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精选17篇)
装在套子里的人 第1篇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一、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
二、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理清小说结构,分析别里科夫生活和思想上的套子的具体内容。
二、初步体会小说的讽刺意味。
整体感知
写于1898年。小说主人公别里科夫是一个典型的“套中人”形象。
他不光用一切陈规陋习“套”自己,而且还去约束别人。他是沙皇专制统治的产物,又是沙皇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既是令人畏惧的人物,又是弱不禁风的可怜虫。作品问世以来,别里科夫已经成为那些害怕新事物、保护旧事物、反对变革、阻碍社会发展者的代名词。作者用夸张变形的漫画手法和强烈的对比手法,造成的幽默讽刺的效果,有力地鞭挞了反动势力的可厌可憎,无情地嘲笑了他们的极端虚弱。
教学步骤
1.导人新课
老师出示讽刺诗《“老掌柜”难舍芭蕉扇》
“老掌柜”难舍芭蕉扇
陈显荣
要我换电扇,且慢复且慢!
不怕花钱多,就怕担风险:
雨天怕打雷,晴天怕触电;
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
重者削脑袋,轻则上医院。
还是稳妥点,仍用芭蕉扇,
只要拼命摇,照旧能解汗!
这位难舍芭蕉扇、惧怕电风扇的老掌柜,仅是一位老实本分的小市民,他文化低,眼界窄,接受新事物迟钝。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与他相似。诗人“幽他一默”,希望这些人思想解放一点,别老捧着那本老皇历不放。诗人对老掌柜的典型心态的形象揭示,尤其是“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一句,令人叫绝。从这位难舍芭蕉扇、惧怕电风扇的老掌柜害怕新事物这一点上,我们想起嘴边总是挂着“一代不如一代”名言的九斤老太,想起只要镇上不点什么动静就总是忧心忡忡地担心“可别出什么事啊”的奥楚蔑洛夫。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契诃夫的另一篇小说,领略一下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2.快速理清课文结构
思考:本文主要写了别里科夫哪些事?根据情节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
明确: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别里科夫的恋爱以及最后失败,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性和思想性格(1—5段)
第二部分: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以及最后失败(6—37段)
第三部分:埋葬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38—40段)
3.与我国小说不同的是,有很多外国小说在故事开始之前,先对故事主人公作—个全景式的描写。本小说也是如此,在具体叙写别里科夫的婚事之前,花了很多笔墨去介绍别里科夫的特征,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初看起来,好像这样入题慢,前后联系又不紧密。然而,作者在写婚事之前,先对别里科夫加以描绘和议论,突出别里科夫与众不同的、甚至是怪异的生活习性和思想,先声夺人,给读者以强烈的印象。既有利于直接揭示别里科夫的丑恶腐朽本质,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一一这种人,竟然还“差点结了婚”,一箭双雕,安排巧妙周到。
4.请学生反复诵读文章第一部分,认真体会其讽刺意味,并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去表现别里科夫的“套子”特点?
作者以严肃的态度,用夸张、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手法,极力地刻画别里科夫与常人迥异的“套子”式的生活习性和思想,在发笑中达到否定的目的。
在生活习性方面,主要从穿、住、行等方面表现其“套子”特点,其中穿着修饰方面写得最详尽;居住方面着笔不很多,但写得逼真;至于“行”,则突出其与人隔绝、与世隔绝的特点。在思想方面,则主要写其评判是非的标准及语言。他的标准,就是要服从政府的禁令。凡是政府明文禁止的事情,他都拥护;甚至于连政府已批准或默许的新鲜事物他也要遏止。他的口头禅是,“千万别出什么乱子”,表明了他的恐惧心理“,对于现行秩序、既成传统以及代表着这种传统秩序的官方、政府的恐惧。
5.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而他只不过是中学里的一位普通的希腊文教师,为什么能“辖制全城整整十五年”呢?
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10年到15年”,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革命力量还很弱小,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6.总结、扩展
别里科夫是他生活的那个反动时代的产物。
别里科夫自己怀着无尽的忧虑和恐怖,缩进“套子”里,然而,被“套子”精神浸透了的别里科夫却又要用这个“套子”去“套”周围的人,去“套”那个中学,那个城市,而那个学校和城市也居然被他“辖制了整整十五年”。
这里的“套子”实际上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别里科夫维护旧制度、旧秩序,害怕和反对一切新事物的保守与腐朽;象征着沙皇政府的一切法令和专制统治。
7.布置作业
课后认真阅读课文第二、三两个部分,分析别里科夫为什么会落得个如此下场,意义何在?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别里科夫这一形象的讽刺意义。
2.拓展延伸,探讨“套子”的现实意义。
3.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整体感知
契诃夫是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最后一个杰出的作家。当时,沙皇政府为防范革命活动而公开施行高压政策,进步杂志被迫停刊,能合法出版的都是“为买而笑”的刊物。为了生计,契诃夫不得不迎合刊物的胃口,写了许多逗人发笑的作品。其中有些作品不免流于粗俗,但有相当一部分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表面上写俄国社会日常生活中的笑话,实际上却无情地嘲笑和揭露专制警察制度和小市民的奴性心理,如《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从库页岛考察回来后,契诃夫果断地和反动报刊断绝联系,其作品题材更广泛,思想更深刻,技巧也更为成熟。就是契诃夫在这一创作的繁荣和成熟时期而诞生的优秀作品。
教学步骤
1.导人新课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热烈地赞美过纯真的爱情,那么,躲在厚厚的“套子”里的别里科夫在爱情的面前将会怎样呢?请仔细研读小说第二部分。
2.围绕别里科夫的婚事讨论:
从始至终,作者只讲别里科夫的“婚事”,而不提他有什么爱情,为什么?
先看别里科夫准备结婚的原因:别人的撮合游说;华连卡表示出的好感;华连卡长得不坏,招人喜欢;华连卡出身较高,有田产;华连卡是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女人。以上种种,都是外人施加的因素,或是一种外在的诱惑,而别里科夫内心并未萌发一种真正的爱意,他准备结婚,是因为“昏了头”,不是因为“爱”。
再比较别里科夫和华连卡的性格:一个孤僻、古怪、保守,惧怕任何新事物;而另一个则美丽、活泼、爱热闹,爱新事物,爱新生活。两个人性格截然不同,甚至于完全对立,能发展成真正的爱情吗?
最后请看婚事的结局:通常“结婚”是件使人高兴的事,但在别里科夫却成了一场大灾难,一次仅仅是可能的喜事,结果却成了真正的丧事。他的套子使他感受不到爱的温馨和幸福,他的套子使他对“恋爱”充满气愤,以至于看到那漫画便气得脸色发青、嘴唇发抖。作家只讲其“婚事”,而不提他有什么爱情是意味深长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是多么深入细致,对人物的刻画是多么准确真实。
3.“埋葬别里科夫”本是“大快人心的事”,可我们却为什么“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别里科夫之死大快人心,表明人们对他的厌恶、憎恨,表明人们对完全自由的无比向往。但像他这样的爱打小报告的沙皇政府的鹰犬还大有人在,所以,“一个礼拜还没过完,生活又恢复了旧样子”。人们惧怕的不是别里科夫本人,而是别里科夫深受其毒害而又为之效忠尽力的沙皇专制统治。虽然,别里科夫一笑即死的脆弱,预示着专制统治的一触即溃,但只要反动政府没有被推翻,它就会作垂死挣扎,甚至于变本加厉地镇压革命,残酷地杀害有进步思想的民众。小说的结尾,使人触目惊心,发人深思,启迪人们起来和反动势力做斗争。
4.别里科夫这个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典型形象,至今还鲜活地存在于人们的印象之中,一定还将永远流传下去。请问,这一形象对于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他的那些套子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顽固、保守,不仅仅是别里科夫反对新事物、反对进步的套子,也可能成为生活在新社会的我们反对新事物、反对进步的套子。人是很容易满足的,满足于已经取得的小小成绩、满足于眼下比较舒适的生活,于是不再努力奋斗、不再积极进取,“满足”便成了一种套子。不仅自己身受其害,而且还无情地嘲笑、甚至阻止其他人的进步,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其实,在现世,“骄傲”是一种套子,“虚荣”也是一种套子,“嫉妒”是套子,“自私”也是套子。我们只有根除自身的陋习、驱除心中的邪念,才可能摆脱“套子”的束缚,大步向前。
5.讨论课文中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结合课文中的实例来讨论讽刺手法的运用。
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课文中的讽刺有以下一些特色:①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却安然无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②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③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这些描绘和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同学们读这类文章,笑过以后要将目光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认真进行思考,才会有所悟,有所得。
6.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小说全文,进一步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另阅读《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比较其讽刺手法,摘录小说当中最具讽刺意义的文句或文段。
板书设计
别里科夫结婚不是为了爱情 “套子”的象征意义、现实意义
教案点评:
分二课时:第一课时理结构,分析别里科夫生活和思想上的套子的具体内容,并初步体会小说的讽刺意味。第二课时进一步探讨人物形象的讽刺意义和“套子”的现实意义,领会本文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供教师设计本课教学时参考。
探究活动
拓展性阅读
倪超
教案简介
一、从内容上看,以探讨共名人物为主线,由点及面,由浅入深。
二、从目的上讲,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引导学生养成自己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的
一、共名人物探讨及文学形象的鉴赏
二、学会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人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这堂课的任务是学习,就让我们从一个看似荒诞的问题开始吧。
林黛玉和体育有没有关系?
2.学生共同回答。
3.有没有关系,我们先看一段文字。
字幕打出如下文字:
……待嘉宾就座后,主持人先是给大家播放了一段精彩的国足十强赛剪辑画面,国足队员似乎也沉浸在辉煌的重温之中,尤其是范志毅,眼眶再度湿润了,旁人不由打趣:“小范现在越来越‘林黛玉’了。”(2001年月10月24日《足球报》之《干杯,英雄》)
4.看了这段文字,你能说林黛玉和体育没有一点儿关系,这不,我们的范大将军还在学习林黛玉,或许,就是这一份真情,鼓励着国足将士在绿茵场上奋力拚搏,为国人圆了近半个世纪不曾兑现的美梦。
5.扯远了,回头再看看林黛玉,这三个字,原本是《红楼梦》中一个人物的专用名字,用在这里,从修辞角度看,是借代,可为什么“林黛玉”的名字就能成为“代体”呢?
说起林黛玉,我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个整日泪水涟涟的弱女子形象,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它来指代那些整日愁眉苦脸、泪水不断的人,这时,林黛玉这三个字就从某人的“专名”变成了大家公认的“共名”。
6.类似的“共名”在中外文学作品中有很多,我们今天要学的的主人公别里科夫,它的名字也成为一个“共名”。
二、分析形成共名的因素
下面就让我们来深入思考一个问题:
一个文学形象,它的名字能否成为共名,取决于很多方面的因素,请同学们结合思考,共名的形成取决于哪些因素呢?
(一)生动的文学形象
1.这幅图画的主人公是谁呢?
2.为什么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他是别里科夫呢?请大家以课文为依据,说说图画与小说有哪些相同之处。
参考答案:这幅画主要表现别里科夫穿着上的套子。画中的主人公,一副萎缩的样子。他匆匆地行走在街道上,晴朗的天气下,他脚登雨靴,身裹棉大衣,左手提着蒙着套子的雨伞,右手插在棉衣口袋里,小脸缩在竖起的衣领里,眼睛遮在墨镜后面,头上戴着大盖帽,帽沿压得很低,也许耳朵里还堵着棉花!他象蜗牛一样,紧紧地缩在自己营造的套子里。
3.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是小说中有而图画中反映不出来的套子?(同学讨论后回答)
参考答案:其实,除了穿着,小说中还写到了别里科夫更多的套子:
(1)穿着
(2)思想
(3)语言
(4)行为
4.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用漫画式的笔法对别里科夫作了极为生动的描绘,这为别里科夫成为共名提供了厚实的基础,别里科夫成了一切因循守旧、顽固保守的卫道士的代名词。
(二)深厚的社会基础
1.一个成功的文学形象,不仅是生动的,更是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提炼和升华,这也是这个文学形象成为共名人物的重要条件。
2.契诃夫的这篇小说发表于1898年。十九世纪末期,在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
举个事实性的例子,当时的沙皇在全国各地设置了许多密探,人民一有不满,很可能就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也有人把当时的俄罗斯比作是一座大监狱,在这里,没有任何自由和人权可言。
而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士,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统治阶层,而且也出现在社会的各个阶层,包括知识界,小说里的别里科夫正反映了这些人的灵魂。
3.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反映了十九世纪末期俄国的社会生活。在小说的末尾,当人们在埋葬别里科夫之后,马上感觉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别里科夫存在,可以说,这就是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产生的社会基础。
(三)广泛的社会认同
关于契诃夫,高尔基曾经说过:“这是一个独特的巨大天才,是那些在文学史上和在社会情绪中构成时代的作家中的一个。”契诃夫的小说,在当时的俄罗斯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套中人》作为他的代表作品,流传很广,被译成了多国文字,引起了很多受压制的群体的共鸣,别里科夫激起了人们追求自由的热情。
以上三个方面,是形成人物共名的基本因素。
三、中外文学作品中具有共名特性的人物形象
有关共名形成的原因分析过了,那么,在中外文学作品中,除了林黛玉和别里科夫这两个“共名”人物之外,还有没有其它共名人物呢?这些共名的形成是不是也具有这些特点呢?
下面我们来交流和分析一下,看看这些名字是如何从专名变成共名的?
(一)阿Q
为了体现阿Q的“精神胜利”,鲁迅对阿Q这个人物用了极为生动的细节来展现他的性格特征,让我们一听到这个名字,马上就会想到这些一样生动的话语和细节,阿Q最终成了那些“精神胜利”和自我安慰者的代名词。
(二)葛朗台
中外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共名人物。它们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世界文学长廊。
(三)王熙凤
四、结束
《圣经》中的犹大,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难道不都是有一个“非常突出”、“占有决定性的位置”的主要特征吗?再看中国文学中的著名典型,罗贯中笔下的曹操、诸葛亮,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鲁迅笔下的阿Q,难道不也是都有一个“非常突出”、“占有决定性的位置”的主要特征吗?
