夏无冬,秋春相连。
2. 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
(板书) 第一节
(板书)一、天气
在屏幕中打出课文中清晨上学所碰到的四种天气情况不同感受。老师提问:每天清晨,当你背上书包走出家时,你最先感受到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天气状况。
教师总结天气的概念。
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如晴、雨、气温高低、风力大小。特点:多变。
什么是气候呢?
(板书)二、气候:指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特点:稳定性。
提问: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1.时间长短不同。
2.天气时刻在变,具有即时性,易变性;气候较为稳定,
具有长期性,综合性、稳定性。
巩固练习:根据对的理解,分辨以下几句话中哪些是说天气,哪些是说气候的。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
A.天气 B.气候
2.昆明四季如春。 ( )
A.天气 B.气候
3.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
A.天气 B.气候
4. 在未来24小时,本地区将有六至七级偏北风。( )
A.天气 B.气候
5.请同学大家讨论天气对人们日常生活有何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又如何来影响天气的?
提问:这两天厦门的气候什么样?这种问法对吗?
教师总结:不对,天气是指短时间,气候是指长时间的。
导入:同学们,我们要了解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如查阅资料,电脑上网等等,但如果我们要了解某个地区具体某天的天气状况,就必须关注当地的天气预报。 (板书)三、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 等。
1.卫星云图(板书)
播放近期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前的卫星云图。提问:谁会看卫星云图?强调: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的程度愈浓,云层越厚,降水强度就愈大。
(过渡)学会看卫星云图后,要学会看天气预报图,要想看懂天气预报图,必须学会识别天气符号。
2.天气符号(板书)
打开幻灯片,显示常用的符号。
强调识别:
(1)阳、阴,多云,降雨,台风、降雪、霜冻、
(2)浮尘,扬尘,沙尘暴,强沙暴
(3)风力的表示:1)风杆,风尾,风旗的认识;2)风的来向就是风向,即在风杆上标有风尾,风旗的一端,如 表示东风, 表示北风。3)风级的表示方法,即每一道风尾表示风为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为8级, 东北风力6级,
东南风力8级。(边讲边画图)
3、天气预报图(板书)
用电脑打出天气预报图,请学生抢答几个城市的未来24小时的天气预报,活跃课堂气氛,加强记忆。
练习:(1)完成课文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图中人们进行的活动是否相宜,用制作的幻灯片让学生抢答。
总结:播放幻灯片对这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作业:(1)阅读课文57页的大气环境监测报告收看当晚厦视二套9:20的厦门大气环境监测报告做好记录。
(2)巩固练习:结合今天上课内容收看当晚新闻联播后的全国天气预报学会看懂天气预报图和卫星云图,并粗略看懂天气预报图。
启发式导入法
设问推进法
返回
【教学重点】天气预报图的使用、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教学手段】
录像:天气预报
计算机课件:(1)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2)天气形势图;(3)各种常用的天气符号图;(4)风向示意图;(5)气象观测仪器----百叶箱、温度计;(6)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图。
【教学过程】
(引课出示投影片1)你能够从投影片中读出哪些内容?
中央气象台城市天气预报:2002年 05月 28日 20时 至05月29日 20时
城市
天气现象
温度(0C)
风向风力
夜间
白天
最高
最低
夜间
白天
东京
多云
多云
25
16
<3
<3
新加坡
雷阵雨
雷阵雨
31
24
<3
<3
卡拉奇
晴
晴
34
27
<3
<3 <
开罗
晴
晴
32
19
<3
<3
开普敦
小雨
小雨
12
5
<3
<3
莫斯科
晴
晴
20
7
<3
<3
伦敦
小雨
小雨
15
10
<3
<3
旧金山
小雨
多云
24
14
<3
<3
纽约
雷阵雨
雷阵雨
25
16
<3
<3
悉尼
阴
小雨
17
10
<3
<3
(最高最低温度、降水与云、风力风向,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天气状况不同等)
(模仿练习)请你仿照投影片内容作本地区的天气预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是否有问题并进行适当的补充(学生活动)(注意天气预报用语及与当时天气状况的基本吻合)
(教师讲解)为了更好了解一个地区的天气状况,人们制作了天气图,在图中用各种符号和数字表示天气状况,你了解它们的含义吗?
(天气云图投影片)(学生活动,说出图中任一城市天气预报)
(常见天气符号与风向示意图投影片)在天气图中,为了更直观便捷地显示不同的天气状况,人们设计了一些符号(学生辨认,提醒学生注意:风向是指风来的方向,天气预报中风力较小时一般不在图中表示)
(承转)有一个广州人说他长这么大还没有看到下雪,你能很快地告诉他何时到何地能看到雪吗?(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任答,只要合理即可)为什么不看天气预报,你也能很快地告诉他呢?(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个地方的气候是稳定的,是多年天气状况综合出来的,不必看每天的天气预报也可以推测到的)你能描述你居住地区的气候特点吗?(引导学生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说明)这种气候特征在几年、几十年内会有很大的变化吗?它与我们前面所说的天气有何不同呢?请你完成下面表格
(总结板书) 引言 天气与气候
天 气
气 候
定 义
区 别
联 系
实 例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讨论、分析可以看出,天气与气候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投影片板书)
(反馈练习)课本想一想P38
【设计思想】
根据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三方面的要求,设计了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以天气预报为例,使学生了解天气预报中包含的主要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用世界天气为例,主要是使学生有全世界的观念,而且潜在的可以看出气温的分布是时间、空间的分布都有不同的。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个环节是进行模仿联系和天气预报图的读法训练,以使学生更好的运用天气预报图,形成一种从地理角度解释天气现象的意识。
第三个环节是从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入手,引入气候的概念及与天气的关系,因为后面才学到具体的气候知识,所以不要更多的讲解气候的内容,重点应放在明确天气与气候的关系,能够正确的辨别这两个概念即可。
上述各个教学环节,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日常生活体验,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但是因为内容繁杂,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加强,使学生产生学习本章内容的兴趣。
【板书设计】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引言 天气与气候
天气和气候 第2篇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为了在各种气候下生存,初步学会了一点看天知识,到了奴隶社会,人类对天气变化的认识发展了,殷代甲骨文中就有雨、雪、风、云、虹、晕等天气现象。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二十四个节气开始产生,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观察天气季节变化的总结,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气象科学已进入高科技现代化时代,但24节气知识在了解、掌握天气变化规律,预测天气方面仍有其独特的作用和特有的应用价值。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顺应天时,敬畏自然,企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情感。同学们:你们知道24节气产生在哪个地区吗?
学习重、难点:
绘制、分析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熟练运用地图分析气温、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运用综合比较的复习方法,归纳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实现知能、知情的迁移。
学习过程:
一、24节气产生在哪个温度带?
1.甲地最热月是月,月平均气温大约为,最冷月是月,月平均气温大约为。甲、乙、丙三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地,位于寒带的是地。甲、乙两地中,地在北半球,地在南半球。
2.连线:正确描述各地气温年变化特征
甲终年严寒
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丙全年高温或终年炎热
3.24节气产生在哪个温度带?
二、填图观察,24节气产生在哪种降水类型分布区?
1.五地均位于半球(南、北)。
2.连线:正确描述降水季节变化特征
新加坡全年少雨区
北京全年多雨区
伦敦夏季多雨区
罗马全年湿润区
开罗冬季多雨区
3.24节气产生在哪种降水类型分布区?
三、读图分析,24节气产生在谁的家乡?
1.根据表格资料填绘牛牛家乡的气温降水柱状图。
月份56789
气温
降水
2.完成表格:
牛牛红红亮亮甜甜
1月(℃)-12-1
7月(℃)2625
气温年较差(℃)2617
年降水量(毫米)
将以下年降水量数值,填入相应的四个地区中:45、450、700、1000
3.观察气候差异,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
需用地图: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等。
观察一:
①牛牛、红红家乡的1月份的平均气温各是多少摄氏度?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答:
②阅读课本P53“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忆从赤道向两极气温变化规律?
从赤道向两极气温越来越。
③回忆纬度位置对气温、降水各有什么影响?