板书设计
1.专名 共名
2.套子: 穿着
思想
语言
行为
教学后记
这堂课的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还在于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学。通过这一堂,学生不仅了解了这篇小说的基本内容,同时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接触与了解了不少中外作品,明确了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法。可以这么说,课堂教学是舞台,而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才是学习之本,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装在套子里的人 第2篇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一、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
二、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理清小说结构,分析别里科夫生活和思想上的套子的具体内容。
二、初步体会小说的讽刺意味。
整体感知
写于1898年。小说主人公别里科夫是一个典型的“套中人”形象。
他不光用一切陈规陋习“套”自己,而且还去约束别人。他是沙皇专制统治的产物,又是沙皇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既是令人畏惧的人物,又是弱不禁风的可怜虫。作品问世以来,别里科夫已经成为那些害怕新事物、保护旧事物、反对变革、阻碍社会发展者的代名词。作者用夸张变形的漫画手法和强烈的对比手法,造成的幽默讽刺的效果,有力地鞭挞了反动势力的可厌可憎,无情地嘲笑了他们的极端虚弱。
教学步骤
1.导人新课
老师出示讽刺诗《“老掌柜”难舍芭蕉扇》
“老掌柜”难舍芭蕉扇
陈显荣
要我换电扇,且慢复且慢!
不怕花钱多,就怕担风险:
雨天怕打雷,晴天怕触电;
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
重者削脑袋,轻则上医院。
还是稳妥点,仍用芭蕉扇,
只要拼命摇,照旧能解汗!
这位难舍芭蕉扇、惧怕电风扇的老掌柜,仅是一位老实本分的小市民,他文化低,眼界窄,接受新事物迟钝。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与他相似。诗人“幽他一默”,希望这些人思想解放一点,别老捧着那本老皇历不放。诗人对老掌柜的典型心态的形象揭示,尤其是“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一句,令人叫绝。从这位难舍芭蕉扇、惧怕电风扇的老掌柜害怕新事物这一点上,我们想起嘴边总是挂着“一代不如一代”名言的九斤老太,想起只要镇上不点什么动静就总是忧心忡忡地担心“可别出什么事啊”的奥楚蔑洛夫。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契诃夫的另一篇小说,领略一下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2.快速理清课文结构
思考:本文主要写了别里科夫哪些事?根据情节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
明确: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别里科夫的恋爱以及最后失败,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性和思想性格(1—5段)
第二部分: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以及最后失败(6—37段)
第三部分:埋葬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38—40段)
3.与我国小说不同的是,有很多外国小说在故事开始之前,先对故事主人公作—个全景式的描写。本小说也是如此,在具体叙写别里科夫的婚事之前,花了很多笔墨去介绍别里科夫的特征,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初看起来,好像这样入题慢,前后联系又不紧密。然而,作者在写婚事之前,先对别里科夫加以描绘和议论,突出别里科夫与众不同的、甚至是怪异的生活习性和思想,先声夺人,给读者以强烈的印象。既有利于直接揭示别里科夫的丑恶腐朽本质,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一一这种人,竟然还“差点结了婚”,一箭双雕,安排巧妙周到。
4.请学生反复诵读文章第一部分,认真体会其讽刺意味,并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去表现别里科夫的“套子”特点?
作者以严肃的态度,用夸张、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手法,极力地刻画别里科夫与常人迥异的“套子”式的生活习性和思想,在发笑中达到否定的目的。
在生活习性方面,主要从穿、住、行等方面表现其“套子”特点,其中穿着修饰方面写得最详尽;居住方面着笔不很多,但写得逼真;至于“行”,则突出其与人隔绝、与世隔绝的特点。在思想方面,则主要写其评判是非的标准及语言。他的标准,就是要服从政府的禁令。凡是政府明文禁止的事情,他都拥护;甚至于连政府已批准或默许的新鲜事物他也要遏止。他的口头禅是,“千万别出什么乱子”,表明了他的恐惧心理“,对于现行秩序、既成传统以及代表着这种传统秩序的官方、政府的恐惧。
5.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而他只不过是中学里的一位普通的希腊文教师,为什么能“辖制全城整整十五年”呢?
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10年到15年”,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革命力量还很弱小,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6.总结、扩展
别里科夫是他生活的那个反动时代的产物。
别里科夫自己怀着无尽的忧虑和恐怖,缩进“套子”里,然而,被“套子”精神浸透了的别里科夫却又要用这个“套子”去“套”周围的人,去“套”那个中学,那个城市,而那个学校和城市也居然被他“辖制了整整十五年”。
这里的“套子”实际上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别里科夫维护旧制度、旧秩序,害怕和反对一切新事物的保守与腐朽;象征着沙皇政府的一切法令和专制统治。
7.布置作业
课后认真阅读课文第二、三两个部分,分析别里科夫为什么会落得个如此下场,意义何在?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别里科夫这一形象的讽刺意义。
2.拓展延伸,探讨“套子”的现实意义。
3.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整体感知
契诃夫是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最后一个杰出的作家。当时,沙皇政府为防范革命活动而公开施行高压政策,进步杂志被迫停刊,能合法出版的都是“为买而笑”的刊物。为了生计,契诃夫不得不迎合刊物的胃口,写了许多逗人发笑的作品。其中有些作品不免流于粗俗,但有相当一部分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表面上写俄国社会日常生活中的笑话,实际上却无情地嘲笑和揭露专制警察制度和小市民的奴性心理,如《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从库页岛考察回来后,契诃夫果断地和反动报刊断绝联系,其作品题材更广泛,思想更深刻,技巧也更为成熟。就是契诃夫在这一创作的繁荣和成熟时期而诞生的优秀作品。
教学步骤
1.导人新课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热烈地赞美过纯真的爱情,那么,躲在厚厚的“套子”里的别里科夫在爱情的面前将会怎样呢?请仔细研读小说第二部分。
2.围绕别里科夫的婚事讨论:
从始至终,作者只讲别里科夫的“婚事”,而不提他有什么爱情,为什么?
先看别里科夫准备结婚的原因:别人的撮合游说;华连卡表示出的好感;华连卡长得不坏,招人喜欢;华连卡出身较高,有田产;华连卡是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女人。以上种种,都是外人施加的因素,或是一种外在的诱惑,而别里科夫内心并未萌发一种真正的爱意,他准备结婚,是因为“昏了头”,不是因为“爱”。
再比较别里科夫和华连卡的性格:一个孤僻、古怪、保守,惧怕任何新事物;而另一个则美丽、活泼、爱热闹,爱新事物,爱新生活。两个人性格截然不同,甚至于完全对立,能发展成真正的爱情吗?
最后请看婚事的结局:通常“结婚”是件使人高兴的事,但在别里科夫却成了一场大灾难,一次仅仅是可能的喜事,结果却成了真正的丧事。他的套子使他感受不到爱的温馨和幸福,他的套子使他对“恋爱”充满气愤,以至于看到那漫画便气得脸色发青、嘴唇发抖。作家只讲其“婚事”,而不提他有什么爱情是意味深长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是多么深入细致,对人物的刻画是多么准确真实。
3.“埋葬别里科夫”本是“大快人心的事”,可我们却为什么“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别里科夫之死大快人心,表明人们对他的厌恶、憎恨,表明人们对完全自由的无比向往。但像他这样的爱打小报告的沙皇政府的鹰犬还大有人在,所以,“一个礼拜还没过完,生活又恢复了旧样子”。人们惧怕的不是别里科夫本人,而是别里科夫深受其毒害而又为之效忠尽力的沙皇专制统治。虽然,别里科夫一笑即死的脆弱,预示着专制统治的一触即溃,但只要反动政府没有被推翻,它就会作垂死挣扎,甚至于变本加厉地镇压革命,残酷地杀害有进步思想的民众。小说的结尾,使人触目惊心,发人深思,启迪人们起来和反动势力做斗争。
4.别里科夫这个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典型形象,至今还鲜活地存在于人们的印象之中,一定还将永远流传下去。请问,这一形象对于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他的那些套子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顽固、保守,不仅仅是别里科夫反对新事物、反对进步的套子,也可能成为生活在新社会的我们反对新事物、反对进步的套子。人是很容易满足的,满足于已经取得的小小成绩、满足于眼下比较舒适的生活,于是不再努力奋斗、不再积极进取,“满足”便成了一种套子。不仅自己身受其害,而且还无情地嘲笑、甚至阻止其他人的进步,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其实,在现世,“骄傲”是一种套子,“虚荣”也是一种套子,“嫉妒”是套子,“自私”也是套子。我们只有根除自身的陋习、驱除心中的邪念,才可能摆脱“套子”的束缚,大步向前。
5.讨论课文中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结合课文中的实例来讨论讽刺手法的运用。
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课文中的讽刺有以下一些特色:①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却安然无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②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③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这些描绘和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同学们读这类文章,笑过以后要将目光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认真进行思考,才会有所悟,有所得。
6.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小说全文,进一步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另阅读《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比较其讽刺手法,摘录小说当中最具讽刺意义的文句或文段。
板书设计
别里科夫结婚不是为了爱情 “套子”的象征意义、现实意义
教案点评:
分二课时:第一课时理结构,分析别里科夫生活和思想上的套子的具体内容,并初步体会小说的讽刺意味。第二课时进一步探讨人物形象的讽刺意义和“套子”的现实意义,领会本文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供教师设计本课教学时参考。
第 1 2 页
装在套子里的人 第3篇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
契诃夫是十九世纪俄国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写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以及十来个剧本,深刻地揭露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病态,猛烈抨击了沙皇专制制度。他的小说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朴实、简练,同时富于幽默感;善于用不多和文字表现深刻的主题。
二、忆旧入新:
提问:初中时我们学过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什么小说?(联系前后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讨论,明确: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其主人公奥楚蔑洛夫是个见风使舵的警官,他一定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再学一篇契诃夫的著名短篇小说。
三、由标题设问引入探讨课文。(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教师提出如下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
1、“装在套子里的人”是谁?(找课文的主要人物。)
讨论,明确:一个普通的中学希腊语教员别里科夫,一个辖制了整个学校,甚至整个城市十五年的一个普通人。)
2、别里科夫有哪些套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讨论,明确:生活上的套子:衣着打扮方面,生活用具、习惯方面。
思想上的套子:凡是政府规定禁止什么,他无条件拥护;
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他就闷闷不乐。
职业上的套子:教古代语言,躲避现实生活。
论调上的套子: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3、别里科夫大热天装在套子里一定很不舒服,为什么不钻出来,却心甘情愿越钻越深?(产生这种悲剧的主观原因)
讨论,明确: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他藏进套子,借此躲避现实生活。
4、标题可否改为《钻在套子里的人》或者《锁在套子里的人》?(由对教材的分析过度到理论的把握)
讨论,明确:不能。因为“钻”是自觉自愿的行为,“锁”是强制行为,而“装”有一定的自愿行为,也有被别人强行放进去的意思,别里科夫正是这样。
5.是被谁放进去的?为什么要放进去?(揭露社会根源)
讨论,明确:长期以来反动的沙皇专制统治,愚民政策。
6、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套子?可以分为哪几类?(理论联系实际)
(略)如课本,标准答案,各种规章制度。分为三类。
四、你喜欢什么样套子?为什么?(提高认知能力、判断能力)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点拨。然后写一篇短文。)
五: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书本知识必须与生活广泛地联系起来,在学习中,展开充分的想象和联想,才能把课本学好,学活。
教后感:本堂课紧紧围绕课文标题这个切入角度展开教学,以课本为依托,广泛联系而又目标明确。学生学习过后普遍认为本堂课用的时间短却效果好。
装在套子里的人 第4篇
教学目标
1、共名人物探讨及文学形象的鉴赏
2、学会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人物
教学重点
正确鉴赏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塑造
2、共名人物的形成原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这堂课的任务是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就让我们从一个看似荒诞的问题开始吧。林黛玉和体育有没有关系?
2、学生共同回答。
3、有没有关系,我们先看一段文字。
……待嘉宾就座后,主持人先是给大家播放了一段精彩的国足十强赛剪辑画面,国足队员似乎也沉浸在辉煌的重温之中,尤其是范志毅,眼眶再度湿润了,旁人不由打趣:“小范现在越来越‘林黛玉’了。”(XX年月10月24日《足球报》之《干杯,英雄》)
4、看了这段文字,你能说林黛玉和体育没有一点儿关系,这不,我们的范大将军还在学习林黛玉,或许,就是这一份真情,鼓励着国足将士在绿茵场上奋力拚搏,为国人圆了近半个世纪不曾兑现的美梦。
5、扯远了,回头再看看林黛玉,这三个字,原本是《红楼梦》中一个人物的专用名字,用在这里,从修辞角度看,是借代,可为什么“林黛玉”的名字就能成为“代体”呢?说起林黛玉,我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个整日泪水涟涟的弱女子形象,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它来指代那些整日愁眉苦脸、泪水不断的人,这时,林黛玉这三个字就从某人的“专名”变成了大家公认的“共名”。
6、类似的“共名”在中外文学作品中有很多,我们今天要学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别里科夫,它的名字也成为一个“共名”。
二、分析形成共名的因素
下面就让我们来深入思考一个问题:
一个文学形象,它的名字能否成为共名,取决于很多方面的因素,请同学们结合《装在套子里的人》思考,共名的形成取决于哪些因素呢?
(一)生动的文学形象
1、这幅图画的主人公是谁呢?
2、为什么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他是别里科夫呢?请大家以课文为依据,说说图画中的人物与周围环境有哪些不和谐之处。(穿着)
参考答案:略(同学讨论后回答)
3、其实,除了穿着,小说中还写到了别里科夫更多的套子:
(1)思想(2)语言(3)生活习惯
(4)行为(漫画事件,骑自行车事件,结婚事件)
事件神态语言心理
漫画事件 脸色发青,比乌云阴沉,嘴唇发抖
天下竟有这么歹毒的坏人!
保守
骑车事件 脸色由发青变成发白
“还成体统吗?”
“这怎么行?”
落后
争吵事件 脸色苍白,脸上带着恐怖的神情
“倒过来用脑袋走路”“把谈话内容报告校长
愚昧
4、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用漫画式的笔法对别里科夫作了极为生动的描绘,这为别里科夫成为共名提供了厚实的基础,别里科夫成了一切因循守旧、顽固保守的卫道士的代名词。
(二)深厚的社会基础
1、别里科夫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他的这种套子性格是怎样形成的)
参考答案:沙皇专制制度造成的。(从文中找依据)
2、契诃夫的这篇小说发表于1898年。十九世纪末期,在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举个事实性的例子,当时的沙皇在全国各地设置了许多密探,人民一有不满,很可能就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也有人把当时的俄罗斯比作是一座大监狱,在这里,没有任何自由和人权可言。而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士,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统治阶层,而且也出现社会的各个阶层,包括知识界,小说里的别里科夫正反映了这些人的灵魂。
3、《装在套子里的人》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反映了十九世纪末期俄国的社会生活。一个成功的文学形象,不仅是生动的,更是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提练和升华,这也是这个文学形象成为共名人物的重要条件。
在小说的末尾,当人们在埋葬别里科夫之后,马上感觉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别里科夫存在,可以说,这就是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产生的社会基础。
(三)广泛的社会认同
1、别里科夫在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全城的人怕他,向他妥协。(课文第4段的原句用了八个“不敢”,“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XX年到XX年”)
2、全城的人又为什么都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经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管制全城呢?