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因素
气温高纬度地区气温,低纬度地区气温。
降水赤道地区降水,两极地区降水。
观察二:
①牛牛和亮亮家乡的纬度位置相近,但两地气候却有异同:
比较牛牛亮亮
共同点冬夏,气温年较差
不同点(多、少)年降水量年降水量
②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答:
③回忆海陆位置对气温、降水各有什么影响?
影响气候的因素海陆因素
气温夏季,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海洋气温,冬季相反。
降水一般来说,沿海地区降水,内陆地区降水;
观察三:
①红红和甜甜的家乡纬度位置相近,观察两地7月份的平均气温各是
多少摄氏度?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因素是什么?答:
②回忆地形对气温、降水各有什么影响?
影响气候的因素地形因素
气温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逐渐;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
降水迎风坡降水,背风坡降水。
4.观察地图,判断他们的家乡在哪里?
连线:
牛牛华北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
红红青藏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
亮亮塔里木盆地温带季风气候
甜甜长江中下游平原高原山地气候
[学以致用]
1.观察“小雪”节气天气预报图。
①观察“小雪”节气这一天我国哪些城市下雪?
②天津当日的最低气温是,大约会出现在时刻;最高气温是,大约会出现在时刻。
2.大暑节气期间你会选择到哪里去避暑?为什么?
连线:地区考虑因素
拉萨海陆因素
庐山地形因素
北戴河纬度因素
哈尔滨
3.图中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此时A地气温是20℃,C地气温是℃。
1.组成气候的两大要素是: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天气和气候 第3篇
天气和气候 7.8 磅 0 2
天气和气候
【教学重点】天气预报图的使用、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教学手段】
录像:天气预报
计算机课件:(1)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2)天气形势图;(3)各种常用的天气符号图;(4)风向示意图;(5)气象观测仪器----百叶箱、温度计;(6)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图。
【教学过程】
(引课出示投影片1)你能够从投影片中读出哪些内容?
中央气象台城市天气预报:2002年 05月 28日 20时 至05月29日 20时
城市
天气和气候 第4篇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本章安排2~3课时。
【南北气温的差异】
本段教材最重要的内容是阅读等值线地图,知识的获取应该通过读图得来,因此在教学中,训练学生读图方法和技能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学习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1月等温线图中的图例和气温数值,了解气温递变规律,概括总结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即由南向北递减。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变部分,了解、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例如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到0 °c等温线,用彩色笔描下来,观察此线穿过哪些地形区、河流等,在哪些地区发生突然变化,为什么发生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0 °c等温线穿过秦岭—淮河一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折,主要是因为地形的影响。第三步,引导学生观察等温线的疏密,了解气温空间变化的梯度或变化幅度,如果等温线分布密集,说明气温的差异较大。第四步,引导学生查找最南、最北气温极端数值,了解气温空间分布的具体差异,进一步明确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的特点。例如北国冰天雪地,那里的人们在观赏冰灯,海南的人们正在大海中嬉戏,广州的花市鲜花盛开等内容,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的巨大差异。
【东西干湿的差异】
关于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总趋势,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总结。读图时,首先要求学生在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上找出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观察四条线分别穿过我国哪些地形区、行政区,引导学生将800毫米、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用彩色笔描出,观察800毫米线与哪条等温线几乎重合,加深对秦岭—淮河自然地理界线的印象。学生完成以上读图过程后,可以阅读教材中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了解我国降水量极值地区,最后总结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
学习干湿地区划分时,教师可以首先出示不同干湿地区植被特点的图片、幻灯片,或播放相关的录像等,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尝试说明这个地区气候的特点,特别是降水的特点。第二步引导学生阅读年降水量分布图,验证自己的想象与图像中反映的降水量特点是否吻合。第三步引导学生阅读干湿地区分布图,将植被与干湿地区对应,进一步验证自己的想象是否与干湿地区的划分吻合,是否有不吻合的地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可能对东北地区的湿润区产生疑问,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疑惑,解释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而不是单纯用降水量多少进行衡量。
【季风气候显著】
第一步,说明冬、夏季风的形成,说明季风和季风气候的概念,冬、夏季风的特点。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及分界线,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夏季风从海洋向陆地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性质会有什么变化?通过思考使学生明确,越向内陆地区,受海洋影响越小,夏季风很难到达内陆地区,因此内陆地区降水比较稀少,这样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第三步,指导学生完成活动题1,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总结、概括季风气候的特征。第四步,指导学生完成活动题2,并且使学生明确,与同纬度大陆西岸和内部相比,我国处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而大陆西岸和内部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第五步,根据冬季风形成的源地及性质,说明寒潮带来的危害有哪些?关于台风的形成及带来的灾害。
【气候复杂多样】
四种气候类型外,我国还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在什么地区,使学生通过读图了解我国气候类型的复杂多样。可以选择不同地区的农作物、蔬菜、动植物以及一些旅游景区的录像或图片、幻灯片等给学生播放,使其从感性认识入手,了解气候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
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
科学家们指出,在过去的1xx年里,尤其是最近50年中,人类活动过度排放温室气体,使其在大气中的浓度超出了过去几十万年间的任何时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4 °c~0.8 °c,达到了1 0xx年来的最高值。北半球高纬度河湖结冰期缩短约两周,北极海冰减薄了40%、范围减少了10%~15%,冰川大范围退缩,永久冻土带消融、变暖和退化,厄尔尼诺现象更频繁、持久和强烈……这些恶劣现象的出现,与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息息相关。
随着全球变暖趋势进一步加剧,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变得更加脆弱,气象灾害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联合国的统计显示,因气象灾害而受到危害的人数逐年在增加,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因灾致死人数的90%以上。1991年到xx年的xx年间,每年平均受到危害的人数为2.11亿,是因战争冲突受到影响的人数的7倍。干旱、洪涝、风暴、热浪、暴雨、龙卷风等更加频繁,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20世纪,全球发生的重大气象灾害90年代比50年代多5倍;20世纪60年代,气象灾害平均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40亿美元,80年代和90年代,这一数字达到290亿美元。据预测,如果不采取措施,未来1xx年内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4~5.8 °c,全球海平面将上升9厘米到88厘米,每年造成的损失将达3 000多亿美元。
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气候脆弱区之一,旱涝、高温、冷害等气候灾害频繁发生,对国计民生影响很大。1991年的江淮大水、1998年的长江和松花江、嫩江大水,近几年持续的北方大旱,都造成了巨大损失,至今人们还记忆犹新。我国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使农田受灾面积达0.3亿多公顷,受干旱、暴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的人口多达6亿多人次,平均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到6%。
气象专家形象地说,一次特强沙尘暴造成的灾害损失不亚于中等强度的地震。此外,与气象条件有关的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沉降、森林和草原火灾、农林草原病虫害等生态环境灾害的损失更是难以估算。
人类社会虽然不能完全克服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但并不是不可为,也必须有所作为。通过研究天气和气候的变化规律,建立有效的监测预警系统和完善的防灾救灾体系,可以提高人类社会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减轻气象灾害的危害。