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3、别里克科夫最后的结局怎样?
他死了。最终死在自己的套子里了。
4、别里科夫死后,大家有什么反应?
明确:"大快人心",从心里感到自由。
5、但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呢?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讨论归纳:只要沙皇专制度没有推翻,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作者启迪人们,沙皇专制统治不推翻,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沙皇的腐朽反动的统治。
看来别里科夫的确是沙皇专制的忠实代表,他的套子性格是整个社会都认同的.而且作为契诃夫本人,《套中人》作为他的代表作品,流传很广,被译成了多国文字,引起了很多受压制的群体的共鸣,别里科夫激起了人们追求自由的热情。高尔基曾经说过:“这是一个独特的巨大天才,是那些在文学史上和在社会情绪中构成时代的作家中的一个。”
由此可见,别里科夫这一典型人物形象,他的套中人形象被社会广泛认同,这也是他构成共名人物的因素之一。
以上三个方面,是形成人物共名的基本因素,我们对这个问题就分析到里为止。
三、中外文学作品中具有共名特性的人物形象
有关共名形成的原因分析过了,那么,在中外文学作品中,除了林黛玉和别里科夫这两个“共名”人物之外,还有没有其它共名人物呢?这些共名的形成是不是也具有这些特点呢?
下面我们就请几个同学来交流和分析一下,看看这些名字是如何从专名变成共名的?
(一)阿q
(二)葛朗台
(三)王熙凤
以上同学分析的中外文学作品均属现当代作品,那么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是不也有“共名”人物呢,答案显然是有。
四、结束
《圣经》中的犹大,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难道不都是有一个“非常突出”、“占有决定性的位置”的主要特征吗?再看中国文学中的著名典型,罗贯中笔下的曹操、诸葛亮,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鲁迅笔下的阿q,难道不也是都有一个“非常突出”、“占有决定性的位置”的主要特征吗?
五、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书本知识必须与生活广泛地联系起来,在学习中,展开充分的想象和联想,才能把课本学好,学活。
装在套子里的人 第5篇
契诃夫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沙皇俄国专制制度的黑暗和腐朽,理解别里科夫这个套中人的社会意义;
2.学习抓住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3.了解讽刺手法的运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别里科夫是怎样一个人及这个人物的典型意义。
2.难点:用各方面的具体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字词正音:
诃hē不念kē削xiāo文中不念xuē丧气sàngqi不念sāngqì
怂恿sǒngyǒng
词语补释: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辖制:管束。
*讥诮:冷言冷语地讥讽。
*忧郁:愁闷。
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促狭:爱捉弄人。
撮合:从中介绍促成。
六神不安:形容心慌意乱,不知所措。“六神”:道教的说法,人的心、肝、肾、脾、肺、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
战战兢兢:形容极端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
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讲应当这样。
安然无恙:形容很平安,没有受到什么损害。无恙:没有灾祸、疾病之类令人忧愁的事。
作者简介: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俄国19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他的作品揭露了沙皇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剥削,讽刺庸俗腐朽的市侩习气,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他八十年代开始创作,九十年代是他创作的盛期。他的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带阁楼的房子》(又译为《套中人》)剧本《樱桃园》等。
写作背景:
契诃夫的这篇小说发表于1898年,它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反映了十九世纪末期俄国的社会生活。
十九世纪末期,在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而且也出现在知识界。
小说里的别里科夫正反映了这些人的灵魂。
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5自然段)从别里科夫的外表、行为、思想方式和生活习性写他的“套中人”特征。
第二部分(637自然段)写别里科夫同华连卡婚事的失败,进一步揭露“套中人”思想的腐朽和反动。
第三部分(3840自然段)写别里科夫的死和出葬,指出现实里的“套中人”还有许多。
第二课时
1.小说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别里科夫这个人物的?
从两个角度来刻画的:
⑴从日常生活的角度:
衣、住、行、待人接物、精神状态、语言习惯、社会影响等方面刻画他守旧愚蠢和对行将灭亡的旧制度的忠实拥护。
⑵从爱情的角度:
是集中的、画龙点睛的刻画,突出他“套子式的论调”的愚昧和反动。面对别里科夫在肖像、行动和思想上的“怪”这一特征的揭示,通贯全篇。
2.别里科夫是个中学的希腊文教员,为什么“全城都受着他的辖制”?
“别里科夫把他的思想也极力藏在一个套子里”,他的思想的套子,就是指沙皇统治阶级的思想和落后、保守、顽固的势力。别里科夫对政府的法令是心领神会,忠诚信奉的,这也有力地说明他是忠实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的,他的思想来源于统治阶级,他“辖制”全城,实际上正说明沙皇思想统治的严密,全城都受着沙皇思想的“辖制”。
3.别里科夫结婚的喜剧转眼间变成死亡的悲剧说明了什么?
在结婚这个问题上,课文深刻揭露了别里科夫从未透露过活人感情的灵魂。这个满脑袋是“套子”思想,满口是“套子式论调”,处处是“套子式”举动的角色,教师们怕,校长怕,城里许多人都怕的别里科夫,却怕结婚,这正说明别里科夫是伪善的、腐朽的、脆弱的,实际上是个丢失了生活权利的人,同时,也说明别里科夫固然可憎,但他毕竟还是专制制度的牺牲品。
4.埋葬别里科夫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可是别里科夫死后不久,为什么“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
结尾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含意,“大快人心”表现作者对新生活的向往与愿望,而不久“恢复旧样子”却是告诉人们愿望和现实还有距离。别里科夫是社会的产物,只要当时那样的社会还存在,就会有新的别里科夫存在,就会一切“又恢复旧样子”的。
5.既然别里科夫能“辖制全城”,为什么他又是那么胆小怕事,一副可怜相呢?别里科夫这个典型形象,是九十年代害怕群众、害怕变革的可怜虫。别里科夫精神是沙皇政府对人民实行思想控制、精神禁锢的工具。他怕这怕那,并“像害怕瘟疫一样害怕一切新事物,害怕一切超出平凡庸俗的生活轨道外的东西”,他还怕自己不能符合沙皇统治的要求,因此,终日是一副可怜相。
作文参考题:
1.《谈谈现代别里科夫》
2.《不要做改革潮流中的“套中人”》
3.《别里科夫的阴魂不散》
4.《摒弃现代化建设中的“套子”》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三题。
(四川省资中县第一中学温钧编写
装在套子里的人 第6篇
学习目标 1、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
2、会分析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学习重点 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
学习难点 会分析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学习课时 一课时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一、小说分类:
就流派来分,有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表现主义小说、存在主义小说、新新闻主义小说、“垮掉的一代”小说等等。
就表现的方法分,有叙述体小说、散文体小说、诗体小说、生活意识流小说、纪实体小说等等。
就题材分,有儿童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历史小说、神话小说、言情小说、科幻小说等等。
就雅俗分,有通俗小说、严肃小说等。
就篇幅长短分,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又称微型小说)四大类。
二、作者简介:
契诃夫(1860-1904)是19世纪末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巨匠和剧作家,以短篇小说和莫泊桑齐名,他们和马克•吐温一起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他的作品揭露了沙皇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剥削,讽刺庸俗腐朽的市侩习气,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 短篇小说有《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篇小说有《第六病室》,戏剧有《樱桃园》《万尼亚舅舅》《海鸥》。
三、写作背景:
契诃夫的这篇小说发表于1898年,它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反映了19世纪末期俄国的社会生活。19世纪末期,在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而且也出现在知识界。
小说里的别里科夫正反映了这些人的灵魂。
预习检测
1.字音。
暖和( ) 胆怯( ) 憎恶( ) 降服( )
辖制( ) 撮合( ) 怂恿( ) 歹毒( )
讥诮( ) 谗言( ) 滑稽( ) 安然无恙( )
2.字形。
(1)消 销 (2)砭 贬 (3)籍 藉 (4)叠 迭
3、下列句子与人物a.外貌描写;b.心理描写;c.语言描写;d.动作描写;e.环境描写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 )
①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
②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
③他总是心慌得很,一个劲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④“我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忠告您,密哈益•沙维奇。”
a.①e ②a ③c ④c b.①e ②d ③b ④c
c.①e ②a ③b ④c d.①d ②b ③c ④c
学习内容
一、整体感知:
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尾声
二、合作探究:
1、别里科夫在生活和思想方面都有哪些“套子”?他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么,他的这些“套子”套住的难道只有他自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他能管制全城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别里科夫的“恋爱”动机来看,他与华连卡是否有真正的“爱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别里科夫是怎么死的?他的死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别里科夫死后,大家有什么反应?可是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呢?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探究:
讽刺艺术是文学的一种表现手法。用讽刺和嘲讽的笔法描写敌对的和落后的事物,有时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暴露,已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一般采用对比、语言、动作及漫画的方式来写。请结合本文谈谈讽刺手法的运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
1、小说安排别里科夫与华连卡婚事失败的情节的作用是 ( )
a.表明别里科夫与华连卡两个人的性格是格格不入的。
b.揭露别里科夫思想的腐朽和反动。
c.说明别里科夫这样的人永远找不到对象。
d.讽刺别里科夫愚蠢的神经质和变态心理。
2、对下列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概括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
a.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概括: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别里科夫极端保守的性格特征。
b.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概括:通过环境描写形象地揭示了别里科夫的阴暗心理和极端保守的性格特点。
c.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概括:别里科夫的胆怯心虚、害怕新事物的特征,在他套子式的论调中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d.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虽然看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概括:他希望周围人按法规办事,不能违背法令,可见他的思想很受欢迎,人们都不敢违抗。
3、小说描写柯瓦连科姐弟的一推一笑,别里科夫的一滚一死,这样描写的作用是( )
a.表现华连卡的爽朗活泼,柯瓦连科的正直、勇敢。
b.表现套中人的实质虚弱、腐朽,预示新生事物必然战胜腐朽势力。
c.讽刺别里科夫的可笑滑稽,表现他外强中干,不堪一击。
d.预示柯瓦连科姐弟所代表的进步思想新生势力的强大。
4、课文末尾指出:“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这样写的深刻含义是 ( )
a.别里科夫是令人讨厌的人,生活中现在和将来都会遇到这样的人。
b.一个别里科夫死了,还会有许多别里科夫存在,预示社会的黑暗腐朽现象还将继续存在。
c.别里科夫的存在和出现不是孤立的个别现象,而是一定社会的产物,只要旧社会存在,就会有它的支持者、维护者。
d.号召人们为获得自由,与旧社会及其支持者、维护者作彻底斗争。
延伸阅读(二选一)
1、读下面一篇小说,回答1—5题。
柔弱的人
契诃夫
前几天,我曾把孩子的家庭教师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请到我的办公室。需要结算一下工钱。
我对她说:“请坐,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让我们算算工钱吧。您也许要钱用,你太拘泥于礼节,自己是不肯开口的……呶……我们和你讲妥,每月三十卢布……”
“四十卢布……”
“不,三十……我这里有记载,我一向按三十付教师的工资的……呶,您呆了两个月……”
“两月另五天……”
“整两月……我这里是这样记的,这就是说,应付您六十卢布……扣除九个星期日……实际上星期日您是不和柯里雅搞学习的,只不过游玩……还有三个节日……”
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骤然涨红了脸,牵动着衣襟,但一语不发……
“三个节日一并扣除,应扣十二卢布……柯里雅有病四天没学习……您只和瓦里雅一人学习……您牙疼三天,我内人准你午饭后歇假……十二加七得十九……扣除……还剩……嗯……四十一卢布。对吧?”
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左眼发红,并且眼眶湿润,下巴颤抖。她神经质地咳嗽起来擤了擤鼻涕,但——一语不发!
“新年底,您打碎了一个带底碟的配套茶杯。扣除两卢布……按理茶杯的价钱还要高,它是传家之宝……上帝保佑您,我们的财产到处丢失!而后哪,由于您的疏忽,柯里雅爬树撕破礼服……扣除十卢布……女仆盗走了瓦里雅皮鞋一双,也是出于您的玩忽职守,您应对一切负责,您是拿工资的嘛,所以,也就是说,再扣除五卢布……一月九日您从我这里支取了九卢布……”
“我没支过!”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嗫嚅着。
“可我这里有记载!”
“呶……那就算这样,也行。”
“四十一减二十七净得十四。”
两眼充满泪水,长而修美的小鼻子渗着汗珠,令人怜悯的小姑娘啊!
她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有一次我只从您夫人那里支取了三卢布……再没有支取过……”
“是吗?这么说,我这里漏记了!从十四卢布里再扣除……呐,这是您的钱,最可爱的姑娘!三卢布……三卢布……又三卢布……一卢布再加一卢布……请收下吧!”
我把十一卢布递给她……她接过去。喃喃地说:
“merci(法语:谢谢)。”
我一跃而起,开始在屋内踱来踱去。憎恶使我不安起来。
“为什么‘谢谢’?”我问。
“为了给钱……”、
“可是我洗劫了您,鬼晓得,这是抢劫!实际上我偷了您的钱!为什么还说‘谢谢’!”
“在别处,根本一文不给。”
“不给?无怪啦!我和您开个玩笑,对您的教训是太残酷了……我要把您应得的八十卢布如数付给您!呐,事先已给您装好在信封里了!可是何至于这样怏怏不快呢?为什么不抗议?为什么沉默不语?难道生在这个世界口笨嘴拙行吗?难道可以这样软弱吗?”
她苦笑了一下,而我却从她脸上的神态看出了答案,这就是“可以”。
我请她对我的残酷教训给予宽恕,跟着把使她大为惊疑的八十卢布递给了她,她羞羞地过了一下数就走出去了……
我看着她的背影,悟想到:
“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有权势的强者,原来如此轻而易举!”
(1)文中有两处提到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一语不发”,这两处的意思是否一样?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为什么要说“谢谢”,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
a.是反语,对“我”的“抢劫”行为进行讽刺。
b.是真心话,对“我”能付给她报酬表示感谢。
c.是应酬话,是家庭教师对主人行为的应付。
d.是客气话,表现出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的风度修养。
(3)文中“我却从她脸上的神态看出了答案”,这“答案”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请她对我的残酷教训给予宽恕”中的“残酷教训”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中以“柔弱的人”为题,即有对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性格的同情,又有一定的讽刺。
b.文中“我”的做法的目的是和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开玩笑,看她被骗后的表现。
c.文章的主题是一方面批判知识分子的软弱无能,另一方面表达对弱小者的同情和怜悯。
d.结尾一句具有点明中心,揭示沙皇俄国社会现实的作用。
e.对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性格的表现,主要采用神态和语言描写,突出她因多次被“抢劫”而习惯地去忍耐的软弱性格。
2、阅读下文,完成1—3题。
一枚古金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法国老战士回到了他们的故乡。他们当中许多人都生活得蛮不错,弗朗科•雷勃因为中了毒气,健康状况不曾恢复,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很贫苦。弗朗科•雷勃自尊心向来很强,他从不接受别人的施舍。
每年,这些老战士要举行一次团聚。有一年,他们在朱古力•格兰汀家里聚会。格兰汀长得胖乎乎的,钱袋总是满满的。席间,他兴致勃勃地掏出枚古金币,滔滔不绝地介绍起这枚古币的年代、价值和来历,来客们坐在长桌上一一传着观赏,溢美之词不绝于耳。客人们在欢宴中开怀畅饮,谈笑风生,话题从古金币转到别的上面去了。忽然格兰汀记起了金币,但是,这枚金币不翼而飞了。
众座哗然。指责的指责,否认的否认,最后,有人提出抄身的建议。大家深表赞同,只有雷勃反对。朋友们无不为之惊讶。
“你不同意抄身?”格兰汀问道。
雷勃涨红着脸说:“是的,我反对抄身。”
“你是否明白,拒绝抄身意味着什么?”金币的主人不客气地追问道。
“我没有偷金币,所以我不允许抄身。”雷勃回答。
尽管如此,抄身照样进行。人们一个个把袋口翻开,等着搜查。但始终不见金币出来,于是注意力又转移到雷勃身上。
“现在,你总不见得还坚持自己的意见了吧?”格兰汀问道。雷勃默不作声。主人气呼呼地走出房间,雷勃则在众目睽睽之下,狼狈地退了出去。
从此,雷勃的声誉一落千丈,人们有意避开他。雷勃更穷了。不久,他妻子也离开了人间。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格兰汀家的房子大修,一位工人在地板缝里发现了那枚光灿灿的金币。
真相既白,格兰汀感到十分内疚。于是,他急忙跑到雷勃那破旧的小屋,连声道歉。
“不过,老弟,你也太固执了,既然金币不在你身上,当时何必反对抄身呢?”格兰汀嗔怪道。
雷勃那呆滞的目光停落在格兰汀的脸上。“不,我那时确实是个贼啊!几个星期来,我们全家老少实在饿坏了,我不得不把餐桌上的食物偷偷地装进自己的口袋,一心想让我那可怜的妻子和孩子美美地吃上一顿啊。”
(1)从全文看,小说第一段文字所起的作用是什么?(25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说第一段最后一句话说:“雷勃自尊心向来很强,他从不接受别人的施舍。”
①作者这样写是否和结尾所写相矛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说的结尾安排非常巧妙,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雷勃是因为偷了食物而拒绝抄身的。
①对此,前文已作了伏笔,请至少指出两处。
答:一处是______________;另一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这两处是伏笔,请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反思
装在套子里的人 第7篇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一、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
二、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理清小说结构,分析别里科夫生活和思想上的套子的具体内容。
二、初步体会小说的讽刺意味。
整体感知
写于1898年。小说主人公别里科夫是一个典型的“套中人”形象。
他不光用一切陈规陋习“套”自己,而且还去约束别人。他是沙皇专制统治的产物,又是沙皇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既是令人畏惧的人物,又是弱不禁风的可怜虫。作品问世以来,别里科夫已经成为那些害怕新事物、保护旧事物、反对变革、阻碍社会发展者的代名词。作者用夸张变形的漫画手法和强烈的对比手法,造成的幽默讽刺的效果,有力地鞭挞了反动势力的可厌可憎,无情地嘲笑了他们的极端虚弱。
教学步骤
1.导人新课
老师出示讽刺诗《“老掌柜”难舍芭蕉扇》
“老掌柜”难舍芭蕉扇
陈显荣
要我换电扇,且慢复且慢!
不怕花钱多,就怕担风险:
雨天怕打雷,晴天怕触电;
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
重者削脑袋,轻则上医院。
还是稳妥点,仍用芭蕉扇,
只要拼命摇,照旧能解汗!
这位难舍芭蕉扇、惧怕电风扇的老掌柜,仅是一位老实本分的小市民,他文化低,眼界窄,接受新事物迟钝。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与他相似。诗人“幽他一默”,希望这些人思想解放一点,别老捧着那本老皇历不放。诗人对老掌柜的典型心态的形象揭示,尤其是“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一句,令人叫绝。从这位难舍芭蕉扇、惧怕电风扇的老掌柜害怕新事物这一点上,我们想起嘴边总是挂着“一代不如一代”名言的九斤老太,想起只要镇上不点什么动静就总是忧心忡忡地担心“可别出什么事啊”的奥楚蔑洛夫。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契诃夫的另一篇小说,领略一下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2.快速理清课文结构
思考:本文主要写了别里科夫哪些事?根据情节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
明确: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别里科夫的恋爱以及最后失败,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性和思想性格(1—5段)
第二部分: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以及最后失败(6—37段)
第三部分:埋葬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38—40段)
3.与我国小说不同的是,有很多外国小说在故事开始之前,先对故事主人公作—个全景式的描写。本小说也是如此,在具体叙写别里科夫的婚事之前,花了很多笔墨去介绍别里科夫的特征,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初看起来,好像这样入题慢,前后联系又不紧密。然而,作者在写婚事之前,先对别里科夫加以描绘和议论,突出别里科夫与众不同的、甚至是怪异的生活习性和思想,先声夺人,给读者以强烈的印象。既有利于直接揭示别里科夫的丑恶腐朽本质,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一一这种人,竟然还“差点结了婚”,一箭双雕,安排巧妙周到。
4.请学生反复诵读文章第一部分,认真体会其讽刺意味,并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去表现别里科夫的“套子”特点?
作者以严肃的态度,用夸张、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手法,极力地刻画别里科夫与常人迥异的“套子”式的生活习性和思想,在发笑中达到否定的目的。
在生活习性方面,主要从穿、住、行等方面表现其“套子”特点,其中穿着修饰方面写得最详尽;居住方面着笔不很多,但写得逼真;至于“行”,则突出其与人隔绝、与世隔绝的特点。在思想方面,则主要写其评判是非的标准及语言。他的标准,就是要服从政府的禁令。凡是政府明文禁止的事情,他都拥护;甚至于连政府已批准或默许的新鲜事物他也要遏止。他的口头禅是,“千万别出什么乱子”,表明了他的恐惧心理“,对于现行秩序、既成传统以及代表着这种传统秩序的官方、政府的恐惧。
5.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而他只不过是中学里的一位普通的希腊文教师,为什么能“辖制全城整整十五年”呢?
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10年到15年”,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革命力量还很弱小,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6.总结、扩展
别里科夫是他生活的那个反动时代的产物。
别里科夫自己怀着无尽的忧虑和恐怖,缩进“套子”里,然而,被“套子”精神浸透了的别里科夫却又要用这个“套子”去“套”周围的人,去“套”那个中学,那个城市,而那个学校和城市也居然被他“辖制了整整十五年”。
这里的“套子”实际上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别里科夫维护旧制度、旧秩序,害怕和反对一切新事物的保守与腐朽;象征着沙皇政府的一切法令和专制统治。
7.布置作业
课后认真阅读课文第二、三两个部分,分析别里科夫为什么会落得个如此下场,意义何在?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别里科夫这一形象的讽刺意义。
2.拓展延伸,探讨“套子”的现实意义。
3.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整体感知
契诃夫是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最后一个杰出的作家。当时,沙皇政府为防范革命活动而公开施行高压政策,进步杂志被迫停刊,能合法出版的都是“为买而笑”的刊物。为了生计,契诃夫不得不迎合刊物的胃口,写了许多逗人发笑的作品。其中有些作品不免流于粗俗,但有相当一部分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表面上写俄国社会日常生活中的笑话,实际上却无情地嘲笑和揭露专制警察制度和小市民的奴性心理,如《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从库页岛考察回来后,契诃夫果断地和反动报刊断绝联系,其作品题材更广泛,思想更深刻,技巧也更为成熟。就是契诃夫在这一创作的繁荣和成熟时期而诞生的优秀作品。
教学步骤
1.导人新课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热烈地赞美过纯真的爱情,那么,躲在厚厚的“套子”里的别里科夫在爱情的面前将会怎样呢?请仔细研读小说第二部分。
2.围绕别里科夫的婚事讨论:
从始至终,作者只讲别里科夫的“婚事”,而不提他有什么爱情,为什么?
先看别里科夫准备结婚的原因:别人的撮合游说;华连卡表示出的好感;华连卡长得不坏,招人喜欢;华连卡出身较高,有田产;华连卡是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女人。以上种种,都是外人施加的因素,或是一种外在的诱惑,而别里科夫内心并未萌发一种真正的爱意,他准备结婚,是因为“昏了头”,不是因为“爱”。
再比较别里科夫和华连卡的性格:一个孤僻、古怪、保守,惧怕任何新事物;而另一个则美丽、活泼、爱热闹,爱新事物,爱新生活。两个人性格截然不同,甚至于完全对立,能发展成真正的爱情吗?
最后请看婚事的结局:通常“结婚”是件使人高兴的事,但在别里科夫却成了一场大灾难,一次仅仅是可能的喜事,结果却成了真正的丧事。他的套子使他感受不到爱的温馨和幸福,他的套子使他对“恋爱”充满气愤,以至于看到那漫画便气得脸色发青、嘴唇发抖。作家只讲其“婚事”,而不提他有什么爱情是意味深长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是多么深入细致,对人物的刻画是多么准确真实。
3.“埋葬别里科夫”本是“大快人心的事”,可我们却为什么“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别里科夫之死大快人心,表明人们对他的厌恶、憎恨,表明人们对完全自由的无比向往。但像他这样的爱打小报告的沙皇政府的鹰犬还大有人在,所以,“一个礼拜还没过完,生活又恢复了旧样子”。人们惧怕的不是别里科夫本人,而是别里科夫深受其毒害而又为之效忠尽力的沙皇专制统治。虽然,别里科夫一笑即死的脆弱,预示着专制统治的一触即溃,但只要反动政府没有被推翻,它就会作垂死挣扎,甚至于变本加厉地镇压革命,残酷地杀害有进步思想的民众。小说的结尾,使人触目惊心,发人深思,启迪人们起来和反动势力做斗争。
4.别里科夫这个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典型形象,至今还鲜活地存在于人们的印象之中,一定还将永远流传下去。请问,这一形象对于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他的那些套子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顽固、保守,不仅仅是别里科夫反对新事物、反对进步的套子,也可能成为生活在新社会的我们反对新事物、反对进步的套子。人是很容易满足的,满足于已经取得的小小成绩、满足于眼下比较舒适的生活,于是不再努力奋斗、不再积极进取,“满足”便成了一种套子。不仅自己身受其害,而且还无情地嘲笑、甚至阻止其他人的进步,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其实,在现世,“骄傲”是一种套子,“虚荣”也是一种套子,“嫉妒”是套子,“自私”也是套子。我们只有根除自身的陋习、驱除心中的邪念,才可能摆脱“套子”的束缚,大步向前。
5.讨论课文中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结合课文中的实例来讨论讽刺手法的运用。
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课文中的讽刺有以下一些特色:①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却安然无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②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③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这些描绘和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同学们读这类文章,笑过以后要将目光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认真进行思考,才会有所悟,有所得。
6.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小说全文,进一步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另阅读《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比较其讽刺手法,摘录小说当中最具讽刺意义的文句或文段。
板书设计
别里科夫结婚不是为了爱情 “套子”的象征意义、现实意义
教案点评:
分二课时:第一课时理结构,分析别里科夫生活和思想上的套子的具体内容,并初步体会小说的讽刺意味。第二课时进一步探讨人物形象的讽刺意义和“套子”的现实意义,领会本文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供教师设计本课教学时参考。
探究活动
拓展性阅读
倪超
教案简介
一、从内容上看,以探讨共名人物为主线,由点及面,由浅入深。
二、从目的上讲,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引导学生养成自己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的
一、共名人物探讨及文学形象的鉴赏
二、学会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人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这堂课的任务是学习,就让我们从一个看似荒诞的问题开始吧。
林黛玉和体育有没有关系?
2.学生共同回答。
3.有没有关系,我们先看一段文字。
字幕打出如下文字:
……待嘉宾就座后,主持人先是给大家播放了一段精彩的国足十强赛剪辑画面,国足队员似乎也沉浸在辉煌的重温之中,尤其是范志毅,眼眶再度湿润了,旁人不由打趣:“小范现在越来越‘林黛玉’了。”(2001年月10月24日《足球报》之《干杯,英雄》)
4.看了这段文字,你能说林黛玉和体育没有一点儿关系,这不,我们的范大将军还在学习林黛玉,或许,就是这一份真情,鼓励着国足将士在绿茵场上奋力拚搏,为国人圆了近半个世纪不曾兑现的美梦。
5.扯远了,回头再看看林黛玉,这三个字,原本是《红楼梦》中一个人物的专用名字,用在这里,从修辞角度看,是借代,可为什么“林黛玉”的名字就能成为“代体”呢?
说起林黛玉,我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个整日泪水涟涟的弱女子形象,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它来指代那些整日愁眉苦脸、泪水不断的人,这时,林黛玉这三个字就从某人的“专名”变成了大家公认的“共名”。
6.类似的“共名”在中外文学作品中有很多,我们今天要学的的主人公别里科夫,它的名字也成为一个“共名”。
二、分析形成共名的因素
下面就让我们来深入思考一个问题:
一个文学形象,它的名字能否成为共名,取决于很多方面的因素,请同学们结合思考,共名的形成取决于哪些因素呢?
(一)生动的文学形象
1.这幅图画的主人公是谁呢?