为了提高全球抵御灾害能力,减轻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危害,各国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在监测、预报和建立畅通的气象信息渠道方面做了许多有效的工作。同时也应当看到,人类活动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产生,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例如,我国北方在人类历史时期形成的荒漠化土地约1 200万公顷,而20世纪后半叶形成的现代荒漠化土地即达到500 万公顷,还有潜在的荒漠化土地1 580万公顷。
地球温度正趋向均匀
地球赤道和两极的温差对全球天气有重要影响,但最近的研究发现,自从19 世纪末以来,两极和赤道的温差越来越小,这有可能影响暴风雨的发生频率和强度。5月15日的《地球物理学通讯》报道,科研人员对北半球两个纬度地区进行了监测。通过分析北纬30°~35°和北纬50°~55°两个区域陆地及海洋的温差数据,得出了全球温度的分布。在 1xx年的时间内,这两个区域的温度均有所升高,但北端的区域升温幅度大于南面的区域,这就表明赤道和北极的温差缩小了。科研人员对温差变化的起因尚不清楚。但其结果和计算机模拟出的温室效应后果很一致。计算机模拟的结果是,北极地区气温比赤道上升快。当然,也可能是气候的自然变化改变了气温平衡。另一个问题是,一个多世纪以来,这种变化对天气的影响如何。根据气象理论,极地赤道温差缩小会降低大气的风暴度,使暴风雨的强度减弱,或是降低暴风雨的频率。但研究人员认为,事实上可能没这么简单,因为其他因素也可以影响风暴度。例如,一个世纪以来,全球变暖大大提高了大气层容纳水汽的能力,很可能使暴风雨的强度更大。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本体是1.4米×1.4米×1.2米的六面体, 星体外侧对称安装6块太阳能帆板,总长度为8.6米。卫星姿态为三轴稳定,对地指向精度小于1°。卫星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高度900千米,倾角99°,偏心率小于0.0005,周期102.86分。24小时内卫星绕地球运行14圈。卫星上装有两台互为备份的甚高分辨率辐射仪(avhrr),瞬间视场角为1.2毫弧度,星下点分辨率为1.1千米。该仪器有三个光谱通道,其波段和主要用途如下。
通道 波长(微米) 主要用途
1 0.58~0.68 白天云图,地表图像
2 0.725~1.1 白天云图,水/冰,雪和植被
3 0.48~0.53 海洋水色图像
4 0.53~0.58 海洋水色图像
5 10.5~12.5 昼夜云图,地表和海面温度
卫星发送资料的方式为甚高分辨率图像传输(hrpt)、高分辨率图像(apt)和延时图像传输(dpt)。hrpt和apt的信息格式与noaa卫星基本相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通过gts电路播发“风云一号”卫星的轨道预报和某些产品。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
“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定位于东经105°赤道上空距地面35 800千米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卫星是一个直径为2.1米、高1.6米的圆柱体。卫星姿态是自旋稳定,自旋速率为100±1转/分。它的主要功能是:扫描辐射仪每半小时可获取一幅全景原始云图信息。包括可见光(0.55~1.05微米)、红外(10.5~12.5微米)和水汽(6.2~7.6微米)三个通道。可见光星下点分辨率约1.25千米,红外和水汽通道星下点分辨率约5千米。利用可见光通道可得到白天的云和地表的反射辐射信息,红外通道可得到昼夜云和地表的红外辐射信息,水汽通道可得到对流层中上部的水汽含量信息。利用这些原始云图信息,可加工处理出各种图像和气象参数。提供的服务包括收集和发送气象、海洋、水文等部门的数据收集平台的观测资料;对国内外广播展宽数字云图、低分辨率云图和天气图等资料以及中心处理的产品;进行空间环境监测。
新一轮沙尘可能长达百年
气象专家认为,新一轮沙尘频发期可能正在来临,这一频发期可能长达百年。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李黄昨天表示,连续三年沙尘频发可能是新一轮沙尘高发期来临的先兆。李黄拿出历史统计资料介绍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沙尘出现日数明显少于五六十年代。但从1999年以来,这一趋势发生了逆转。近两年的沙尘天气日数虽只有50年代的80%,但其强度却大得多。专家查阅了从公元3xx年以来的资料,发现我国北方曾有5个大的沙尘频发期,每次持续约90至1xx年。前两次分别为公元1610至17xx年和1820至1891年,两个周期相隔也是近百年,而现在距上周期又刚好百年,近年沙尘频率上升是否是一种预兆?专家正在密切关注。李黄副局长指出,中国气象学家正在与国外同行保持着密切合作。因为我国北方沙尘天气的风源主要来自西伯利亚,沙源多半来自蒙古国,中国作为重要的沙尘暴受害国,正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当今世界上,美国、澳大利亚和北非国家都是沙尘暴多发国家,这些国家也发现沙尘天气与大的气候周期有关,例如美国20世纪30年代沙尘暴曾吞噬过万顷良田,摧毁许多村庄,但之后的气象条件就很少发生大的沙尘天气了。目前,中国专家也正在吸取国外同行的研究成果,为中国沙尘气候变化探索出新的规律。李黄同时指出,虽然沙尘天气与气象条件关系紧密,但人类仍可改造自然。加强人工气象预报可减少沙尘暴带来的灾害,同样加强荒漠化治理和生态建设,则可减轻风沙影响。绿化上去了,也会出现有风无沙的新气象。
天气和气候 第5篇
教法指导:
1、让学生发现问题、师生探究解决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2、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报纸、图书、网络等查找资料,培养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并通过学生播报天气预报,让学生体验做天气预报员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利用学生了解的当地素材和电视新闻中的实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情景设计:
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词语。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地判断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
4、能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5、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网络、报纸、图书等学会调查和分析资料,在欣赏、快乐的氛围中对所学知识渗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更加关注各种地理现象以及各类经济活动,使学生逐步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教学难点:综合分析天气形式图和天气预报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同学们,这个元旦我要到海南去出差,可我为带什么服装犯了愁,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给我参谋一下?(生答略)。你去过海南吗?(生答略)。那你怎么知道我需要带单衣去呢?(生答略)。恩,是热带,气候四季炎热。我打算1月1日出发去海南,在去之前,我买好了车票,准备好了必需品,还要关注一下什么?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生答略)。好,我知道了,还要关注天气预报。天气和气候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此探讨气候的变化规律,对人类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每个人密切有关的天气和气候。
板书:天气和气候
教师:展示课件,今天晚上到明天,北京,晴转多云,偏北风四级,最高气温14℃,最低气温7℃。请同学们注意这则天气消息传达了哪些具体内容?你能说说天气的概念吗?
(板书)天气的概念:
根据当天的天气状况和已经了解的天气预报的内容请同学们描述天气的概念。(同位交流)
讲解:天气是短时间的阴晴冷热风雨等的大气状况。是指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可以用阴、晴、冷、热,风力大、小等来描述。从同学们的回答看,我们不难知道天气有两个特点:
学生总结:时间短、变化快
天气和气候 第6篇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产、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2、通过阅读地图,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能够正确的区分天气与气候的概念,认识基本的天气符号,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信息提取的能力。
3、形成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思想观念,同时树立人地协调的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学会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图。
【难点】
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生活实例导入。通过提问学生“今天你们觉得外面怎么样?阴?晴?冷?暖?这些都是描写哪些方面的知识?”并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常说的天气与气候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它们有区别吗?”导入新课。
环节二:讲授新课
1、天气和气候
结合教材,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讲解补充共同完成下列表格。
【练一练】下列词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描述的是气候?
“风和日丽”—天气、“四季如春”—气候、“东边日出西边雨”—天气
2、天气预报和常见天气符号
【过渡】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知道每天的天气状况呢?(多媒体播放收看天气预报)
【问题】
(1)通过什么来知道天气状况呢?
(2)卫星云图上的蓝色、绿色、白色分别代表什么?
(3)在天气预报图上怎样识别天气情况呢?
【学生活动】
(1)看卫星云图。
(2)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3)根据天气符号识别天气情况。
【教师活动】投影“常见天气符号”图,指导学生逐一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学生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记忆天气符号的比赛,看哪一组记得又对又快。
(2)选择几个天气符号,看谁画得好。
【教师活动】展示“沙尘暴”、“风”的符号。
【提问】
(1)结合“沙尘暴”的符号,思考我国西北地区为什么经常发生沙尘暴?应采取什么措施?
(2)如何识别不同的风呢?
【学生活动】
(1)干旱、风力大、植被稀疏;防风固沙。
(2)第一,风杆、风尾、风旗。第二,风向的判断。第三,风级的表示方法。
环节三:巩固提高
展示“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充当播报员,发布天气预报。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
【作业】
思考问题:气候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我们和气候变暖有关系吗?如何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四、板书设计
天气和气候 第7篇
一、教材分析:
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天气状况作为切入点,诱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对天气状况的描述。接着介绍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求学生说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与“气候”是日常接触较多,但有时又不太注意区分的两个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正确理解、表述、传达天气和气候信息的前提,这为今后学习本章气候知识打下了基础。实际上,什么叫天气,什么气候,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常识,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教材接着介绍了天气预报的有关知识,给出了常见的天气符号,电视中常见的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图,重在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天气预报图的能力。
教材提供的大气环境监测的阅读资料,既是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内容,又是具有前瞻性的内容。随着人们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关注,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不久将会像天气变化一样受到最普遍的重视。
本节教材特色之一是从实践出发,联系实际,将生活实际带入课堂,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㈡教育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⑴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⑵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能力目标:
⑴学生通过阅读P55“天气”、“气候”二个框题的内容,提高阅读材料的能力,只有会读,才能感知教材、领会教材,抓住重点。
⑵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能力。通过阅读讨论,让学生区分出天气与气候的不同。天气是短时段的大气状况,气候是长时段的大气状况;天气是多变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
⑶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是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是该节教材的特色之一,如学生在知道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后,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为此,教材还安排了P57练习2加以实践。在认识了常用的天气符号后,要求学生学会看天气预报,看懂简单的城市天气图。
⑷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天气预报图和使用天气预报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⑵通过让学生记录天气预报及空气质量预报的有关数据,使学生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⑶通过收听、收看当地电视台、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和全市空气质量预报的节目,了解家乡的天气及大气环境,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⑷通过让学生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的活动,增强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⑸通过师生互动,构建一种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
㈢教学重点和关键:
从日常生活入手,着重区别“天气”与“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并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学会看天气预报。
二、教法阐述:
㈠教学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基础上,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地理教学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法、地理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根据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及收集到的地理信息(感性材料)来理解课文中的理论知识。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此法能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学习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使所学的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㈡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电脑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计算机所特有的信息处理优势及其交互性强的特点,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图像等多种媒体综合一体化,它在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是学习时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效果各异,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教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利于终身学习。
㈠学生特点分析:
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从初一起,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从年龄特点来看,初一学生刚由小学上来,他们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㈡学习方法和能力培养:
1、让学生课前从各种不同渠道收集天气或气候方面的资料或趣闻,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并做记录,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搜集、记录资料的过程就是很好的学习过程。通过此类活动,可培养学生初步学会利用课本以外的资源获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培养地理学习能力。同时有了充分准备的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竞相发布自己从书上、报上、网上、电视上的发现,在课堂上参与交流,展示是最好的评价。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产生学习乐趣、积极的情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2、“课堂小组讨论法”即课堂上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启动思维,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学习方法,讨论把使用智慧,体现自我的机会十分平等地送给每一个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探求真理的快乐。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现代科学研究的社会化趋势需要群体研究方式,互动能力的培养日益显得重要。本堂课讨论的机会较多有师生之间、小组之间的互动。
3、利用电脑课件,让学生观察卫星云图,了解卫星云图,初步学会看卫星云图,培养实践能力。同时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说明:虽然“卫星云图”有关知识非课程标准所要求掌握,但由于学生看天气预报时首先要接触到,但又不能一下看懂,因而很好奇,要求教师介绍,所以教学中做了一定安排)。
4、每位同学自制一版阶段“学习成果”小报,来交流展示,并自制一个30cm×30cm的某城市天气图(用天气符号表示),课堂用来互相提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动手中学习地理知识。同时又能使全体同学广泛参与。
5、布置作业时给学生四个可能就发生在身边的有关空气污染的例子,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较感兴趣的问题谈看法,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知识谈对一些地理问题的看法或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㈢学法的理论思考: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和兴趣是人的行为的两大内在动力。可见,地理学习动力,包括了地理学习兴趣指向和地理学习动机层次。明确的学习目的、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构成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四、课堂教学程序:
㈠展示阶段“学习成果”(小报一版)在小组内交流(下课后交)
㈡简明导入后请2——3学生发布收听、收看并记录下来的厦门地区近二日天气情况,并询问学生从哪里获得天气情况的资料?(可从电视、广播、报纸、气象网站等途径获得)
㈢阅读P55/1、2框题,讨论以下问题:
1、 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提问层次较低学生)
2、 讨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提问层次中或上的学生)
3、P57/练习题(四成语各描述天气或气候?)
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天气与气候方面区别,并举例加以说明。
通过P57/2练习,要求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㈣请2——3学生发布天气或气候方面的资料或趣闻,后教师也发布三条,请学生判断分别指的是“天气”或“气候”,加以巩固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㈤天气对我们很重要(请学生结合实际谈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这节课着重学习“天气预报”的有关知识。
演示课件:
第1屏:天气预报的意义。
第2屏:卫星云图(演示如何读图)。
第3屏:卫星云图的来历。
第4屏:“风云一号”——台风云图
第5屏:问题讨论——有了卫星云图,为什么还要城市天气预报?
第6屏:天气符号与天气预报图。
第7屏:再现中央电视台播报的某些城市天气预报。
通过以上学习,要求学生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㈥教师展示自制教具—天气符号和现实生活结合的简图,帮助学生建立生活经验与形象的图示和抽象的符号之间的有机联系。 再熟悉常用天气符号图例。
㈦运用电脑“课件”做课堂练习,巩固新课知识。
1、连线: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蓝色、白色各表示什么?(请层次较低学生做答)
归纳:蓝色 陆地绿色 海洋 白色 云雨区
2、看图回答问题(课件展示): (请层次中等或较好的学生做答)
a、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是什么天气? b、北京附近是什么天气?
c、长江中下游又是什么天气? d、较大范围的降水云区出现在什么地方?
3、P57/1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图中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是否吻合?
4、学生举自制某城市天气图(用符号表示),互相提问,学当天气预报播音员。
㈧由于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关心大气环境的质量。
学生阅P57一段及表。
结合陕西实际,教师询问:
1、 陕西有无发布“空气质量预报”?哪些途径可得到此资料?
2、“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之间的关系?(演示课件)。
㈨课堂小结: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正确使用二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学会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㈩布置作业:
1、写一篇“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小论文(教师稍做指导:可综合写,亦可就某一方面写)。
2、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污染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3、举四个可能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例子,选择一个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思考即可,下节课交流)。
课堂师生活动过程流程表:
教师导入新课
教师了解信息来源
教师引导,加以举例说明
教师也发布三条资料趣闻,并请学生判断分别指的是
“天气”或“气候”,加以巩固概念的区别
教师展示自制教具(天气符号与现实生活结合的简图)
让学生再熟悉常用天气符号
教师引入“大气环境质量”问题
教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天气和气候 第8篇
一、教材分析:
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的要求本课将重点安排在对读图技能的训练,以及人地协调观念的树立等方面。读图技能的训练主要通过气温垂直分布图完成,无论是了解大气的组成还是大气的垂直分布,还是大气的受热过程都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从感性知识入手,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并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分析大气各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各层大气气温分布特点以及大气运动状况、大气的受热过程与人类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所起的作用;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以及各层大气的特点;能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的道理
2.能力目标:通过对图表的分析,训练学生阅读图表分析问题的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的原理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所以对知识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时可借助教具或电脑模拟演示,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并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与大气的受热过程、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首先提问:[导入]探究1:读P36图2-2-1回答问题;(学生回答较多的是飞机飞到了云的上面。教师设问为什么下面由云雨而上面没有呢?)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与大气的受热过程、
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导入]探究1:读P36图2-2-1回答问题;(学生回答较多的是飞机飞到了云的上面。教师设问为什么下面由云雨而上面没有呢?)
(板书课题,以及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1、含义:
2、组成:
3、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组成主要作用
干洁空气N2
O2
CO2
O3
水汽和固体杂质
4、大气圈的结构——大气垂直分层
(教师点拨,学生阅读课文和图2-2-2大气的垂直分层,完成表格。)
依据分层温度变化大气运动对人类的影响
学生回答探究1;点评略。
探究2:人造卫星为什么能安全的运行在高空大气层?
探究3:在“大气的垂直分层”图中,气温随高度的变化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一种竖起的“W”的形状。(由探究3引导学生理解大气的温度变化取决于大气的受热状况。引出下文)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根据课本图2-2-4,分析说出
探究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哪些?南极地区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对当地有何影响?