2.为什么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他是别里科夫呢?请大家以课文为依据,说说图画与小说有哪些相同之处。
参考答案:这幅画主要表现别里科夫穿着上的套子。画中的主人公,一副萎缩的样子。他匆匆地行走在街道上,晴朗的天气下,他脚登雨靴,身裹棉大衣,左手提着蒙着套子的雨伞,右手插在棉衣口袋里,小脸缩在竖起的衣领里,眼睛遮在墨镜后面,头上戴着大盖帽,帽沿压得很低,也许耳朵里还堵着棉花!他象蜗牛一样,紧紧地缩在自己营造的套子里。
3.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是小说中有而图画中反映不出来的套子?(同学讨论后回答)
参考答案:其实,除了穿着,小说中还写到了别里科夫更多的套子:
(1)穿着
(2)思想
(3)语言
(4)行为
4.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用漫画式的笔法对别里科夫作了极为生动的描绘,这为别里科夫成为共名提供了厚实的基础,别里科夫成了一切因循守旧、顽固保守的卫道士的代名词。
(二)深厚的社会基础
1.一个成功的文学形象,不仅是生动的,更是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提炼和升华,这也是这个文学形象成为共名人物的重要条件。
2.契诃夫的这篇小说发表于1898年。十九世纪末期,在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
举个事实性的例子,当时的沙皇在全国各地设置了许多密探,人民一有不满,很可能就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也有人把当时的俄罗斯比作是一座大监狱,在这里,没有任何自由和人权可言。
而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士,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统治阶层,而且也出现在社会的各个阶层,包括知识界,小说里的别里科夫正反映了这些人的灵魂。
3.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反映了十九世纪末期俄国的社会生活。在小说的末尾,当人们在埋葬别里科夫之后,马上感觉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别里科夫存在,可以说,这就是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产生的社会基础。
(三)广泛的社会认同
关于契诃夫,高尔基曾经说过:“这是一个独特的巨大天才,是那些在文学史上和在社会情绪中构成时代的作家中的一个。”契诃夫的小说,在当时的俄罗斯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套中人》作为他的代表作品,流传很广,被译成了多国文字,引起了很多受压制的群体的共鸣,别里科夫激起了人们追求自由的热情。
以上三个方面,是形成人物共名的基本因素。
三、中外文学作品中具有共名特性的人物形象
有关共名形成的原因分析过了,那么,在中外文学作品中,除了林黛玉和别里科夫这两个“共名”人物之外,还有没有其它共名人物呢?这些共名的形成是不是也具有这些特点呢?
下面我们来交流和分析一下,看看这些名字是如何从专名变成共名的?
(一)阿Q
为了体现阿Q的“精神胜利”,鲁迅对阿Q这个人物用了极为生动的细节来展现他的性格特征,让我们一听到这个名字,马上就会想到这些一样生动的话语和细节,阿Q最终成了那些“精神胜利”和自我安慰者的代名词。
(二)葛朗台
中外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共名人物。它们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世界文学长廊。
(三)王熙凤
四、结束
《圣经》中的犹大,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难道不都是有一个“非常突出”、“占有决定性的位置”的主要特征吗?再看中国文学中的著名典型,罗贯中笔下的曹操、诸葛亮,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鲁迅笔下的阿Q,难道不也是都有一个“非常突出”、“占有决定性的位置”的主要特征吗?
板书设计
1.专名 共名
2.套子: 穿着
思想
语言
行为
教学后记
这堂课的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还在于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学。通过这一堂,学生不仅了解了这篇小说的基本内容,同时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接触与了解了不少中外作品,明确了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法。可以这么说,课堂教学是舞台,而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才是学习之本,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装在套子里的人 第8篇
学习目标
1.认识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2.幽默讽刺手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小说,塑造了一个见风使舵、阿谀奉承、媚上欺下、卑鄙无耻的走狗形象——奥楚蔑洛夫,这篇小说是《变色龙》,作者是契诃夫。
★契诃夫(1860-1904)是十九世纪末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巨匠和剧作家,是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法·莫泊桑、俄·契诃夫、美·欧·亨利)之一。
鲁迅说:“契诃夫是我最喜爱的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说:契诃夫是无以伦比的艺术家。
今天我们就再学他的一篇小说。
二、教学新课
1.学习目标
学习这篇小说我们学习什么呢?
★展示目标,见上。
2.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⑴创作背景
人物都是社会中的人,我们这篇小说中的人物又是什么社会背景下的人物呢?
★小说发表于1898年。十九世纪末期,在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固守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也出现在知识界。
⑵人物形象
,为什么说别里科夫是这样的人呢?
因为他不但外表打扮、生活习惯等方面有外在的套子,而且思想认识也限定在一定的范围里面,成为他精神的枷锁;他不但自愿入套,而且也给别人以套子,试图套住别人。
那么他都有哪些套子呢?反映了他的什么性格和思想?我们一起看一下。★
⑶典型意义
★①就这样一个小人物,为什么能辖制全城呢?
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旧制度、旧思想,像鹰犬一样,到处嗅着不合当局要求的气味,随时告密。不合其思想的做法,都要被限制、镇压。
(184页)同时,革命还未到来,多数人还感到前途迷茫,对旧制度也就得过且过,处处迁就,也是别里科夫时时处处能够得逞的土壤。
★②婚姻应是人生中的起点,但却要了别里科夫的命。“婚姻事件”中,别里科夫为什么会死去?结合华连卡姐弟的形象思考这一问题。
华连卡姐弟敢说、敢想、敢做,喜爱新生活,具有新思想,充满生命力,他们的出现给沉闷的生活带来了生气,预示着新的生活力量。他们是正在成长的时代新人,是与旧势力格格不入的。
“漫画事件”对别里科夫迂腐落后的思想进行了极大的嘲讽,画他和华连卡挽着胳膊。他给柯瓦连科说,“画的是我和另一个跟您和我都有密切关系的人”(不好说是什么关系),“我跟这事没一点关系”,他认为“我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子”,这使他不能成其为正人君子了,给他以很大打击,“‘天下竟有这么歹毒的坏人!’他说,他的嘴唇发抖了”,“脸色发青,比乌云还要阴沉”。而华连卡姐弟骑自行车,是“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的事,他的脸色“由发青变成发白”,“心神不定地搓手,打哆嗦;从他的脸色分明看得出来他病了”,又一重锤。对柯瓦连科“忠告”,结果柯瓦连科“叫他滚”,他“脸色苍白”,精神已开始垮。“我最不喜欢那些背地里进谗言的人”正中他的本质,意思是“你就是走狗”,这时他已深感在新生力面前的失败,“脸上带着恐怖的神情”,再次搬出他的主子(校长、当局),但柯瓦连科不怕他的这种伎俩,“抓住他的衣领,使劲一推”,“他就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但并没摔多厉害,套子保护了他。而他那滑稽相正好让华连卡和另两小姐看到,“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虚伪自欺,而华连卡“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对他的这种狼狈相(在新势力面前的败相)的嘲笑,使他的精神彻底崩溃了。
他的死,说明腐朽势力实际是外强中干、不堪一击的,已是奄奄一息、摇摇欲坠。
★③别里科夫死了,一个礼拜还没过,生活又恢复了原样,还有很多,这是为什么?
别里科夫是旧思想、旧势力的代表,沙皇专制制度存在,就会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生活就还是老样子。
这启示人们,要想铲除别里科夫们,就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3.幽默讽刺手法
①语言体会
契诃夫的小说善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对别里科夫的外表打扮、生活习惯、思想认识、神态表情、语言等方面都用了这种笔触。
例如小说开头对别里科夫的肖像和生活习惯的描写,使人感到滑稽、可笑、令人厌恶。他白天压得全城不得安宁,晚上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难以入睡,对其外强中干之形刻画得淋漓尽致。对“婚姻事件”的描述充满戏谑和讽刺,如描写他对漫画的态度,对华连卡姐弟骑自行车的惊恐,与柯瓦连科谈话的神情,摔下楼梯时的心理活动,都充满了辛辣的讽刺。
★②手法训练
a.(难度低)写一段外貌、肖像或神态描写,要能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
b.(难度高)用幽默讽刺手法描写人物(外貌、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
同学们可任选其一做,然后交流。
看两个例子:
★瘦子卑躬曲节、不知自尊、低首下心的形象,形象地勾画了出来。
★这是一个小文官,小说主要是刻画他的见钱眼天,这是第一次描写,就带有极明显的讽刺意味。
★对三仙姑老来俏的讽刺。
★对三诸葛时时信卦的迷信的讽刺。
★范进中举了,却喜疯了,讽刺效果何其明显。
★
提议同学们课下读一读《契诃夫小说选》。
装在套子里的人 第9篇
契诃夫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沙皇俄国专制制度的黑暗和腐朽,理解别里科夫这个套中人的社会意义;
2.学习抓住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3.了解讽刺手法的运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别里科夫是怎样一个人及这个人物的典型意义。
2.难点:用各方面的具体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字词正音:
诃hē不念kē削xiāo文中不念xuē丧气sàngqi不念sāngqì
怂恿sǒngyǒng
词语补释: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辖制:管束。
*讥诮:冷言冷语地讥讽。
*忧郁:愁闷。
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促狭:爱捉弄人。
撮合:从中介绍促成。
六神不安:形容心慌意乱,不知所措。“六神”:道教的说法,人的心、肝、肾、脾、肺、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
战战兢兢:形容极端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
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讲应当这样。
安然无恙:形容很平安,没有受到什么损害。无恙:没有灾祸、疾病之类令人忧愁的事。
作者简介: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俄国19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他的作品揭露了沙皇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剥削,讽刺庸俗腐朽的市侩习气,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他八十年代开始创作,九十年代是他创作的盛期。他的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带阁楼的房子》(又译为《套中人》)剧本《樱桃园》等。
写作背景:
契诃夫的这篇小说发表于1898年,它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反映了十九世纪末期俄国的社会生活。
十九世纪末期,在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而且也出现在知识界。
小说里的别里科夫正反映了这些人的灵魂。
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5自然段)从别里科夫的外表、行为、思想方式和生活习性写他的“套中人”特征。
第二部分(637自然段)写别里科夫同华连卡婚事的失败,进一步揭露“套中人”思想的腐朽和反动。
第三部分(3840自然段)写别里科夫的死和出葬,指出现实里的“套中人”还有许多。
第二课时
1.小说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别里科夫这个人物的?
从两个角度来刻画的:
⑴从日常生活的角度:
衣、住、行、待人接物、精神状态、语言习惯、社会影响等方面刻画他守旧愚蠢和对行将灭亡的旧制度的忠实拥护。
⑵从爱情的角度:
是集中的、画龙点睛的刻画,突出他“套子式的论调”的愚昧和反动。面对别里科夫在肖像、行动和思想上的“怪”这一特征的揭示,通贯全篇。
2.别里科夫是个中学的希腊文教员,为什么“全城都受着他的辖制”?
“别里科夫把他的思想也极力藏在一个套子里”,他的思想的套子,就是指沙皇统治阶级的思想和落后、保守、顽固的势力。别里科夫对政府的法令是心领神会,忠诚信奉的,这也有力地说明他是忠实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的,他的思想来源于统治阶级,他“辖制”全城,实际上正说明沙皇思想统治的严密,全城都受着沙皇思想的“辖制”。
3.别里科夫结婚的喜剧转眼间变成死亡的悲剧说明了什么?
在结婚这个问题上,课文深刻揭露了别里科夫从未透露过活人感情的灵魂。这个满脑袋是“套子”思想,满口是“套子式论调”,处处是“套子式”举动的角色,教师们怕,校长怕,城里许多人都怕的别里科夫,却怕结婚,这正说明别里科夫是伪善的、腐朽的、脆弱的,实际上是个丢失了生活权利的人,同时,也说明别里科夫固然可憎,但他毕竟还是专制制度的牺牲品。
4.埋葬别里科夫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可是别里科夫死后不久,为什么“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
结尾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含意,“大快人心”表现作者对新生活的向往与愿望,而不久“恢复旧样子”却是告诉人们愿望和现实还有距离。别里科夫是社会的产物,只要当时那样的社会还存在,就会有新的别里科夫存在,就会一切“又恢复旧样子”的。
5.既然别里科夫能“辖制全城”,为什么他又是那么胆小怕事,一副可怜相呢?别里科夫这个典型形象,是九十年代害怕群众、害怕变革的可怜虫。别里科夫精神是沙皇政府对人民实行思想控制、精神禁锢的工具。他怕这怕那,并“像害怕瘟疫一样害怕一切新事物,害怕一切超出平凡庸俗的生活轨道外的东西”,他还怕自己不能符合沙皇统治的要求,因此,终日是一副可怜相。
作文参考题:
1.《谈谈现代别里科夫》
2.《不要做改革潮流中的“套中人”》
3.《别里科夫的阴魂不散》
4.《摒弃现代化建设中的“套子”》
装在套子里的人 第10篇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育点
1、 了解世界文学史上的短篇小说三巨匠。
2、 欣赏小说中的语言艺术。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分析小说形象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养成比较阅读的思维习惯。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深入体会小说的现实意义。
二、重、难点
着重认识社会背景与别里科夫人物性格和思想的养成的必然联系。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 第一课时,让学生自读课文,理清小说结构,注意比较结构安排和《祝福》的不同之处。
2、 第二课时,师生共同研读小说的结尾部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一形象的深刻含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重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导入新课
关于契诃夫。
2、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结构特点
(1) 第一部分: 介绍别里科夫的特征
(2) 第二部分: 介绍别里科夫的婚事
(3) 第三部分: 介绍别里科夫的死
开端:准备结婚
发展:漫画事件、骑车事件
高潮:交锋
结局:婚事告吹
3、作者为什么在具体叙写别里科夫婚事之前,要花很多笔墨去介绍别里科夫的特征?
4、请学生反复朗读文章的第一部分,认真体会其讽刺意味,并思考作者从那几个方面去表现别里科夫的“套子”的特点?
二、总结与引申
别里科夫的“套子”到底是什么?有何象征意义?
三、作业布置
思考:课后阅读课文第二、三两个部分,分析别里科夫为什么会落得个如此下场,意义何在?
四、板书设计
套子
具体表现:衣、住、行 思想(语言)
象征意义:保守、腐朽—— 专制、禁锢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重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 导入新课
别里科夫的爱情故事
2、 围绕别里科夫的婚事,讨论以下问题:
(1)、从始至终,作者只讲别里科夫的“婚事”,而不提他有什么爱情。为什么?
(2)、分小组比较华连卡和别里科夫的性格
(3)、分析故事的结局
3、 “埋葬别里科夫”本是“大快人心的事”,可是我们却为什么“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分小组讨论,然后选择发言。
二、总结与引申
1、 简述契诃夫的伟大
2、 别里科夫这一形象对于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他的那些套子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三、作业布置
阅读小说《小公务员之死》,注意比较其讽刺手法,看看有何深刻含义?
四、板书设计
别里科夫的婚姻
别里科夫的“套子”:现实意义
象征意义
装在套子里的人 第11篇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一、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
二、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理清小说结构,分析别里科夫生活和思想上的套子的具体内容。
二、初步体会小说的讽刺意味。
整体感知
写于1898年。小说主人公别里科夫是一个典型的“套中人”形象。
他不光用一切陈规陋习“套”自己,而且还去约束别人。他是沙皇专制统治的产物,又是沙皇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既是令人畏惧的人物,又是弱不禁风的可怜虫。作品问世以来,别里科夫已经成为那些害怕新事物、保护旧事物、反对变革、阻碍社会发展者的代名词。作者用夸张变形的漫画手法和强烈的对比手法,造成的幽默讽刺的效果,有力地鞭挞了反动势力的可厌可憎,无情地嘲笑了他们的极端虚弱。
教学步骤
1.导人新课
老师出示讽刺诗《“老掌柜”难舍芭蕉扇》
“老掌柜”难舍芭蕉扇
陈显荣
要我换电扇,且慢复且慢!