探究5:大气的受热过程
探究6:解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探究7:在图“2-2-4大气的保温作用”上,标出长波辐射,解释保温作用的道理。
探究8根据活动题2-2-5温室保温示意图,试解释温室保温的原理
集体讨论:根据所学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1、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2、初春的早晨,为什么农民在田埂上放烟雾驱赶昨夜的寒气?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与大气的受热过程,那么,大气受热后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大气的运动。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着重分析热力环流的成因和不同条件下风的变化。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九、板书设计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与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1、含义:
2、组成:
3、大气圈的结构——大气垂直分层
4、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受热过程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天气和气候 第9篇
一、教材分析:
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天气状况作为切入点,诱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对天气状况的描述。接着介绍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求学生说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与“气候”是日常接触较多,但有时又不太注意区分的两个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正确理解、表述、传达天气和气候信息的前提,这为今后学习本章气候知识打下了基础。实际上,什么叫天气,什么气候,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常识,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教材接着介绍了天气预报的有关知识,给出了常见的天气符号,电视中常见的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图,重在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天气预报图的能力。
教材提供的大气环境监测的阅读资料,既是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内容,又是具有前瞻性的内容。随着人们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关注,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不久将会像天气变化一样受到最普遍的重视。
本节教材特色之一是从实践出发,联系实际,将生活实际带入课堂,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㈡教育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⑴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⑵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能力目标:
⑴学生通过阅读P55“天气”、“气候”二个框题的内容,提高阅读材料的能力,只有会读,才能感知教材、领会教材,抓住重点。
⑵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能力。通过阅读讨论,让学生区分出天气与气候的不同。天气是短时段的大气状况,气候是长时段的大气状况;天气是多变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
⑶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是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是该节教材的特色之一,如学生在知道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后,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为此,教材还安排了P57练习2加以实践。在认识了常用的天气符号后,要求学生学会看天气预报,看懂简单的城市天气图。
⑷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天气预报图和使用天气预报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⑵通过让学生记录天气预报及空气质量预报的有关数据,使学生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⑶通过收听、收看当地电视台、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和全市空气质量预报的节目,了解家乡的天气及大气环境,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⑷通过让学生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的活动,增强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⑸通过师生互动,构建一种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
㈢教学重点和关键:
从日常生活入手,着重区别“天气”与“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并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学会看天气预报。
二、教法阐述:
㈠教学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基础上,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地理教学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法、地理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根据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及收集到的地理信息(感性材料)来理解课文中的理论知识。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此法能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学习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使所学的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㈡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电脑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计算机所特有的信息处理优势及其交互性强的特点,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图像等多种媒体综合一体化,它在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是学习时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效果各异,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教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利于终身学习。
㈠学生特点分析:
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从初一起,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从年龄特点来看,初一学生刚由小学上来,他们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㈡学习方法和能力培养:
1、让学生课前从各种不同渠道收集天气或气候方面的资料或趣闻,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并做记录,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搜集、记录资料的过程就是很好的学习过程。通过此类活动,可培养学生初步学会利用课本以外的资源获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培养地理学习能力。同时有了充分准备的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竞相发布自己从书上、报上、网上、电视上的发现,在课堂上参与交流,展示是最好的评价。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产生学习乐趣、积极的情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2、“课堂小组讨论法”即课堂上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启动思维,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学习方法,讨论把使用智慧,体现自我的机会十分平等地送给每一个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探求真理的快乐。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现代科学研究的社会化趋势需要群体研究方式,互动能力的培养日益显得重要。本堂课讨论的机会较多有师生之间、小组之间的互动。
3、利用电脑课件,让学生观察卫星云图,了解卫星云图,初步学会看卫星云图,培养实践能力。同时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说明:虽然“卫星云图”有关知识非课程标准所要求掌握,但由于学生看天气预报时首先要接触到,但又不能一下看懂,因而很好奇,要求教师介绍,所以教学中做了一定安排)。
4、每位同学自制一版阶段“学习成果”小报,来交流展示,并自制一个30cm×30cm的某城市天气图(用天气符号表示),课堂用来互相提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动手中学习地理知识。同时又能使全体同学广泛参与。
5、布置作业时给学生四个可能就发生在身边的有关空气污染的例子,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较感兴趣的问题谈看法,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知识谈对一些地理问题的看法或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㈢学法的理论思考: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和兴趣是人的行为的两大内在动力。可见,地理学习动力,包括了地理学习兴趣指向和地理学习动机层次。明确的学习目的、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构成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四、课堂教学程序:
㈠展示阶段“学习成果”(小报一版)在小组内交流(下课后交)
㈡简明导入后请2——3学生发布收听、收看并记录下来的厦门地区近二日天气情况,并询问学生从哪里获得天气情况的资料?(可从电视、广播、报纸、气象网站等途径获得)
㈢阅读P55/1、2框题,讨论以下问题:
1、 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提问层次较低学生)
2、 讨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提问层次中或上的学生)
3、P57/练习题(四成语各描述天气或气候?)
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天气与气候方面区别,并举例加以说明。
通过P57/2练习,要求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㈣请2——3学生发布天气或气候方面的资料或趣闻,后教师也发布三条,请学生判断分别指的是“天气”或“气候”,加以巩固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㈤天气对我们很重要(请学生结合实际谈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这节课着重学习“天气预报”的有关知识。
演示课件:
第1屏:天气预报的意义。
第2屏:卫星云图(演示如何读图)。
第3屏:卫星云图的来历。
第4屏:“风云一号”——台风云图
第5屏:问题讨论——有了卫星云图,为什么还要城市天气预报?
第6屏:天气符号与天气预报图。
第7屏:再现中央电视台播报的某些城市天气预报。
通过以上学习,要求学生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㈥教师展示自制教具—天气符号和现实生活结合的简图,帮助学生建立生活经验与形象的图示和抽象的符号之间的有机联系。 再熟悉常用天气符号图例。
㈦运用电脑“课件”做课堂练习,巩固新课知识。
1、连线: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蓝色、白色各表示什么?(请层次较低学生做答)
归纳:蓝色 陆地绿色 海洋 白色 云雨区
2、看图回答问题(课件展示): (请层次中等或较好的学生做答)
a、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是什么天气? b、北京附近是什么天气?
c、长江中下游又是什么天气? d、较大范围的降水云区出现在什么地方?
3、P57/1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图中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是否吻合?
4、学生举自制某城市天气图(用符号表示),互相提问,学当天气预报播音员。
㈧由于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关心大气环境的质量。
学生阅P57一段及表。
结合陕西实际,教师询问:
1、 陕西有无发布“空气质量预报”?哪些途径可得到此资料?
2、“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之间的关系?(演示课件)。
㈨课堂小结: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正确使用二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学会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㈩布置作业:
1、写一篇“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小论文(教师稍做指导:可综合写,亦可就某一方面写)。
2、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污染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3、举四个可能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例子,选择一个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思考即可,下节课交流)。
课堂师生活动过程流程表:
教师导入新课
教师了解信息来源
教师引导,加以举例说明
教师也发布三条资料趣闻,并请学生判断分别指的是
“天气”或“气候”,加以巩固概念的区别
教师展示自制教具(天气符号与现实生活结合的简图)
让学生再熟悉常用天气符号
教师引入“大气环境质量”问题
教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天气和气候 第10篇
天气和气候 7.8 磅 0 2
天气和气候
【教学重点】天气预报图的使用、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教学手段】
录像:天气预报
计算机课件:(1)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2)天气形势图;(3)各种常用的天气符号图;(4)风向示意图;(5)气象观测仪器----百叶箱、温度计;(6)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图。
【教学过程】
(引课出示投影片1)你能够从投影片中读出哪些内容?
中央气象台城市天气预报:2002年 05月 28日 20时 至05月29日 20时
城市
天气和气候 第11篇
第四章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生产来说,它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
本节主要讲述了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及其区别,以“当你清晨背起书包走出家门最先感受的是什么?”为切入点,用身边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体现课改中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归纳出天气的概念。之后又附有天气符号、卫星云图以及相关图片,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掌握天气预报的知识,更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小活动”题目的设计也是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反映了当前课改的提倡的“学习有用的地理”。
教材的最后还提供了大气环境检测的阅读材料,这种贴近生活的知识,对于引导学生关注当前大气环境质量、关注健康、增强环保意识都有重要作用。
教法指导:
1、让学生发现问题、师生探究解决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2、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报纸、图书、网络等查找资料,培养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并通过学生播报天气预报,让学生体验做天气预报员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利用学生了解的当地素材和电视新闻中的实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情景设计:
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词语。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地判断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
4、能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5、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网络、报纸、图书等学会调查和分析资料,在欣赏、快乐的氛围中对所学知识渗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更加关注各种地理现象以及各类经济活动,使学生逐步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教学难点:综合分析天气形式图和天气预报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同学们,这个元旦我要到海南去出差,可我为带什么服装犯了愁,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给我参谋一下?(生答略)。你去过海南吗?(生答略)。那你怎么知道我需要带单衣去呢?(生答略)。恩,是热带,气候四季炎热。我打算1月1日出发去海南,在去之前,我买好了车票,准备好了必需品,还要关注一下什么?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生答略)。好,我知道了,还要关注天气预报。天气和气候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此探讨气候的变化规律,对人类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每个人密切有关的天气和气候。
板书:天气和气候
教师:展示课件,今天晚上到明天,北京,晴转多云,偏北风四级,最高气温14℃,最低气温7℃。请同学们注意这则天气消息传达了哪些具体内容?你能说说天气的概念吗?
(板书)天气的概念:
根据当天的天气状况和已经了解的天气预报的内容请同学们描述天气的概念。(同位交流)
讲解:天气是短时间的阴晴冷热风雨等的大气状况。是指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可以用阴、晴、冷、热,风力大、小等来描述。从同学们的回答看,我们不难知道天气有两个特点:
学生总结:时间短、变化快
尝试举例子说明天气的这两个特点。同学们纷纷举例:六月天,孩子面,说变就变------
(2)讨论
①谁能说说,天气的变化与人类有什么密切的关系?
②晴天对人有什么好处?什么事情必须要在晴天做?(打麦、晒衣、晒被等。)
③下雨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下雨又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害处或不便?下雨时,人们必须保护什么东西不被雨淋?(露天存放的水泥、粮食、棉花、布、衣服,机器等。)
④下雪能给人带来什么好处?下雪能给人带来什么害处或不便?暴风雪来临前,牧民必须做什么?
⑤孩子们在雪天喜欢做什么?下雪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不要滑倒、摔伤;不要追跑打闹,要注意交通安全。)
⑥大风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大风又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害处?
⑦大雾、冰雹、雷电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害处?
(3)小结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知道了天气的变化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观察天气,努力探究天气变化的秘密,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国家许多地方以及全世界各地都建立了气象台、气象站、气象联络网,许多叔叔阿姨日夜不停地监测天气的变化,每天准确地预报天气变化的情况,使人们更好地工作、学习。我们要从小向他们学习,下边老师教给你们简单的观察、记录天气的情况。
过渡:了解天气对我们的实际生活、工作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一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知道呢?
学生:手机、电话(拨打121,天气早知道)观察(看云识天气)收看天气预报-------
(板书)天气预报
播放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视频,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播报顺序、内容。
(活动一):识别天气符号(打开课本p58主要天气符号图)
请用语言叙述这些符号的特征,可用小组竞赛形式:
学生:晴天符号是一轮红彤彤的太阳;多云符号是一朵云彩;冷空气前锋符号象一个齿轮,小三角的尖端指向冷空气运行的方向,中雨是云朵的下面有两条倾斜雨注----
教师对个别符号进行讲解。
(活动二):记忆天气符号
各小组的同学可以用彩笔画出部分天气符号,可以做成简易卡片,采取看图抢答的方法进行巩固。教师要及时评价。
提问:还有哪些天气符号在视频中没有出现?同学们可以推荐小组代表画在黑板上。教师大体讲解或补充个别天气资料如:沙尘暴、台风等的相关内容。
过渡:同学们注意了没有,在看天气预报的时候,一般先出现的是卫星云图,什么是卫星云图?如何根据卫星云图来判别简单的天气预报呢?
(板书)卫星云图:
讲解:
气象卫星从太空不同的位置对地球表面进行拍摄,大量的观测数据通过卫星传回地面工作站,再合成精美的云图照片。目前,电视节目中通常使用的云图,就是红外云图通过计算机处理、编辑而成的假彩色动态云图画面。在彩色的红外卫星云图照片中,我们看到有些地方呈白色,有些地方呈绿色,而另一些地方却呈蓝色等等。那么这些颜色都有些什么含义呢?
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程度越浓,代表降水量越大。
绿色:代表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晴。
蓝色:代表的是海洋。
练习:
请同学们判断出教材上p58的“卫星云图”上我国的青藏高原、家乡所在地的天气状况(青藏高原有雨)
大家一起回忆讨论,并试着归纳天气预报的概念
活动三:
1、展示教材p58“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 你能学做天气预报员吗?
把学生分为六人为一小组各小组任意挑选城市,发布天气预报,教师做好巡回指导,让学生在模仿预报员的过程中加强对主要天气符号的记忆和理解。
2、练习教材p59活动第二题,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图中人们所介绍的活动是否妥当?并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说说为什么不妥?(台风——捕鱼不合适;沙尘暴——跳绳不合适;霜冻——插秧不合适;晴——打球合适)
3、现实生活中许多动物都能预报天气,想一想,连一连。
蜻蜓搬家将有雨下
知了飞的低出门带雨衣
蚂蚁潮,下雨兆
泥鳅吐气泡,雨天将来到
乌龟拼命叫,天热气温高
过渡: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又会提到“气候”这个名词,你了解气候的概念和特点么?
(板书) 气候的概念及特点:
播放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图片,让同学们欣赏不同气候的景观,更清楚的了解气候和天气的区别。(学生观察后总结)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学生列表总结: 天气——短时间、多变;(概念略)
气候——长时间、稳定性(概念略)
练习:教材p59活动第3题:下列词语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是气候?
(风和日丽——天气;暴风骤雨——天气;四季如春——气候;阴转多云——天气。)
过渡:你了解当地的天气与气候吗?了解了天气和气候的有关知识对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用呢?