不怕花钱多,就怕担风险:
雨天怕打雷,晴天怕触电;
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
重者削脑袋,轻则上医院。
还是稳妥点,仍用芭蕉扇,
只要拼命摇,照旧能解汗!
这位难舍芭蕉扇、惧怕电风扇的老掌柜,仅是一位老实本分的小市民,他文化低,眼界窄,接受新事物迟钝。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与他相似。诗人“幽他一默”,希望这些人思想解放一点,别老捧着那本老皇历不放。诗人对老掌柜的典型心态的形象揭示,尤其是“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一句,令人叫绝。从这位难舍芭蕉扇、惧怕电风扇的老掌柜害怕新事物这一点上,我们想起嘴边总是挂着“一代不如一代”名言的九斤老太,想起只要镇上不点什么动静就总是忧心忡忡地担心“可别出什么事啊”的奥楚蔑洛夫。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契诃夫的另一篇小说,领略一下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2.快速理清课文结构
思考:本文主要写了别里科夫哪些事?根据情节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
明确: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别里科夫的恋爱以及最后失败,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性和思想性格(1—5段)
第二部分: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以及最后失败(6—37段)
第三部分:埋葬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38—40段)
3.与我国小说不同的是,有很多外国小说在故事开始之前,先对故事主人公作—个全景式的描写。本小说也是如此,在具体叙写别里科夫的婚事之前,花了很多笔墨去介绍别里科夫的特征,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初看起来,好像这样入题慢,前后联系又不紧密。然而,作者在写婚事之前,先对别里科夫加以描绘和议论,突出别里科夫与众不同的、甚至是怪异的生活习性和思想,先声夺人,给读者以强烈的印象。既有利于直接揭示别里科夫的丑恶腐朽本质,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一一这种人,竟然还“差点结了婚”,一箭双雕,安排巧妙周到。
4.请学生反复诵读文章第一部分,认真体会其讽刺意味,并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去表现别里科夫的“套子”特点?
作者以严肃的态度,用夸张、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手法,极力地刻画别里科夫与常人迥异的“套子”式的生活习性和思想,在发笑中达到否定的目的。
在生活习性方面,主要从穿、住、行等方面表现其“套子”特点,其中穿着修饰方面写得最详尽;居住方面着笔不很多,但写得逼真;至于“行”,则突出其与人隔绝、与世隔绝的特点。在思想方面,则主要写其评判是非的标准及语言。他的标准,就是要服从政府的禁令。凡是政府明文禁止的事情,他都拥护;甚至于连政府已批准或默许的新鲜事物他也要遏止。他的口头禅是,“千万别出什么乱子”,表明了他的恐惧心理“,对于现行秩序、既成传统以及代表着这种传统秩序的官方、政府的恐惧。
5.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而他只不过是中学里的一位普通的希腊文教师,为什么能“辖制全城整整十五年”呢?
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10年到15年”,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革命力量还很弱小,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6.总结、扩展
别里科夫是他生活的那个反动时代的产物。
别里科夫自己怀着无尽的忧虑和恐怖,缩进“套子”里,然而,被“套子”精神浸透了的别里科夫却又要用这个“套子”去“套”周围的人,去“套”那个中学,那个城市,而那个学校和城市也居然被他“辖制了整整十五年”。
这里的“套子”实际上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别里科夫维护旧制度、旧秩序,害怕和反对一切新事物的保守与腐朽;象征着沙皇政府的一切法令和专制统治。
7.布置作业
课后认真阅读课文第二、三两个部分,分析别里科夫为什么会落得个如此下场,意义何在?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别里科夫这一形象的讽刺意义。
2.拓展延伸,探讨“套子”的现实意义。
3.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整体感知
契诃夫是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最后一个杰出的作家。当时,沙皇政府为防范革命活动而公开施行高压政策,进步杂志被迫停刊,能合法出版的都是“为买而笑”的刊物。为了生计,契诃夫不得不迎合刊物的胃口,写了许多逗人发笑的作品。其中有些作品不免流于粗俗,但有相当一部分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表面上写俄国社会日常生活中的笑话,实际上却无情地嘲笑和揭露专制警察制度和小市民的奴性心理,如《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从库页岛考察回来后,契诃夫果断地和反动报刊断绝联系,其作品题材更广泛,思想更深刻,技巧也更为成熟。就是契诃夫在这一创作的繁荣和成熟时期而诞生的优秀作品。
教学步骤
1.导人新课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热烈地赞美过纯真的爱情,那么,躲在厚厚的“套子”里的别里科夫在爱情的面前将会怎样呢?请仔细研读小说第二部分。
2.围绕别里科夫的婚事讨论:
从始至终,作者只讲别里科夫的“婚事”,而不提他有什么爱情,为什么?
先看别里科夫准备结婚的原因:别人的撮合游说;华连卡表示出的好感;华连卡长得不坏,招人喜欢;华连卡出身较高,有田产;华连卡是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女人。以上种种,都是外人施加的因素,或是一种外在的诱惑,而别里科夫内心并未萌发一种真正的爱意,他准备结婚,是因为“昏了头”,不是因为“爱”。
再比较别里科夫和华连卡的性格:一个孤僻、古怪、保守,惧怕任何新事物;而另一个则美丽、活泼、爱热闹,爱新事物,爱新生活。两个人性格截然不同,甚至于完全对立,能发展成真正的爱情吗?
最后请看婚事的结局:通常“结婚”是件使人高兴的事,但在别里科夫却成了一场大灾难,一次仅仅是可能的喜事,结果却成了真正的丧事。他的套子使他感受不到爱的温馨和幸福,他的套子使他对“恋爱”充满气愤,以至于看到那漫画便气得脸色发青、嘴唇发抖。作家只讲其“婚事”,而不提他有什么爱情是意味深长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是多么深入细致,对人物的刻画是多么准确真实。
3.“埋葬别里科夫”本是“大快人心的事”,可我们却为什么“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别里科夫之死大快人心,表明人们对他的厌恶、憎恨,表明人们对完全自由的无比向往。但像他这样的爱打小报告的沙皇政府的鹰犬还大有人在,所以,“一个礼拜还没过完,生活又恢复了旧样子”。人们惧怕的不是别里科夫本人,而是别里科夫深受其毒害而又为之效忠尽力的沙皇专制统治。虽然,别里科夫一笑即死的脆弱,预示着专制统治的一触即溃,但只要反动政府没有被推翻,它就会作垂死挣扎,甚至于变本加厉地镇压革命,残酷地杀害有进步思想的民众。小说的结尾,使人触目惊心,发人深思,启迪人们起来和反动势力做斗争。
4.别里科夫这个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典型形象,至今还鲜活地存在于人们的印象之中,一定还将永远流传下去。请问,这一形象对于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他的那些套子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顽固、保守,不仅仅是别里科夫反对新事物、反对进步的套子,也可能成为生活在新社会的我们反对新事物、反对进步的套子。人是很容易满足的,满足于已经取得的小小成绩、满足于眼下比较舒适的生活,于是不再努力奋斗、不再积极进取,“满足”便成了一种套子。不仅自己身受其害,而且还无情地嘲笑、甚至阻止其他人的进步,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其实,在现世,“骄傲”是一种套子,“虚荣”也是一种套子,“嫉妒”是套子,“自私”也是套子。我们只有根除自身的陋习、驱除心中的邪念,才可能摆脱“套子”的束缚,大步向前。
5.讨论课文中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结合课文中的实例来讨论讽刺手法的运用。
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课文中的讽刺有以下一些特色:①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却安然无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②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③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这些描绘和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同学们读这类文章,笑过以后要将目光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认真进行思考,才会有所悟,有所得。
6.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小说全文,进一步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另阅读《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比较其讽刺手法,摘录小说当中最具讽刺意义的文句或文段。
板书设计
别里科夫结婚不是为了爱情 “套子”的象征意义、现实意义
教案点评:
分二课时:第一课时理结构,分析别里科夫生活和思想上的套子的具体内容,并初步体会小说的讽刺意味。第二课时进一步探讨人物形象的讽刺意义和“套子”的现实意义,领会本文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供教师设计本课教学时参考。
探究活动
拓展性阅读
倪超
教案简介
一、从内容上看,以探讨共名人物为主线,由点及面,由浅入深。
二、从目的上讲,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引导学生养成自己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的
一、共名人物探讨及文学形象的鉴赏
二、学会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人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这堂课的任务是学习,就让我们从一个看似荒诞的问题开始吧。
林黛玉和体育有没有关系?
2.学生共同回答。
3.有没有关系,我们先看一段文字。
字幕打出如下文字:
……待嘉宾就座后,主持人先是给大家播放了一段精彩的国足十强赛剪辑画面,国足队员似乎也沉浸在辉煌的重温之中,尤其是范志毅,眼眶再度湿润了,旁人不由打趣:“小范现在越来越‘林黛玉’了。”(2001年月10月24日《足球报》之《干杯,英雄》)
4.看了这段文字,你能说林黛玉和体育没有一点儿关系,这不,我们的范大将军还在学习林黛玉,或许,就是这一份真情,鼓励着国足将士在绿茵场上奋力拚搏,为国人圆了近半个世纪不曾兑现的美梦。
5.扯远了,回头再看看林黛玉,这三个字,原本是《红楼梦》中一个人物的专用名字,用在这里,从修辞角度看,是借代,可为什么“林黛玉”的名字就能成为“代体”呢?
说起林黛玉,我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个整日泪水涟涟的弱女子形象,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它来指代那些整日愁眉苦脸、泪水不断的人,这时,林黛玉这三个字就从某人的“专名”变成了大家公认的“共名”。
6.类似的“共名”在中外文学作品中有很多,我们今天要学的的主人公别里科夫,它的名字也成为一个“共名”。
二、分析形成共名的因素
下面就让我们来深入思考一个问题:
一个文学形象,它的名字能否成为共名,取决于很多方面的因素,请同学们结合思考,共名的形成取决于哪些因素呢?
(一)生动的文学形象
1.这幅图画的主人公是谁呢?
2.为什么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他是别里科夫呢?请大家以课文为依据,说说图画与小说有哪些相同之处。
参考答案:这幅画主要表现别里科夫穿着上的套子。画中的主人公,一副萎缩的样子。他匆匆地行走在街道上,晴朗的天气下,他脚登雨靴,身裹棉大衣,左手提着蒙着套子的雨伞,右手插在棉衣口袋里,小脸缩在竖起的衣领里,眼睛遮在墨镜后面,头上戴着大盖帽,帽沿压得很低,也许耳朵里还堵着棉花!他象蜗牛一样,紧紧地缩在自己营造的套子里。
3.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是小说中有而图画中反映不出来的套子?(同学讨论后回答)
参考答案:其实,除了穿着,小说中还写到了别里科夫更多的套子:
(1)穿着
(2)思想
(3)语言
(4)行为
4.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用漫画式的笔法对别里科夫作了极为生动的描绘,这为别里科夫成为共名提供了厚实的基础,别里科夫成了一切因循守旧、顽固保守的卫道士的代名词。
(二)深厚的社会基础
1.一个成功的文学形象,不仅是生动的,更是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提炼和升华,这也是这个文学形象成为共名人物的重要条件。
2.契诃夫的这篇小说发表于1898年。十九世纪末期,在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
举个事实性的例子,当时的沙皇在全国各地设置了许多密探,人民一有不满,很可能就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也有人把当时的俄罗斯比作是一座大监狱,在这里,没有任何自由和人权可言。
而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士,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统治阶层,而且也出现在社会的各个阶层,包括知识界,小说里的别里科夫正反映了这些人的灵魂。
3.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反映了十九世纪末期俄国的社会生活。在小说的末尾,当人们在埋葬别里科夫之后,马上感觉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别里科夫存在,可以说,这就是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产生的社会基础。
(三)广泛的社会认同
关于契诃夫,高尔基曾经说过:“这是一个独特的巨大天才,是那些在文学史上和在社会情绪中构成时代的作家中的一个。”契诃夫的小说,在当时的俄罗斯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套中人》作为他的代表作品,流传很广,被译成了多国文字,引起了很多受压制的群体的共鸣,别里科夫激起了人们追求自由的热情。
以上三个方面,是形成人物共名的基本因素。
三、中外文学作品中具有共名特性的人物形象
有关共名形成的原因分析过了,那么,在中外文学作品中,除了林黛玉和别里科夫这两个“共名”人物之外,还有没有其它共名人物呢?这些共名的形成是不是也具有这些特点呢?
下面我们来交流和分析一下,看看这些名字是如何从专名变成共名的?
(一)阿Q
为了体现阿Q的“精神胜利”,鲁迅对阿Q这个人物用了极为生动的细节来展现他的性格特征,让我们一听到这个名字,马上就会想到这些一样生动的话语和细节,阿Q最终成了那些“精神胜利”和自我安慰者的代名词。
(二)葛朗台
中外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共名人物。它们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世界文学长廊。
(三)王熙凤
四、结束
《圣经》中的犹大,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难道不都是有一个“非常突出”、“占有决定性的位置”的主要特征吗?再看中国文学中的著名典型,罗贯中笔下的曹操、诸葛亮,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鲁迅笔下的阿Q,难道不也是都有一个“非常突出”、“占有决定性的位置”的主要特征吗?
板书设计
1.专名 共名
2.套子: 穿着
思想
语言
行为
教学后记
这堂课的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还在于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学。通过这一堂,学生不仅了解了这篇小说的基本内容,同时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接触与了解了不少中外作品,明确了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法。可以这么说,课堂教学是舞台,而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才是学习之本,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装在套子里的人 第12篇
契诃夫
【教学目的】
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与黑暗。
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重点】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难点】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正确认识人物形象及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点评、研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查词典完成下列词语解释
辖制:(管束)孤僻:(孤独怪僻)
歹毒:(阴险狠毒)讥诮(冷言冷语嘲讽)
安然无恙:(平安,没有什么毛病和事故)
周济:(给穷困的人以物质上的帮助)
三、解题和介绍创作背景。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指生活和思想上都有某种框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是沙皇专制主义的产物。现在,别里科夫已成为顽固守旧,害怕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必须把握创作的时代背景:19世纪末期的俄国正是农奴制度崩溃、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沙皇专制极端反动和无产阶级革命逐渐兴起的时期。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士,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仇视和反对一切社会变革。作者写这篇小说就是为了揭露和讽刺这种人丑恶的本质。
四、结构分析
明确: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别里科夫的恋爱以及最后失败,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一)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性和思想性格(第1-4段)。
(二)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以及最后失败(第5段至倒数第3段)。
(三)埋葬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最后两段)。
五、解析第一部分。
思考:别里科夫身上有哪些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思想性格特点?