(板书)了解天气与气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可以举行一个小小辩论会,学生自由谈论,教师作好指导)。
我们当地的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春暖秋凉,夏秋降雨多,冬春降水少。
相关材料:
(
农业方面)风调雨顺,年景才能喜获丰收,每一种农作物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光照,农业气象条件直接影响到农作物产量。
(生活方面)每天早晨,晨炼已成为城里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儿,早晨雾气重,尤其早晨到出太阳之前,近地面雾蒙蒙的。大雾天,大气比较稳定,一些污染物(如汽车尾气)滞留在空气中,被雾滴吸附造成能见度差、空气浑浊。因此,早晨锻炼身体最好避开,待大雾消散后再出来活动活动更有益健康。
打雷下雨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不便,但是一场雷暴雨过后,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在雷电的作用下,能够离解出带负电的负氧离子。据研究测算,雷雨过后,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数目可达一万多个,而在晴天的闹市区,负氧离子数目只有几十个。实践表明,被称作“空气的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对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有很大作用因此雷雨过后,建议大家外出散步,有的医学专家在雷雨过后,将带有负氧离子的空气引进病房,以协助治疗病人。
(科技方面):天气和气候还在科学研究上有很大的作用
展示当今风云人物——杨利伟的照片和资料,跟同学们一起了解气象条件对神州五号的升天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师生的辩论,让同学们了解当地的天气和气候对身边的生产、生活的影响,教育学生看问题要从事物的两面性去分析。
学生反馈:让学生总结本课的收获和不足,互相交流学习的感受,对不明白的还可以继续提出疑问。对有的问题没有解决好的,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板书设计:一、天气1、概念 2、特点
二、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
三、气候
1、概念2、特点
四、天气和气候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后记:
一、学习身边的、有用的地理知识。
天气和气候,如果按传统的授课方式,讲起来会有些难度,因为气候、卫星云图等专业术语很抽象,而本节课从身边的地理现象出发,从同学们的观察、回忆入手,了解天气和气候,教案设计中列举了既浅显又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说明掌握天气预报的重要性,使同学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得到知识。
二、给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地位,请同学们自己发现问题,师生一起探究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现,课堂上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还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成为课堂的主人,营造出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和个性张扬的空间,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
三、强化人文素养,肩负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功能。
本节课不仅注重了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而且也重视了过程和方法,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新课标准强调“三维”目标的达成,课堂中通过对身边的天气和气候的了解,以及在生活中的影响的探究,指导学生关注气候、关注生活,提出对气候灾害的合理建议,对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课后作业:
1、写一篇“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小论文(教师稍做指导:可综合写,亦可就某一方面写)。
2、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污染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天气和气候 第12篇
一、教材分析:
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天气状况作为切入点,诱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对天气状况的描述。接着介绍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求学生说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与“气候”是日常接触较多,但有时又不太注意区分的两个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正确理解、表述、传达天气和气候信息的前提,这为今后学习本章气候知识打下了基础。实际上,什么叫天气,什么气候,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常识,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教材接着介绍了天气预报的有关知识,给出了常见的天气符号,电视中常见的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图,重在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天气预报图的能力。
教材提供的大气环境监测的阅读资料,既是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内容,又是具有前瞻性的内容。随着人们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关注,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不久将会像天气变化一样受到最普遍的重视。
本节教材特色之一是从实践出发,联系实际,将生活实际带入课堂,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㈡教育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⑴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⑵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能力目标:
⑴学生通过阅读P55“天气”、“气候”二个框题的内容,提高阅读材料的能力,只有会读,才能感知教材、领会教材,抓住重点。
⑵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能力。通过阅读讨论,让学生区分出天气与气候的不同。天气是短时段的大气状况,气候是长时段的大气状况;天气是多变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
⑶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是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是该节教材的特色之一,如学生在知道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后,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为此,教材还安排了P57练习2加以实践。在认识了常用的天气符号后,要求学生学会看天气预报,看懂简单的城市天气图。
⑷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天气预报图和使用天气预报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⑵通过让学生记录天气预报及空气质量预报的有关数据,使学生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⑶通过收听、收看当地电视台、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和全市空气质量预报的节目,了解家乡的天气及大气环境,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⑷通过让学生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的活动,增强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⑸通过师生互动,构建一种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
㈢教学重点和关键:
从日常生活入手,着重区别“天气”与“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并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学会看天气预报。
二、教法阐述:
㈠教学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基础上,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地理教学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法、地理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根据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及收集到的地理信息(感性材料)来理解课文中的理论知识。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此法能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学习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使所学的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㈡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电脑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计算机所特有的信息处理优势及其交互性强的特点,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图像等多种媒体综合一体化,它在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是学习时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效果各异,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教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利于终身学习。
㈠学生特点分析:
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从初一起,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从年龄特点来看,初一学生刚由小学上来,他们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㈡学习方法和能力培养:
1、让学生课前从各种不同渠道收集天气或气候方面的资料或趣闻,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并做记录,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搜集、记录资料的过程就是很好的学习过程。通过此类活动,可培养学生初步学会利用课本以外的资源获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培养地理学习能力。同时有了充分准备的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竞相发布自己从书上、报上、网上、电视上的发现,在课堂上参与交流,展示是最好的评价。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产生学习乐趣、积极的情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2、“课堂小组讨论法”即课堂上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启动思维,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学习方法,讨论把使用智慧,体现自我的机会十分平等地送给每一个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探求真理的快乐。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现代科学研究的社会化趋势需要群体研究方式,互动能力的培养日益显得重要。本堂课讨论的机会较多有师生之间、小组之间的互动。
3、利用电脑课件,让学生观察卫星云图,了解卫星云图,初步学会看卫星云图,培养实践能力。同时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说明:虽然“卫星云图”有关知识非课程标准所要求掌握,但由于学生看天气预报时首先要接触到,但又不能一下看懂,因而很好奇,要求教师介绍,所以教学中做了一定安排)。
4、每位同学自制一版阶段“学习成果”小报,来交流展示,并自制一个30cm×30cm的某城市天气图(用天气符号表示),课堂用来互相提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动手中学习地理知识。同时又能使全体同学广泛参与。
5、布置作业时给学生四个可能就发生在身边的有关空气污染的例子,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较感兴趣的问题谈看法,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知识谈对一些地理问题的看法或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㈢学法的理论思考: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和兴趣是人的行为的两大内在动力。可见,地理学习动力,包括了地理学习兴趣指向和地理学习动机层次。明确的学习目的、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构成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四、课堂教学程序:
㈠展示阶段“学习成果”(小报一版)在小组内交流(下课后交)
㈡简明导入后请2——3学生发布收听、收看并记录下来的厦门地区近二日天气情况,并询问学生从哪里获得天气情况的资料?(可从电视、广播、报纸、气象网站等途径获得)
㈢阅读P55/1、2框题,讨论以下问题:
1、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提问层次较低学生)
2、讨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提问层次中或上的学生)
3、P57/练习题(四成语各描述天气或气候?)
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天气与气候方面区别,并举例加以说明。
通过P57/2练习,要求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㈣请2——3学生发布天气或气候方面的资料或趣闻,后教师也发布三条,请学生判断分别指的是“天气”或“气候”,加以巩固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㈤天气对我们很重要(请学生结合实际谈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这节课着重学习“天气预报”的有关知识。
演示课件:
第1屏:天气预报的意义。
第2屏:卫星云图(演示如何读图)。
第3屏:卫星云图的来历。
第4屏:“风云一号”——台风云图
第5屏:问题讨论——有了卫星云图,为什么还要城市天气预报?
第6屏:天气符号与天气预报图。
第7屏:再现中央电视台播报的某些城市天气预报。
通过以上学习,要求学生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㈥教师展示自制教具—天气符号和现实生活结合的简图,帮助学生建立生活经验与形象的图示和抽象的符号之间的有机联系。再熟悉常用天气符号图例。
㈦运用电脑“课件”做课堂练习,巩固新课知识。
1、连线: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蓝色、白色各表示什么?(请层次较低学生做答)
归纳:蓝色陆地绿色海洋白色云雨区
2、看图回答问题(课件展示):(请层次中等或较好的学生做答)
a、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是什么天气?b、北京附近是什么天气?
c、长江中下游又是什么天气?d、较大范围的降水云区出现在什么地方?
3、P57/1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图中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是否吻合?
4、学生举自制某城市天气图(用符号表示),互相提问,学当天气预报播音员。
㈧由于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关心大气环境的质量。
学生阅P57一段及表。
结合陕西实际,教师询问:
1、陕西有无发布“空气质量预报”?哪些途径可得到此资料?