讨论归纳:
提问1:作者用幽默讽刺的笔法刻画别里科夫的外表,是否仅仅为了引人发笑?
明确:作者是用"形"显示"神",用"可笑"的外表反映其丑恶的思想,让读者在笑声中看清别里科夫丑陋的灵魂。
提问2:为什么说别里科夫所教的古代希腊文也就是雨鞋雨伞呢?
明确:说他所教的古代语言是"雨鞋雨伞",这是用了一个暗喻,"雨鞋雨伞"对他来说是与现实隔开的一个"套子",他教古代语言也是把它当做一个"套子",借此躲避现实。
提问3: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全城的人为什么又都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经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管制全城呢?
讨论归纳: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全城的人怕他,向他妥协,(课文第4段的原句用了八个"不敢","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XX年到XX年",让学生咀嚼体味)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六、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并找出描写别里科夫动作,神态和语言的代表性语句。
2.完成"思考和练习"三,体会讽刺手法的特点与效果。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与黑暗。
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重点】
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难点】
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正确认识人物形象及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点评、研讨。
【教学过程】
一、讲析第二部分。
思考:第二部分有几个相关情节?
明确:在别里科夫恋爱过程中,有漫画事件、骑自行车事件、当面交锋及一命呜呼这样几个相关情节。
提问1:在这些情节中,别里科夫是怎样表现的?作者是怎样刻画的?
讨论归纳:这一部分描写的特点是,抓住人物的典型细节,用幽默讽刺的笔调刻画出别里科夫顽固保守,诚惶诚恐,害怕新事物,反对生活中哪怕是微小变革的思想性格。例如:"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这荒唐的别里科夫的逻辑说明了他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再如,他从楼上跌下来的时候,"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这种奇特的心理状态正反映出他自欺欺人的特点。
提问2:别里科夫是怎么死的?他的死说明了什么?
讨论归纳:别里科夫是在华连卡的笑声中倒下的。因为别里科夫最担心别人取笑他,而华连卡的笑声,是对他迂腐落后思想的最大嘲讽,这是别里科夫从来没遇到过的打击,他在笑声中结束了一切。别里科夫的死说明腐朽保守的势力实际上不堪一击。
提问3:从这一部分中可以看出华连卡姐弟是怎样的人?从人物身上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讨论归纳:在小说中,华连卡姐弟是有新思想敢说敢为的年轻人,代表了一种新生的进步的力量。柯尼连科和别里科夫的冲突,展示了新旧两种思想的矛盾斗争,而且淋漓尽致地鞭笞和讽刺了别里科夫腐朽反动的本质。尽管别里科夫的死并不等于反动腐朽势力的灭亡,但华连卡姐弟的出现,却使人看到新思想的力量。
二、讲析最后两段。
学生个别朗读最后两段,学生画下关键语句,并思考其含义。
提问1:别里科夫死后,大家有什么反应?
明确:"大快人心",从心里感到自由。
提问2:可是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呢?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讨论归纳:只要沙皇专制度没有推翻,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作者启迪人们,沙皇专制统治不推翻,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沙皇的腐朽反动的统治。
三、讨论课文中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归纳: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课文中的讽刺有以下一些特色:
① 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却安然无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
② 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
③ 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这些描绘和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同学们读这类文章,笑过以后要将目光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认真进行思考,才会有所悟,有所得。
除了讽刺以外,作者还用了一些传神的细节来表现人物,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描写生活中的一个人物,或选一幅较幽默的漫画让同学们写一段话,练习幽默讽刺的手法。
装在套子里的人 第13篇
教学目的:
一、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与黑暗。
二、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重点:
一、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真正理解人物形象的时代意义。有条件的课余介绍一些俄国同时代作家的相关作品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思考。
二、要引导学生从别里科夫这个可笑怪诞的外表逐步深入认识其可憎的内心,透过可笑的行为举止认识人物所代表的保守腐朽思想。从“笑──思──悟”的过程来引导。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初中时我们学过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其主人公奥楚蔑洛夫是个见风使舵的警官,他一定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再学一篇契诃夫的小说。
这篇小说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名著。19世纪末期的俄国正是农奴制度崩溃、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沙皇专制极端反动和无产阶级革命逐渐兴起的时期。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亚历山大三世继位之后,立刻在全俄强化各种专政工具,加倍疯狂地镇压人民的反抗,甚至对轻微的自由思想也采取高压手段。在白色恐怖包围下,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士,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惧怕一切新鲜事物,惧怕仇视和反对一切社会变革。作者写这篇小说就是为了揭露和讽刺这种人丑恶的本质。
检查预习
.查词典完成下列词语解释
辖制:(管束)孤僻:(孤独怪僻)
歹毒:(阴险狠毒)讥诮(冷言冷语嘲讽)
安然无恙:(平安,没有什么毛病和事故)
周济:(给穷困的人以物质上的帮助)
研习新课
一,整体感知:讨论后划分段落
思考:本文主要写了别里科夫哪些事?根据情节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
明确: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别里科夫的恋爱以及最后失败,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一)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性和思想性格(第1—4段)。
(二)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以及最后失败(第5段至倒数第3段)。
(三)埋葬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最后两段)。
二,讲析第一部分
1,思考:这一部分作者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别里科夫是一个,从哪些事例可以看出别里科夫是?为什么说他是?所谓的“套子”是指什么?
讨论归纳:
(1) 主要描写了别里科夫的
a,穿着打扮,乘车(第一段的开头“他也真怪……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
b,思想(第一段最后一句“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吧……是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第二段整段)
c,工作(课文第三段)
d,睡觉(第四段“他的卧室挺小……他通宵做噩梦……脸色苍白”)
小结:首先从他的穿衣打扮,乘车和睡觉上可以看出别里科夫“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给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再次从他的思想和工作上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十分小心谨慎,封闭保守和怀旧的人,在思想上他也为自己制造了一个无形的套子。
(2)可见别里科夫是一个封闭,保守,怀旧,落后,胆小多疑,性情孤僻的人,他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在日常生活中极力维护封建农奴制的法令、制度、秩序等,生活和思想上都有某种框框,不敢越雷池一步。所以说他是一个。
(3)他给自己制造了一些有形的套子和无形的套子。有形的套子有他的雨伞、雨鞋、大衣、墨镜、羊毛衫、车棚、卧室等;无形的套子是别里科夫的封闭、保守、怀旧落后的思想,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封建农奴制的制度秩序。
2,这篇小说的批判锋芒指向什么?
明确:封建农奴制的法令、制度、秩序等。(或封建农奴制)
3,提问:作者用幽默讽刺的笔法刻画别里科夫的外表,是否仅仅为了引人发笑?
明确:作者是用“形”显示“神”,用“可笑”的外表反映其丑恶的思想,让读者在笑声中看清别里科夫丑陋的灵魂。
4,提问:为什么说别里科夫所教的古代希腊文也就是雨鞋雨伞呢?
明确:说他所教的古代语言是“雨鞋”“雨伞”,这是用了一个暗喻,“雨鞋”“雨伞”对他来说是与现实隔开的一个“套子”,他教古代语言也是把它当做一个“套子”,借此躲避现实。
5,提问: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全城的人为什么又都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经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管制全城呢?
讨论归纳: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全城的人怕他,向他妥协,(课文第4段的原句用了八个“不敢”,“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10年到15年”,让学生咀嚼体味)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并找出描写别里科夫动作,神态和语言的代表性语句。
2.完成“思考和练习”三,体会讽刺手法的特点与效果。
装在套子里的人 第14篇
一、大纲要求
新课程标准和新大纲对高中语文阅读与鉴赏的介定与要求其中有以下几点:
1、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2、注重个性化阅读,学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3、注重合作学,养成相互切磋的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二、本文特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社版)第四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体裁是小说。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共编排了六个小说单元,其中第四册有三个单元为小说单元,本单元作为高中小说教学的起始单元,无疑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鉴赏小说的惯至关重要。
三、教学设想
1、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特点及本文在教材体系中所处地位,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2、能力目标:结合社会环境分析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
3、情感目标:认识因循守旧的危害性及勇于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语言浅易,情节简单,人物关系单纯,学生一拿到新教材就浏览一遍后,作为新授课再学时,已觉得兴味索然,但对于小说的内容及主题,却并不能准确深入地了解和把握。故本文的教学重难点为:①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②深入把握小说主题。
2、教法与学法
如何突破重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从学情出发,我考虑到高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喜欢语文课上得有深度、有内涵。作为一节小说鉴赏课,既不能热热闹闹没内容,又应力避追求深度而显死板的偏颇。为此,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促进学生合作学、自主学为目的,尝试打破常规,力求创新,激发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的兴趣。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应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
四、教学程序
1、布置课前预,印发预材料。要求学生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景,熟读课文,理清层次。
2、导入新课
首先,在屏幕上打出“自杀?他杀?”先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紧接着用具有鼓动性的导语帮助学生进入情境:1898年夏季的一天,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在一所中学的男性职工宿舍里,发现一具中年男尸。据查,死者为该校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死因一直未明。一个世纪以后,2004年年初,某校高二某班学生特组成专案组,对这一事件进行立案深入调查。很多学生从小就想做警察,这无疑给了他们一次圆警察梦的机会,很容易就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之中。
3、问题探究
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之后,指出调查应涉及的几个方面:调查一:案发背景;调查二:现场勘查;调查三:本人档案资料;调查四:有关人士采访。通过这四个问题旨在探讨典型环境、典型人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要求学生四人组成一组,讨论决定该组选题。然后小组讨论交流,一人执笔,共同写出该项调查报告。考虑到调查三、调查四的可操作性。教师可以出示以下两份材料加以引导:
4、成果展示
让学生充分准备15分钟后,确定组内一人宣读,组织班内交流、研讨课堂过程至此,教师再顺势推向一个高潮:思考,写出本案“结案报告”。至此,学生对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已把握得相当完整准确。趁热打铁,把课堂引向另一个高潮(同时也是本课的另一个教学重难点):本案引发的思考?让学生领悟“创新求活,守旧必死”的主题。
5、能力延伸训练
借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雨果《巴尔扎克葬词》为“别里科夫”写一篇悼辞。
装在套子里的人 第15篇
篇一
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别理科夫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他因循守旧,害怕新生事物,就把自己的思想极力掩藏起来。这是一个多么可笑的人物,但又是那么的可悲。然而,掩卷沉思:我们又何尝不是装在“套子”里的人呢?虽说现在提倡素质教育,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并且我们也在向这个方向努力,课堂上让学生多参与,鼓励他们去主动地发现和积极地探究,教师点拨引导,结果呢,差不多还是被那些“我们教师想要讲给学生的东西”给“套”着。看起来好像是告别了“填鸭式”教学,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终于学会了主动学习,他们的创新能力被激发和培养出来了。其实,这是换了一种较为隐蔽的方式来灌输和填鸭,可能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危害更大。如果上面说的那些东西一定要让学生知道的话,还不如直接告诉学生算了,甚至直接印发给学生也未尝不可,何必煞费苦心拐弯抹角地把它们放进学生嘴里然后诱骗他们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呢?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就是自欺欺人。
那么,小说究竟应该怎么教呢?如果我们把教参上的那些本来可以藏藏掩掩后再一一道来的“家珍”弃之不顾或干脆一古脑儿倒给学生,那语文教师还有什么正经事儿可做呢?
文学是人学。小说是写人的,写人的命运遭际,写人的心理情感,写人的生存状态。我们在小说教学中可能存在着误区,那就是小说里所写的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方,做着特定的事情,有着特定的性格和命运的特定的人,加上了这么多“特定”以后,这个人跟我们也就没有什么关系了。这是长期以来我们对“时代背景”和“人物个性”的简单化、庸俗化的理解。我认为任何人的性格和命运都是所有人的性格和命运,只不过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让这种性格和命运凸现出来而已。他们虽然有着各自的经历、情感,可并不是跟今天的我们和今天的生活毫无关系。所以我们在别里科夫身上、祥林嫂身上应该看到自己!教学这一单元,我们讲19世纪末的俄国,讲20世纪初的中国,讲辛亥革命的局限性,祥林嫂、翠翠、别里科夫的命运。我们或鄙视或同情或叹息或愤怒……让学生明白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罪恶,从而体会到今天生活的幸福。但是,又不能把小说看成是历史或政治读物,也不能当作只是愉悦感官的消费品,而是人的精神和心灵的揭示。通过小说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人性的光明与黑暗、刚强与孱弱,从而能够追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一切症结的所在,弄明白人类应该或只配得到什么样的命运,由此产生一种悲悯的情怀——这种感情应该也指向自己和自己所处的这个社会。
我们虽然已经摆脱了封建枷锁和专制暴政,但是现代人在社会管理更为严密的官僚制度中,在以利润驱动的金钱世界中,在消费时潮挟裹的欲望放纵中,在高速发展的科技反驭人身的威胁中,不要以为我们比祥林嫂幸运多少,比别里科夫高明多少。人性中的虚浮、懦弱、迷信和懒惰还没有也不可能彻底根除,我们要保持必要的警惕,经常反思我们的生存状态,不断与堕落作斗争,努力提升我们的灵魂。我们应当互相信托,互相亲爱,互相同情和扶助,忍耐和宽容。否则,人类就真的不配有更好的命运。好的小说以对人性的深刻揭示提醒我们应该怎样生活,这就是小说的价值,也是小说教学的真正目的所在。
语文就是生活,这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而生活就是交流;文学则是生活真实的反映:这就是语文和生活的关系。我们不能搞得语文是语文,生活是生活,二者井水不犯河水。小说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的实质,抛弃各种无聊和偏见,自由地、真实地、有尊严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语文教学应该教人为什么生活和如何生活,这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但是,我们的教学不能把自己“限制在狭小、虚伪的圈子里”,否则,我们比别里科夫也好不了多少。
篇二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契诃夫的代表作,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意义和广泛社会影响的作品,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吸引着无数的读者,让人感慨,引人思考。
但是,本文篇幅较长,语言浅易,情节简单,人物关系单纯,学生读完一遍有可能就感到索然乏味,但是却不能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文本,如何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文本并挖掘其现实意义,就成为本节课教学中的重点,为此,我确定了本课的两个学习目标:
1、把握人物形象
2、理解人物的现实意义
这两个目标,从内容上,以探讨人物形象为主线,由点及面,由浅入深,有人物到主题。从能力上,以生为本,重在让学生养成自己的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虽然粗略地领略了这一艺术精品的风采,但我感觉学生的认识只是“冰山一角”,若一定要从本节课的教学中找出点可以肯定的东西的话,我想下面三点是可以列举的:
1、紧扣目标,突出人物形象主线,努力删繁就简,避熟就新。
2、将一定的学习目标问题化,将问题设计巧妙化,不断激发调动学生的思考,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将主体的阅读活动始终置于“最近发展区”,以最终实现有所发现的结果。
3、在动态多变的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地注重了学生的思维行为的引导点拨,使阅读活动始终围绕一定的目标展开,通过“追问”实现“有效学习”。
但是,由于教师的作为必须收45分钟的限制和师生思想交流不可预设的制约,这节课同样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引导学生的多角度、多元化解读问题时,对于结论的认识应给以更规范、更严谨、更科学的解释。
2、课堂导向语,问题的创设,应进一步精确,凝练。突出有效信息,给学生更明确的思维导向。
3、 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还有待丰富提高。
4、 学生的广泛参与度还有待激活。
总之,课堂教学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尤其是在师生碰撞的动态过程中,具有不可预料性,但是我也坚信未来的路还很长,只要有追求,理想就会实现。
装在套子里的人 第16篇
教学目的
一、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与黑暗。
二、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设想
一、在讲课时,必须讲清时代前景,让学生真正理解人物形象的时代意义。有条件的课余介绍一些俄国同时代作家的相关作品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思考。
二、要引导学生从别里科夫这个可笑怪诞的外表逐步深入认识其可憎的内心,透过可笑的行为举止认识人物所代表的保守腐朽思想。从“笑──思──悟”的过程来引导。切不可停留在表面肤浅的笑上。
教学时数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导入新课
提问:初中时我们学过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什么小说?
明确: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其主人公奥楚蔑洛夫是个见风使舵的警官,他一定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再学一篇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
布置预习
1.查词典完成下列词语解释
辖制:(管束)孤僻:(孤独怪僻)
歹毒:(阴险狠毒)讥诮(冷言冷语嘲讽)
安然无恙:(平安,没有什么毛病和事故)
周济:(给穷困的人以物质上的帮助)
2.学生自读“预习提示”和“注释①”,圈点勾画,思考:①契诃夫创作小说的时代背景;②别里科夫的特点及其社会意义;③契诃夫小说的总特点和本文写作特点。
研习新课
1.提出教学目的。(见前)
2.解题和介绍创作背景。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指生活和思想上都有某种框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是沙皇专制主义的产物。现在,别里科夫已成为顽固守旧,害怕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必须把握创作的时代背景:19世纪末期的俄国正是农奴制度崩溃、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沙皇专制极端反动和无产阶级革命逐渐兴起的时期。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士,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仇视和反对一切社会变革。作者写这篇小说就是为了揭露和讽刺这种人丑恶的本质。
3.议论分段落
学生思考:本文主要写了别里科夫哪些事?根据情节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
明确: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别里科夫的恋爱以及最后失败,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一)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性和思想性格(第1—4段)。
(二)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以及最后失败(第5段至倒数第3段)。
(三)埋葬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最后两段)。
4.讲析第一部分。
学生默读,划出关键语句,并加上简批。思考:别里科夫身上有哪些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思想性格特点?
讨论归纳:(板书)
提问:作者用幽默讽刺的笔法刻画别里科夫的外表,是否仅仅为了引人发笑?
明确:作者是用“形”显示“神”,用“可笑”的外表反映其丑恶的思想,让读者在笑声中看清别里科夫丑陋的灵魂。
提问:为什么说别里科夫所教的古代希腊文也就是雨鞋雨伞呢?
明确:说他所教的古代语言是“雨鞋”“雨伞”,这是用了一个暗喻,“雨鞋”“雨伞”对他来说是与现实隔开的一个“套子”,他教古代语言也是把它当做一个“套子”,借此躲避现实。
提问: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全城的人为什么又都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经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管制全城呢?
讨论归纳: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全城的人怕他,向他妥协,(课文第4段的原句用了八个“不敢”,“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10年到15年”,让学生咀嚼体味)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并找出描写别里科夫动作,神态和语言的代表性语句。
2.完成“思考和练习”三,体会讽刺手法的特点与效果。
第二教时
研习新课
1.讲析第二部分。
学生阅读第二部分,思考:第二部分有几个相关情节?
明确:在别里科夫恋爱过程中,有漫画事件、骑自行车事件、当面交锋及一命呜呼这样几个相关情节。
提问:在这些情节中,别里科夫是怎样表现的?作者是怎样刻画的?
讨论归纳:(可预先设计板书表格)
教师讲析:这一部分描写的特点是,抓住人物的典型细节,用幽默讽刺的笔调刻画出别里科夫顽固保守,诚惶诚恐,害怕新事物,反对生活中哪怕是微小变革的思想性格。例如:“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这荒唐的别里科夫的逻辑说明了他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再如,他从楼上跌下来的时候,“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这种奇特的心理状态正反映出他自欺欺人的特点。
提问:别里科夫是怎么死的?他的死说明了什么?
讨论归纳:别里科夫是在华连卡的笑声中倒下的。因为别里科夫最担心别人取笑他,而华连卡的笑声,是对他迂腐落后思想的最大嘲讽,这是别里科夫从来没遇到过的打击,他在笑声中结束了一切。别里科夫的死说明腐朽保守的势力实际上不堪一击。
提问:从这一部分中可以看出华连卡姐弟是怎样的人?从人物身上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讨论归纳:在小说中,华连卡姐弟是有新思想敢说敢为的年轻人,代表了一种新生的进步的力量。柯尼连科和别里科夫的冲突,展示了新旧两种思想的矛盾斗争,而且淋漓尽致地鞭笞和讽刺了别里科夫腐朽反动的本质。尽管别里科夫的死并不等于反动腐朽势力的灭亡,但华连卡姐弟的出现,却使人看到新思想的力量。
2.讲析最后两段。
学生个别朗读最后两段,学生画下关键语句,并思考其含义。
提问:别里科夫死后,大家有什么反应?
明确:“大快人心”,从心里感到自由。
提问:可是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呢?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讨论归纳:只要沙皇专制度没有推翻,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作者启迪人们,沙皇专制统治不推翻,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沙皇的腐朽反动的统治。
3.讨论课文中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请同学结合课文中的实例来讨论讽刺手法的运用。
归纳: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课文中的讽刺有以下一些特色:①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却安然无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②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③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这些描绘和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同学们读这类文章,笑过以后要将目光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认真进行思考,才会有所悟,有所得。
除了讽刺以外,作者还用了一些传神的细节来表现人物,这和前面《守财奴》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大家找一两个例子作说明。
同学讨论。
4.对照本课教学目的,再回到前面认真阅读“预习提示”,加深理解,每一位同学作简短自我小结。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要点:①别里科夫形象及其时代意义(主要内容见预习提示)。②讽刺手法及细节描写的运用。③简短的篇幅里包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平凡的故事里表现了有重要意义的主题。
布置作业
1.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描写生活中的一个人物,或选一幅较幽默的漫画让同学们写一段话,练习幽默讽刺的手法。
2.课外读一两篇反映生活现实的微型小说,并作简要的评注。
(潘克勤张耀奇)
装在套子里的人 第17篇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及背景。
2、熟读课文,分析结构。
3、了解沙皇统治下御用文人的丑恶嘴脸。
教学重点:了解背景,熟记文学常识。
教学难点:理清层次并准确概括层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学过的小说,塑造了行侠仗义,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花和尚鲁智深;聪明敏感的千金小姐林黛玉;温柔善良的水生嫂;受封建压迫的苦命的祥林嫂;可悲可叹的孔乙己;中举发疯的范进......形形色色,林林总总,都免不了打上时代的烙印。今天,我们还要学习这样一位被时代烙印了的人——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
二、作者简介:契诃夫(1860—1904)是19世纪俄国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优秀的短篇小说家和剧作家,一生创作了3470多篇小说,有“短篇小说之王”之称。著有《第六病室》、《带阁楼的房子》《套中人》、《姚内奇》。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
三、背景介绍:19世纪末。正处在无产阶级革命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三世即位后加强了恐怖统治,警察和暗探密布俄罗斯,大批革命者被流放,进步报刊被查封,政府对舆论钳制日益加深,告密之风日益盛行,许多要求自由的人惨死于政治迫害,在这种禁锢的比罐头还严密的专制制度下,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而且出现在知识界,契诃夫的《套中人》描述的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形象。
四、疏通字词:
1、查词典完成下列词语解释
辖制:(管束)孤僻:(孤独怪僻) 歹毒:(阴险狠毒)讥诮(冷言冷语嘲讽)
安然无恙:(平安,没有什么毛病和事故) 祈祷:降服谗言噩梦滑稽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撮合:从中介绍促成。
讥诮:冷言冷语地讥讽。 六神不安:形容惊慌焦躁不安宁。
六神:道教指心、肝、肺、脾、胆、肾六神。
五、读课文疏通情节:
一、介绍别里科夫及其套子(1-5) 序幕﹛生活套(1)、思想套(2)﹜套己
二、别里科夫的恋爱 (6—37) 开端:怂恿(6—7)
发展:漫画、骑车(8—17) 套人
高潮:争吵(18—36)
结局:失败(37)
三、别里克科夫之死(38—40) 尾声 套死
六、分析主题:揭示沙皇政府的黑暗,别里科夫的愚昧,呼唤自由的空气。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1、了解别里克科夫形象,体会文章主题。
2、学习文章抓住外貌、语言、动作刻画任务的方法。
3、了解沙皇专制制度的本质。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主题。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抓住典型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现实生活的,要使一个人物活化必需借助于手段: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等正面刻画以及环境等外在因素的侧面烘托,那“小说之王”是如何活化别里克科夫这个套中人呢?我们来共同探讨《装在套子里的人》。
二、分析人物形象
1、谈谈你眼中的别里克科夫?
他是沙皇制度下的忠实良民、忠心拥护者、卫道士,他守旧、落后、严守规矩,害怕出乱子,害怕变革现有的一切,而他的所作所为在客观上起着为沙皇助纣为虐的作用。他用僵化的思想模式,道德规范辖制着大家,他既是受害者又是害人者。他是一个受沙皇专制制度毒害的可怜又可悲,可憎又可恨的人。
2、小说怎样塑造这个人物?
集中表现在他的套子。
服装套:雨鞋、伞、棉大衣、表、小刀、脸、眼、耳朵。
思想套:告示、报纸、法令、常规、规矩
行为套:摇摇头、低声说、心慌、一个劲、慎重、多疑、唉声叹气、垂头丧气
语言套: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环境套:卧室、床、帐子、被子、门、炉子、厨房
3、这些套子对他有什么影响?
他用套子套己也套人。有他在,人们不能自由言论,因为他把一切不合“规矩”的言行报告校长。此外,他反对一切新生事物。同事骑车交游。他认为大逆不道,怕教室吵闹出乱子就建议开除“彼得洛夫和叶果落”。他就象是一只背着重重的壳的蜗牛,胆小、多疑、封闭、守旧,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极力维护现行的秩序,当外界发生变化的时候他就缩进自己的壳里
4、全城的人又为什么都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经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管制全城呢?
全城的人怕他,向他妥协,(课文第4段的原句用了八个“不敢”,“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XX年到XX年” ,让学生咀嚼体味)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5、别里克科夫最后的结局怎样?
他死了。最终死在自己的套子里了。
6、小说通过怎样的矛盾冲突来展示他的悲剧?
恋爱。通过恋爱时间来展示“套子”的危害。
学生阅读第二部分,讨论别里科夫结婚的原因?
①别人撮合,华连卡表示好感。
②华连卡长得不坏,招人喜欢,出生较高有田产。
③华连卡是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人。
小结:以上种种均为外在因素或外在诱惑,不是他内心真正产生爱意,他准备结婚只是昏了头。
7、这件婚事成了吗,为什么?
答:没有。因为①有人画了幅漫画。②华连卡骑自行车。这触犯了别里科夫的套子,他不能接受新事物,与生机勃勃的现实生活格格不入。所以,迂腐、多疑、慎重的别里科夫就一本正经地找华连卡,妄图用自己的套子去套住她。结果华连卡不在,一向讨厌他的科瓦连科与他谈话,话不投机被科瓦连科推下楼梯,所以婚事失败了。更致命的是这一幕恰好被回来的华连卡看到,率真的她大笑三声,别里科夫的命运在这笑声中结束了。他永远地装进了自己的套子中。
小结:小说集中笔墨刻画了别里科夫婚事的波折,将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人放在一起,让保守落后的别里科夫承受新事物的冲击,让最怕出乱子的人承受了他认为的最大乱子,将别里科夫送入自己的套中牢牢地被套住,再也拔不出来。就在这一推一笑,一滚一死中展现了新旧良种势力的斗争,新势力轻而易举地灭掉了旧势力,表现了旧势力的必然灭亡和新势力的旺盛力量。
8、自读与讨论最后两段
学生个别朗读最后两段,学生画下关键语句,并思考其含义。
提问:(1)别里科夫死后,大家有什么反应?
明确:"大快人心",从心里感到自由。
(2)但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呢?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讨论归纳:只要沙皇专制度没有推翻,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作者启迪人们,沙皇专制统治不推翻,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沙皇的腐朽反动的统治。
9、讨论小说塑造这个人物的意义何在?
揭示沙皇专制制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毒化,号召人们推翻沙皇专制统治。6、讨论课文中三、写法分析
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请同学结合课文中的实例来讨论讽刺手法的运用。
归纳: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课文中的讽刺有以下一些特色:
① 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却安然无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
② 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
③ 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这些描绘和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同学们读这类文章,笑过以后要将目光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认真进行思考,才会有所悟,有所得。
除了讽刺以外,作者还用了一些传神的细节来表现人物,这和前面《守财奴》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大家找一两个例子作说明。
四、总结归纳,提升认识
对照本课教学目的,再回到前面认真阅读"预习提示",加深理解,每一位同学作简短的自我学习小结。 教师点拨要点:
① 别里科夫形象及其时代意义(主要内容见预习提示)。
② 讽刺手法及细节描写的运用。
③ 简短的篇幅里包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平凡的故事里表现了有重要意义的主题。
五、拓展作业
1、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描写生活中的一个人物或描述自己或身边的人身上的“套子”,学习使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来表现生活。
2、课外选读读本上或其他文学刊物上两篇反映生活现实的微型小说,并作简要的评注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