2、“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之间的关系?(演示课件)。
㈨课堂小结: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正确使用二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学会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㈩布置作业:
1、写一篇“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小论文(教师稍做指导:可综合写,亦可就某一方面写)。
2、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污染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3、举四个可能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例子,选择一个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思考即可,下节课交流)。
课堂师生活动过程流程表:
教师导入新课
教师了解信息来源
教师引导,加以举例说明
教师也发布三条资料趣闻,并请学生判断分别指的是
“天气”或“气候”,加以巩固概念的区别
教师展示自制教具(天气符号与现实生活结合的简图)
让学生再熟悉常用天气符号
教师引入“大气环境质量”问题
教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天气和气候 第13篇
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课程湘教版初一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天气和气候的定义及其区别,天气预报等知识。通过本节课学习,为后面章节中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等的教学打下基础。而且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章内容是学习以后各章,特别是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之一,而且也是以后学生生活、参与生产的必备知识。
教材以天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为切入点,体现了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中、服务于生活的新理念。教材中以大量形象化的图片,这些图片也是来源于生活。图片的使用形象易懂,避免了学生对某些天气现象的陌生感,也便于学生理解,且培养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教材中安排了课内活动和课外延伸活动,体现了新教材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
当前初一学生的思维发展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为主体,并向逻辑思维转换的过程。因此,应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通过互动合作,积极动脑、解决问题,形成逻辑判断和推理能力。
学生在小学的自然课、语文课以及日常生活中(如,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但由于不同学生的观察积累素养不同,还有原有的知识浅显,甚至有所混淆(如类似的天气符号和风力风向符号的辨别),所以课堂教学中要通过辨析与操练以落实清楚。
初一学生由于生性活泼,所以课堂形式不宜单调。本节课以竞赛为主的教学活动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做好组织教学,利于他们的协作与探究。鉴于他们的知识基础,在竞赛活动的每一步展开前,要对他们作一定的知识铺垫,帮他们扫清障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词语。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地判断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
4.能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5.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天气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借助多媒体设备应用问题导学法,对比法使学生认识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和联系。
2.通过组织竞赛活动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了解天气预报,认识卫星云图,熟悉常用的天气符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通过收听、收看当地电视台、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和全市空气质量预报的节目,了解家乡的天气及大气环境,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采用问题导学法、表格比较法、词句辨析来突破重点。
2.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通过展示形象的图片、播放天气预报视频,结合课堂上组织游戏、竞赛活动,角色扮演,使学生在活动中突破这一重点。
(二)难点
综合分析天气形势图和天气预报图。
解决措施:借助多媒体演示形象的图片及播放视频,通过读图分析法,让学生模拟天气预报员看天气预报图并播报城市天气预报的体验活动中突破难点的学习。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电脑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计算机所特有的优势,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图像等多种媒体综合一体化,它在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通过组织竞赛活动游戏、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看一看同学们,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请注意记录你看到视频的哪些信息。播放天气预报视频提问:这个视频是关于什么内容?提到了什么?(师生小结)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天气和气候。学生边看视频边记录看到、听到的信息,讨论后回答。以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生活、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组织竞赛听一听
⑴学生分成4个小组,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收集小组成员的意见和组织大家答题。
⑵比赛采取积分制,每答对一个问题得50分,必答题答错扣50分,抢答题不扣分。如部分答对给25分,只要言之有理,就是答不完整,老师也会视情况给分。
⑶比赛要求:必答题教师抽签决定哪位同学回答,抢答题要先举手。回答一个问题时,每组只能派一个代表来回答,且其他人不得在下面提示,否则扣分,如果他没答好,那么这一题就只能让其他小组来补充了。
⑷怎么奖励:用积分评出第一名,该小组成员每人加操行分5分,并且课后可到老师处领奖品。分组学习,推组长,明确竞赛规则。组织竞赛,便于本节教学活动的展开。
比一比1.抢答:
①什么是天气?
②同学们回顾刚看的天气预报视频,对天气状况我们可以怎么描述?
③根据屏幕上的图片和标注的时间,请试着总结出天气的两个特点?过渡:我们可以说今天的天气是多云,但能不能说今天的气候是多云,为什么?
④什么是气候?
⑤根据气候的概念总结它的两个特点?
⑥谁能说出南宁是什么气候类型?(注:这是以后学习的内容,学生不一定能回答)活动过程中教师适时:
2.课件展示天气与气候概念。
3.引导学生分析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及区别。
4.组织学生辨别课件的词语是描述天气还是气候。(必答题)学生结合课本讨论后抢答: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大气的风雨、冷热、阴晴等状况。不能,气候指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观察,交流讨论,选派代表答题。(阴晴、降水,风向、风力,气温变化)各组同学通过合作讨论,选代表或教师抽签学生回答。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认识有关天气与气候概念的内涵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从总体上由抽象到具体掌握天气预报的内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想一想为什么我们每天要收看天气预报?(举例说明)天气与我们人类活动的关系?展示课件的例子。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天气对自己上学、参加活动、生活等方面的影响。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辨一辨
1.我们可以从哪些途径了解天气状况呢?
2.什么是天气预报?
3.展示卫星云图和常用天气符号图。引导学生通过分类、形象记忆天气符号。
①晴、多云、阴这三种符号是如何表示的?
②小、中、大、暴雨(雪),同是雨(雪)天,在符号表示上有什么区别?
③辨析几种特殊的天气符号。
④辨析风向和风级符号:风向是指风的来向还是去向?<—>西风讲解风杆和风尾,学生观察书上的图回答,风杆中哪一头表示风向的?风尾表示的是什么怎么表示风力的,1条风尾表示2级风,8级以上怎么表示?学生抢答:电视、上网、看报……识记、在草稿纸上画符号,辨析与交流相似天气符号的不同。明确风向含义及风力风向的表示方法后,每小组派1个人辨别课件上的风力风向符号。(必答题)学生组内互考识记准备一分钟后全班盖住课本考核。展示课前画好的天气符号卡片。(各考2个天气符号,每个50分用形象化的彩色图片,增强学生的兴趣,也利于学生记忆。构建知识基础,为下一步的应用作准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体现了评价模式的多元化。充分调动学生为主体的积极性。
思一思抢答
①展示课件,有时同一城市有两个不同的天气符号,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播报?
②你能说出一天中最高温和最低温出现的大概时间吗?明确一天中同一地点天气可能存在较大变化。判断与讨论,说出日常生活中对最高温出现时间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播一播接下来这一关要求仿照央视气象员对照展示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及我国部分城市天气图的课件进行播报。每组派一个代表让老师和其他同学来考核,要能准确的对老师所挑的城市进行播报。(选4个城市)先在小组内讨论操练,方式是:一个组员做考生,这组其他人做考官,最后推选一位代表到讲台拿着指挥棒指图模拟预报员播报参与比赛,并评出班级的最优秀的天气预报员。所在组加上150分。本节课的高潮,学生的互动,综合知识的运用。采用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做一做展示课本第59页练习题2的图片及课外拓展题目。进行课堂小结。学生讨论完成练习,回顾本节课知识,和老师一起总结。联系生活常识,让学生理解地理学科与生活的关系。养成当堂总结学习收获的习惯。
天气和气候 第14篇
本节主要讲述了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及其区别,以“当你清晨背起书包走出家门最先感受的是什么?”为切入点,用身边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体现课改中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归纳出天气的概念。之后又附有天气符号、卫星云图以及相关图片,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掌握天气预报的知识,更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小活动”题目的设计也是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反映了当前课改的提倡的“学习有用的地理”。
一、学习身边的、有用的地理知识。
天气和气候,如果按传统的授课方式,讲起来会有些难度,因为气候、卫星云图等专业术语很抽象,而本节课从身边的地理现象出发,从同学们的观察、回忆入手,了解天气和气候,教案设计中列举了既浅显又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说明掌握天气预报的重要性,使同学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得到知识。
二、给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地位,请同学们自己发现问题,师生一起探究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现,课堂上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还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成为课堂的主人,营造出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和个性张扬的空间,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
天气和气候 第15篇
天气和气候 7.8 磅 0 2
天气和气候
【教学重点】天气预报图的使用、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教学手段】
录像:天气预报
计算机课件:(1)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2)天气形势图;(3)各种常用的天气符号图;(4)风向示意图;(5)气象观测仪器----百叶箱、温度计;(6)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图。
【教学过程】
(引课出示投影片1)你能够从投影片中读出哪些内容?
中央气象台城市天气预报:xx年 05月 28日 20时 至05月29日 20时
城市
天气和气候 第16篇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天气和气候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及区别,以学生的真实体会为切入点,用身边的问题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体现课改中学习身边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归纳出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之后用一些图片让学生掌握常见天气符号、卫星云图等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天气预报的知识,更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最后教材提供了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大气环境检测,引导学生关注大气环境质量、关注健康,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天气和气候的相关知识,但并不系统,并不准确。本节内容要让学生分辨清楚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特点。学生可能会在它们的特点上遇到困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读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通过卫星云图粗略的判断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
4、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直观展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是学生关注各种地理现象,增强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难点:
综合分析天气形势图和天气预报图。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